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 “霞客行”@庐山(三)

“霞客行”@庐山(三)
庐山第三日
昨日自西向东,依次从秀峰、太乙公路和木瓜寺峡谷户外线,都未能完成登顶。今日是最后一天,计划完成:白鹿洞书院-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汉阳峰。线路强度极大,估计有四五十公里,考虑中间坐摆渡车。
一、误入野线
游白鹿洞书院后,驱车往三叠泉,已近10时。离景区入口尚有三四公里,遇工作人员拦车不给入,说只能坐摆渡车或徒步进去。
此次庐山行再三受阻,作为驴友也是有尊严的,一开始就坐摆渡车那是不可能的。也不想走景区公路,于是转向村庄停车,找村道绕行,没想到很快就接上户外线,那就走呗!


这次来庐山本没计划走户外线,也没怎么做功课,只是考虑汉阳峰线路比较复杂,下载了路网备用。不曾想昨日走了半天户外线,今天又要走。
这是非常成熟的户外山道,假日可能都去景区了,沿途没遇到一个人。山腰处有岔路,左边直上看起来走的人更多,于是左上。(过后回想,此处有用树枝拦路,正道应走右边,左边是小环线下山的,我没留意,走反了)



二、天门揽胜
上到山岭平台,豁然开朗。平台四周都是奇松,南俯庐山市区、鄱阳湖历历在目。西仰五老峰(第五峰)绝壁自天垂落谷底,峡谷林木茂盛、山花盛开。岩峰奇形怪状,点缀青松红花。顺山谷往上看,谷顶是两岩峰间垭口,其中又有斧劈巨石形成一道天门。










从平台横切山谷,再顺谷往上,右转又有石峰支脉南突,攀爬过去,比下方平台观景更佳,比较危险。
接近山岭垭口,发现又有两隙,右为天门,左似凤眼(刚才在下面看不出),都有路迹。过天门右转,有小号仙人洞,再沿迹上攀,感觉不象穿越路线。旁有裂石,远看裂缝中似铺有被单,近观实为一层片石。转向左边凤眼,也没找到路。



从右侧爬上凤眼平台,正前巨壁高矗,垂落五六百米,直至谷口。谷口在平台下方,约两百米处,三条裂谷汇合,四面绝壁,形似天井。奇松、异石、险峰,此处胜过石门涧,但没水、没瀑布。



三、谷井迷途
沿裂谷乱石下谷井,左侧岩壁刀削般,平整如镜。下到谷底,更是壮观,崖壁高矗,如井底观天。西裂谷上端为两直壁相对,狭窄如一线天,下端有小石峰,将裂谷一分为二。故,谷井实为四条裂谷汇合,再往东穿石门而下。
在此迷失了,哪条裂谷都有路迹。东下肯定是下山的路,走了会不甘心,又返回找路。攀北向裂谷返回时,突鼻腔一热,眼前似有发昏,赶紧坐下倾卧,止鼻血,休息补给,平息心情。

歇会,感觉还好。仔细查看轨迹,发现问题所在:此前山腰岔路处,我从左上山(没在路网上),没留意轨迹,现转到谷井,是逆向正道返回了。
此刻还早,住下肯定是最近的,但路状未知,可能有险处单人无法过;回走,看轨迹离目标更近,如不往前原路下山也更保险,只是再上天门有点难度。





决定回走,十几步一歇,控制心率不超140。刚才下来仅十分钟,上去用五十分钟,两百米裂谷乱石坡来回一小时。
从天门下,仔细看路,快转到观景平台时才发现岔路。刚才从观景平台,贴着一小段石壁横切下谷,再斜着往上走,正道是过了石壁应马上左转330度刭石壁下方,很难发现。
不过这也正好,没错过刚才天门和谷井的胜景

四、悬壁遇险
已过下午14时。感觉状态还好。查看轨迹,地图标注五老峰的目标点,似可接上景区公路,距离也不远,决定继续前行。沿谷下行约二十分钟,右转顺着岩壁山脚横切。线路很成熟,也没什么危险点。可奇怪的,全程没水源,昨日自西过,也基本上没水源,这么大片山系,水都流向哪了,难道是太旱?


往前,又是两岩峰间的山谷,顺谷上爬,越上越陡,遇到悬壁。悬壁最矮处也高五六米,拉有绳索。查轨迹离目标很近了,此处垃圾很多,常有人过,应是必经之路。
犯难了,户外十年,经常独行,实则很保守,不轻易涉险。对有绳索的险处,都会仔细观察确保能自身通过,绳索只是用来做保护。而此处悬壁,虽才五六米,但几乎垂直,中段甚至有外突,很不好下脚,需完全借助绳索攀上去。而此段绳索不象三分石的钢丝绳,就两条普通绳子,试拉几次,总感觉不保险。
查看周围环境,地面是斜坡,有块石,绳索底端偏下方有小块平整地,万一绳断可往那里跳。右上有两棵杂树,一棵直立,但离悬壁较远、上有石块盖住,无法攀枝而上;另一棵斜横过绳索前方,但用力一踩就断了,都无法借力做保护。
试着攀爬。微曲身子,尽量用脚力,上攀约两米,距顶不足两米,但全身挂在中段外突处,再上,脚已无法着力,完全靠攀绳。加背包全身近80公斤,实不放心这两条细绳,也很难保证绳断能跳往下方平整处,风险不可控。


