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武汉> 纯小白记武功山“休闲游”——“我现在强得可怕”

纯小白记武功山“休闲游”——“我现在强得可怕”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纯小白记武功山“休闲游”——“我现在强得可怕”

2024-07-08 00:40:24 7139


对于一个P人(即缺规划,较随性,详细可搜索MBTI16型人格)来说,很多决定都不能称之为决定,只能叫做念头,说难听点,就是一时兴起。


这次武功山之行也是这样。

7月2号打开两步路正好瞅见Peter 领队的武功山“休闲游”,然后卡着点报了名。


7月4日卡着点去迪卡侬买了套基础装备,舍不得花钱登山杖拿了最便宜的,还只拿了一根。

7月5日卡点到武汉站,因为郑州大雨高铁晚点,差点赶不上去萍乡北的车。把Peter急得团团转,我安慰他去不了就在长沙南玩,但其实我一直没停下刷新车票的手指。不过我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我有感觉,这次武功山我一定可以成行。


这次成长之旅之前,Peter拿着我徒步的轨迹问我:你平均心率150,走得是平路还是山路?我答:平路。他大吃一惊:平路你平均心率150?我只能苦笑。

怕他不敢带我,我不好意思跟他说,其实此前报名的东湖六山被我鸽了,其实我从未爬过山。


自然而然,武功山对我这个小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7月6日早8点35分,我们一行人从龙山村出发了。一上路大家都精神抖擞,几下把我这个平地心率150的菜鸡心率干到180+。还没来得及叫苦,就进了山林。

初进时,风是自由的,竹林是青翠的,鸟鸣都格外好听。更别提瀑布了,飞流直下,虽没有三千尺,但胜在山清水秀,倒也气势恢宏。

赶快拿着登山杖拍个打卡照,一开心,在瀑布下清澈见底的水坑里第一次滑倒。

快乐的休息打卡时光总是短暂,很快又进了山,走在山林里险之又险的羊肠小道上,我很担心自己失足滚下去。等到3公里时,我已经被无穷无尽的山坡折磨地两眼昏花。


听过路的旅友说,我们的这条线路不但是野线,还是反穿,buff直接叠满。我这才意识到,我们这次休闲游,到底有多休闲。


等到4.5公里时,我彻底掉队。


想着记录一下,我录了个小视频发在朋友圈里,视频里,往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野坡,往后也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野坡。

我坐在山林里,嘴巴发苦,满脑子都是“反穿”“野线”“爬升1500”等关键词。还没到绝望坡,我已经有些绝望了。


进退两难。我想着下山不知道会滑到哪里去,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真正体会到好汉们被“逼上梁山”的感觉。


起身开始爬之后,似乎是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我一个人在山林中磕磕碰碰,看着一路上引路的黑胶线和户外人留下的各色小标记,再加上半生不熟地看Peter发在群里的轨迹,我自然也没有迷路。


靠着一根六十九块九的棍,摸爬滚打,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陡坡,我咬咬牙手脚并用,竟然也上去了。


后来我们开玩笑,两驱不行,就四驱。四驱不行,加上杖还可以五驱、六驱!对于户外人来说,就没有上不去的坡!


磕磕绊绊地走,戴着耳机听着周杰伦,心率上来了就歇歇,下去了就再咬牙爬爬,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熬。


忽然,透过耳机好像听到有人在大声呼唤“闪电”,一抬头,是队友!没错,我还有队友!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还有人在前面等着我。

难捱的山林也并非没有尽头,一不留神,豁然开朗,原来到了山脊草甸。是的,从没爬过山的我还不知道,武功山还有草甸。

苍绿的青山连绵起伏,蓝天白云下,风吹草低处,还有马儿在吃草。远处山脊上一条黄色的细线,就是我们要走的路,已经有不少人在爬了。

人也越来越多,时不时还有点“堵人”。但我发现,户外人都不可能i。一路上陌生人也会互相加油打气,走得快跟上了还能听着Peter和江流一对CP拌会嘴,不知不觉间,已经翻过了好几座山。

终于到好汉坡了,大家一步一个脚印,都争当“好汉”。虽然嘴里开玩笑地说着“我疯了才来受这个罪”“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不香吗”等等,但脚下也是一点没停下。再加上从Peter那里薅来的音响放《手写的从前》,我“如虎添翼”,也摇上了好汉坡,到了云中。

此时已是傍晚,云中如其名,云雾笼罩,置身其中如在云中。

大家搬个小板凳守在云雾中,等着看落日。“咸蛋黄”一冒尖,大家都欢呼起来,试图用呼喝声给落日打气。您别说,好像是有那么一点效果。

落日虽然没有看成十足十的,但到了晚上,星空登场了,云中也热闹起来。

帐篷像扎堆的小灯笼,崖边有人在拿着小话筒k起了歌,空地还有人放烟火,有人大呼“武功山过年了”,大家心领神会,互道“新年快乐”。

最幸运的是,我第一次看到清晰的北斗七星。整个9人小队,就我拍到一张“小勺子”。

就这样,在星空下,在帐篷里,在一转身就会咯吱咯吱响的床位上,大家沉沉睡去,为第二天养精蓄锐。


第二天早上5点左右,我们就被青竹大叔叫醒,爬上山头看日出。

日出没有金光万丈,也是个红彤彤的咸蛋黄。但一群人都很兴奋,拍了好多打卡照。山头上风大,但是吹不散大家的热情。

看完日出吃完早餐,接下来,我又迎来了第二个难题——下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一开始不同意,心想上山腿多费劲,怎么可能下山更难呢?等到了从云中下山的时候,又溜了一跤,我才体会到,前人所言非虚。

队友说我有天赋,知道如何找上山的落脚点,但我不经夸,下山成了蜗牛。


光秃秃的岩壁上滚着小石头,一踩上去让我仿佛回到了小学时代的旱冰场,脚底直打滑。我回忆起我唯一的旱冰体验,结局不太美妙,以我撞翻一群人告终。


我连忙打起精神,调整状态。在队友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渐摸到了一点门道——脚后跟先着地、左右摇晃泄力等等。

等到翻过绝望坡,我发现我心中反倒充满了希望。回头看自己来时的路,我不敢相信我已不知不觉走过了那么多艰难险阻,当然,也走过了那么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正如莫泊桑在《一生》中的一段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我深以为然。

后来的路强度都稀松平常了,但是风景却是精华中的精华。走过空中玻璃栈道,我才想起来给家人们打视频,分享这来之不易的美景。

走过驻马庄,我们决定下山了。本来买了票要坐索道,无奈排队2小时起步。我本以为自己已到极限,但下了快一小时的楼梯才知道,我其实“强得可怕”。

后来,我们在车上拌嘴、愤青,在食在萍乡把酒言欢,还喝了益禾堂。坐在返程的火车上,我码了一路的字,但是心里有好多话都说不完。我心想,这一趟,真值!

说回最开头,若你要问我来武功山的理由,其实最开始只是因为正好是双休,只是因为被“休闲游”所骗,只是因为是鼎鼎大名的武功山。


但后来队友问我,你应该不会只来一次武功山吧。我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嗯!”

等到回去,我要养只叫“小武”的小流浪。因为在来武功山之前我就暗下决心,如果我连武功山都爬不完,更不可能好好对待一个小生命。然而现在,我不仅做到了,还有了“武功山后遗症”,看着楼梯就想下,笑死。


最后,你问我在武功山上堆许愿石许了什么愿吗?也没什么,我只是念叨着,“像现在这样就很好。”

2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唐不苦⚡️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唐不苦⚡️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