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国庆子龙秘境
相关活动:国庆:子龙秘境(重装)+川西自驾
相关轨迹:2024-09-29 12:13 徒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子龙秘境是去年知道这条线的,“子龙”即小龙,“秘境”往往又代表神秘而未知的世界,这名字很有范儿,一听就记住了。后续身边朋友去过或想去这子龙,不知不觉,总有种预感,自己迟早要去。8月底,要开始规划国庆的安排了,去年许诺自己今年还去川西,列了贡嘎大环线、子龙秘境和扎尕那三选一。一番纠结后选择了子龙,因为想徒步+自驾,子龙这方面较友好,路线接近一条环线。
到出发前,按计划组了8个人(我、周夏、小歪、老白、三秋、叶茂、念念)。吸取去年勒多曼因的经验,这次装备重量尽量控制,出发前最终负重38斤左右(似乎没有控制成功)。
路程上,计划第一天营地海拔4180米,第二天4650米,第三天下降3600左右,第一天营地海拔提升大,没有3000+的地方睡一晚适应,所以大家都提前吃了乙酰唑胺预防高反,从后面情况来看,很有效,队伍里没有人因为高反下撤。
团队高原新手居多,所以可以包车的位置全部选择包车,而且据说包车的地方走起来也没有多大意思。
路线安排第一天(实际0.5天)7公里,爬升600米,第二天6公里,爬升700,要翻越4800米的垭口,第三天16公里,纯下降。第四天10公里,爬升500,翻越4000米的解放梁子。计划下午3点左右出山。
万事俱备,只待出发。
10月29日13点左右包车到达起点,天气还可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大家吃了老白从武汉带过来的榴莲,能量补足,信心满满开始前景。没想到刚刚开始的河滩先给大家一个“小惊喜”,因为近期多雨,很多之前轨迹可以过河的地方,这次都没有办法直接过,要靠自己搬石头搭过河的路(有头铁的小伙伴直接脱鞋过,只能说,水温很酸爽)。




过完河后,我们开始沿着机耕道爬升,路很好走,虽然要爬升,但两侧已然开始的秋色可以很好的补充体能。我衣服有点多,略有燥热,可能此地的山神感应到了。然后,开始起雾了,然后,开始下雨了,有小伙伴披上了雨衣,我不想披,感觉冲锋衣够了。一个是懒,另外我觉得很舒服,下雨带来的凉意驱散了我的燥热,我一边爬坡,一边鼓励小伙伴尽快走,这一段爬的很爽。
淋雨赶到4180营地,我们运气不错,扎营前雨停了,不用冒雨扎营。扎完营后,用三秋大神背上来的高压锅,我炖了一个排骨土豆汤,炒了一个青椒肉丝,蒜薹炒肉,山上的排骨汤真香。
三秋还带了一套茶具,让大家在4180米的海拔上品茶,苦中作乐,悠然自得。20点左右,吃完后睡觉,刚刚进帐篷,开始下雨,听到了两次雷鸣,帐篷隐隐透着闪电的光芒,晚上醒了又睡,睡了又醒。
醒的时候心里想我们的海拔不算突出,雷不会劈到我们吧;
我隔壁扎营的家伙不会平时乱发誓,引雷招身,然后殃及我这条池鱼吧;
这个雨不会下个两天,我们这个行程直接夭折吧;
四点多起来上了厕所,雾蒙蒙的,还在下雨。
迷迷糊糊天亮了,老天保佑,雨停了!







起来问了一圈,大家状态还行。大家吃完早餐,背着被雨淋湿的帐篷,继续出发,感觉昨天吃的食物减下的负重,全部被湿帐篷补回来了。今天路程6公里,爬升700米,要翻越海拔4800米的垭口,这是我从来没有到过的高度,干它,出发前我立下豪言壮语,今天14点说不定就可以到营地。我们先爬到3300营地,回望走过的大地,秋色广阔,继续走。今天目的地是长海子营地,也是这次行程最大的亮点,大家都很亢奋和期待。然后,又开始起雾下雨了,我们沿着之字形机碎石子耕道爬坡,枯燥无味,只能机械的、亦步亦趋地走,每一步都前进一点点,大家找各种方式给自己鼓劲,比如看到某朵漂亮的小花,或者嘲笑一下后面的队友,再或从某个坡直接切上去,爬上去后气喘吁吁,骂自己为什么这么傻。







