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第一座山:鹰石线
相关轨迹:鹰石线
前言:
鹰石线,由牙鹰嘴(海拔1190米)、石台顶(海拔1290米)、锅盖顶(海拔1280米)、冷瓮顶(海拔1351米)、石猪山(海拔1293米)5座千米高山一字排开组成。全程17km,累计爬升1300米以上。标准的4星户外徒步线路。和龙斗峰颇为相似,但距离和路况比龙斗峰要更长和更难。
鹰石线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条道阻且长的线。上半年进入徒步圈便从户外前辈口中久闻鹰石线大名。后面5月份跟着领队森哥参加一次,因到山脚登山口大雨而未成行,第二次报名是8月中旬豪哥的队伍,又因大雨取消成行。第三次跟着领队大卫终于成行,此行也算一波三折吧。何谓道阻且长,且听我正文慢慢道来。

出发前一天,领队大卫就在群里发了这条线路的很多重要卡点及特色景观点。全程也是在难点指导大部分队友通过,可以说是十分负责任的。这条线也的确需要跟一个比较专业和负责的领队。这里给领队点个赞。

早上7点到达登山口,眺望冷瓮顶,太阳已然高照,这也是今天小小失误的一个地方,由于队伍过大,人数略多,虽然大家5点起床,但等大家吃完早餐,集合,加上封路导致司机走错了一段路,等等综合因素。原本计划6点到登山口,比预订时间晚了一个小时到。所以说意外处处不在,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路旁类似于蒲公英一样的花,似乎在告诉我夏天还未走。

上鹰嘴石的路属于林荫大道。犹如户外大神口中的高速公路,当时我还在好奇这是四星路线?不像呀。只能说我当时太年轻了,“鹰石线”的人生道路会教育每一个刚来徒步的小白。

累计爬升大约一个半小时,初见鹰嘴石。不得不感叹一句大自然的神奇。大几十米高的花岗岩巨石犹如鹰头一样屹立山顶。

鹰石线的第一个攀爬点,鹰嘴石最下方,从这里便开始告诉你鹰石线为什么是4星线,而不是3星了。嘴硬的人想必硬不过鹰嘴吧😂

第二个攀爬点,当然这些都是开胃菜。一是刚开始没多久,体能好,这些都不算啥。二是难度还不算很大。

眺望下一个不知名的高点,我起初以为这是石台顶,原来这不算,说是五峰连穿,加上这种不知名的顶应该算十来峰了吧。。。这里补充一句,虽是千米高山,但山顶全是密林与巨石,整个山脊线不是在拱林子就是攀巨石。而且整条线路是巨长的,只能说,盛夏勿往。当然你是大神就可以当我没说了。我只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

站在山脊远眺对面的山脊,对面山脉海拔也是1300左右。层峦叠嶂的高山,把大风遮得严严实实,连大风车集团都看不上这里,也导致了附近所有的高山山脊全是密林和灌木丛。还是那句话,盛夏勿往,不然热得一匹。

道阻且长、荆棘满布,堪比人生之路。

山下做牛马,上山了也要做马喽。成年人走哪都不缺苦吃。

盛夏的花,在做最后的绽放。

树是户外徒步重要交通辅助工具。

爬了'N多个山头,终于能远眺到冷瓮顶和石人台了,对,最远的制高点山顶便是第四封冷瓮顶了,也是这条线的最高海拔。大概三个图片这样这种目之所及的距离才组成的鹰石线山脊线。大约是1.5倍的龙斗峰的距离。从简单到乐趣到欣喜到疲劳再到最后的绝望。一个字:绝!

