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03长沙乐酷乌孙古道图记
相关轨迹:乌孙D6天
相关轨迹:乌孙D4天
相关轨迹:乌孙D3天
相关轨迹:乌孙D2天
相关轨迹:乌孙D5天
相关轨迹:乌孙D1天
【轨迹说明】本行程用上述轨迹导航。
【温馨提示】现在乌孙古道徒步服务设施日趋完善,不报团重装徒步生活有保障,完全可以不带火炉气罐,而且提供全程骑马服务可帮助普通人欣赏天山深处美景。但是全程骑马也有摔伤和**风险,对体质的要求不能降低,如果高反明显或者不能承受每天30度以上温差,就不要去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为方便普通人欣赏天堂湖美景,提供了【直升机】送达服务;为方便体能不够的驴友欣赏精彩地段美景,也提供拉索铁桥【越野车】送达服务,再趟冰河徒步十几公里到达天堂湖。
本行程6天总费用约5400元,每天约900元。
长沙乐酷乌孙古道行程计划7天,实际6天,多出的一天本人到吐鲁番游览了坎儿井、交河古村、生土建筑、博物馆、苏公塔、郡王府和葡萄沟等景点。
本人乌孙古道6天行程徒步约115公里,海拔提升约3900米,挑战途中不喝能量型饮料和无重装宿营经历连续5晚不惧风雨与低温自己搭帐篷宿营成功。途中经过了烈日、大风和雨雪等天气的洗礼,积累了趟湍急冰河、过积水草地、翻雪山达板和下碎石陡坡等路况徒步的经验,也抗住了三天腹泻并自愈,所幸苍天福佑未遇更恶劣天气、全程依赖双杖未摔跤和未意外**,成就感🈵🈵。遗憾的是为了节电和跟上队伍安全快速行进,未真实记录超累的驴行过程。
踩大石头跨越过河有滑倒受伤的危险。只要是晴天,在乌孙古道趟冰河没那么冷得可怕,关键是有些地方湍急的水流让你站不稳、难挪动脚和杖,在河中轻微趔趄是常态,河中用好登山杖确实至关重要。当然,要尽量挑选水面宽水流缓的地方过河。真佩服途中遇到的那两位未参团以标准姿势过河的重装女士。如果天气恶劣,翻越达板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风大到让你站不稳,雨雪天碎石陡坡容易滑倒受伤,甚至坠落。我们的运气算好的,站立不稳的大风是短暂的,雨雪较小,马道不很滑。
当我第一眼看到天堂湖时,只能用“惊艳〞来形容。可惜天气马上由多云转阴、继而风雨交加15小时,只是检验了三峰帐篷的质量和自己搭帐篷水平。虽然很冷加了三次衣服,但是整晚帐篷睡袋是干的,睡得很香很沉,是行程中休息得最好的一个晚上。第二天凌晨起来突然发现营地周围的山顶新增了许多积雪,心情就畅快起来了,抓紧时间尽可能在不同位置和角度拍摄照片。当然,如下图所示阴雨雾天气用单反拍的照片经过后期处理后还是很美的,可以与后面按时间排列的原始照片比较哦!









让我奇怪的是,二湖与天堂湖近在咫尺,颜色怎么相差这么大?瀑布下来的冰水雪水并不干净?

阴雨天拍摄的二湖瀑布照片经过后期处理后还是耐看的。这可是搭石块过河还湿了鞋到瀑布跟前拍摄的,也近距离真切感受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画面上还隐约可见镜头上的水珠印哦。


手机照片经过后期处理后也是耐看的。



去过乌孙古道的朋友,你能想起下面9张照片是在乌孙古道哪些地点拍的吗?这可是未用三角架未做后期处理的原始照片哦!其中质感差一些的中间3张是用手机拍摄的。









—行三人准时到达伊宁火车站,与先期到达另一人在伊宁市自助早餐店汇合,包车前往特克斯县。


到了心心念念的八卦城,

但是不在高空,根本无法感受八卦城的奇妙,好在城中心是博物馆,参观后受益匪浅,在博物馆楼顶拍了八条街的照片。








下次来一定要看演出、观夜景,真切感受当地风情。


去琼库什台村途中景色美极了,让人震撼!



