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仰望巅峰,回味半生——珠峰东坡嘎玛沟徒步记

仰望巅峰,回味半生——珠峰东坡嘎玛沟徒步记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仰望巅峰,回味半生——珠峰东坡嘎玛沟徒步记

2025-06-13 18:23:48 6549

相关轨迹:珠峰东坡2025-05-23

0、一首诗

这首诗,6月2号我从拉萨返回广州,6月3号在火车上,突然有些感觉所写的,不论好坏,也算很快写好了,不过想着怎么先用ai谱个曲,然后再放上来。

风景照不作说明的话,是本人所拍,自拍照,是路人或队友帮忙所拍,出发前队友说带了无人机与单反,当时我和m笑称:“只喜欢拍风景,对自拍没有那么浓烈的兴趣,他们被蹭错了对象。”

还是感谢队友jh,给我留下了为数不多的“精彩”瞬间。

一、意欲何往

梅里东坡没去成,5月3号晚,从五台山朝台回来后,我思索自己真正想去徒步的路线,“下一站该前往何方?”

两个山友极力劝说:“川西或西藏徒步目前不是时候”,一个以自身去冈仁波齐转山花了几千吸氧痛陈高反的严重性,劝说要循序渐进;另一个说天气不好,要等到冬季12月或春节时进山。

这次,我不太认可他们的说法,更不想等待半年之久,故分析现状:自己经常徒步,偶尔重装,两日完成重装大朝台,单日徒步距离还不错,体能耐力也过得去,他们只有轻装经历,对高反的适应情况不同,并且大多数的游记及商团提到5月珠峰东坡是一个合适的窗口期,且未到雨季。所以这次我选择相信气象与常识,当然他们是善意的,所提的建议也是为我的安全着想。

去看一次雪山,既然都要适应高反,我不如直接珠峰东坡,我的目标变得明确又强烈。虽然曾solo走过很多单日线,此次却大为不同一一高反与长线,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我不敢随意造次,不过,这次我需要一个队友。

m问我的目标,她说有相同的想法,至此就是行动的落实了,我从广州出发,她在遥远的地方,于是约好在西宁汇合。

二、从西宁说起

广州到西宁的火车,去年第一次坐算新奇的话,那这一次就是冗长而又单调的。

出发往西宁前一个周末,回了趟老家,返回广州到站时,从上铺下来,一手抓横栏,一手提行李,踩踏板不慎滑落,右侧腰被顶了一下,别说重装,弯腰都痛疼难忍,要是再往中间几公分,就没有这趟徒步之旅了,现在也不会坐在这写游记了,谢天谢地。

65+10的多特,自从第一次重装武功山后,嫌重被束之高阁,这次委以重任,原先中意的23年买的48升格里高利,一年未用,四月份去麦理浩径时,背带居然掉粉,老化严重,对比之下,22年买的这个多特更为耐用,除了重一点。

要知道,这个多特才1500,那个48升无界的包,1800元,明明一个包可以解决的事,悔不当初,当时太冲动。

新买的鞋二,是在五台山朝台时,听队友说穿着这款鞋完成了勒多曼因雪山,正缺一双防水鞋的我,临出发前赶紧入手了一双,438元,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去年南天山北线时,如果,穿的是这双鞋,背的是这个包,带的是这次的帐篷,也许那时就不会撤退。

我对m说,距22号有10天来恢复看状态,有可能只是到拉萨轻装游,m是在一次广东周边徒步时认识的,从她徒步经历看,她的重装经历很少,但是高反适应却很不错,而我去过的地方,最高海拔不超过3800米,我只是徒步经验稍多一些。


但是,珠峰东坡徒步有两大特点:高原反应与长线,克服了高反,也许就成功了一半。路况方面,对自己来说,并没有非常难的。

一切以谨慎为主,约好坐18号晚上火车,次日傍晚到拉萨,20,21号在拉萨适应两天,22号坐动车前往日额则,拼车去优帕村,在村里住一晚,23号早上正式开始进山。

开始找22号的拼车搭子,我约了两组,有一组其中一人的膝盖有伤,没拼成;另一组两人看错日期,以为是6月22号。

她也约了两组,一组迟迟未落实,拼车的那天已在冈仁波齐转山;另一组两个人,最终一起拼车并成了队友。

火车上随手拍的,典型的西北山形地貌,褐色的山体,却光秃秃的,不长草木。

来到西宁大厦对面的青旅,位置很不错,交通、饮食、购物都很方便。

到站入住后,傍晚,来到一条小街,点了个没有粉的牛杂汤,有点补,晚上做了个绮丽色的梦。

18号

早晨,测了一下血氧,心动有点过缓。 

下南关街,一人闲逛,丰富的美食,点了一碗羊杂汤,再加了个一元的饼,无意中就吃了个羊肉泡馍。

4元的老酸奶

来到小吃街,忍不住买买买,8元半张的洋芋饼,太饱了,吃不完就打包。


现在唯有吃与徒步不可辜负,美色已经不重要了,色即是空。

无肉不欢

9点时,在去往下关南街时,路过一牛羊肉店新开张,牦牛排/牛排,32元一斤,问店主能否加工,答复可以,煮熟后,下午来取,加工的电费3元,遂砍了几斤。


虽然看似对吃的不太在意,其实比较挑剔,已不喜欢网上那些千遍一律的五步曲做菜教程:生抽、老抽、耗油、鸡精、白糖。


这些调料把食材的原味给盖住了,好食材不需要那么多添加剂的,只需要姜葱蒜的原始调味材料。

盛衰已成往事,南凉的一个遗址。

博物馆——不可错过的地方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博物馆却不同,它不收费,所以不容错过,且里面内容丰富,如果有时间,值得细细观看。

