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步福建武夷山全景大环线(精华线)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
溯滩进小艇,愧惊白鹭群。
学道虽恨晚,养气敢不勤。
宦游非本志,寄谢鹤与猿。
—— 陆游
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以九曲溪的碧水、三十六峰的奇特、九十九岩的多彩共同构成了“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美誉。倾慕武夷山很久了,一直想去看看它。
下榻武夷山三姑度假区,这里是商业的世界,酒店、餐馆、茶叶店林立,还有那挤的水泄不通的步行街,关键是这里东西好吃不贵,去哪里都很方便。
因规划的路线比较长,本计划一早就开爬。凌晨五点被闹钟叫醒,结果外面淅淅沥沥下着中小雨,打在墙壁和窗岩上啪啪直响。着急也没用,慢条斯理地洗漱和吃完早餐,等待雨停或者雨小点再出发。
六点二十,明显感觉雨小了,背上背包,撑着雨伞,赶紧出发再说。天还没完全亮,刚好不用头灯也能走。

经过一个小村庄后,直接进入上山路。天已麻麻亮了,后面一路都是这样的石头台阶,一路都是各种茶园,前前后后经过上千个茶园。


上下大王峰的路应该是一条古道,很有历史年代感,景色也很美。路上经过一段挂壁栈道,远看,近走,恐高者慎入。


经过投龙洞,狭窄壮美的岩石裂缝,又很有故事,和封禅和祭祀都有些关系,可惜手机拍不出效果。
七点半左右,登上大王峰颠,遥望山下,云海若隐若现。

恋恋不舍下山了,不知是怎么选轨迹的,居然选中悬崖裂缝路,就是从这个洞钻进去。

下面一两百米都是这种路,最窄处估计就二三十公分左右,身体缩成一团,衣服还被岩壁刮得沙沙直响。无论哪个台阶出现问题,都是非死即伤的结果。一个人走,内心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路不长,足让人刺激又崩溃。好不容易走出来了,长吁几口气,感觉自己还活着。回头往上望,原来下山路是在石头缝隙中一级一级、一层一层修下来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工程。我们走路不易,开山开路者更不易,致敬他们。

值得说的是,可能因为天气或者走驴线的原因,前面十多公里我就没有遇到过一个人。
路过大王茶室,一个人都没有,不知道是荒废掉了还是本来如此。这一小片区域是休息的好地方,好多处干爽的石头平台。
按照参考轨迹,下一站会仙岩,进入一段野路,也是今天唯一的一段野路,路迹不是很清晰,依稀可辨,钻一点密林和草丛,衣服很快就被树草的挂珠打个半湿。
不久就走出野路,然后就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茶园,路上的风景也越来越美。

八点四十,到达会仙岩,从这里看玉女峰和九曲溪的最美弯道。


九曲溪的竹筏已经络绎不绝,下雨天也未能阻止这些游人的兴致。
继续前行,九点二十左右,到达升日峰。这里说是山峰可能有些怪,就是一巨硕的石头山脊,的确比周围要高一些,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看看方位,如果有日出日落,的确是观日的好地方。

这里我看到我最喜欢的云海类型。

欣赏美景是心情愉悦的,下山路心情是崩溃的。很多台阶面积比鞋底还小,天上还下着小雨,你也不敢试试它滑不滑,一旦从高处摔下去,吃不吃席不知道,大概率要叫救援的。最崩溃的是还有两米多高快到地面的时候,台阶突然没了,要跳下去。


天气好的时候跳是没有问题的,但看着湿湿的台阶和非常湿润的地面,好害怕上下都打滑,但不跳又不愿意臀降,没办法啊,臀降没学会。最后只好先把背包扔下去,看准落脚点强跳,所幸无事。
这样的路居然一段接着一段。

终于走上正常路了,感觉身心都有些疲倦了。
经过天心永乐禅寺,也是一座古寺,简单参观一下,随即到了大红袍祖庭。天心永乐禅寺附近区域是武夷山岩茶最核心的产区,有闲应该就在这里投投宿、品品茶、养养性。

不久就进入岩骨花香漫游道,这是一段成熟路,道路两边要么是崖石,要么是茶园,在茶花盛开的季节,应该是极美的。当然,这个季节走,也是极舒服的。
也是从这里开始,雨渐渐停了,也就基本再也没有下过了。游人也开始有三三两两。道路两旁看点很多,其一是古崖居遗址,以前人文就住在这半山崖壁上。

其二是鹰嘴岩,也是我觉得最像的,就是不用太过想象。

十二点,终于到达大红袍母树本株了,这里倒是人满为患。本以为这树好大挺拔,神俊异常,像是成精一样,没想到平常的像是灌木丛一样,红色围栏里面就是它的本尊。

既然来了,也打个卡吧。

【科普】大红袍母树生长在九龙窠的陡峭岩壁上,仅有6株,极其珍贵,产量极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这6株大红袍母树每年所产茶叶仅有几两,到了2006年,大红袍母树停止采摘,进行养护。作为贡茶,大红袍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享用,民国时期500克的大红袍市值就达到了64块银圆,相当于当时的4000斤大米。
离开大红袍母树,直奔三仰峰,这是武夷山景区最高峰。这段路才开始遇到几个驴友,一开始是两个,后面还有一个大概有五六个人的小队伍。目的地不同,路线也不太一样,打个招呼随即就分开了。
好不容易登上三仰峰,上面除了一个电塔,啥都没有,风景当然更是一点都没有。下山路又遇到那两个驴友,他们得知没风景后还毅然上爬。爬山佬或者徒步者对区域内的最高峰是有偏爱或些执念啊。
下山,奔向九曲溪。快到白云禅寺时,看到三教峰,代表儒道释在武夷山的完美融合。我倒觉得应该叫“情侣峰”,大石男的高大威猛,小石女的小鸟依人。

