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行摄摄百丈岭古道
百丈岭属于临安龙岗镇古老而神秘的百丈村辖区,平均海拔1334米,最高点海拔可达1558米,是浙西三尖之一。百丈岭古道是浙西三尖穿越线精华段落,更是冬季赏雪景的圣地,有“临安大兴安岭”之称。古道始建于清代,途经百丈岭、上溪、纤岭、柳岭,岛石坞,全长20余公里,路宽约1.2米,全部选用自然石块铺筑。五月徒步百丈岭古道去赶赴一场天目杜鹃的花海之约。
山里人家生活节奏慢,太早了农家乐没早饭,炫了两袋坚果就出发。“与其向往,不如出发”,说出了我的心声。


出发点的停车场。

双石村的由来。

几段石板路可以直接穿过柏油路。


百丈探雪是古道的起点,也是个小型停车场。这里有百丈古道的简介和古道导览图。



自然石头铺筑的古道,历经岁月洗礼,独具风韵。


路边的野葱有山水灵气滋养,百年古道庇佑,长得肥肥壮壮。


沿着石头路很快就到了石屋探溪处。一间石屋,背对山溪,屋旁一颗山核桃树。



石屋伴着石浪,溪水在石浪间流淌,幽幽古道崎岖蜿蜒穿行于山间。


山坡上种植的山核桃是临安特有的作物。


这里就到了环线的交叉路口,直行是走古道上山为逆时针方向,左转去云顶湖方向是顺时针。

去往云顶湖先淌过这条小溪水,然后全程土路爬坡。


看见这颗山核桃树就麻溜的绕着它右转上坡,不要往那叉叉处找不痛快。

山坡上种植的山核桃郁郁葱葱,嫩绿的颜色十分养眼。

连续的上陡坡,山路十八弯,越走越辛酸。


稍缓一些的路也只有牙长一截,不能笑的太早。记得高中英语老师就告诫我们"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过了这一小段,就是持续的拔高,海拔直接拉到近1500米,要稳住。

海拔上升到一千米左右,大石块多了起来。

一颗奇幻的树,侧面长满疙瘩。赶紧请教识花君,告诉我这是二球悬铃木,明摆着忽悠人,欺负我不认识悬铃木。

这里差不多就到山脊线,开始沿山脊线爬升。



透过林间缝隙看山下的双石村。

感觉上快到顶了,希望不是我的错觉。

能看到杜鹃,海拔就不低。

最后一段上坡结束就到了云顶湖。

首先看到指路牌,但是大鹄山的方向是错的。

这里会看到一个施工现场,这个滑索是用来往山上运送物资的。

云顶湖边的凉亭,顺着凉亭直行就是环线下山的方向,左拐就是大凸头水库的堤坝,穿过大坝是去大鹄山方向。今天能坚持上到这里,已经不容易,当看到水天一色,山峦倒映的杜鹃湖,清风徐来,觉得一切都值得。我决定放过自己,直行环线下山,留个念想把机会留给下次。



大凸头水库工程简介。

湖畔美景。


湖边露营的一双人。

接下来的路况超级好,景色也美轮美奂。前半段铺有步道台阶,两边植被多样,高大的松树伴着低矮的杜鹃花,错落有致,色彩热烈。开阔处则可以看遍风光旖旎、领略巍峨山岭。











这里步道左边可以去往太子尖方向,什么时候也走个三尖穿越?

步道下来到垭口是营地也是民宿,有卫生间可以用,直行是去童子尖,左转则是去上溪村,向右就是一路古道下山去双石村。


踏着厚重的古道下,目之所及,钟灵毓秀,任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石头堆砌的茶院,拱形的石屋历经百年依然挺立,满满的历史感。这里是高庵茶院所在。茶院、凉亭都是当地村民自发在古道上设立的,给过路人歇歇脚,提供免费的茶水,还形成了一个民间组织叫茶会,茶会有自己的山头,叫茶会山。茶会山上的庄稼成熟卖了以后,所得的钱财用来购买茶叶。村民挨家挨户轮流在茶亭烧水,为过往行人提供便利。




古道两旁古木参天,这片被称为杉海秋韵的杉林,虽然现在有些萧瑟,到了秋天将迎来高光时刻。




走到这个岔路口,行程基本可以结束了。全程下来,最美的风景集中在从云顶湖开始下山的部分。春夏之交,古道西风,绿意盎然,清风拂面,又有杜鹃花点缀山林,徒步爬山,放松身心,正当时。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Crazy魔女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