我走马观花,没有细看,照片却拍了不少,回来后却发现很多没拍全。

历史的变迁

逛完博物馆,回到牛肉店,已是下午两点,牛排已出炉,尚有温热,拿出几块,肥瘦适中,一口下去,牛油要溢出的感觉,太好吃。

其余继续冷藏,晚上带上火车时享受。时间还早,去南山公园吧,来到西宁,也不忘记爬山。

还没到山顶,已能俯瞰西宁市。

从山顶能清晰地看到,西宁大致座落在两条相交的狭长山谷之中。

三、坐上火车去拉萨

带着我的瓜,带上我的行李,还有我的热情,坐上火车去拉萨。

回青旅时,路经一小摊,忍不住又买了个瓜,胃口太小,暂时做不成吃瓜群众,这瓜,就成了一个负担。

直到拉萨住了两天,和两个要去库拉岗日的以及一个四川来的帅哥相谈甚欢,那天晚上,趁着人多势众,六七个人,才把瓜解决了。

想吃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吃瓜要加上群众二字的原因。

正式前往拉萨了,我跟M说,要提前买保险以及购买必要的处方药(布洛芬、乙酰唑胺),并声明:彼此是AA,没有组织者,自己也不是领队,风险自付、责任自付、费用自负,并且如果觉得高反难以坚持时,我会下撤。

她问我,如果我速度较快时,是否会等她,我的答复:会。

上车前,买了个馕和一些水果。

19号,西宁——格尔木

这一段平均海拨2800,此后平均海拨上升到4500。

可能白天喝了两碗酸奶,昨晚上火车后,车还未启动,感觉有点胀气,等车启动时,来了一个大的。

约4点到格尔木。

6点醒来,到昆仑山,肚子有点不舒服,很快又不知不觉好了,刚好近距离拍到雪山照。


早中餐:牛排、馕、桃、苹果、洋葱,热水,还有“防高反神器”:可乐。

天路风光

Z8891次列车经昆仑山时,已是清晨6点,现在可以欣赏天路的美景了。

再有12个小时,晚上18:26才到拉萨,所以,有足够长时间能望着窗外的风景。

辽远的西部,延绵的雪山,如果再早点来,雪山会更为壮观。

10点左右,来到了沱沱河。

10:51时,来到了三江源附近,这些小河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河流的源头了。

涓涓细流,终入大海。

铁路沿线最高的垭口——唐古拉山垭口

徒步要干坡,这趟火车也不例外,火车不会高反,一路向上。

翻越海拔5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垭口之后,才正式进入西藏了。

11:30左右经过垭口,还好,没什么大的反应,感觉良好。

而左侧的雪山群,群山延绵,距离越近,更为壮观,车厢里的人,游客居多,纷纷激动地透过车窗玻璃拍照。

我查了一下地图,不知什么峰,大概位于通天河的西侧。

错那湖,那曲

偶尔,能看到一只狼,但是得手快,才能留得住背影

错那湖边,马儿要跑,马儿也要吃草

卧铺车厢很挤,这一趟床边的座位还更少,寥寥几个都被占了,中上铺的人该如何是好。


硬座区反而人少,倒反天罡了,来这里坐一会。

赶紧出来透透气,呼吸西风,高原的风,干燥、浓烈、辣口。

海拨4千5,没有剧烈的不适,很高兴通过了初步测试。

别人的摆拍姿势,不错。

2025——相约拉萨

以往出去徒步,日期结果都是可预计的,唯独这次,无法预知,这一次,漫长的旅程,前路是未知的,结果是未知的,有可能下撤,有可能轻装游。

腰部撞伤后,我买了一贴膏药,夜以继日的贴上,以期在进山时,满血复活。有缘千里来相会,拉萨越来越近了,我的状态也一天恢复一点。夜晚睡觉翻身也不会带来如此的剧痛与阵痛了。

又看到了生命之光,绿树

出发时,m不时会发信息说,拉萨又下雨了,我说下吧下吧,等我们到拉萨时就雨过天晴了。

来到拉萨,正是一片艳阳天。

途径宽广的拉萨河,有河的地方,就有生命,也带来了城市。

拉萨,我来了,我来的那天,晴空万里。

激动地背上大包,提着**侬旅行袋,踏上站台,行走了一小段,一测血氧心率:66、77,有点慌。

主角闪亮登场

到拉萨后,我们的主角,是时候出场了,我在群里看到有山友发拼车信息,9座已有6人,但是只能加一个,忍痛放弃,另一组两人已联系包车师傅,可惜他的队友有伤退出。

m邀请拼车的一组已在转山了,另一组两个人:小明,实则大佬,实力强悍,这绝无客套与恭维的语气,是用实力说话的;小明的队友jh,他俩一起走过数条线,jh要20号才到拉萨,这样就确定我们四人拼车。

小明也就是秋天,他说19号晚聚餐,我建议等jh到拉萨后20号晚上一起吃饭,当天下午还得去边防大厦办理办防证。

装备清单

来拉萨前,我把自己的装备清单发给m,以及行程计划、一个有到优帕村详细住宿包车信息的游记链接,供参考。与以往相比,多了一个1kg的高压锅,到时和m一起用高压锅煮米饭晚餐,早餐各自煮麦片,这次,我中午路餐坚果、黑巧克力、红薯干、牛肉干,高反药也得备上,以及葡萄糖口服液,为了减重,我带的葡萄糖粉。


出去徒步,带的饮食一直在尝试各种风格,最开始的两日重装,会带泡面,单日徒步,会带自己做的馒头,红薯,包子,玉米,八宝粥,现在这些成旧爱了,并舍弃那些用完后,沉重且体积大的食物,身轻如燕的才是真爱,喜欢用过了无痕的。

