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飞仙源之松树奇缘
【封面 云山之作】
又来湘南,上周湘粤、湘赣边界,这次湘桂交界,但应该同属整个南岭山脉范围。飞仙源是未开发的野山,顶上没有标识牌,海拔1625米,隔壁姑婆山则是景区来着。从飞仙源山顶附近可拐过去姑婆山,就到广西贺州地界,三十来公里山路一天有点费腿罢了,所以在飞仙源顶可以看到姑婆山顶,据说海拔一千米高就能看到一百多公里的远方了。
下图这几个应该就是姑婆山最高峰吧,日照金山有点点像但不是。当金光消失,白云玉带,不是缠绕,而是一条直线,也不是挂,也不是飘,而是静静的悬浮在那里。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千变万化都是云,和光同尘如当初,亦如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一样,山峰就在那里,光也好云也罢风更随意,举重若轻,我叫静山。

如仙境

如玉带

山与云的合作,才有了这么云上有山,云下有光

总体而言,飞仙源难度不大,全程18公里,其中山路小环线12公里,村道共6公里,累计爬高一千三多。山脚海拔三百多,顶峰一千六,加上几个小山头上下折腾,属于中规中矩。路况和风景倒极具特色

相对而言,算得上的险点有俩,一个是下图这块巨大石头,可从中间有点发白那里爬上去,左边是深渊,右边是高坎但可以走坎下过。

动作示范
不爬上去就从右边高坎下,挨着巨石溜边走

爬上去就排排坐,拍拍照。有无人机更佳

第二个点是这个绳索坡,七八十度,需要抓紧绳索下。保持平衡即可,首推腰力,其次臂力,再次大腿。走过多次这种接近垂直的陡坡,一直都感觉腰力第一重要,保证身体平衡而不晃动,如果腰力不咋滴,一晃就歇菜。至于臂力则直接往死里抓住不松手就好了,主要是辅助腰力维持平衡。另外凡岩石上的深黑色不要踩,看起来没什么,一脚下去巨滑无比,还脏兮兮的。

底部大概两米高是悬空的,所以有几根树干杵着,踩稳枝杈下来即可。

示范如下
小环线是从盘王大庙出发,如下图。从左手东边上山为正穿,从右手西边上山为反穿,环绕一周后下山再回到盘王大庙这里。这次走的是反穿,爬升比较快,也累一点,优点是没啥起伏,一路就上顶了。反而是觉得下山这边比较长,综合夏季阳光来说,还是正穿比较好,西边下山时正是中午前后,背阴凉快。所以这次下山正对着大太阳有点晒热。不过走下来后一路有清溪伴随,可以洗洗降温。

上面简要完毕,下面记录一个全流程:
1.赶往集合点,路过南科大,逃离台风雨

2.金拱麦

3.出发

目的地永州江华,直线距离三百多,路程翻倍。走东莞虎门这边,横穿广州市中心,再从三水四会过去二广高速入广西,经贺州借道再入湖南,到达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第一次到广西,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

这里停留一下,吃了个粉,不如不吃😔不知为何,有一类快餐吃完后会特别口渴,甚至哪怕是喝的汤也如此,莫名的口腔内不适。

凌晨两点,路过贺州姑婆山旅游区,不远了,前面那个小绿环便是也。

到达目的地,大伙鱼贯而出

扎堆进村

穿村而过

老村小巷,唯脚步声
这环境优不优美

路边禾苗,蛙声一片

丛林夜登

林间月亮

搁这终于可以凉快一会,捡了几位小伙伴

隐约鱼肚白

显然鱼肚白

山下还灯火通明

海拔四个一,刨去村道,进山速度大概是一个半小时爬升八百米,行进三公里多,差不多一个七娘山

竖看树干

横看山谷,起雾了

刘海松枝

绕过一段陡峭山体后进入视野开阔区域,正式拍第一棵有模有样的松树,也是中规中矩,但松树历来又是独树一帜,鹤立鸡群。这怎么说,怎么形容这种同类中普通、异类中优秀的拧巴状态,优秀的很普通?话说类别是不是就是一个最常见的维度,跨物种容易形成降维打击。

大概一千一的山谷晨雾

一千二的前方观光小顶

与无人机对视之众人皆欢,但有些好像不认识

小顶上看山下,平原村庄大树小山都清晰可见,大集聚小聚居是不是这样式的。

阳光撒下来更远处的喀斯特地貌

第一次见

继续漏光

漏到一座山腰上

手机就这效果了

远近皆景之半刘海。只要你想,松枝刘海随处可有

继续往左转,姑婆山顶,日照金光

转到云层带光

云层之下,天作之合

后面几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恐怕得有一千八

告别小顶

小顶加速
小顶再见,继续冲大

路过灰石堆

清晨的蛛网

隐约可见人影其中

一棵松

路过两棵

又一对

横向更洒脱

再上斜坡,要从一千二上到一千六,四百多的落差说多不多,说少也有一个塘朗,半个梧桐。

一棵单边主义

这这这,是失态还是妖娆,羊蝎子不是,树蝎子

这棵顶歪了,大概是风的方向。在山上比较容易看到风的形状,可不就是无形胜有形。

老树永远不死,它只会凋零。

这棵破石而出。有多少种植物可土可岩,恐怕不多,当然对植物来说,它们先挑的是水份,所以哪怕沙漠那也挡不住有绿洲。对一个人来说,水份又是啥?

