社区 > 户外装备> 装备测评> 菲尼克斯【HM75R】头灯测评

菲尼克斯【HM75R】头灯测评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菲尼克斯【HM75R】头灯测评

2024-03-26 17:56:51 10643
年前就收到了菲尼克斯寄过来的HM75R头灯,由于冻雨+二阳的影响,一直没合适的机会在野外使用,所以拖了许久。
【头灯简介】
打开包裹第一眼其实是有些排斥,后置电池仓的“重型”配置,以及通过电源线连接灯头和电池仓的结构,都不是我偏爱的类型。作为户外玩家,虽然没到“追求极致的轻量化”的程度,但是18650+21700双电池的配置确实过于冗余。外露的电源线在装包和拱林子的时候也容易因挤压和树枝钩挂造成损坏。
不过经过仔细观察拆解之后,我对它的态度也转忧为喜--HM75R采用的是双电源独立供电+可插拔线路设计,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搭配。设计师你是会过日子的人。
配置清单:灯头*1、电池仓*1、电源线*1、18650电池*1、21700电池*1
举个栗子:
①出去爬山,预估只需两三个小时轻度使用,可以取下电池仓和电源线部分,更加轻便舒适;整夜巡检,可以安装电池仓, 保障长时间高亮度使用;
拆除电池仓和电源线的HM75R(内含18650电池*1)还剩171.5克

电池仓(内含21700电池*1)+电源线=150.6克

HM75R搭配头盔使用效果图

②当18650/21700其中一个电源失效(电量耗尽或缺失)时,另一电源仍然能够驱动头灯正常使用。猪队友头灯没电又忘带备用电池的时候,不管他是用18650还是21700电池,你都可以直接取出一个电池支援他,反之亦可;
即使拆除灯头内的18650电池,仅依靠电池仓也可正常点亮
③电池仓在包里,可以单独作为一个5000毫安充电宝使用;电池没电的时候也可以插充电宝单独做电池充电器使用。这里给设计师提个意见,电池盒内正负极都做成弹簧,可以兼容18650电池就更好了。
支持快充的三防充电宝,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外观方面,HM75R平衡了两只眼睛的大小,相比上一代的HM65系列头灯,更符合强迫症晚期患者的审美标准。同时泛光灯升级为3光源,看起来相当酷炫。

功能方面,聚光灯采用的是一颗SST40冷白光灯珠,最大亮度1600流明;泛光灯采用的是两颗SST20暖白光灯珠,最大亮度1000流明;另外还有一颗OSRAN红光灯珠,虽然亮度不高但是有特殊用处。

野外路况复杂,不仅要观察远处,更要看清脚下,避免绊倒、踩空、崴脚等问题。有些“聚光”型灯具,将过多的“亮度”分配给中心的主光斑,而外围的副光斑可怜巴巴昏暗无光,远处亮瞎眼脚下一抹黑。HM75R的光斑设置个人感觉比较合理,既保证了照射的距离,又兼顾到了脚下的亮度。
聚光灯光斑

聚光灯照路效果

HM75R的泛光并不是完全平均分配的那种,虽然没有明显的主/副光斑分界线,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出来留了一点核心光斑,外围逐渐变暗,这样的好处是照射距离可以更远一些。
泛光灯光斑

泛光灯照路效果

操控方面,HM75R采用旋钮和电子按键的组合开关,各档位具有记忆功能。这样的设计可以非常快捷的到达自己所需要的档位,而且头灯放在包里不容易因为误触开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可靠性方面,按照菲尼克斯的惯例,防护等级应该是IP68+2米抗摔。虽然充电接口有橡胶塞,但是可靠性相信很多人会有疑问,厂家那边的答复是充电接口采用了内防水设计。
灯头和电池仓的电源接口都有橡胶塞,橡胶塞好像都有点爱沾灰...