现代社会,什么都卷,连户外都讲究速穿、虐线,在我很多次的单日徒步时,也不免会提速,但是,来拉萨后,要反其道而行之,一个字:慢,我得记住这个原则。

出发前,根据网上资料做的粗略行程表,5月27号,那天的爬升大概是650米,实际走线时,秋天他们走的是东坡变线,会去额外的两个湖,如朗木拉措,所以这张表只是参考。

拉萨两日游,20号

来之前,m发了云措的链接给我,我订了四人间,云措青旅(万达广场店)里的床很宽,把包放床上,再睡一个人绰绰有余。

房里已有三人,三个年轻小伙准备第二天去冈仁波齐转山,正热烈地讨论计划。

西宁买的几斤牛排还没吃完,青旅有微波炉,去菜市场买了点配菜,牛排真香。

然后搭车去找秋天,他俩住在遇见藏地客栈,这样,四人首次遇见。

秋天来过西藏,他走在前面,先逛八廊街,再经大昭寺。

我第一次进藏,这里的所见所闻,对我来说,都是新鲜,新奇的。

很有特色的建筑

然后步行去边防大厦,天气甚好

他们步行速度较快,jh一个月前来过拉萨。自己感觉有点气喘吁吁,先调整一下呼吸。

途径布达拉宫,先来一张

经常看到有转经廊。


神秘又神圣的布达拉宫

走了不少一段路,才到边防大厦,下午四点多,还有不少人在排队,但是没花多长时间就办好了。

办理条件:提供身份证原件,以及打印好的无犯罪证明。这个证明,我事先在广州,登录粤省事小程序办的,方便快捷。所以在这里办比在广州办边防证还快,不用跑那么多趟。

回程时,经过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观景台。

俗人做俗事,也来一张,好不好看不要紧,重要的是形式,当实用主义碰上了形式主义。

很快从观景台下来,来到了广场。

广场的游客不多,秋天说有拍照的玻璃,有摄像老师傅的提醒,这张倒影还不错吧。布达拉宫,对藏民、有信仰的人来说,意味着很多。


有的人信天地,有的信佛,有的信金钱,有的信...,我也是有信仰的,但是,此刻,我默默观看、欣赏。

然后,就到了晚饭点,我们去一家湘菜馆聚餐,这里缺少一张美食照。秋天又提议21号去南山徒步,当作拉练。

来拉萨前,看到的建议大多要慢,我第一次来拉萨,担心进藏第二天剧烈运动会把事情搞砸,不想参加,毕竟每个人的体能不同,最终,他们也没有去南山徒步。

21号还要采购物资,饱餐一顿后,大家各自回去休息。

拉萨二日游,21号


美好的一天,从下雨开始,雨过之后,一碧如洗。

来到八中公交站,搭车去博物馆,途径牦牛肉摊,牛肉、牛排约30,35一斤,还有风干牦牛肉,150元一斤。看到肉,就像狼看到羊,这激起我的购物欲望了,吃和徒步简直要掏空腰包。

说实话,我已消费降级,在广州,已将35元的理发费改成街边10元的单剪了,因为头发本来就不长,每次只剪不洗不吹,也是35元,不划算。

藏民以前水深火热,然后由农奴翻身做主人。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每个时代,...,打住,沉默真的是金吗?

天空真蓝,来得正是时候。

乍一看,还以为是真人。

迎亲图

博物馆顶楼还有一个观景台,可以瞭望四周

从博物馆出来后,便搭车前往宗角䘵康公园,公园位于布达拉宫背面。

正赶上一个文化节,在表演舞蹈。

从另一个角度看布达拉宫,天空真蓝

如果转一下就能幸福的话,我也想转一圈,但是进去要门票,要预约。

搭车返回青旅时,看到路边有家牦牛肉店,遂下车买了三斤牛排,两斤牛肉,当做进山食物。

经青旅四川大厨的指点,高压锅产生的物理与化学反应,牛排很快变成一盘熟食,与m一人一斤。西藏的牛肉,青海茶卡盐湖的盐,外加一点调料,真香!

晚上,来到一家藏面馆,尝试本地的藏面,18元,肉不多。

下午和m逛了一起去超市,准备物资,买了包四川腊肠、大米、胡萝卜、西红柿等。期间还去了一趟零食有鸣,她采购了一堆吃的路餐,我买了两包一百克的黑巧克力,一包纸巾,5元。


然后回到住地,经过上午的牛肉店时,我买了半斤多风干牦牛肉,洋葱,蒜头。

四、5月22日,拉萨~日喀则

本来22日,只看到一趟13点到日喀则的火车,临行前一晚,突然出现一趟8:55的车了,于是改签。

早早起床,来到一家藏民早餐店,老板正在捣鼓碗里面糊状的糌粑。点了碗面,8元,相比昨天的炒面,更实惠,看到在煮鸡蛋,买了三个,6元。吃完后,回到青旅,m下楼,一提她的包,比我的还重,估计40以上了,赶紧减重,她先把用得少的牙膏弃了。


我的包一合计,39~40斤,正符合所估计的重量。回老家时,看到有萝卜丝干、丝瓜干、豆角干,赶紧带了一些出来,这次徒步刚好用到。

叫了部滴滴,结果司机不愿拐进青旅,赶紧跑出到大街边拦了一部车,然后司机不紧不慢,跟在一部中巴后面,到站时,还开到出站口,兜回进站口,多走了一段路,真坑。


好在及时赶上了火车。

两位农场主的包

火车一路向西,11点25分,日喀则出站

五、日喀则~优洛村


日喀则出站时,已十一点半,一般从日喀则是包车到优帕村,前不久地震,那里不少房屋在重建,所以不能去那住了,不清楚咔哒雪怪庄园能否住宿,m联系的阿旺,改去优洛村。


到山东中路时,正值饭点,就去了东北大饺子馆,变的是地方,不变的是份量依然很足,吃不完,就兜着走,打包了两个菜。


然后我看地图上,山东中路和珠峰中路十字路口,有不少户外店,找了一家买了两罐气,脉鲜的,70元/罐,另一家要80元,掂在手里,感觉比师傅带过来的要轻,没办法了。本来还想买一大一小,秋天建议两罐大的,不愧是走过多条高海拔线的强驴。


