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荆斩棘,虐走越城岭永州段

相关轨迹:越城岭北永州段穿越线
越城岭是云贵高原的东南端、南岭山系的西北支,长200多公里,跨越广西桂林东北部——湖南邵阳南部和永州市北部,主干跨广西的资源县和全州县—湖南的新宁县和东安县,东北端的大型余脉直达衡阳市祁东县最西端的四明山。
2004年国庆期间走了最南端的桂林段,从兴安打鸟界经南宝鼎至真宝顶,用5天时间完成了总里程70公里的徒步(含从真宝顶至全州天湖的路径)。
这次,我们迎新年,开启2025年元旦跨年徒步越城岭,选择最北端的湖南永州段,徒步地界在东安县和新宁县。这段我从来没有走过,召集队员时才知道很难走,很多路段都是无路穿越,而且大多是低矮的灌木林,还缠着钓钩藤藤,一不小心就是前扑后仰,所以没几个人响应。最后只有三个人报名参加:召集人桂树成林(屏大)、探索(永州本地人)和甲木龙(本尊)。
先上行程:2025年元旦越城岭北段跨年穿越!
D1/28号永州/东安-大坳-金字岭-雷公殿-地母庙
D2/29号地母庙(可下撤石头寨或横铺)-雷劈岭(可下撤西岭坪到东安)-两县界营地
D3/30号两县界营地(可下撤西岭坪回东安)-新中间营地
D4/31号新中间营地-莲云界北新营地(可下撤塘家山到东安)
D5/1号莲云界北新营地-杉木顶-转车坪
D6/2号转车坪-洋和坪-高挂山或桂山村回东安/永州
召集人屏大27日晚提前到达永州住下,我是27日晚到桂北住下,第二天零晨4点半坐K158快车去永州,6点40到站。
D1/28号永州-东安-大坳-金字岭-雷公殿-地母庙
一大早,屏大和探索俩人已经从永州开车到东安车站接我,我草草吃过早餐后上车前往登山起点。车程一个半小时,于8点35到达这次徒步起点-舜皇山景区老山界登山口,海拨600米。

永州段徒步起点
舜皇山为湘南第一峰,海拔1882.4米。景区地处400里越城岭山脉腹地,跨广西全州与湖南东安、新宁等县区。南方入口西距东安县城30千米,西起于东安大庙口镇,东到新宁县城之西,终点南靠广西全州县大西江镇罗家岭。
8点44分起包、拍照后开启这次徒步历险。起步就是水泥台阶,两边插满了鲜艳的红旗,正前方拱门横梁石璧上是大红的“老山界”三个大字,再往前走是塑制板徒步栈道,已经不是我2015年11月徒步时的原始状态。舜皇山因上古贤君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得名,沿途主要景点依次为老山界、蝴蝶谷、红军墓、二妃晾锦瀑、娥皇舞袖瀑、浣纱瀑等瀑布群,还有惊险刺激的阿巴达漂流。



舜皇山景区瀑布
一路沿步道上行,徒步一公里后,是一座专为陆定一修建的陆公亭。应该是感念陆老因写下《老山界》一文,让越城岭声名远播。

陆公亭

离开陆公亭上到台阶顶后左转前往谢红军家
离开陆公亭后向山上走几分钟左转向大坳方向转进,行200多米来到谢红军家(海拨760米),他正在凉晒南瓜。屏大跟他是老孰人,交谈一会儿,等探索上来后,我们继续前行。

谢红军家房屋
谢红军家,是对红军有大爱的一家,他们袓孙三代守护红军墓的感人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1934年12月的一天,一支红**伍在大坳村休整后,将一名重伤的红军战士委托村民谢忠芝照顾,因伤势过重,5天后去世。谢老很内疚自责,将人安葬在家对面的山头后,隔三岔五去扫墓,并交代儿子谢臣明,他和后代一定要守好红军烈士墓,现在是孙子谢红军接班继续维护无名红军墓,大坳村也因此改名为红军村。虽然村里的10几户人家都搬迁到山外,但谢红军坚持住在山里,坚守承诺,继续守护。
别过谢红军,我们一路沿竹林古道上行,走出竹林后不久,来到第2个岔路口。左边古道直行是前往里竹山村的下山路,切记要右走上山脊,开始百米无路迹。从这里开始递次拨高,难度倍增,好在一路都是山脊防火道,降低了行走难度。从岔路口到翻越大坳界(1240米),路程600米,拨高海拨100米。翻越大坳界需要攀登一块似墙的大石头,无攀援之处,无落脚之地,千万小心。