电源线接口包着一块橡胶,插入后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电源线接口有锁定功能,避免使用中松脱

【野外实测--黄石西洞】
眼睛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光或反光。洞穴里面,自然光被山壁遮挡,空旷的洞厅反光物较少(远),地面和洞壁沉积物颜色深反光率低等原因都会让人觉得周围环境特别的黑。
另一方面,人的眼睛对光的敏感度也会受环境影响,在亮度高的地方,敏感度比较低;反之长时间待在黑暗处,眼睛对光的敏感度就会提高。所以同一个档位在不同时段眼睛感受到的亮度是不一样的。下文中使用的图片不是固定参数拍摄,会根据当时肉眼的感觉调整图片亮度,尽量贴近现场的视觉效果。
黄石西洞

洞内正常行走,聚光中档(200流明)和泛光中档(150流明)都足够使用。个人感觉,聚光灯的白光(6500K)照在石头上更有层次感,看起来更清晰一些。
聚光中档(200流明)照脚下视觉效果

泛光中档(150流明)照脚下视觉效果

聚光中档(200流明)照中远处视觉效果

泛光中档(150流明)照中远处视觉效果

内洞不开灯是完全漆黑一片的,使用聚光极亮档(1600流明)给队友拍照打光。

聚光极亮档(1600流明)视觉效果

泛光极亮档(1000流明)视觉效果

外洞未开灯视觉效果

外洞聚光极亮档(1600流明)视觉效果

聚光极亮档(1600流明)照射洞厅顶部视觉效果

队友视角

小结
黄石西洞逗留时间半个多小时,刚进去的时候使用聚光中档(200流明),可以清晰照亮脚下及身前几米的路况。后来眼睛适应了黑暗环境,改用泛光中档(150流明)光色更柔和一些。极亮档(1600流明)短时间观察远处情况足够使用。

【野外实测--喻家山】
喻家山原本是路径清晰的成熟线路,上次测试HL32R-T头灯越野跑过程中的稳定性就是来这儿。不过经历了冻雨的摧残,喻家山已是满目疮痍...大量倒伏的树干和折断的枝叶挡住了熟悉的山路,让来过一百多次的我也觉得如此的陌生。路径不清晰的山野,需要高亮度的照明工具来协助找路,否则迷路的风险很高。龙年正月还没过完,武汉周边就已经发生多起迷路救援事件....
曾经的喻家山
刚进山时眼睛还没有适应周围黑暗的环境,使用聚光低档(50流明)感觉看不太清,于是改为泛光中档(150流明),前半程主要使用泛光中档,偶尔也切换成聚光中档(200流明)。
刚进山时聚光低档(50流明)视觉效果

泛光中档(150流明)视觉效果

聚光中档(200流明)视觉效果

后半程,眼睛已经适应了周围的黑暗环境,使用聚光中档(50流明)档位,也能够清晰观察身前5米左右的路况。
后半程聚光低档(50流明)视觉效果
泛光灯我通常会兼做营地灯使用,所以这里挂在树上展示一下照明效果,20L背包作为尺寸参考。泛光中档(150流明)照亮一桌火锅绰绰有余,聚光灯虽然也能照亮一大片,但是核心光斑太刺眼影响舒适度。
泛光中档(150流明)视觉效果

聚光中档(200流明)视觉效果

野外探路、搜救需要高亮度远距离照射,聚光极亮档(1600流明)对于头灯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体积有限,散热是硬伤。室内12℃无风环境实测极亮5分钟以上不降档,摸着有点烫就关了。官方给出的数据是,HM75R带有温控保护,当电路检测到温度超过60℃时,会自动逐渐降低亮度。

聚光极亮档(1600流明)野外视觉效果

聚光极亮档(1600流明)野外视觉效果

HM75R配置了一颗欧司朗的红光灯珠,听说红光有驱蚊效果,穿透力也很强,但是目前缺少测试条件,只能暂时搁置待后续补充。实际野外使用来看,虽然红光流明值不高,看起来没有白光和黄光那么明亮,但是中档(30流明)也足够照亮身前几米的轮廓,且在植被上的反光很明显,层次感优于白光和黄光。另外红光有一个5流明的闪烁档位,可以作为警示灯或求救信号使用。
泛光红光中档(30流明)视觉效果

黄光泛光中档(150流明)视觉效果

小结
喻家山野外测试,两次夜徒累计4个小时,泛光中档(150流明)可以胜任大部分野外环境长时间使用;聚光中档(200流明)更利于行走间身前十几米距离的观察搜索;聚光低档(50流明)档位可以在双眼逐渐适应黑暗环境后行走中使用,节约电量;聚光远射(1600流明)可以胜任短时间的远距离观测搜索工作。
【总结及建议】
总体来说,HM75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头灯,可以满足多种环境下高强度使用,也充分考虑到使用上的便捷和舒适性。如果非要挑毛病,就是它的头灯带偏重(接近50克),毕竟原装头灯带要考虑挂载电池仓的舒适性。建议厂家再附赠一条简易版的头灯带,把能去掉的塑料配件都去掉,估计能减重20克。
42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丛林漫步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丛林漫步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