出来徒步,体力、时间、费用都要溢价,谁叫你喜欢呢? 只是好上了这口, 谁想当**呢? 所以,一次就好。


一顿饱饭之后,开始往今晚的目的地了:优洛村。


讲真,这**真长,不是我想写这么多,而是取经的路途曲折遥远,要是去阿里转山,1200公里,还得加码。

前往优洛村的过程,就是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山旯旮的经历。从省道到乡道,从乡道到村道,再到无名之路。


有没有路,走多了就是路。

过仲拉山,又刷新了小白的海拔高度。

十万沙丘,风沙狂吹

顺着溪谷,然后又从谷底盘山公路而上

山路十八弯上到坡顶,紧接着就是下坡,快触摸到嘎玛沟了

就来到边检站

不小心来个亲密接触的话,本地人,2千块,外地来的,不清楚行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有各种规则。

18:50来到曲当镇,一家川菜馆,馆里挂有各式户外旗帜及签名。

在觥筹交错中,开始讨论具体线路了,秋天说如果我们也走变线的话,那就一起了,是队友了,肯定不会不管,而我此时,还不能确定能否跟上大佬的步伐,笑称,只能趁他们放无人机的时候,才不会落后太远。

他背了不少于60斤。

19:41,来到了阿旺家里,大山脚下的优洛村。

一些藏民小孩热情地过来握手。

这些转动的经筒,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趁着天色还亮,就去了附近看看。

天气好,一切都好,然而,这一夜,我的睡眠却很一般。

六、东坡嘎玛沟徒步

**结束,该回到主题了

23号,D1,起点~晓乌措营地~晓乌措垭口~无名湖畔

今日里程,9.5公里,爬升930米。

经历劫难,终于来到山脚下,早上四、五点时,就已醒来,本来撞伤的腰已恢复了,前面几天一切皆好,这时呼吸却变得急促,每当要睡着时,急促的呼吸又无法入眠。

是不是高反呢?是否身体状况不适应高原徒步呢? 这一刻,我有过转身的念头,如果转身,将会前功尽弃,这是不战而退,我无法承受这种失败,恐怕再也无法完成这条线路了。我抱着试试看,且行且看的态度。

起床时,我弄了点吃的,阿旺家里在蒸馒头和煮鸡蛋,热气腾腾松软的馒头,我吃了一个,拿了两个,以及两个鸡蛋,准备付钱时,他说不用。住宿费与载到登山口费用,共60+25元。


昨晚陆陆续续来了两波山友住宿,就如在曲当镇饭店吃饭时。

早晨,阿旺送我们几个到徒步起点,8点25分,开始吧,困难将会烟消云散,好戏即将上演。


师傅给我每人送了一瓶高反神器,还给了我一个终于还是忘记买的打火机。给我们拍了几张集体照之后,他就转身下山,并约好出山时来接我们。

人之初,性本善;行之初,先干坡。干坡,能让人暂时忘记人世间的痛苦与快乐。第一天,最重的一天,体力最好的一天。


在奋力爬坡中,我已投身于伟大的运动之中,忘记了早上曾有过的念头。

天空飘着一些乌云,刚好挡住了炎炎烈日,理想的上好天气

小小垭口,拿下

秋天有力的步伐。

喜马拉雅的杜鹃,今日方见。

一阵急攻之后,沿山谷缓而图之。

溪水长流,山花漫开,我渐渐地觉得一切都变得可爱起来。

今天有好几支队伍进山,陆陆续续都上来了,进山日期,英雄所见略同。

出水杜鹃,格外鲜艳

独特的标志,这条线路,一路路迹清晰,很少掏手机看轨迹。

天空是清晰的,路也是清晰的,我应该赞叹:天气真不错。

晓乌措营地

通往营地的路,是从一个坡走到另一个坡,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程。

晓乌措营地,13:50,来到营地,已有其它队伍在此扎营。

队友在此停留吃路餐,我已吃过,就继续前行

在营地湖边的另一头,驻留等待近一个小时,到目前为止,状态还不错。


4950米的垭口


等到队友后,开始一起翻越晓乌拉垭口,jh刚吃完路餐,还在休息。

翻越垭口时,下午开始变天,风声渐紧,下起雪霖。


第一次负重40斤在高海拨路线徒步爬坡,感觉每一步上坡都很累,走几步,停留歇一歇。


17:38,登上垭口,登上垭口后,一段平路,就是美好的下坡了。

冰湖营地

本以为能很快到营地,结果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左侧的湖边是营地,如果事先知道在那里,我也许会从右侧成熟的路直下,再迂回营地,这样安全一些,也许会快一些。包括m,左侧强切时,路迹不明显,石头有青苔,行走时小心翼翼。