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察觉,雨停雾散,离4800垭口已经不远了。向前望去,两座山峰矗立在垭口两旁,闪耀着黑光,安静、肃穆、庄严,凝固着无尽的岁月。转头回望下面的峡谷,云雾在群山间游荡,阳光在大地上明暗交错,雪水在草地上蜿蜒曲折,无言而静美。大家打卡拍照后,我感觉又生出一股劲爬坡,同时心中暗暗祈祷山神保佑今天可以持续好天气。我原来向来不信神佛的,遇庙不观,见神不拜。经历多了心态有点变化,遇到了寺庙神佛会祈祷参拜。不信是因为不需要祂们赐予我什么。可后面发现,很多事情只能说是命。求而不得,故只能祈祷。祈祷本身可能无意义,但做了,便赋予了意义。虔心参拜的人,真的都相信神佛吗?大概不一定,可他们一定有“求”,而且这个“求”没办法靠自己解决,只能求。




运气很好,一直到4700翻垭口的时候,天气保持间歇性晴朗,偶尔性云雾,没有雨。爬上4800垭口就可以远观长海子了。不知为何,爬坡从来没有爬赢过小歪的我,在翻垭口的时候把她甩在身后,我心里鼓着一股劲,一定要看到长海子再休息。越过小歪后一步一步往上走,翻上去了,前面还是一个缓坡,感觉马上要看到她了。上去了,看不到长海子,感觉那股劲要泄了,不行,继续走,肯定只差一点了。环顾了两秒,左边有人在最高点,我跟着往上走,走了两步,发现不对,偏离了轨迹,确认了一下轨迹,然后顺着最右边,走到崖边,眼前出现了一抹蓝,时而通透,时而深邃,但都是神圣而纯净的,虽然垭口上有风,但我内心是宁静的,只想静静地看着她。右前方有一座雄伟的雪山(原谅我没有查到名字),万年不变的冰川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峰与冰川凝视着我。









在垭口等到后面的队友,打卡拍照后准备下垭口。已经15点了,小别和叶茂到下面营地扎营了,要早点下去汇合扎营,为了快一点,我们选择了直接从乱石堆中切下去。我向来不怵下坡的,但不得不说子龙的下坡让我怵了,或者说恶心了。
最开始很顺利地切完第一个陡坡,这时要选择左边继续乱石堆下,还是右边切上马帮的路线。三秋往右切上去改走马帮路线。我犹豫了一下,在老白的怂恿下,我、小歪、周夏、老白四个人选择继续从乱石堆往下切。开始还好,感觉走石头蛮有意思,每一步如同下棋一般,先走这块,再走那块,顺利地走完一个陡坡,像赢了一局棋,隐隐地畅快。可这石海看着短,但因为坡度陡,我们只能之字形地往下走,没有像之前想着直接往下切,路程反而延长了,特别看着三秋超过了我们,又回望只下来一点点的坡,前路无穷无尽。虽然有点后悔,但自己选的路,只能继续往下干。不再看已经超过我们的三秋,我们4个继续往下切,走到后面我脚底板有点痛了,周夏说是因为我鞋底不够硬,这双mh500陪我走过说不清的名山大川,没想到今天帮不到我了。走到后面,不知是高反还是其他原因,我头有点痛,胃有点不舒服,有点反酸,差一点,就差一点走吐了。大概16:30左右,终于走完这段痛苦的下坡,走到营地前,最后几百米的草地平路我休息了2次。



到营地后,受不了了,快速搭好自己帐篷,没空欣赏长海子,在小别的帐篷里休息躺了半个多小时,中间听到营地看守的村民说不能走瀑布,要走马帮路线,不多想,继续休息。躺了一段时间,中间吃了一颗乙酰唑胺,感觉舒服了一点。我快速完成自己的晚餐计划,炒了一个洋葱香肠炒蛋和干笋红肠分给大家,把米煮成了粥,勉强自己吃下去,然后进帐篷休息了。
夜里似乎又下了一夜的雨,没想到,在4650米的长海子营地,睡得还挺香,早上快六点醒了,算了一下,睡了快10个小时,感觉自己状态全部回来了。问了一下大家,大家都说状态还好,我催着大家尽快吃完早餐拔营,今天路程有点赶,走马帮路线,要比计划多300米爬升。虽然我一再催促,但今天老天太给面子,早上阳光很好,对于淋了两天雨的我们来说,还是在长海子拍照了很久九点半才恋恋不舍的拔营出发。