下午一点半,终于下到九曲溪,然后走岸上九曲漫游道。这段路一直溯溪而下,平坦、舒适,偶尔还能遇到一两个游人。
九曲美景。

七曲美景。

据说这是一条不输漓江的竹筏线,如果有机会再去,当体验一下。
来到桃源洞,牌坊后面就是开源古观,洞是没看到。简单参观一下古观,经过老子石像(老君岩),上上下下又是各种石头台阶,穿过中正公园牌坊,到达第一山石刻,这里有一小片石刻群。


感觉江南或者江东南这边,很多山都叫第一山,后面几天走过的雁荡山、普陀山和九华山都如此。
已经登上天游峰了,这也是武夷山必玩景点。这里的确是观看武夷山地形地貌最好的观察台,也可以看到一段漂亮的九曲溪湾湾。景区官方把武夷山地名的来源放在这里公示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天游阁就在峰顶,商业气息稍浓,走你。


下天游峰,去往狐狸洞方向,这里的地形地貌更加丰富,也没想到这才是进入今天最刺激的山路。先走坡度 70 度以上岩壁凿出来的路,开胃菜。


回望,这条路像一条直线刻在山体上。

以为这就刺激了,才刚刚开始。靠近九曲溪的崖壁栈道,也是 80 度以上坡度的岩壁硬凿出来的路。潮湿积水的路面、极不规则的台阶、锈迹斑斑的防护栏、道路时不时长出黑色青苔、天空中还呼呼刮着凉风……说实话,拍这张图片,我都是半蹲着拍的,很怕一阵大风吹来,吹下悬崖,直接扑街。

参考轨迹上的一张图片,更真实,直接用手机拍就能拍出来,只要身体站直往下拍就可以了,可惜我可能有点紧张,没拍。

(以上这张图片来自两步路参考轨迹,如作者介意,请私下通知我删除,谢谢!)
集中精力、重心下移、战战兢兢、紧抓又不能完全依靠护栏,终于一步一步下到九曲溪的栈道上,感觉浑身紧绷,手心全是汗。这次真感觉自己还活着,真不容易。下到底才知道,再下面一点点临近江面的地方就是武夷山悬棺所在地,真是无事生事,平添一份忐忑,马上感觉山上崖壁上刮的风都是阴风。要是平时,肯定有一探悬棺的念头,这时是真没有,一点都没有,何况后面的路程还长的很。
马上看到第四曲的美景,看着穿梭的竹筏,深呼吸,赶紧平复一下心情。

时间不早了赶紧奔赴最后一个一线天景区。这个一线天是真正的一线天,是我走过几十个一线天中最有意思的一个。一个入口进去,居然还分左一线天和右一线天,路线和体验感居然还完全不一样,独此一家。右一线天路径更窄、更陡、更长,体验感比左一线天强一点点。



成年人不做选择,两个都要走,我先走了左一线天,后又走了右一线天,出来已经五点半了。一个人不走野夜路是我的底线和原则,所以后面就什么景色也顾不上了,匆匆赶往既定终点。可惜道路旁边就是玉女峰,也顾不上仔细端详一下。
终于在天黑时安全下到水泥大路。灯火阑珊,再看大王峰,再看看自己精神又疲惫的模样,恍然从仙境回到人间。

路过武夷山博物馆和武夷宫,已经因时间太晚关闭了,就此错过吧。
六点半,终于回到三姑玉女峰路,安全顺利地完成一天的徒步旅行。
小结:
1、全程 43+公里,2700+ 米爬升,强度不算太小,一路岔口岔道众多,一直都在确认行径方向,所幸上午小雨时停时下,下午却基本无雨,不然就很难在天黑前走到完全安全的路面上。
2、这条路线挂壁台阶太多,危险点不少,加上吹风下雨,穿过好几个非景区游览路线,一旦在这些危险点出现意外,重则吃席,轻则伤筋动骨,一个人走还是要谨慎点。回想起来,很多台阶都有苔,但不滑,大概率是冬季的原因,春季会不会有点滑?
3、天气虽然不是很好,但瑕不掩瑜,景色是真的美,山不高但云缠雾绕很俊俏、水不深但蜿蜒曲折有灵性、茶园禅寺古观遍布山野、名胜古迹随地显现,到处都有故事。要听故事可关注武夷山官方公众号,故事讲的真不错。
4、一路寺庙道观宫殿不少,基本都是简单参观一下、拜见一下,可补给的地方,除大红袍母树地外,大都集中于这些地方。山中商业的气息不重,感觉整个山都比较干净,无论是景区道还是野道,地面垃圾真的不多,只见到偶有遗弃,给武夷山点个大大的赞赞。
5、遗憾的是没近距离观看玉女峰,据说它不仅是武夷山的标志,还是福建省的旅游标志。

(该图片来源于度娘,如有侵权,请联系我进行删除,谢谢!)
虎啸岩、武夷宫、武夷山博物馆也没去成,如果天气足够好,时间应该是足够的。有遗憾才会有期待嘛,自我安慰一下。
6、如果再去福建,当再行武夷山,顺道去太姥山瞧瞧。
我心目中的线路评级:
难度:★★★★
强度:★★★★
风景:★★★★★
2025 年 2 月 17 日
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野外大叔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