到达山坳的湖边,就此营地,就地生火,做饭。秋天说他的高压锅大,能做好几个人的饭,然后就放米、放肉、放菜。

大家都想减重,然后大杂烩,一锅熟。天气不错,山谷的花,山势走向,地势起伏也能一览无余。

24日,D2,湖边营地~卓湘营地

今日行程:7公里,70米爬升,一个陡坡下降到兰花谷。

一觉醒来,周边白雪覆盖,昨夜的一场雪,我毫无察觉。


用自己的高压锅生火烧水,锅不到60元,改装手柄65元,柄比锅贵。


起床后,秋天和jh想去周围的小措拍摄,我和m就先顺着轨迹去卓湘。

在我看来,今天实在轻松,因为没有爬升,但是对m来说,她却很不适应那个陡坡下降。

花开正浓,陡坡速降到山谷后,基本是顺溪谷而下,一直到营地。

兰花谷,一路鲜花相伴

这一段很轻松,走走拍拍,除了下坡时,正在下雪粒外,其余时间觉得天气还不错,并没下雨。

牦牛也一路顺溪而下,只能远远地避之

溪谷中,平坦的通天大道,但是每个人的适应情况不同。就像读书时,我没有拔尖的科目,但是不偏科,所以很享受溪谷中的这一段。


没有陡坡爬升的日子,真好。

前方河畔卓湘营地,清晰可见,有营地的地方,必有牛马,少不了牛粪的清香。

快到营地时,右侧山坡的溪水更为清澈。

到营地放下包,返回打水,打水的帅哥

昨天一锅焖,今天我和m用我带的高压锅弄。

牦牛肉、胡萝卜、萝卜丝焖米饭,再放点盐,有肉的日子,有点甜。

各路大神都来此扎营,这个营地已能窥见马卡鲁峰了。


就看天意。

25日,D3,卓湘营地~热嘎营地

今日行程:10.7公里,爬升8百米。

早晨醒来,珠穆朗卓、马卡鲁峰就在前方,7千米,8千米级的雪山。左侧马卡鲁。


此前,近距离最高4千米。

背后,火烧云的天空

珠穆朗卓的日照金山,第一次见日照金山,虽然才照尖尖角,已是超预期发挥。按理来说,应当很惊喜,好像预知后面的好天气一般,此时内心淡然。


在拉萨,我对秋天说,如果这次行程,能有一两天天气好,看到日照金山,也算值了。

清晰的雪山,就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及

拨营出发,大约10点。 奋力爬坡,房子后面的坡。

回望卓湘营地的峡谷

上坡途中的的峡谷

与珠峰的初相遇。


上得一片山坡之后,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左侧的群峰再也遮不住珠峰了。

今天状态还不错,越过一个坡之后,回看山坡,队友在放飞机。


趁机把帐篷睡袋拿出来晒了,高原徒步,每天傍晚或晚上,很可能下雨或下雪。

珠峰就在前方

左侧的山体如影随行,伴我至嘎玛沟。

一大段平坦的路,经过一个陡坡,再下降之后,就看到了这个山中小措,碧绿的湖水。


已是中午12点,我停下来吃路餐,并等待m,在这美丽的湖边,我弄丢了**侬的太阳镜。


m来到这里,打水并过滤,路餐,然后继续开始爬坡。

不知爬了几个坡

不知走了多少路

翻过一个山头后,就看到了一个牧场,看到了其它队伍的山友。


我放下包,m随后也到,然后她去那边牧屋了,我也跟着过去。

牧屋主人拿出酥油茶和爆青稞给我们吃。

回首牧屋,那里有,给了m力量的酥油茶。

说句心里话,正面朝雪山的,有点意境的,这次并未拍到。


在措学仁玛本有机会来一张,但机会稍纵即逝。

绕过弯曲的小溪,走上木板桥,还好,这并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回首过桥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潇洒

看到山友已开始上坡。这时,天空云卷云舒,开始下起了雨。


小雨打湿了我的头发,却湿润不了我的心,现在状态正佳。

翻过一个山头,前面绿色山谷中的一大片平坦之地,就是汤湘营地。


没有水源的营地,是有缺陷的营地。只看到一个人在扎营,几支队伍的人去哪里了呢,决定继续前行,追随大部队。


今天,又将胜利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徒步中的一小步,能给整体行动带来一大步。

汤湘营地

翻过一个小山坡,无比接近嘎玛沟,右下侧,热嘎营地静静地卧在山谷中。


白光一般的碎石谷,两旁绿色葱郁的山体,在此交汇,深深的沟壑,迷人的沟壑,越来越接近珠峰了。


溪流、峡谷、平地,天然的避风港,今夜,我要醉卧热嘎。

秋天,jh现在不知道在哪个位置。下坡时,且行且停,我现在得等待m,保持一定距离,至少在能看得见的视线范围内。她宁愿上坡,也不愿下碎石陡坡。


营地更为清晰了,这位置看上去很好,实际也是如此。

在这弯弯的小溪旁边,先扎营的队伍生起了火堆,就差跳起舞来。

热嘎营地,当我把帐篷扎在溪边时,有山友告诉我说溪边水汽重,然后帮我把帐篷挪到中间位置,后来才知道她叫宁静,户外经验非常丰富,有经验的山友就是好,自立帐篷也有一点好:地钉一拔,能轻松移帐。


扎好帐篷,天色暗沉下来,这就是山里的天气,一日四季。打水做饭,我给了一棵独头蒜,湖北神农小哥给我倒了一杯热的奶茶喝。


忙碌了一天,只为第二天的清晨。

26日,D4,热嘎营地~俄嘎营地

今日行程,7.3公里,爬升520米。

早晨起来,珠穆朗卓突出重重云雾,露出洁白的尖峰,真美。 


营地的山友们早已起帐前行了,我也收起湿的帐篷,负重前行。此地虽好,距离雪山还是有点远。

山花映雪山

尖峰时刻

路遇返程的牦牛驮包队。

返程的一位小姐姐说,她昨天在营地拍到漂亮的日照金山,我有点好奇,她给我看了手机中拍的相片,说这一趟13800软妹子,值了。


我惊讶地发现,太漂亮了,正是我想看到的画面,惊讶之余,羡慕之余,我问自己,明天清晨,自己也能这么幸运吗?