这棵仿佛在跳舞

这棵有种悲凉

这棵四平八稳

这棵孤单寂寞

这俩相濡以沫

爬着爬着回头瞅瞅,横山侧卧全是绿,风云再起高处来

小坡Z字

小山接力

老松果

嫩松针

右后姑婆云

左前巨石山

来俩巨石山特效

哪个更有意境点,也许上面那张彩黑

山下远景,有光有云,跟吃饭一样,有荤有素

又近姑婆

层次不自然却真实,可见真实偏理,自然偏感

这张也是,光影云山,就差两只仙鹤了。闲云野鹤,野渡舟横

光溜单边,三角旗的杆架有了

松叶是针,松果是椭,这看起来很有仿生学的意图,但不知能干啥,也许无聊就做模型,有聊就做事情。

一直有个疑惑,长着就歪了顶的,以后怎么维持住平衡。其次,有的横长多,有的竖长多,孰是孰非

爬大坡了

对面细微隐藏的山涧

身边静立的山石。山是山,石是石,岁月的山成就了破岁的石

又一棵石旁松。总觉得松树褪去针叶后,留下的光溜枝干很有张力,不屈,桀骜不驯。

特写一节,像不像史前文明的壁画

瘦身弯型

就这样型

单立人型

开枝蔓叶型,看下图

补充一张后队的光影完美角度,跟上图比比,这就是差距。

大家闺秀型

成群结队型

占个石顶型

树干之后

碧草路旁

一发二型

彼此交错型

藏石后型

再上草坡

大Z极限。拍的不错

山下开始飘云

孤立之美型

接近大顶,侧前方云海翻腾

延时云海
你在看云

我在拍花

她站如松

这枝条咋还长反了,什么经历,什么原理,什么风雨,什么枝叶,什么心情。

反的还有模有样,倒过来看也没觉得违和

这颗平顶型

这些直立型

看到这棵突然有点明白过来了

所谓单边树枝,都是这边向阳+水汽皆多,因此这边的枝叶多吗?也许在高山上这种资源紧张的地方,树也只能长出一定数量的枝叶,多数植物依然均匀分配,少数大聪明例如松树,直接开启了马太效应,哪边光热水多就加强哪边,哪边风力大就躲开哪边,把头顶歪过去都可以,有木有。

两张对面的云雾山

这张也是彩黑版,有点像画的

竖的感觉又不一样,去掉一点天空也许更好

广角全景长这样,刚刚上面几张的粗犷水墨

站在大顶到处看,前面二三十米的一个小顶

顶上一棵松枝,仔细瞧瞧,虽然枝是横着弯的,但针叶都是往上直立的。所以,横着长的树枝仅仅只是拓展平层空间,整体执行的是XYZ三轴同时延伸

两山之间的云之谷

姑婆山方向的数条山岭,藏着无数条小溪

青年版松,这边雾汽足显然茂盛得多

一组俯瞰山村小平原





大风车

风车组

风车视频
对面更高的,峰峦如聚,古人诚不欺

老哥在飞无人机,头灯都还没摘

是不是你的杰作😁
大顶的向阳坡

往前一点点小顶,手机蓝终于来了,天兰色等天晴这是

角度颇好

凤凰之冠

向阳坡上最正的一棵

横着感觉,坐等参天大树

近看如何

撤离大顶

路过这棵大长腿

山石有松。元素齐了,意思还差点

继续下一个小山谷,然后接着上

密林松针,一路扎手扎腿扎身子扎腰扎屁股,偶尔还扎脸,含扎鼻孔一次😓

独乐乐

不如众乐乐

又过一座山头

曾经下层的那些针叶哪去了?落地成新株了吗?

一枝如利刃,一枝正繁茂

松树主干,不是松赞干布

山石有树,天空有云,而吾等有满喜的欢心

竹林秘道

斗破苍穹

沧桑有力

型而不倒

全景是不是失去了一些味道

已读乱回,的赶脚

左前方,开始以为要去到这座山墙上,看那山背也连过来了

刚下来的山,果然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回头方觉雄伟峰

又钻竹林

这个小峰很有感觉,像不像暴涨一个回调再拉爆

然后高位横盘

废弃的滑轮架

下到底后偏右上山,就知道不去横盘了。走山有个特点,稍微偏差一点点,结果能越走越差的天涯海角去。深山里有且只有一条正确的路,会看轨迹是标配,所谓的猜,基本等于穿越剧。

