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西安> 西首大反穿——单日慢摇

西首大反穿——单日慢摇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西首大反穿——单日慢摇

2024-04-01 22:13:15 16488

相关活动:秦岭大坪梁

前言

西首大,秦岭十大经典路线之一。正向穿越是从白杨岔上,经过西观音山、首阳山、大坪梁三座大山,走西流水出山,中途会翻越十多个大小山头,路程27km,拔高2800m约,其中大坪梁、首阳山均位列为秦岭"四虐",可见难度很大。也有部分驴友会走另类路线,如黑虎殿上黑龙潭出,即"黑黑穿越",但距离更长,路况同样较野。
本次选择反穿,主要是考虑春季高山冰雪路,如果时间太晚,西流水的河道路出山安全性更低,而白杨岔则路况良好,除非雨雪天湿滑(当然雨雪天强行进山是非常冒险行为),正常情况最适合不过了,当然后来也证明选择反穿是很正确的。
开始时其实对这条路线并不怎么有兴趣,即使徒步的本身也是比较有趣,但风景优美的路线更令人愉悦,如太白的雄壮、华山的秀丽、大寺的幽静等,如果一条路线艰难程度高而风景可欣赏范围低,那么也许很长时间不会再去了。但合适的路线要重新找找队友,也要重新适应相处过程,所以当熟悉的驴友提议这个路线,哪怕不是特别喜欢,也就接受邀请了。
当然如果交通便利前提下,我更倾向于单人出行。

一、登顶大坪梁

大坪梁的常规登山口在西流水,也就是冰晶顶的另一个出山口东流水的附近,从入山开始就沿着水流方向逐渐登高,百米左右就得过一下溪流,如果是雨季,溪流会没过石头,淌水是必然的,春冬季节尚可,踩在石头上水流基本不会超过鞋跟。
从入口开始,走不了十分钟,就能看到一些曾经的路,那是被这些年大洪水冲毁的路段,想来当年抬着机器进山、采矿的工人都曾走过,可惜如今只能走乱石路了。
一路左切右拐,跨石绕树,加上蚊虫骚扰,走起来很不舒服,好在是夜半,温度低,穿着短袖不会感觉太热。这一段拔高不算多大,所以速度也极快,一个半小时就走到了小瀑布边,踏过小木桥,顺着左面上坡。

开始时候坡度大,但走不了多久就会到了平缓区域,坐下休息,晚风徐徐清凉,乌鸦呱呱一两声,相比下面的破烂路段,心情愉快多了。
从拔高处开始,走了两个半小时,中间会路过几处残垣断壁,依稀可见当年模样,还有开采矿石时堆落的的破碎山石,以及被遗弃的废旧设备,诸如大铁锅、发动机等等。

到矿洞口时天尚未亮,本来预想的是可以躺着眯一会,但未歇多久,明显觉得有些冷,没法待,继续上路。矿洞挺深,入口只有普通房门的大小,越往后越小,灯光照亮处仅容一人蹲着过,探洞也不是本次目地,遂不再继续深入。

矿洞之后的拔高为第一阶段的最后段,经过前面徒步的热身,此时身体已经适应了这个程度,所以并不会多困难。努力一点,走到垭口,天还是没亮,但再拐一点,天空很快泛白了,月亮的光泽由之前的灼灼生辉变得暗淡。坐在一小点草甸前,能看到西侧遥远的东梁、西光头山。

黎明前人的精神状态真差,哪怕是缓坡上升,都会有种随时想睡觉的感觉。真有点怀念少年时期的身体状态了,通宵一晚都没问题。这种状态哪怕太阳升起也没有改变,坐在山坡上,眯着眼看日出时,帮忙给队友拍照后,打了个盹。没想到队友也给我拍了照片,虽然之前她询问我是否要拍时我表达了拒绝意思,我不习惯在自然景色中出现人的身影,不过对队友的善意还是很感谢。

打盹一次后略提了点精神,走完了一段略高的坡,到了一块平坦一些的草甸。这座长坡终于快要到头了,同时南边的黑龙潭路线也在这一块汇合。

正前方所在即大坪梁的最高处,左侧的山脊则为另一条野路,顺着山梁一直向西南方走下去,最后下到天华山公路,或者中途向南拐到秋木庵、向北通往田峪四十里峡,但路况同样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秋木庵已搬迁,空余村民房屋,有人在附近甚至发现过豹子的踪迹。
在山坡上,发现了一根枯朽的树上生出了药材,碗口大小,我认为是灵芝,另一位队友认为是桦树茸。若是我的老乡队友也来的话一定欣喜若狂,他之前进山就采摘了不少野菜、药材。我懒得动手,只是给队友提议了一下,也算是一点小收获。