这让我有了额外的动力,前行,继续前行。

沿着溪谷的缓坡往前,今天又是个好日子,然而,左侧的珠穆朗卓峰,却羞答答的,犹抱琵琶。


我一路走,一路左边望,像长江尾,望长江头的痴情女一般。然后,来到了碎石坡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碎石坡,要了半条老命的碎石坡。


远远地,看到有两个人影在碎石坡边走边歇,现在,我不能五十步笑百步,一会,我将也是如此。

头顶烈日,脚踩碎石坡,碎石坡很陡,只能走走停停,到中途时,恰逢正午时分,我放下包来。


吃路餐了,爬这样的坡怎么能不补充能量,坚果、巧克力、红薯干,最后,再取出一小包高反鼓包的葡糖糖粉,冲热水喝了,凡是鼓包的说明包装严实,不鼓的就不吃了。


再喝了几杯热水,这才缓过神来,继续爬坡。

回看走过的山谷

左侧冰川

终于翻过碎石坡了,安逸了

峰回路转

几个转弯,隐约见到营地了

遍地牛粪的营地

我放下包,选在前面最高的地方扎营,离小山坡很近,我的橙红色单人帐,今天的选择不错,朝向也ok,门厅正对着珠穆朗卓。


m在溪流旁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安顿下来,不知几许,jh也在这扎营,秋天则去了白当营地。


打水做饭,然后睡觉,等待明天的惊喜,惊喜会出现吗?


27日,D5,俄嘎营地~拉姆朗措湖畔营地

今日行程,7.1公里,577米。

昨晚躺下后,帐篷旁边,有个铃铛一直响,最后实在忍不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头小牦牛挂在个铃铛,每次吃草,头甩来甩去,这可恶的铃铛也随之响起来。

还有点淅淅沥沥的雨?

清晨,在听到马的嘶叫声之后不久,我醒来了,大概6点半,在醉眼朦胧中拉开了门帘,哇,门帘外的这一幕惊艳了我的眼睛。

昨天翘首以盼,脖子扭得生痛,而不见真面目的珠穆朗卓峰,此时,正毫无保留地显出真容,就在帐篷的对面,这回清清楚楚。


月光下的珠穆朗卓峰,如此美丽,如此接近。


赶紧穿衣出得帐篷,看到附近的山坡,还有一个人比我起得早,已支起了两个相机,正在拍摄。


没想到我也有这个幸运。

我四周瞭望,遥望洛子峰,珠峰

营地背后山峰也很美

时间在游走,7点10分左右,朝阳的第一缕光投射在珠峰、洛子峰的尖尖时,山体变成金灿灿的。


接着整个山体金色状,然后是珠穆朗卓峰,也开始染黄了尖峰,营地的人陆续起来了,并拥到这个山坡,驻留、观看、欢迎呼,享受这美丽时刻,还不停地拍照,以期留下这美好时分。


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如果按昨天那个妹子说报名费13800,那么现在这个时刻也值。