山上花不多,花骨朵更少了。虽然此刻没见到,但此时它正开,到底是见花心开还是心想花开,而事实一直都与我无关,它自有心它自开。

这棵像龙头

横V版

俩合个影来

左边伸出一枝希望

右上伸出数杈尖锐

也合个影来,张牙舞爪还是各司其职,如此泾渭分明是怎么做到的,嫡单庶昌。

这一株,长着长着就没了主干。就像有些事情,做着做着就忘了初衷,但树还在,事情也还在。只是自我感觉突然有点不好了。往根上看啥都没变,往尖上看怎么回的事。

这一株,可见曾经的岁月枝干,都去了哪?随了风,入了泥,还是归了尘

前方双峰

纤细型

伞顶型

矮横型,猜是避山顶风

浓雾上来了,恰好是我们的方向

九层松果

又一棵矮横型,横的还非常之远,远到比高还长

粗横细竖,各自出牌

醉酒型

太阳能版型,像不像

回摆型

斜条型

贴面过一段石壁。这也是一座稍加羞涩的石头山,裸露的巨石山体时不时可见。有点像茹毛饮血的早期人类,穿着兽皮下也盖不住精壮的肌肉。

给人打伞型

一片沾满露珠的树叶,AI能模仿吗?

好了!正式推荐,最大最有型的一棵松树。

板正不

浓密的枝条

青翠的松针

树心还有个造型,像那个长颈龙

郁郁葱葱,小黄山是也!

模特加分

太阳更佳

继续往前,两张斜线山体,第一张全景更好

第二张细节更好

后面那么多白云,单拎一张,于是棉了个花糖

回望刚刚走过的横折向山脊,还有那棵大迎客松

有人

三人行,必有拍照焉

前方看见那块像猪背一样的险点巨大石了

一会的功夫云山雾罩

不对称双开门

独舞

比较危险的巨大石,这么近看浑圆得是大象背

示范如下
爬上来后的视角,别往左看,
挨着小山谷的松树总是枝繁叶茂

这段极速下降,全是泥土杂草腐质混合路,坡度并不算小

自然溜下去也是挺Q弹的
又一块巨石墙,从右手边有小绳索下

这棵磨皮小树枝都已经成了大家的拿手好戏

像花开一样的树叶,远看还以为是开了绿花

最大的绳索坡

掌握技巧,左右几下就下来了。只是底下这些树杈踩着有点担心,怕尖怕断

爬上对面山头再看绳坡,这是个宝塔糖山体

继续往前,看见一条白底山谷

拉远一点,的确是个山谷

更远一点,有个山头

远到正常视角,实际并不太起眼,但显眼。说明,不是只有显眼包,也有显眼沟

一只蝴蝶,是蛾子

抽象石

从身边过

追上一队人马,还是被人家追上了😓

一侧的山粱与山村小平原

另一侧裸露的巨大山石岩体

到这里走偏了一段轨迹,但前方又交汇了,大惊小怪,有惊无险,无伤大雅,殊途同归。

后面这段追上前面的人,然后大伙极速奔跑,主要是暴晒的热,正迎着中午的太阳,曲折穿梭于林间,一直到走出林区,才回头看这后山。主要是路好走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绿水青山

山溪水浸路面,怎么没长成水草地呢

一段乱石碎路,非常硌脚

路边突现一头黄牛,吓一大跳

下到河谷溪流,横渡,清澈,水凉,感觉,特好。

尾队在这悠哉悠哉玩嗨了!!!
角度山线,不知所云

对面一个乱石坡,走过类似的才有感触

路边一簇巨大的芦苇丛

准备下到山区田园。前面是喀斯特地貌的十万大山类型,后面是高山大川的山岭类型,夹在中间这块平地,正好处于湖南与广西的交界处。想去爬哪种山就去爬哪种,如果住这里,还真有选山登的一天。山就在那里吗?对也不对,山不同装备自然不同,但无论你们如何不同,山中的这块小平原是润泽十分。

高粱地

青禾苗

就是金山银山

路面硬化还挺宽,溪水也忍不住横穿一下

山中稻谷应该十分绿色有机健康吧

弯曲的田埂,不知有没有泥鳅黄鳝

左拐准备进村

好宽的溪河,依然可见汛期之大

抽穗的苞谷

邀我至田家,果蔬屋边合,青山郭外斜

村里的大树,村上夏树

高大绿叶,比比皆是

运车的木材

少年的玩伴

溪边的黄牛

一派青色的丰收

回到出发点,遇着一个。老人家开三轮来卖桃,五元三斤

桃个头不大,青红色很鲜艳,味道一尝就知道是刚摘的。

后面收集人马,几番周折,发车返深,顺利到家。与此同时这次过去好几个大巴车队,据说有一个是华为队的。他们玩的不亦乐乎,四五点还在山上玩,半夜能到家不错了。
发现大家拍的视图很不错,收集一点分享:
一组松树篇







松树篇+人






行进篇













绳坡篇



美食篇







个性篇




















特别篇




视频锦集:
山北风景
佛光在现
山区田园
永州小黄山,名不虚传👍山顶美不胜收,山中溪水潺潺,山下田园风光,从视觉到触觉,到感觉,无一不是极致感受。人的感受经常像是一个指尖点破平静的湖面,那些荡漾出去的涟漪,都是自己的情绪波。乐观者更乐于做这个点手,于是最快乐的往往就是自己。因此如果将想象之力的手点在冬日的雪松上,又当如何。
也许在我们的心中,也可以有这么一个瓶中世界,小小的环境,挡不住充沛的多彩。
给万里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