下来,转到左侧,见搭有树梯,同样很难,靠近看树枝都朽了。回到正面,这里更高,但有点坡度,正中有一小平台可立足。爬上平台,狭小勉强能立足,小心起身,可上方仍有两三米,虽有坡度,但没抓点,不可上。无法转身,手无可抓,紧贴岩壁缓缓下来,后怕不已。如果说刚才绳索处出险那最多是受伤叫救援,而此处下方是陡坡乱石,掉下来那真是有生命危险了。



冷静下来,真想扇自己两耳光,今天难道给驴踢了,一个人到这陌生的荒野冒险,还是被心中的执念迷惑了心智!人犯错常是如此,并不是你不自知,而是对方(或那个东西)徐徐图之,时不时给你些甜头,不知不觉就深陷其中了。此行遇险,当引以为戒!
返下山谷,顺着岩壁下方继续前行。转上山岭,透过林缝,五老岩峰群高矗面前。一巨大石峰形似三角旗插在正前,那就是插旗峰,太形象了,非常壮观,不来现场实难以体会。
很快到了山岭平台,为两谷顶端,也是地图五老峰标注点,实则还在岩峰脚下。放大地图,看似景区公路就在旁边,却隔着高大岩峰,不可逾越。之前看轨迹似可连接公路,那应是山顶观景台,给误导了。



五、海会惊魂
南边两条线,一条通往昨日经过的太极宫,沿此路下山。到太极宫,昨日从右侧下,今日左上过,未交会。同样多古木,其中一棵六人抱银杏树,是我目前见过最大的。在旁边找,没见有古树及太极宫介绍。往下是机耕路,沿轨迹赶往海会寺。




约五里,经过一条溪谷,阴森森的,才过五点却感觉天要黑了。穿竹林,再一里,到海会寺。此地古木参天,有三两栋建筑。再往前,公路左侧上方茂林中,有栋三四层长条形巨大建筑依岭而坐,外围爬满绿蔓,墙壁很厚实,两横排空窗象似数双巨大黑漆漆的眼睛,看着很恐怖。连照片都没拍,匆匆而过。
回头看简介,海会寺和旁边庐山军官教导团建筑皆毁于日军炮火,此栋建筑应是军官教导团遗址。



跟南岳衡山一样,庐山也曾是抗战的重要据点,留下很多遗迹。看到这些,你怎能不痛惜、不悲愤!战争是残酷的,落后就会挨打!于今,我们完全有实力御敌于外,不让中华大地再生战火。
下山,沿公路东向四里,回到停车处。连夜驱车南昌,结束庐山三日行程。
五、后话
回顾这两日庐山山南行程,沿五老峰四条山脊峡谷上下,自西东横穿岩峰山脚,沿途除经山下众多名胜外,还在山中见到多处废墟、遗迹,最高直至岩壁山谷中,可以想象此地曾经的盛况。试想:以前自东侧海会寺、白鹿洞书院,上至太极宫、木瓜寺,再沿岩峰脚下西往太乙峰、含鄱口,应有一条主道;而中间白鹤观、栖贤寺等各有古道沿溪谷、山脊上山。如今古道几无保存,就太极宫往上尚存部分,往下已全是机耕路、公路,真是太可惜了!再看太乙峰现今还在大兴土木,太极宫也似要开发。庐山虽然人文丰富,古迹甚多,但也不能这样折腾啊!
回头研究路网功略,自五老峰南面岩壁、山谷应很难接上山顶景区,除非是团队借助绳索工具。特别是我这天(庐山第三日)行程,每条谷沟、每座奇峰都似有路痕,应是往返或小环线,难以登顶。地图标注五老峰处,路网像似接上了景区道路,实则隔着高矗岩壁,不可逾越,应是轨迹飘移了。反倒是昨日行程,沿木瓜寺峡谷往上,似可接上景区,可惜时间紧,我过了两处险点就没往上探了。再次强调:五老峰南壁风险极大,不建议去探险,尤其是单兵。岩壁下方的户外线倒可以走走,风景不错,还有古道、山寺遗址。
此次庐山三日行程,日行三四万步,虽未完成汉阳峰至五老峰、三叠泉线,也未去枯岭镇,这趟“霞客行@庐山“并不圆满。但多走了五老峰山南古道和户外线,领略了峡谷与绝顶的风光,有意外、有惊险,更多的是惊奇、惊喜!正如“人生多岐路,转角有美好”,不需要过于执着。
庐山不管是风景,还是人文,值得再来,下次带小孩来游学。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舟子zz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