今天起点就是爬坡,大家是按着驻守的村民说的,顺着旗子走。因为没有轨迹,大家比较小心,每次走到标记点附近,都要仔细找下一个标记点在哪里,阳光不错,但因为昨晚下雨了,云雾也不少,标记的旗子有点难找。4700米左右的海拔爬坡很累,但往左边看就是蓝宝石一般的长海子,阳光很好,心情都很愉悦,不时停下来打卡拍照,就算自己气喘吁吁,也要一边喘气,一边笑话后面的队友快点往上爬,我们就是这么和谐友爱的队伍(狗头保命)。










越往上,雾越大,大家已经走到云雾里面,已经找不到旗子了,我在前面探路,通过对讲机和队友联系。我们跟着玛尼堆、不太明显的路迹,摸索着前行,不时看看地图是否是往轨迹的方向走。顺着碎石,我找到一个绿色的旗子标记点,旗子位置偏右,右边是一个碎石子堆成的大陡坡,看着不像路的样子。我往左边看了看,左边是悬崖,不可能是路。我又回到右边看了看,有不明显的路迹,虽然很陡,但看起来是可以下的,三秋也跟上来了,我们商量确认了一下,右边应该是下去的路,对讲机通知了一下后面的队友,我继续往下走。坡很陡,是黑色的碎石子堆成的,像是滑坡形成的坡,我有点怀疑马帮真的可以走这条路吗?走了一小段后,发现路整体还算结实,小心点基本不会打滑,下面路迹也比较明显,比昨天的碎石坡好走多了(对我来说)。一直往下走,道阻且长。不时回望上面的队友,感觉今天应该是到不了预定的营地了。不知下了多久,有阳光了,远望前方,天地顿开。现在是初秋,远处的野牛沟已经五彩缤纷,红、黄、绿交错的彩林铺在大地上,中间有个小小的心形的海子,瀑布从上方的云层中顺着峡谷冲流而下,汇入下面的彩林中,白龙自天上入人间。我兴奋地拿着对讲机通知上面的队友下面景色绝美,通知后,虽然知道时间不够了,还是忍不住拿出相机,边走边拍,生怕此刻的美景下一秒消失。













走到下面,是一大片碎石滩,此时跟在我旁边的是叶茂,碎石滩上有两个人在逗留,我在陡坡中途就看见他们了,差不多在这里逗留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了。他们大声问我们说有没有看到标记的旗子,我说没有找到,准备自己往轨迹的方向切,他们仍然在碎石滩附近看路。休息了一会,我看着手机上的轨迹往下走,看看能不能切到轨迹上,抬头看到了一个瀑布,旁边扎了很多旗子,应该就是这次不让走,我们绕过的瀑布。前面是一群牦牛,在一条沟旁边吃草,我们走近后,牦牛快速地走到沟对面,我想牦牛应该是牧民养的,准备跟着牦牛去沟对面。刚刚准备过沟,发现貌似不对,过沟不是往轨迹靠,我让叶茂在这里等着其他人,我先往前探探路。
我往轨迹的方向走,发现要过两条沟,我翻过两条沟,前面是很密的杜鹃林,看轨迹是在林子里面。钻了一下林子,感觉很累,钻林子太费人了,我们的背包很高,里面枝丫很密,要弯着腰走,我想能不能走刚刚牦牛的路,看了一下地图,感觉应该也应该可以走通。便对讲机通知后面的人准备过沟,走牦牛过去的沟那边。通知他们后,我准备在我这边直接越过沟,在前面等他们。从林子里面钻出来,越过了一条沟,发现前面有一条更深的沟,感觉心态有点崩,此时已经十二点半了,我很饿,之前保温杯掉了,也没有热水。咬牙憋住一股劲,找了一个相较而言比较容易的地方,先下沟,下去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一下,滑到沟里面,裤腿全是土,站稳后马上检查了一下相机,相机没事,然后又爬上沟对面,翻过以后。我看了地面,没有路迹,不像近期有人走的样子,我隐约觉得走错路了。我坐下休息一会儿,喘了几口气,拄着登山杖慢慢往前走,走了一段,果然,此路不通,前面是一个悬崖。我想了一下,不冒险了,继续钻林子走到轨迹上,安全第一。
对讲机通知后面的人后,我实在没有力气了,拿出牛肉干,吃了两口,喝了两口冷水,休息了一会,又翻过沟找后面的人汇合。汇合以后,大家都到齐了,已经13点了,感觉今天是到不了预计的营地了,现在估计才走4公里左右,后面还有14公里,让大家先吃回路餐休整一下。我找三秋借了点热水,就着热水吃了些牛肉干,恢复了些力气,告诉大家后面钻杜鹃林,切回到之前的轨迹,大家没有意见。