琼库什台村旅游业发达得很,景色很美,值得再来游玩。






汽车被执勤小哥卡住了,只好等待马帮来接应。


大包放在这里等马运。

出发前领队和三名队友合影纪念。

烈日当空,正式出发。


光线太强,过曝了。


此行程中唯一的双镜头录像。











此行程中唯一的延时摄影,被领队喊打转了,计划中的15公里变成了9公里。
中间橙色的帐篷是我这辈子的首搭哦!

营地日出美景






出发啦!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照片:一群羊安静的躺在溪水旁的简陋的羊圈里,颜色对比鲜明,但不明白的是,羊圈里的杉树为什么枯萎了?看来生态保护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也许这里才是计划中的营地。昨天的6公里放到今天一起走,太累了。




第一次过河就遇到跳大石头,试了几次都不敢起跳,还是领队返回帮我背包,再拉了我一把才过去。稍有不慎脚滑就会跌下去受伤。

休息后翻琼达板。



爬碎石陡坡达板真费劲。


回望来时路。


终于到达琼达板顶端,马帮要我们右转,与早晨出去时领队交待的恰好相反。


回望险些摔跤的砕石陡坡,心想雨天能从这里下来吗?



不要小看这段草地,好多人弄得鞋裤都脏兮兮的了。这草中藏有水洼,一不小心就中彩了。途中为节电我拍照少,专心走路,全程未中彩。


回望美景。


终于看到了今晚宿营地。

我的帐篷搭了两次,受尽了非议,但坚持防积水的理念让我在天堂湖营地受益,最终用木板和小石块解决了地面不平下滑问题。这个营地太狭小了,搭4顶帐篷都拥挤,但是一个较好的观景台。

营地日落前景色。



日落时分的火烧云。




营地日出美景。昨天多走8公里的辛苦是值得的。





出发啦!


看到照片中间下方发亮的小三角形山了吗?今天我们就是要不断下行绕过那座小山。



首次见到汹涌的灰色河水,一直沿着河边简易公路前行。

领队在找宝石,不知是否有收获。


我以为这是替代拉索的铁桥,在这里看见了远方的雪山,不知是否也有路到达天堂湖。

此处是一个很好的休息点,地面卫生,有干净的溪水,大树下有石头躺坐。


终于看见久闻大名的拉索了,自拍了许多照片。

这里的也有拉索。

这才是替代拉索的铁桥。

铁桥旁边也有拉索。


趟河姿势还不太标准,趔趄是常态,今天总共趟河7次,晴天并不觉得冷。


这个指路牌的形状和颜色真是独具一格,为什么不采用国标呢?


同行的另一支队伍在骑马过河。

我过河后拍摄同行队友趟冰河。



林管站营地红旗飘扬。

搭好了帐篷。

没有阳光照耀只拍出了这样效果。


山坡上看营地。


早晨的阳光给了溪水灵气。






出发啦!





精力旺盛的驴友爬上了大石头观景。

这是在第二天营地眺望到的山顶,天堂湖快到了。


注意看,山上是没有雪的。

当第一眼看见天堂湖时,只能用“惊艳”来形容。遗憾的是始终未见到阳光照耀下的天堂湖。





注意看照片左下角,那是我第一次搭的帐篷,后来发现旁边是垃圾坑,就移走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还是有人在该处搭了帐篷。