竹林古道,遮阴蔽日

去往大坳界的路口,上个小坡

屏大首先登上大坳界

探索攀爬大坳界
登上大坳界,遥望2公里外的金子岭,一条灰白色路径如游龙沿东北方向腾跃蓝天。在走到一个背风处后,临近12点,徒步3公里,我和屏大在此午餐等探索。经半小时的能量补充后我们毅然前行,去征服金子岭。先是一段还算平坦路,约1小时后我俩上到一个长满青苔的大石头上休息,等到身体发冷仍不见探索人影,只好继续前行。翻过一平台后,抬眼看金子岭顶已是近在眼前,回望探索也已经跟过来了,在山凹处时隐时现。

眺望金子岭顶峰

金子岭顶虽然近在咫尺,看着70多度的斜坡,脚都站不稳。幸好整个山坡都砍成防火道,可以随机择路而行,时不时需要手抓树根、脚踏树兜,手脚并用借力向上攀爬。也不知道屏大是怎么上去的,我用劲吃奶的力气都赶不上他的步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顶金子岭,海拨1750米,时间已是14点16分,距离徒步起点约5公里,这最后1公里用时约2小时。

屏大登顶金子岭

探索准备冲刺金子岭
金子岭又叫金紫岭,是新宁县最高峰,因位于县城东部,紫气东来而得名。该山属于越城岭中的一座高峰,山脉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772.4米。远远望去,金子岭雄姿挺拔,巍然屹立,像磐石一样拱卫着新宁县城。
休息10多分钟后,探索也到半坡了,我和屏大继续向前,沿金子岭西北坡一路降到坡底坳口。从这里左转向西可下撒至里竹山村。因为做轨迹标注不成,浪费了10几分钟,这时屏大已经不见踪影,探索也赶上来了。我俩一起向今天最后一个山坡冲刺。山顶又是一个岔路口,左转从西北可绕行下撤到桫椤江景区。

上金子岭后的防火道简直就像高速公路

蓝天下的防火道杂木林

有时也不得不弯腰爬行
我们右转朝东北方向的牛龙岐速降,一路上都没有看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屏大,直至到雷公殿和地母庙交汇路口,才远远看见屏大正在前方等我们。这时已经17点多了,徒步9.15公里。三人汇合后屏大讲,到地母庙营地还有1公里,然后他就急急忙忙的左转走了。留下我和探索两人在后面追,追到天已暗下来了仍然还没有到达营地。这段距离将近2公里,害得探索一路讲是不是走错了路,在我们走过一处危险的水沟后不久,终于看到地母庙,这时天都快黑了,免强还看得见路。

我们的住地,最舒服的一晚


地母庙有不少客房,有床有被有棕垫,还不收费
今天比较冷,屏大占了一间,并安排旁边一间给我和探索住。探索开始只扎了内帐,为了暖和些,临睡前还是把外帐罩上。我懒点,把蛋巢垫铺在床上的棕垫上直接钻进睡袋开睡。晚上没等来小倩却等来偷吃的老鼠,被迫4次起床收纳锅碗,最后干脆收到枕边又塞进背包,该死的老鼠还是偷偷爬上来观顾。
今天徒步10.89公里,用时9小时31分,平均1.1公里/小时,累计上升1787米、下降1062米,消耗3614千卡里路(Kcal)。起步海拨600米,最高1750米,平均海拨1356米,营地海拨1240米。
D2/29号地母庙-雷劈岭-两县界营地
今天一大早起来搞吃的,临出发前,屏大带我“参观”棺材房,顺便将地母庙内外拍了个遍。来到西北面拍正门时,才知道这庙其实叫万缘庵,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地母庙。这里地处新宁县黄龙镇横铺村猴子界山,与东安县交界。地母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万物生灵,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


