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南京> 峨桥响水涧西形古道徒步赏花漫记:穿越千年古径,邂逅春日画卷

峨桥响水涧西形古道徒步赏花漫记:穿越千年古径,邂逅春日画卷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峨桥响水涧西形古道徒步赏花漫记:穿越千年古径,邂逅春日画卷

2025-04-16 20:14:23 6962
【古韵】天地孤影任我行

路线概览:西形古道入口→青石古道→竹园庵→竹林→浮山寺→茶园→水库大坝→竹林→响水涧油菜花海 
徒步里程:约16公里(含古道、山径、茶园与花海路段) 
难度等级:中等(适合有徒步经验者) 
    2025年4月12日,龙之队户外55名队友从南京出发,经过近3个小时车程,我们到达此次徒步启点峨桥镇丰裕村。


   启程:探秘西形古道,踏行千年石阶 
上午10点左右,我们从西形古道入口(峨桥镇丰裕村)出发。

沿着古道的石阶一路向上。


    这条始建于南宋的古道,全长2.5公里,由3868块青石阶蜿蜒铺就,石缝间苔痕斑驳,诉说着800余年的沧桑。
  


     古道上植被繁茂,沿途溪水潺潺,满眼嫩绿笼罩石径,恍若步入《桃花源记》中的秘境。

   初春,雨雾弥漫,山间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深吸一口,肺腑如洗。


   山腰禅意:竹园庵的清寂,浮山寺的幽静

古老的石板桥

徒步约半个多小时,抵达半山腰的竹园庵。


   庵堂古朴清寂,竹浪翻涌处,苔痕蜿蜒的庵墙浮着缃色雨渍。


    稍作休憩后,继续沿古道攀行,穿过一片茂密竹林,竹影婆娑,风过时簌簌作响。 

被风雪压垮的竹子,如骸骨般交错叠倒,每道折痕里都渗出山风呜咽的齿痕。

登顶浮山,浮山寺赫然入目。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刹,藏于群山环抱中。


寺旁的古银杏树,春日新叶初绽,绿意盎然。 


地名装饰的文化墙,是此地的网红打卡点。


  茶园拾趣:采摘新茶 ,感受欣喜
从浮山寺沿山道下行,途中偶遇一片茶园,茶树沿山坡层叠铺展,嫩芽初吐,清香袭人。


    队友们兴致高涨,纷纷俯身茶林,一芽一叶,指尖轻提,体验采茶乐趣,欢声笑语回荡山林间。


沿着消防通道下行,通过一片竹林,地上铺满飘落的竹叶,不时有倒伏的竹子横卧在道路中间。


到达储能电站的上水库边,大家在此边休整,边简单路餐。

午后沿响丰路向响水涧进发。
盛开的杜鹃花

沿途风景美如画

观景平台
站在公路边的最佳观景平台,万亩油菜田猝然撞入眼帘——深绿的油菜地从脚下铺展至天际,与远山、村庄、河流、水塘相映,宛如巨幅油画。 

登临大坝:湖光山色,绿绿葱葱
水库大坝高耸如壁,攀爬时需手脚并用,石阶陡峭却视野开阔。


沿水库步道下行,来到下水库边,进入响水涧景区。

梦幻响水涧,风景美如诗

景区宣传画廊拍摄


穿越田野:绿色梦境,春日乐章
道路两旁的油菜花田,花株高及腰际,大风裹挟着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沿途的杜鹃花

下山途中经过一片高大的竹林,高大的竹子随风摇摆,好一幅竹影风韵图。

愉快的返程
下山了

途中穿过村庄

被大风吹起的红织带

村中路上奔跑的大公鸡

母鸡带小鸡

沿途的风景

到达返程乘车点,步履蹒跚。


后记:这条线路集古道寻幽、禅意静心、农事体验与花海沉醉于一体,既是徒步者的挑战,亦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若你向往春日野趣,不妨循此径而行,让身心浸染皖南的诗意与芬芳。 


徒步贴士
1. **交通**:自驾导航至“响水涧景区停车场”,或乘公交至峨桥站转232/205路直达。 
2. **装备**:防滑徒步鞋、登山杖(西形古道路湿滑)、防晒帽、充足饮水。 
3. **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最佳观赏期。 
4. **安全**:彩虹路部分路段陡峭,需注意落石;茶园采茶需征得农户同意。 



**参考来源**:油彩峨桥公众号、欢乐芜湖、安徽发布等。

11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博爱向善1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博爱向善1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