山顶的蝴蝶漫天飞舞。

不知名的淡蓝色花。一年四季,山上永远不缺花看。就像山上永远不缺吊带一样。

满天星

通往仙人台的路。只能说发现开辟此路的人太厉害了。

眼镜蛇石。鹰石线的精华点之一真的太像了。

中队的大合照。

这两张照片是我们互相拍的。从他的角度看我们站的位置很危险,在我们的角度看他站的位置也很危险。但我们身处其中又感觉自己很安全。角度不一样,感受也就千差万别。看待事物千万不要站在一个角度上看。人生之路亦是如此。


无限风光在险峰。

从第三峰锅盖顶眺望第三层冷瓮顶.。真乃这山看那山高呀。其实都差不多。路也都差不多。

历经6个小时,终于干上了冷瓮顶。拱林子真的是拱麻了。

勇闯天涯的靓妹也闯不动啦。哈哈哈哈

山上没看到鹰的,看照片的时候发现有只鹰。

这张是照骗,此处看着险,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那里落脚还是十分好落脚的。因为这张照片,基友特意打电话来让我玩户外不要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心里感动十秒。

冷瓮顶下降的去大猪蹄的路上。这种绳降点一路上有好几个。主要也是集中在冷瓮顶和大猪蹄的路上。也是路程的后半程。同时也是石猪山小环线。其实相对于初次来的人更建议走小环线。因为小环线是景观和户外难度的精华线。路程适中。鹰石全线真的有点小难度。

站在石猪山顶回望冷瓮顶。这中间有一个大深'V。从海拔1300多降到1000左右然后又拉升到将近1300。

终于登上了最后一峰石猪山的制高点。无限风光在险峰。脚下的石猪心和大猪蹄,远处层峦叠嶂的翠绿青山。一边感叹自然的神奇,一边感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猪蹄子,拱万米林子,翻千座巨石,只为一睹真容。也是我最后的信念。

本线路最难点居然也是在这大猪蹄这。好在有登山协会安排了绳子。

帅气领队大卫守护我们尾队。赞一个

这像兔子还是狐狸?但谁也不会想到居然是大猪蹄子本尊。所以说我在你心中是什么人不重要,是什么的人取决于你在哪个角度看我,或许,会随着时间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我,但其实我还是那个我。所以说:成年人,做自己,最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在断水,嘴巴发苦的情况下,意外发现这一眼清泉,实乃救命之水。

稻田与巨石。稻子也快熟了,即将迎来丰收时刻。

总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当然这条线也狠狠教育了我,什么叫4星户外线路?
反思一:
走到冷瓮顶的时候就发现脚有点磨着痛,以为是小事,坚持就好了。最后从大猪蹄子下山时甚至痛得走不了路了。回来才发现右脚喜提两个大水泡,脚底板前脚掌磨得发白,离大水泡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为了这次线路其实特意去迪卡侬买了一双新的越野跑鞋子。怕不合脚,所以特意前一天穿了一天。没想到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所以户外鞋子最重要!!尤其不要穿新鞋子爬山。新鞋子会在上上下下的爬坡和下坡过程中会把鞋子撑大撑松。原本合脚的鞋子会变大,所以就会磨脚。
建议:如果是新鞋爬山的话建议一定要多备一双鞋垫。大了就加一双鞋垫去。避免磨脚。当然最好的是尽可能避免新鞋爬山。
反思二:
水带少了,在石猪山顶就缺水了,其实上山的时候我自己是备了7瓶水的。幸得领队分了一瓶水我。但最后还是进入缺水半中暑状态了。没想到我身体消耗水的速度会比普通人大很多。食物剩一大半。水不够,幸得最后一眼山泉补救。
建议:天热时一定少带食物,多带水,尤其要带两瓶可乐。体能不够及时补充碳水太重要了。回来后喝的一直都可乐和电解质水。原本指望爬山能减肥,看来是白爬了,笑死。
反思三:
此次被教育也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行程略赶。原本计划6点登山,6点下山出发的。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叠加,以至于整个行程时间被压缩成11个小时了。运动10个半小时。累计休息一个小时。这对于两个月没爬山的我来说这种消耗体能属实有点吃不消。
建议:尽早出发,人数越多,预留时间也要越长。避免各种时间消耗。
期待下一次旅程,能更好的出发吧。
本游记仅站在我个人户外小白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复盘和反思只为下一次更好。感谢大家观看。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爱看云海的杰哥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