修整好了,我们继续出发,这次钻林子很顺利,其实杜鹃林的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久,穿过林子切到轨迹后,就是一片河滩,顺着河滩路就很好走了。顺着河滩我们一直往下走,经过一片草地后,到了一个山谷往下,又是很陡的坡,感觉今天走的下坡又多又陡,人要走自闭了。这次下坡比之前随时的滑坡短点,大概走了1小时走到了野牛沟底,看轨迹,前面都是很缓的下坡,此时已经15点左右了,目前只走了6公里左右,还有10公里左右,商量了一下,决定19点前能走到哪里,就到哪里扎营。此时我们在野牛沟底,一直林子里找路,路迹比较明显,就是要不时过河,走了一段,发现大致20分钟左右大家可以走一公里,看来19点前走到预设营地还是有希望的,大家的脚步也不自觉地轻快了起来。过了几个独木桥,路很好走,和预计速度差不多,到17点半左右,距离预设还有4公里,看来今天可以到预计营地休息了,大家有说有笑。然后,我感觉有雨滴从天上掉下来了,心里一沉,进山前的天气预报今天可能下一夜的雨,天色黑了,长时间冒雨赶路担心大家心态会崩。我决定先找营地扎营,剩余的路留着明天,原计划明天14~15点出山,晚两小时出山问题不大。


找了一个营地,位置不是很好,在林子里面,而且离水源较远,但雨下大了,开始打雷了,此时只能冒雨扎营,这是我第一次冒雨扎营,在一棵树下,还算平整。只能说这种体验不是很好,地布、内账和外账都是被雨打下的树叶。扎好营后,大家迅速钻进帐篷,在帐篷里休息了一会,大家心态还好,小歪在帐篷里开始唱起了歌,先是《小幸运》,然后是《小美满》,歌声很好听,躺在睡垫上,伴着风声、雨声、雷声,帐篷上的树叶一片两片,越积越多,快要覆盖整个帐篷顶端。但我的心静下来了,即使今天没有到预定的营地,即使冒雨扎营帐篷衣服湿了,即使雨可能下一夜明天不好赶路,但此刻是真实不虚的幸福和美好。
听着迷迷糊糊休息了一阵,大概六点半,雨停了,我隐隐有点后悔,如果只是一小时雨,应该冒雨赶路的,但已经扎好营了,就不想了。我想晚上要不要开火,思前想后,今天没怎么吃热的东西,决定还是煮点粥喝,试一下冲泡米煮的粥味道如何。我用红肠和蒜薹煮了个粥,叶茂说吃点,其他人都不吃,煮熟后,尝了下,味道不错,明天早上可以再煮点粥喝。喝完粥后快八点了,我玩会手机就睡觉了,一夜无梦。

早上六点多起来了,今天走完就要出山了,要翻一个海拔4000米的解放梁子,爬升500米,再加上昨天剩余的,一共14公里,估计要晚上五六点出山了。煮了点粥,大家一致评价米汤很香,米粒口感有点怪,滑滑的,如果是真正的大米就更好了,下次要背真正的大米。虽然一直催促,但因为各种事情,最终还是九点半拔营出发。到解放梁子前,一直缓慢地下坡,还算好走,小别走得比较快,让他在前面拉节奏,大家差不多20分钟一公里,保持这个速度,今天有望天黑前出山。今天计划大概十二点半到达解放梁子前1公里处,开火吃个路餐就干坡。看了一下路况,路上都是泥巴,昨天提前扎营看来是正确的,冒雨走这种路心态容易搞崩,而且也不知道雨会下多久,要是一直下,大家扎营更难受。
野牛沟的树木很好看,树干上长满了苍翠的苔藓,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