你有走到左侧湖边深处去欣赏美景吗?可惜因为下雨未让我尽兴,但看到了远方二湖旁边的瀑布。


眺望来时路。

上方橙色帐篷是我二次搭的,刚好有人拆帐篷,所以占了一个好位置,又用小石块防止了积水,帮我抗住了15小时的风雨。第二天还有人问我为什么帐篷是干的。

痴看帐篷顶上的水珠不断聚集再滑下四五个小时,也是醉了,但晚上睡得很香很沉,是行程中睡得最好的一晚。中间尝试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但一会儿充电宝就没有电了,看来低温下不宜使用充电宝。当然,中间也冷得加了三次衣,费力带来的衣服终于用上了。
早晨起来慕然发现周围山顶增加了好多积雪,很是兴奋,连忙拿相机和手机拍起来。






出发啦,还是要绕几步路去左侧拍个照。



似乎下面这张构图好些。






好多拍摄者站错了位置,没有老虎口效果。

总是有胆大的人冒险摆POS。








开始爬坡




二湖的水怎么这个颜色?




瀑布跟前拍摄,近距离真切感受到了气势,可惜领队打转来喊了,没有录像记录实况。




返回喊我前行的领队。

我是捡石块垫脚过河去最近距离感受瀑布磅礴气势的,不想几分钟后返回时又要捡石块垫脚过河,可见瀑布水量在不断增大哦。






一座很有型的小冰山。

开始攀登达板。


你看见了微小的人吗?





俩湖近在咫尺,却相差甚大,大自然就是奇妙。如果在晴天同框拍摄,对比更强烈。

山坡积雪洁白无瑕。

又一个碎石陡坡。




一对比翼齐飞的小情侣在冲顶。
到达板顶了,放飞无人机吧。

开始缓坡下行。

下行也很陡哦!




领队在这个地方等我,示意的地方只能脱鞋过河。图中高手就在不远处踩石跳跃过河。


飞机场?






按领队安排,今天骑马过河5次。然而上下马非常吃力,几乎胜过爬达板,最后一次硬是有人助力才顺利上下。

下达板过河后,这对母子一直走的河床,风景肯怕没有走山腰好。

今晚只有我搭帐篷,风太大,调整方位重搭了一次。这个营地几乎无景色可言。

出发啦,回望营地。



按领队安排,又是骑马过河。





真佩服两位未参团以标准姿势过河的重装女士。

在大石头上马就容易多了。





同行的两位一直骑马过河。


胡杨树皮特写。


我们一直跟这支四人团队前行。





骑马过河4次后,我跟这位带手机、微单相机、运动相机和无人机等四台机器的年轻人穿登山鞋趟水过河,没有了闷热中暑感觉,身心很舒畅。

之后领队也趟冰河,两支队伍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了。在一处水深湍急的地方,我按领队提示骑马过河。全天需要湿腿的过河仅十几次。


非常高兴看见了营地,连忙与家里人联系报平安。口渴难忍,末了在营地买了一瓶奶茶喝。

正在打造景区,没有了野趣。


刘氏先辈遗迹。


提前一天胜利到达乌孙古道终点。

向刘氏先辈致敬!

去库车途中又见天山下的戈壁滩。

到库车站乘火车去吐鲁番玩一天。

徒步登山,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是在亲近自然、洗涤心灵和礼赞生命,让短暂的人生充满无尽的精彩和回忆。而摄影则成为了我们与这段独特经历之间的情感纽带。当我们踏上徒步登山的征途,每一步都可能伴随着令人惊叹的风景,摄影能够将它定格恒,永远留存那一刻的美丽与感动。同时摄影促使我更加专注和用心:为拍摄出一张满意的照片,会更加留意周围的环境,观察光线的变化,注意细节的美妙。这让我更深地融入自然,发现那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美,从而使徒步登山不再只是身体的运动,更是心灵的深度滋养。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我们在徒步登山途中的疲惫、坚持和兴奋等情感起伏,他年日后翻阅,那些情感会再次涌上心头,让我们重新体验那段难忘的旅程。摄影还是与他人分享的桥梁,成为向朋友和家人讲述故事的载体,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向往,让更多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是在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美丽的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风景。
始终坚持
用脚步丈量山峰的高度
用心灵感受自然的深度
用镜头定格风景的广度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蓑笠翁818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