地母庙门楼牌为万缘庵

第2天屏大首先出发
8点2分从庵堂门口起步,下台阶后是个岔路口,沿西侧左边古道可前往石头寨或横铺。我们的方向是右转穿一小段竹林,再左转绕到对面山上,约半小时后经过一个小坳口,下行10分钟左右到沟底,约1公里多。这里有个小水潭,长流不断,水质良好,可以做临时营地扎一两顶帐篷,也可以打水上到坳口扎营,缓坡向上爬约500米15分钟即可。该坳口位于由南面雷公殿方向过来的主轨迹上,北走山脊前往雷劈岭。起点到这里1.5公里,基本上在竹林里行走,花了2小时多点。
这个坳口风大,湿气重,冷飕飕的,等了1刻钟还不见探索(他晚走10分钟)上来,只好起包朝雷劈岭进发。我跟在屏大后面走向右侧山脚,觅路迹慢慢切上山脊。山脊的路时隐时现,灌木丛生、钩藤密布,举步维艰。今天一路过来居然没有拍一张照片,只是在10点19分走出密林,得见天日才得以拍照。



灌木林外的风景
第3公里全程在山脊无路的灌木林里徒步,耗时超过2小时,双腿膝盖及至小腿正面满是伤痕。再走200米在山脊缓坡处左转下山,直至雷劈岭路碑山坳处刚好一公里,路径明显,也比较好走。中午12点50分到达雷劈岭路碑山坳处,徒步4公里。


雷劈岭两县交界处的路碑
这里是两县交界处,路碑东为东安县靖位乡西里坪,西面是新宁县黄龙镇江坪里。当时正好有3个新宁县四川合村村民因玩山在此休息,经屏大询问村民得知,路碑东有水源,我和屏大当即沿东南坡边倒伏的两杈树下穿过去,约5分钟在山谷找到了水源,寒冬季节,水量很小;再沿坡向下走几十米水量明显大些。

枯水期路碑东山谷还有水

路碑东山谷下方的水量大些
我们在这里找水源和休息花了70分钟,下午2点还没见探索过来,我们决定出发。出发不久,在一山脊边坡发现一只山鸡被山民布置的陷阱套住,可惜已经死了多日,内脏都被野兽掏空。从这里到两县界营地2公里,路况跟前面差不多,大多是无路穿行,花了将近两个半小时,在下午3点半前到达两县界营地,海拨1280米,水源在东面坡底300多米处,其上方是一处旧庙遗址,现存一块倒伏在地的石碑。

两县界营地,就在界碑旁


两县界水源
今天徒步6公里,总用时约7个半小时,累计上升910米、下降851米,平均0.8公里/小时,消耗2453Kcal,平圴海拨1308米,营地1280米。途中无效休息至少2小时以上,实际5小时多即可完成。
D3/30号两县界营地-中间坪营地-新中间坪营地-连云界南山脊营地
8点20分,屏大和探索已经出发,我手忙脚乱,结果走错路,等返回原地看轨迹已是8点32分,原来路径就在界碑正北面。依路迹上山走沟里,到顶左转走两山间,上到顶右转走约15分再右转上山约100米左转走山脊约1公里,从此又开启在灌木林里披荆斩棘无路穿越模式,曾经被钩藤绊倒致右手腕扭伤,一个月后仍未恢复;可怜我的老人头软壳裤左膝盖部也被钩成破洞,损失惨重!
今天的路况更加复杂,灌木丛众多,横切路大都也是灌木林,前面两公里还好,可以尽量避开山脊,在两个山包之间选择横切,可以尽量避开钩藤荆棘,减少不必要的伤害。由于路况复杂,在700米和1300米处一个人走,先后两次走错,第一次错是沿坡而下,第二次是从眼前的山脊向右横切,其实路径都在山包面。后面就老实了,每次都上到坡顶再决定行进的方向。12点40分到达传统的中间坪营地,并在此休息半个多小时等人。

三瓶空罐见证了曾经的中间坪营因缺水已成为历史
13点30到达新中间坪营地,徒步约3.5公里,并在此等人和去水源处打水,花了1小时。水量很小,接了一瓶就赶紧返回,幸亏在两县界营地用水袋额外地多装了两升水。