走着走着,距离预计路餐点还有2公里左右,估计12点45左右可以到预计休整点。然后,又又又又开始下雨了,有点烦,意外总是不期而至。但大家心态很好,披上雨衣,继续往前走。看着地图,解放梁子前有个叫银厂坪的地方,我们决定走到那里,看看能不能躲雨,看名字那里可能有废弃的厂房可以躲雨,大家需要吃口热饭好好休整翻垭口。雨越来越大了,隐隐开始打雷了,我不禁想,这次子龙是不是要把我户外两年没有淋过的雨一次淋完。
往前走,前面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蓝色的铁皮房子,还冒着炊烟。大家很兴奋,走到房子前,房子的主人是个大爷,打手势让我们进去,进去后很热情地让大家休息,我们准备烧点热水,大爷告诉我们里面有热水,可以随便打。大家都很高兴而激动,本来以为要淋雨吃冰冷的路餐,没想到可以烤火喝可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老人聊了一下,他是村长的姨父(大概是),这里可以补给,有可乐和零食。我们在里面烤了会火,每个人补给了一瓶可乐,外面雨越来越大了,但屋子里面暖暖的,大家烤着火,有说有笑。我们把所有的泡面煮了,加上我从武汉背过来的两颗鸡蛋。小歪说要是有青菜就好了,大爷很热情地说外面的菜地有蔬菜,可以随便拿。还立刻去菜地拔了两颗菜,洗好给我们加上,我们准备给大爷一点钱,他说不要,两颗菜不值钱。大家吃着煮好的鸡蛋青菜泡面,听着外面的雨声和雷声,火光映照下的脸庞充满温暖的幸福感。吃完饭,为了感谢(也为了减少点负重),大家把多余的一些吃的都送给了大爷。聊了一下后面的路程,大爷告诉我们,上山正常大概2小时,下山大概2~3小时,上山路很好走,下山有些路段有烂泥,不是很好走。我算了一下,按4小时算,我们差不多六点出山,出山后就有包车的师傅来接,还算安全。我看雨小了些,和大家说,不管等一下是否下雨,14点必须出发,大家没有异议。



14点了,雨没有停,我们告别**的姨父开始出发,刚刚吃了一顿热饭,即使淋着雨,大家还是有说有笑地出发了。上坡王者小歪一马当先,我开始在后面,但因为其他人换衣服,我慢慢地越过了其他人,跟在小歪后面。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这次坡有点大,但我感觉走得还算轻松。雨一直下,越往山上,越冷,慢慢地,我看到“雨滴”是白色的,而且是一片片的。我想起进山前天气预报有雪,仔细看了看,确实下雪了,第一次在10月看到下雪,又是新奇的体验。慢慢地,爬到海拔3800米左右的位置,灌木上有些积雪了。我看了看轨迹,还有1公里,走了差不多50分钟,看来一个半小时左右可以到顶,比预想的2小时快很多。雨渐渐停了,变成了雾,小歪看到前面有两个人,越过他们时,聊了一下,他们大概在我们前面1小时上山的(我们在**姨父家补给的时候),看来我们确实走得比较快。爬到垭口上了,天地白茫茫一片,只有一点红旗立在顶端,我们应该是雪后第一个上来的,没有其他人的脚印。风很大,我脸吹的有点麻木,我们拍完了打卡照后,快速下了垭口。下垭口后,我们找了一个岩石平台,躲一下风,发现手机开始有信号了,快速刷了一下几天没有看的消息,脱离文明世界的七十二小时,地球也还在正常转。