登顶大坪梁了。
大坪梁也叫铁庙梁,是涝峪、田峪、甘峪三峪交接处,上有铁庙,庙曾有铁像但已被盗走,但本次并未见到铁庙,不知是否不在位置。

天空晴朗,但风很大,不适合待,下去到坡底好些。

二、到达首阳山

从大坪梁到首阳山要经过六座山头,总体并非很危险,但有两段山脊路线路迹不明。
大坪梁下来后,由于北坡太阳照射不足,大风吹落的雪聚拢一起,融化慢,且结冰多,不过前两个坡略平缓,很快能度过。但第三个山头下坡却比较陡、长,下来时稀泥与暗冰交接,走起来必须缓慢一些,因为下面几乎没有多少树木,若不小心摔倒,有可能滑坠。站在山头,可以俯视到首阳山的山脊路线。

到达底部,面前的小山头如刀劈般耸立。这里其实是有两条路线:山脊路线最近,但路迹不明;右侧则是继续下到山腰再上来,相对容易些,多数驴友也是走右侧绕路,不过前面的队友走了山脊,我们也不想距离太过分散。
山脊上左右两侧均似有路,但走着走着就发觉前面走不下去,又退回几步选择另一侧,好在是白天,若是晚上寻路困难级别进一步上升。
ps:这方面我吃过不少亏,夜里即使是头灯开到最亮最大范围,人的视野中还是会忽略很多细节,而且即便手持gps也无法精确到能找到的地步,这就很考验户外能力了,所以如果探路,最好把时间把控在白天。山脊线路距离右侧山腰线路直线距离并不长,大约60米范围,但在走到接近两山之间的豁口断崖时彻底没有路迹了。如果地面干燥情况下,抓着几个树完全可以腾跃挪转之间下去,垂直高度也不过数米。可惜现在确实冰雪未消融的春时,岩壁上有暗冰,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冒险踩着下。
之前快到断崖时我听到了前面队友的呼喊,是准备找我拿绳子,不过在我到来前他们等不及便抓着树下去了,我还未来得及问怎么下去更快速安全,他们便已经上到下一座山脊去了。无奈之下,我不再继续寻找路迹,直接解开绳索挂到一颗小腿粗细的树上拉着下去。
下面是及膝厚的雪,我看到了过来的脚印,误以为是向下走了,未走十来步,才明白那是过来的路,也就是走右侧山腰线汇合过来,不知道是队友走得还是别人走得。但重回豁口走爬到下一个山的山脊我又嫌弃不好走,另一位队友也赞同,他觉得刚才的山脊是他走过最难受的路了。
如下图所表,深蓝色为山腰绕路路线,天蓝色为我所走山脊路线,可以明显看到我从山脊断崖下来时向右下了一点,而非继续上到下一个山脊。在右下一部分后发现不能继续下了,一方面看着似乎也是个断崖,另一方面可能得向右后方绕回去,这样一来走得就远了。所以我尝试向左前方上去一段,虽然未看到足迹,但明显路况良好,走了二三十米约后,又是一个断崖,如图所示,不用下去,直接左拐一点就上循到山脊上了。接下来的路虽然还在山脊上走,相对容易不少了,很快就走完并且下到最后一个山头的脚下。

最后一座山其实很不错的,不用上到顶,直接顺着左侧面就到了首阳山的庙宇了。一路上走过稀疏的树林与草甸,时不时还有些大石头,尤其白色的矮石头,我从远方看着像个圆顶帐篷,还向队友询问,哎,视力不行了。

夏日这里很适合露营,四周可以挡风,距离首阳山主峰也不远,缺点是没有水源。
从大坪梁到首阳山的路,我认为最后的这一段路是最佳路段,景色怡人、路况良好,宛如森林公园的未开发步道,走这样的路才是享受。
穿过左侧的山腰,前方就是首阳山的主峰及岩壁下的太伯庙、万仙殿。