豁出去了,在珠穆朗卓峰下,我也要跳一个。


动作优美,舒展性却很一般,比在船底顶的那张姿态要差不少 ,但是胜在山的高度。

然而,远处的珠峰,始终有一点朦胧的面纱。


无关紧要,还有几天行程,还有措学仁玛营地,当时如是想。

尽情地度过清晨这快乐的一个小时之后,几路人马,不管轻装重装的,都在收拾装备,有的就直接去措学仁玛了。


营地,只剩我们三人,秋天正从白当赶过来,一会,他说不用着急,拉姆朗措营地就在附近不远处,有兴趣地可以去白当营地看看。


jh和m说只想躺平,我想近距离看看珠峰,于是单人轻装前往,一根登山杖,半瓶水。

清晰地洛子峰与珠峰,双子座般呈显在眼前。

白当营地并不远,缓坡爬升,但是高原上坡,总感觉有些累。


终于到了,我站在距离白当营地百米之遥的一个坡顶,这是我最接近珠峰的距离了,遥望珠峰。

然后拍了几张照,用手势请一个年长的放牛的帮忙拍了张照。

我不知道是否还会重逢,也不确定是否会再来,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然后转身。

往返营地,花了一个多小时,回到俄嘎,然后收拾装备,前往背后的湖边营地。

秋天在前面带路,一段陡坡后

俯瞰营地

越过一个山坡,就看到这个翠绿的绿,天空是蓝的,湖的形状是漂亮的,我的心情是愉快的。

用脚步丈量一下

早早地把营扎好了,这里幽静的湖边,只有牛马,没有牛粪、没有喧嚣。


如果,今晨来到这里,日照金山的倒映就能看到了。

时间很早,山中的岁月,悠闲的一个下午。


阳光、湖边、微风,我刚好带了点茶,据说神农的包里不缺吃的,所以开始煮茶。


前几天充电宝一直充不进电,今天横下心来,死马当活马医,将太阳能板有字的一面放到背面,居然开始充进去了,这下没有用电焦虑了。

队友的太阳能板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28日,D6,拉姆朗措湖畔营地~汤湘营地


今日行程,12公里,爬升570米。

早晨,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日照金山,可惜了这么大的一个湖。并且雾气很浓。


于是,我们起帐,开始前往汤湘。

重走来时路,这个碎石坡,现在走回头路下坡,不用如此狼狈,可以扬眉吐气了。

中午,我将早上蒸好的风干牦牛肉,嚼得腮帮子累,感觉每一条肉丝的纤维都要用力的嚼。


爬坡没高反,嚼这个怕要嚼出高反。虽然嚼起来累,但是比袋装的好吃。


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以前只知道空中加油,没想到有空中脱壳

往热嘎的回程路,轻车熟路,更不用看轨迹了,我挥动自己的手机,将这鲜艳的一幕幕留下来。


他日回忆,我会记得,二0二五年五月,嘎玛沟鲜花盛开的时候,我也曾来过,也曾醉过。

回到前日热闹的营地,如今人去地空。


独留白云悠悠。

来到附近小溪的水源地,打了一瓶500毫升的水备用,然后回到营地等待m,我跟m说,汤湘没有水源,咱们背1升多水上去,她说看到轨迹,汤湘营地有个水源标志点。


在营地休息了一会之后,她也过滤了一瓶水,然后准备上坡,400米爬升的坡。我不太想走回头路去汤湘,想直接去热嘎到措学仁玛的路上,找个平坦的地方扎营。不过现在行动要一致,只能去汤湘了。

来这里的几天,每一天,基本是大晴天,所以一万毫安的充电宝,每天,从10点到下午四点,大概能充7000毫安。

上坡途中,遇到一大队牦牛队。


牦牛多,物资多,或许后勤更有保障。

登上坡顶,我往措学仁马方向走了一小段,以期发现有什么营地,前面确实看到有个平坦的地方。

在坡顶等了一会,还没看到他们上来,于是和m走到汤湘营地,这时,有几个山友也停下来扎营,一个使用duston帐篷,

然后一起按轨迹的标志点去找水源,到达后却傻眼了,水源干涸了,几个山友拨营去热嘎。


一会秋天来了,他俩就在我刚才在坡顶上看到的措学仁马方向的那块平地扎营,jh讲,说好的是来这里,所以俩人最终还是回到汤湘。


我和秋天准备一起下坡去热嘎打水时,秋天说自己一个人可以,这可是上下400米的坡,这也许是我此行中唯一一次的偷懒,秋天太牛13了。然后他返回时,看到一个着蓝冲锋衣的四川小伙,因想直接去措学仁马,也一起回到汤湘,这一晚,汤湘营地有五人扎营。


小伙子00后,他说两个拼车的搭子正赶来汤湘。他在早两天前,往卓湘的路上,走错路,并且因为没带雨衣,被一场雨淋得差点失温,同行的女山友报救援,顺便把他也救援了。


他背了48斤,现在行程缩短,得减负把多余的食物吃掉。我也有幸分享到了一些。我们协助他搭起帐篷,也劝说他,高海拨长线,要带基本的装备,比如雨衣。 


29日,D7,汤湘营地~措学仁玛营地


今日行程,7.1公里,580米

又看到珠峰的日照金山,成色很足

然后拔营,往真正的目地的出发:措学仁玛营地。


今天,天气出奇的好,拔营后,我和m,00后小伙开始出发,秋天和jh一会要拍照。

早晨,把牦牛风干肉蒸一下,早上吃一条,路餐吃一条。

小鸟来挥别

花儿为谁开

背后的雪山不语,却一直默默地注视我们前往措学仁玛的脚步

最左侧山谷,右侧前进的路,我们走在山坡上,顺着山谷前进。

今天大晴天,00小伙不时回头望,他说他拍到了人生照片

我也来一张,不过这可能不是我的人生照片

无比接近冰川

给小伙来个背影

到营地了

下午3点前,到达传说中的措学仁玛,这是每个来珠峰东坡徒步的山友,不可忽视的营地。


附近有六个湖,最好的是石房子边装了太阳板的山坡上的那个,可惜水干涸了,我们来到了第二好的营地。


本来我按轨迹的标注提示及扎营痕迹,已确定到达了,但是队友网上一翻沟通,有的答复乱点鸳鸯谱,反而提示错误,轻装来回兜了一段路,又累得气喘吁吁吁。

我背着包到湖边时,一对鸳鸯在戏水,被我惊扰了,还没来得及拍照,就飞到第一个湖了。


过了好一会儿,秋天和jh也来到了,秋天走错路,多爬升了一两百米,他说途中看到了第一理想的湖。

吃完晚餐后,就安心睡觉,静待天明。


30日,D8,措学仁玛营地,美好的一天

今天原地休息。

清晨6点20,当我拉开门帘,又一次惊喜,又一次出现如俄嘎营地早上的一幕。


蓝色天幕下,从左至右,马卡鲁峰、珠穆朗卓、洛子峰犹如女神般,静静地伫立在前方,右侧的珠峰依旧神秘,不轻易示人。


相遇实在太美,最美的景,此行就来了两次。

我赶紧起身出帐篷,解决三急之后,快速绕到湖的对面,拍下了这几张照片,时间大概在6点50之前。


队友们也陆续起来,打着头灯往这边赶。


当时我以为,队友也以为,这一次会像在俄嘎那天的清晨一样,快乐会持续一个小时。

然而,风云突变,雾气袭来并加速,直到笼罩了整个湖面,我惊呆了,队友们也是反应未及,有的在调无人机,有的还在对面。


所以,手快的就有,手慢的,美景就只有在脑海记忆中。


再多半个小时,就有日照金山倒映图,半个小时,不,只需要10分钟,也可以完美,也可以高潮。

大家在不甘心中回到帐篷,当时我想立即收帐篷下山,毕竟30分钟的时间窗口,对比一天的等待,太难遇。也许这次的好天气,给了大家错觉,误以为这美丽的倒影是很容易重现。


从进山后,连续8天好天气,已经快到转折点,但是秋天说预报明天是大晴天,要再等一天。


不用收帐篷,搭帐篷,也无所谓,我也乐于等多一天,再说就地不动,也消耗不了多少能量。



在湖边,有一包垃圾,以及好几个丢弃的气罐,里面有燃料,还有两包未拆的方便面,我用了其中一个气罐。秋天带了一包香肠未使用,我用了2/3根,还有多余的米,取一餐的米做了顿晚饭。