中间坪新营地距老营地400多米

中间坪新营地水源,枯水季节也不太靠谱

水源从这里下去到沟边左转沿沟下
时间还早,我们决定继续走到1.5公里外的防火道处看情况再考虑扎营。这一段路中间有一段极不好走,陡下阵上,有时是无路迹无落脚之地,让你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只好硬着头坡强闯。花了约2小时,于16点半到达防火带的起点山脊,海拨1450米。这里可扎营好几顶帐篷,山脊树底下有不少塑料瓶,其中有3瓶3升的瓶子还有水,估计附近有水源,我们决定在此扎营。

山脊营地树下山民留下没用完的水瓶

山脊营地落日黄昏
今天徒步4.73公里,耗时8小时,平均0.6公里/小时,累计爬升852米、下降703米,平场海拨1395米,消耗2782KcaI。如果不是要等人,今天6个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新中间坪营地和今天的莲云界南山脊营地是最近一个月内才找到水源。
讲真的,今天行程最短,但用时并不少,而是最艰难的一天,也是我近10年重装以来走的最悲惨的一次,全天基本是在一个山脊又一个山脊之间横跳,几乎没有路迹,常常是脚跨过去了而身体则像被施了定身咒般僵在原地,等将身体艰难的挪过来后,背包又冷不丁的生拉硬拽把人倒拽回来,两个小时也走不了一公里,其中艰难险阻无以言表。
D4/31号莲云界南山脊营地-莲云界-莲云界北山凹营地
昨天走的实在太累了,6点半才起床整理装备。打开帐篷惊喜的发现天边已挂上红红彤彤的云霞,难得一见日出,赶忙爬出帐篷冲上山脊拍照。


山脊两侧晨曦中的山峰

昨晚探索因为天黑没有过来,在离我们1公里左右的山凹扎营。屏大估计探索要到9点多才能过来,8点多打理好装备后,他就沿东坡下去找水源去了。谁知探索不到9点就到了并继续向前走。等9点20分屏大上来讲,水源点无法接水,只在一个小水沆里打了瓶水上来。水源点水平距离200多米,高差100米,往返50多分钟。

山脊营地起步的山包
9点30分,我俩沿宽敞的山脊防火道向西北徒行,15分后呈90度右转沿草坡急下再草坡陡直而上。抬眼眺望远处,越城岭由北向南像一巨大游龙蜿蜒而来,直达大帽岭吐龙珠朝拜山神。低头看眼前,山脊路中间竟然屹立着几株刻满岁月沧桑的千年古树,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挺拨直立,令人感慨。侧身向东,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轮廓分明。再朝西望,一座座村庄,在晨曦的映照下,炊烟袅袅,一幅祥和静谧的山村画面。猛然间,数声急促刺耳的尖叫打断了我的思绪。本能反应是山鸡被山民的布置的机关陷阱套牢了。我迅速冲下山坡寻找,屏大及时赶过来一起找,很遗憾,没有找到,错过了一餐野味令人惋惜。但,今天走在这在宽敞舒服的山脊防火道上,想来也是够香的呐!


山脊防火道蜿蜒曲折如巨龙盘踞山间

见证千年越城岭风雨苍桑的千年古树



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再下个陡坡冲上对面山脊后沿坡而下,12点零5分到达连云界坳口,海拨1247米,正好3公里,耗时3小时多点。这里是个十字路口,南北向是越城岭山脊,东西向为古道。右转朝东走是东安是唐家山梯田景区,左转(新宁县)向西南方向走100余米是莲云寺,海拨1221米,现仅存两间破败的房屋。现在的水源在1公里外,落差150米。据屏大讲2025年1月下旬,在800米外已找到新水源,路也好走一些,以后从两县界过来也可到此露营。

两人以上同框镜头少之又少

连云界坳口休闲

新宁地界破败的莲云寺因缺水比不上东安的万缘庵
返回坳口休息和午餐,12点40出发,不久后开启动物四脚爬行模式,鲜有可借力的树枝木桩等。翻过几个山包后,总以为眼前的山包最高,等翻上去才发现,前面是一个又一个山包等着,一山更比一山高,直到14点26分才到达连云界最高点1486米,再用10分钟,总于到达连云界北山凹营地。