等了一会,有点冷,我和小歪商量了一下,继续往下走,边走边等他们。下坡的路前半段还算好走,我还在想大爷说的下坡烂泥路还好,没有那么可怕。下了一段后,我看了一下轨迹,还有3公里左右到可以坐车的地方,联系一下村长,让他我们给安排回去的车辆,村长说2小时后可以上车,差不多六点半的样子,还解释了一下,是根据我们的路程安排的。我暗戳戳地想瞧不起谁,3公里我们怎么可能要走2小时。但想了想后面还有队友,就不反驳,继续走了。走了一段后,叶茂和小别追上了我们,我们4个继续往下走,然后,又开始下雨了,无力吐槽这个鬼天气,披上雨衣继续赶路。然后,我们碰上大爷说的烂泥路,全是烂泥,我暗暗给大爷道了个歉,他没说错,确实很烂。路况很差,我们走得很慢,不时要下到沟里绕过去,我对讲机里和周夏说,这段路值十个“卧槽”(周夏和我会合时说我们小瞧她了,她只说了一个卧槽)。
下到机耕路了,差不多五点半了,还有2公里的样子,看来村长预估得很准。沿着机耕路走,想着都快到终点了,应该都是这种路了,心神放松了下来。前面一段很好走,走了半小时左右,望向前方,看到有条沟,灰黑色的水流从上方冲流而下,没有路了,没路了。
没办法,继续走,上到沟前,我和小别研究了一下,有几个石堆,应该可以走,小别先过去了,他告诉我过去后有点后怕,腿有点软。这段路水很急,如果没有踩稳很危险。天色已经暗了,单独过这条沟太危险了,我们决定在这里继续等其他人,一起过这条沟。周夏和三秋很快与我们汇合了,老白隔两分钟跟上来了,念念还没有过来,我们商量了一下,老白留下来等念念。我们先过去联系包车的师傅,免得师傅等太久联系不上。


走了十五分钟左右,看到来接我们的包车师傅。在另一条湍急的沟前等我们。过了这条沟后,念念还没有和老白汇合。天色越来越暗了,又开始下雨了,我们决定先下去,放下包后带一些应急物品再上去和老白一起上山找念念。走了一段后,碰到一个湍急的河滩,天色很暗,我们找不到路,联系了一下村长让找师傅过来接一下我们,村长回复安排了。这时,老白说已经上去找念念了,并且听到念念的声音了,我决定其他人先下去,我回到那个师傅等我们的沟前等老白他们。同时让他们确认下去的路后,每个危险点留一个人带路,小别留下来等我和老白他们。
我往上走,拄着登山杖一步一步往上走,真的有点累。走到师傅接我们的那条沟,等了大概十几分钟,老白说已经和念念会合了。我随便找个石头坐着继续等他们,告诉老白,过那条危险的沟之前和我说一下,过完再和我说一下,报个平安。过一会,小歪对讲机告诉我,给了司机师傅一百元上去接我们,我说好。又一会儿,老白对讲机告诉我,他和念念两个人安全过沟了,我心神一松,就等他俩下来了。又过一会儿,看到了一个手电筒和伞,接我们的司机师傅上来了,他看了两眼,问了我一下队友怎么称呼,轻快地跨过沟继续上去接老白他们。等了不知道多久,终于,我看到老白挎着念念的包,背着自己包过来了,念念就在后面打着灯,师傅也把念念的包接着。我对讲机和大家报了一下平安,终于汇合了,终于可以安全出山了。
在司机师傅的带领下,我们过了那条湍急的河滩,过河滩时我有点后怕,路很难找,桥很滑。天黑如果不是司机师傅带我们,我们当晚很可能过不了河。上车时,差不多已经八点了,到村里差不多晚上九点,今天每当我们以为已经安全时,又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感谢山神,安全出山。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高原重装,队友也基本也是第一次。整体的行程大体是符合安排的,作为一个J人,能够按计划完成目标,就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回想起来,风景很美,意外很多,并且意外总在我认为困难已经过去时到来。这次我获得了很多的从未有过的体验,比如冒雨赶路、雨中扎营,如何分配每日路程,如何避免队友掉队等等。只是此刻脑海里闪过的更多的闪过是4180营地三秋煮的茶、是野牛沟雨中小歪唱的歌声,是湍流中小别一马当先跨过的那条沟,然后告诉我他有点腿软后怕,是雨夜里老白前挎后背的两个大包,是顶着牛头给大家搞怪的叶茂,还有每天早晚过来敲着饭盆过来减负重的周夏……
出发总会碰到各种意外,但一群很好的队友可以让你不害怕,有力量的面对它,伴随着雨水、汗水,用欢声笑语去迎接它,然后跨过去。风景很重要,陪着你走过这段旅途的人也很重要。开头《游褒禅山记》的那句,是我行程开始前就早已决定的开头,这次动笔前我也没想过结尾怎么写,现在我知道了。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志同者同至。
首尾呼应的感觉真好。最后,嗯……珠峰东坡见!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宁缺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