陆续有人过来扎营,一对母子将帐篷从第一个湖移到湖边拍照的位置,然后过来想用我的太阳能板充电,上午太阳光强劲,她来了两次,却没拿充电宝,直到下午四点时,才拿过来充,这时,光照已没那么强烈了。如果上午开始充,电量就有很多。


大概7点时,小伙子过来取回充电宝,放了两条长的士力架和两条牛肉干,我想了一下,背上山不容易,各留一条,追上去给回两根。

一对母子将帐篷扎在对面山脚下。


晚上陆续有人过来扎营,然后等待明天,我这时已心如止水,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要知道,今晨多好的开始啊。

下午风很大,开始烧了半锅煮茶后,然后又烧了满满的一高压锅

然后有山友陆续到来,一个鞋底都脱了。


31日,D9,措学仁玛营地~轮珠村


今日行程,爬升370米,下降1300。

对于明天,无论是哪种选择,只有去做了,才不会后悔,不做,也许会一直悔恨自己。

昨夜,并未下雨,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如果清晨想通透地看到雪山,晚上下多一点雨会如愿,这只是我的个人经验。

早上醒来时,理想的画面并未出现,相反,一直下雨,天气也越来越冷,终于等来了此行天气最差的一天,雾气弥漫,久久不散。


不光是我们,所有在这个营地的人都在失望中收拾帐篷,准备出山。


手有点僵,戴手套都不利索,在纷飞的雨中,打包,套上雨衣,开始爬坡。

漂亮的湖,匆匆,太匆匆。

朗玛拉垭口

在快登上5350米的朗玛拉垭口前,我累得直喘气,套上雨衣,行动很不方便,水也喝不成,干粮也无法吃。


在上完所有坡,来到一段平路的缓坡凹陷处,我解开雨衣,吃上了小伙留下的士力架,连喝几杯热水,再爬升10来米,才登上垭口。


秋天返回过来想帮忙背包,但是大家都已经上来了,过了垭口,就是陡坡下降了。吃了士力架,我的状态回归。

在上坡过程中,开始是雪粒,下坡时,就变成了雨,下个不停。

我开始加速下陡坡,到达小冰湖的一处岩石地点吃了路餐

一路加速

一个陡的碎石坡之后,经过一大段平路后,


有一段分岔路较多,选择也多,有的走溪谷边,有的走半坡,我在前面,选更靠近轨迹的行走。


然后一路走,一路等。

直到下山,来接送的师傅,走出小房子。

珠峰东坡,我们顺利地出山了,这次珠峰东坡的徒步顺利圆满完成。

当晚回到日喀则,一路上,风和日丽,低垂的洁白云团,衬托蓝得出奇的天空,如诗美画,似水人间。

七、小结

过去几年的徒步,我大多在3千8百米海拔以下的山,珠峰东坡,算得上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高海拨长线徒步,对我而言,这是一条一生一次的徒步路线。

很幸运遇到给力队友,很幸运遇到很好的天气,最终幸运地完成这条顶级线路,秋天、jh、m、以及本人,顺利完成了这次重装徒步,感谢队友,感谢路上遇到的山友。

整个过程,从优洛村起点,到晓乌措、卓湘、汤湘、热嘎、俄嘎、白当营地,就是沿嘎玛沟逐渐深入,不断接近珠峰的过程,每前进一个营地,离珠峰更为接近。

如果要近距离观赏珠峰,最起码要到俄嘎,白当营地是最近的,缺点是水源稍差,可以考虑从俄嘎背水。

想观赏冰湖倒映,措学仁玛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另外俄嘎营地附近的拉姆朗措营地也非常不错,根据徒步时所在位置,因地制宜。

这次没去BC大本营,整条线路,全程73公里,翻越的垭口最高海拔5350米,从5月23号8:25进山,到5月31号16:31时出山,全程9天8夜,前面8天晴天,最后出山一天雨雪天气。

全程冲锋裤、速干长袖及冲锋衣,有时加上抓绒衣,有时加一条类似秋裤的打底长裤,翻晓乌措垭口及朗玛拉垭口时,有一段穿了羽绒服。抓绒长裤、羽绒裤、冰爪雪套全程未用上,袜子和鞋全程干爽。下山时,右手速干长袖,袖口有部分淋湿。

第一次来,遇到绝佳的风景,在这鲜花盛开的季节,看到了日照金山、看到了冰湖倒映、看到了地球之巅!

八、后记

31日晚上22点多,回到日喀则,在市区住了一晚,回到青旅的当天晚上,照了一下镜子,变化如此之大,脸部晒伤,上部白色,下半部分黑包公,很憔悴。那时载我们的师傅说他是98年的,当时很惊讶,现在我一点也不惊讶。

第二天,6月1号下午坐动车到拉萨,在康城青旅附近的那个小什么牛的民宿住了一晚,这两家民宿是同一个老板,里面很多骑行的车友。

也许是这次徒步过程太过美好,我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所以,西藏之行徒步三件套的另外两个:库拉岗日暂时不想去,希夏邦马海拨太高,于是决定回广州,订了6月2号的火车卧铺,山友宁静也是2号从拉萨返回家。

2号上午11点,从康城青旅步行到到热力其小区站,乘1路公交车前往火车站。

离开拉萨的那一天,温度19度,轻风从半开的车窗吹在身上,舒适怡人,窗外,天空正蓝,一如我来拉萨的那天。

55个小时后,6月4号晚上8点回到广州。

4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缥缈的峯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缥缈的峯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