好大的 树舌灵芝


以为最高峰,其实前面还有两三座更高峰


连云界北山凹营地
探索先到正在扎帐篷,屏大嫌水源不好,左转往西200米处找到了好水源,三人一致下到三岔沟边扎营。这里土质松软且含水重,估计春夏季不宜当营地。

枯水季节的沟沟边营地水源

山凹西200米沟边营地,落叶覆盖的地面潮湿
今天徒步4.98公里,用时5个小时多点,平均0.9公里/小时,累计爬升836米、下降832米,消耗热量2404Kcal,平均海拨1368米。虽时间最短,但也不算轻松。首先,翻越无数个一上一下的坡,特别费劲;其次,因为昨天行程既虐又累,到营地后没去打水,仅靠自带过来的3瓶多水,既要煮吃,又要留着第二天路上喝,晚上舍不得多喝水,以致于今天整天口干舌燥,没有状态,走起比较吃力。
D5/1号莲云界北新营地-杉木顶-转车坪

早上拍摄的山凹营地

山凹营地过来不足百米的山凹适合做营地
今天约8点半探索一个先出发了,我约8点40出发,屏大则是8点50左右出发。从营地回到轨迹后,细看山凹营地是厚厚的一层草,如海绵搬松软,一脚踩下去感觉有水,个人认为这个营地不理想,可以打水翻过前面的小山坡,要不了10分钟可到一个山坳,既敞亮又干爽,做营地比较理想。前面两个山坳同样可以做临时营地。40多分钟后到达约1.5公里处的古道坳口,这段是东西走向,左转西北面是新宁县袁家坝,右转东南面是东安县塘家山。

连通东安新宁两县的古道横贯越城岭
继读由西向东徒行500米左右,防火道到此为止。只好在人高的毛草里寻路而上,走二三百米后,偏左走一二十米再右转是一段灌木林。在这里我偏左走山脊,很快被后来居上的屏大超越,我听从召唤右转往下进入杉木林里,然后左转朝东北方向的坳口向上爬。上午11点20分大约2.5公里处,三人终于在杉木林坳口汇合,一起向东北方向的杉木林顶冲刺,11点45分在靠近杉木林顶200米处平台午餐和休息。

午休中餐
半小时后左转朝北走几步再右转向上横切,上到杉木顶后右转沿沟而下,全是高大的杉木林,恍如走进了一片原始森林。在地面松软的林子里速降500多米后,左转横切到沟边,再沿沟而上向北徒行100多米进入竹林,开启长达1.6公里的竹林路穿行,在看不见路迹的地方尽量偏右走,轨迹路多在水沟右侧。 出竹林后左前方就是安庵堂里,现仅存几间破民房,距离起点5.44公里。这里可以做营地,水源在前方100米的木桥边。


杉木林里穿行


竹林穿行

安堂里旧民房
离开安堂里,过水源木桥走几十米后,右拐再次过木桥前往转车坪。缓坡走200米后下行,右前方是一大片杉木林。这片林子以前曾经有水,现逐年流失,以致于整片林子变成枯黄,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前往转车坪的木桥


金黄色的杉木林
别过林子从一户民房前穿到公路上,再走一会儿,到达紫云山转车坪管理点,徒6公里。接着向右大转弯沿公路往东南走约100米,路的左边有水塘、厂棚和长命富贵指路碑。从这里直走去马头桥,左转进山去洋和坪,但路碑指向正好相反,而且查不到郭家岺。

从民房前通过



前往洋和坪岔路口场景
这里一直到洋和坪机耕路,是一段长达3公里松软的竹林和杉木林路,开始是水沟,水流还比较大。走在富含氧离子和松软舒适的林子里,顿感醉氧的感觉,让人昏昏欲睡,不知不觉中被他俩甩远了,赶忙拨腿小跑追赶,直到9公里处下到机耕路才赶上他俩。

山脚自然形成的水槽


右转去转车坪

洋和坪机耕路
从这里再走1公里多的机耕路沃可以到达今天的营地了。不久,在翻越洋和坪界时已经是力不从心,很快又被甩了。幸好再无坡路,于下午4点27分,在恍恍惚惚中到达今天的营地所在地-洋窝坪(现在叫洋和坪)管护点,这里也是候鸟观测点。

洋和坪管护点.