右侧可以顺着小路向左继续上,上有五花石、气象监测点,站在顶上,俯视周周诸峰。

首阳山位于甘峪、耿峪交界,充满了历史与神话色彩,有伯夷叔齐采薇而食,也有太上老君传道立经,还有黄帝采铜铸鼎,至于是否眼前的首阳山就不得而知了。

走到首阳山,意味着行程完成三分之二,如果不是着急回去,可以在这里午餐、休息,养足精神出发。

三、西观音山

我们并没有久待,大约半小时后,草草吃完饭出发了。
下坡的路与大坪梁下坡一般无二,稀泥、冰雪覆盖。更糟糕的是,凌晨出发到现在,只眯了片刻,一路休息时间很少,加上吃完饭胃部供血消化,脑袋开始变得迟钝了,走路都有些犯困。有点想喊前面的队友停下休息,又觉得能撑得住,强忍困意一路下行。
首阳山的路上并不是没有人,路上遇到了两三次上来的行人,有点想闲聊一会,队友都跑了,只好继续默默赶路。
熊岔是一个三岔口,左通向首阳山的登山口,右通向西观音山。这里有个农户,但也没见人影,房门外堆着劈好的柴。

过了熊岔,路基本下坡,前半段路迹明显,有部分略险区域,主要是在崖山腰边走,但下面也不是直线的悬崖,上面也不是垂直的崖壁,不会有猛烈的视觉冲击力,正常走路无碍。
后半段不太好走,为了绕开两座大山,需要一路向下走再横切过去,然后爬上来,反复两次。第一座山我之前走时没有绕,循着绿树户外的路标走了山脊,但山脊路线更不明朗,又很久没人再走,树枝遮挡多,只好中途向下降到山腰路线上。这次可不想再来一遍了,老老实实的绕路。

第一座山很快绕完了,第二座山长度几乎是两倍,加上天气有些热了,走着走着便觉得疲软,上坡时走不了十来步就得歇息一下。另一个队友同样如此,但她娇小的身体却比我能量更充足,比我更快上到了垭口。如下图所示,这两座山横亘在首阳山主峰与西观音山之间,上上下下之路皆为绕开此二峰。

接下来,顺着左侧的路一直爬上去,便是西观音山了。山有数庙,庙有神佛雕像。岱顶则有僧人住守,养着猫狗。

今日许是什么日子,有几位山下村妇上山祭庙,焚纸祈祷。

四、白杨岔出山

与之前不同,我们这次并未在庙中停留太久,匆匆整理衣物、装备,下山。
西观音山同样有人上来,许是闲散游客,有携儿带女着,有与友同行者。
下山的路很漫长啊,坡度也不小,走着走着会不由自主的小跑,厚重的徒步鞋穿着跑起来脚掌疼,而且下大坡即使绑紧鞋带,也会挤压到脚趾,除非鞋型与脸型很匹配。
前半小时的下坡路中也有短暂的上坡,几乎可以一口气不停息的上去。中途是有个右面的岔路口,可以通往西甘峪,也就是黑黑穿越中的黑虎殿。
当听到流水时,意味着坡度可以放缓了,这时已经走了大半路程了,剩余路段大约半个多小时。再往下走十分钟左右,能看到山中农户开垦的田圃。几位农户之间有小庙在路边。

再往下又路过几个庙,其中有位善信自行建筑,还有的庙供奉了菩萨、开国伟人,每次路过都有种敬意。

有时候看到山民的庭院就想到了老家的院子,黄土高原的气候没有秦岭温暖,四季的分界很明显,一年只有春夏才有绿意盎然,贫瘠的土地生长的植被也没有秦岭这般的茂密,甚是羡慕。
从出现农户到出山口,一路溪流伴随,走路实在太热时候,掬起一捧溪水拂过脸庞,瞬间凉爽,清洗一番后,荡去灰尘。
出山口同样有两三个庙宇,不过住守的人气量有些不足,隔着远距离拍摄周围的花木,尖叫着大声呵斥不许拍照,似乎冒犯了什么一般。不过如此做派,原本想留念一点的心情也破灭了,罢了,出山吧。

后记

驾车回到登山口的路上,前方路段似乎发生了交通事故,听到坐在最前面的队友在说,不过实在太困了,没怎么关注。到了登山口,发现居然还停着两三个车,没想到也有人会来。
回到市区告别队友,坐着公交回家,由于太困,上车一路睡到下车,即使是坐在硬邦邦的椅子上也没感觉不舒服,很久没有睡过这么惬意了。
ps:大坪梁是比较原始的山,如果出行建议与经验丰富的驴友同往,尤其黑龙潭、秋木庵没有西流水采矿的痕迹,没有明显路迹,但同样也更能体会到原始森林的广袤风光。

1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問คิดถึง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問คิดถึง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