山泉自来水
今天徒步10.37公里,耗时7.52小时,平均1.3公里/小时,累计爬升821米下降923米,平均海拨1405米,消耗2226kcal,平均海拨1405米。
D6/2号转车坪-洋和坪-高挂山-洗雨滩-桂山村委

6点半起来热早饭吃
今天是越城岭北永州段徒步的最后一天,7点45出发,起步沿机耕路朝南走,一路缓坡上行,右边是一条小水沟,欢畅的潺潺流水声像是欢送我们的美妙音符。约450多米后左转朝东走450米,再折返朝南走150米后,再一次左转东走,又右转南走到约1.5公里位置,软迹在这里左转往东走600多米后,再左转一路朝北下山。屏大说带我们走条近路,我们听从安排,继续直行100多米后左转走100余米,并再次右转朝南走700多米后,是一堵3米高的水渠挡墙,我们沿墙边台阶上去后,下到水渠朝北走160米后,左转横切300米回到机耕路,然后左转朝西北走250米再右转折返朝东南走近300米后左转朝北走约150米,在三岔路口右转进林子里向东南走200多米,到达上高挂山坳口。坳口右转上山是一条如刀背的山脊路,可前往登顶高桂山;向左则是经洗雨滩、六家岭回到桂山村委的防火道山脊路。

8点半到达水渠挡墙下

9点5分在此岔路口右转前往高挂山坳口

9点13分到大高挂山坳口,探索正在上去去看风景
高挂山又名钩挂山、高冠山,本地人俗称大顶山或者老岩,位于新宁和东安的交界处的一渡水镇境内,是新宁县境内除大云山、金紫岭之外的第三大高峰,属于越城岭余脉,主峰高1672.6米。远看高冠山,绝岩千仞,形如巨冠。

高挂山近在咫尺
我们3人上到如大坝一样的山脊赏景拍照,10多分钟后返回坳口,正好3.5公里。从此我们沿山脊防火道一路狂奔。先走150多米山脊后下坡,再走约200米,回到原轨迹上,约是4公里,耗时1小时50分。
现在回头来看,在1.5公里处如果左转按轨迹朝东走约600米,直接拨高也是100多米,半小时左右即可到此坳口。而按所谓的抄近道反而多走了2公里左右,很不划算。




杉树地就是1.5公里外左转东走600米横切过来的坳口

在坳口做好标注后右转朝北向着1公里外的气象测风杆进发,之后一路速降至7.4公里后,进入200米的低矮灌木林,然后从沟里走出竹林再走点林道,直至到机耕路的2.5公里山路,全是人高的芭芒草路。在洗雨滩附近要特别注意,如果直行是条水沟,可直通机耕路,可惜没找到路。只好退回右拐按轨迹前行,先是一小段上坡路,然后左转下行,过一条旱沟后上到机耕路,至此已徒步9.9公里,用时近4小时,时间是12点10分。

灌木林山道

竹林水沟路

芭芒草路径
我们在此午餐休息等探索,直至12.45出发,走约1公里碎石机耕路右转走山道,横切400米再回到碎石机耕路,过六家岭后,桂山村近在咫尺,一路小跑,下午13点38分到达新宁县巡田乡桂山村委。稍事休整这后,联系包车320元,返回永州。我归心似箭,在东安县下车,当晚安全到家。

新宁县 桂山村




今天徒行13.07公里,用时5小时55分,2.2公里/小时,累计爬升517米、下降1265米,消耗1610kcal。
越城岭北段之湖南永州段历时6天,经历伤筋动骨的磨难,终于圆满完成。累计行程50余公里,徒行时间43.30小时,累计爬升5723米、下降5636米,消耗能量15089千卡路里(相当于消耗1677克脂肪或者是196个鸡蛋)。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zs0_6528895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