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乐山> 峨眉山最后一条登顶野路 || 大沟穿越万佛顶

峨眉山最后一条登顶野路 || 大沟穿越万佛顶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峨眉山最后一条登顶野路 || 大沟穿越万佛顶

2025-07-03 21:24:15 8639

海拨3099米的峨眉山万佛顶,是日出、云海、佛光、英仙座流星雨四大自然奇观的全国最佳观赏地!更有高山杜鹃、流瀑与十方普贤同框的绝世风景!

🥾🗻 :

        这是一条怎样的朝圣之路?让攀爬者笑容里夹杂着疲惫,背心里浸泡着汗水,胸腔中奔涌着激动。
这是一条怎样的朝圣之路?从海拨899米到3099米,陡然上升2200米。
        这是一条怎样的朝圣之路?短短7公里路程,极速攀爬也得7小时。
        这是一条让户外人敬畏10余年之久的朝圣之路,肆虐的藤蔓与横生的枝节像一头巨兽将其封禁,所有人都被挡在无形的山门之外。
        从初入户外的二愣子到已然成为一头重装驴,它一直在我的仰视中,却不敢妄想。
        滚石、毒蛇、山洪、野兽、迷路、失温、高反、滑坠、崴脚,风险无法估量。
        爱山的野心从未熄灭,你看,峨眉之子像一群灵猴一样长年活跃在万佛顶以东的绝壁之下,试图再次叩开梦的大门。无数次探索,累计万千公里的踏访,终究冲破禁忌,将尘封已久的路途展示出来。
        而今,它已被大沟山民精心修缮,重返历史舞台,成为巍巍峨眉仅剩的一条朝圣野路。
        梦寐以求,趋之若鹜,接连不断的驴友纷至沓来,问道仙山。
        云端之上,神秘的净土,梵音弥漫,佛相万千!



📞 呼吁

        每一座山都应该保留一条原始登顶路,让爱山的子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朝山。大沟穿越万佛顶是目前峨眉山仅剩的一条登顶朝山野路,呼吁社会力量共同守护它!愿它一直一直不被封禁、保持清洁、静谧如初。

✅  驴行行息 | 仅供参考

驴行时间:2025.06.28
穿越线路:大沟--摆楼--大木梯--小扒梯--丫头崖--黑竹林--大扒梯--老板厂--鹅颈子--烂石槽--大岩脚--斧开石--手扒岩--偏坡--万佛顶
徒步距离:约17公里(其中,大沟至万佛顶8公里;万佛顶至核桃坝9公里)
徒步时长:13小时(其中,大沟至万佛顶10小时;万佛顶至核桃坝3小时)
海拨升降:上升2200米、下降1200米(起点海拨899米;顶峰海拨3099米;终点海拨1899米)
潜在风险:泥石流、山体滑坡、滚石、山洪、滑坠、失温、高反、体能透支、蚂蝗、毒草、毒蛇(‼️各种巨毒毒蛇,分布在大沟至万佛顶全线。哎呀,好恐怖啊)等等
水源分布:0至2公里的大沟、8公里处的万佛顶、14公里至17公里的公路上
装备要求:冲锋衣、雨衣、轻量羽绒服、速干长衣裤、帽子、头灯、头巾、雪套、登山鞋、溯溪鞋、路餐、饮用水、清凉油、身份证、手机、户外手表、备用现金、充电宝、登山杖、手套、户外背包等
穿越季节:大沟至万佛顶穿越时间4月上旬至11月底,其余基本上是冰雪封山季。每年4月15号至20号左右,下老板厂至鹅颈子一带大杜鹃花开;5月1号左右,黑竹林至大扒梯这一带沿途路边几十根珙桐树开花;5月20号左右手扒岩这一带最美岩匙花开;5月份至6月份大岩脚至偏坡杜鹃花开花
❗️:大沟每年6月份至9月份是山洪暴发时间段
‼️:此线路存在高风险,前往需谨慎,量力而行

✏️ 线路 + 美食

        可规划峨眉山多日行程,将景区官道与该条野线相结合:
        第一天:峨眉山大沟纳凉,晚上住徒步起点的大沟农家乐,无需提前订住宿
        第二天:大沟穿越万佛顶,登顶后继续徒步至金顶住宿(万佛顶无住宿,自带装备的驴友可在万佛顶露营)
        第三天:①金顶观日出、云海后经接引殿、雷洞坪、仙峰寺(或万年寺)徒步下清音阁,再乘景区大巴返回峨眉城,该线路经过景区,请自觉补票 || ②金顶观日出、云海后经接引殿徒步到雷洞坪再乘景区大巴经零公里返回峨眉城,该线路经过景区,请自觉补票 || ③金顶观日出、云海后返回万佛顶徒步下黑垭口到核桃坝岗亭,该线路经过景区,请自觉补票,但目前经过的该补票点尚在施工中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乐山美食品种太多太多,就算用三天时间都品尝不完。很多成都朋友下班后直接坐地铁来乐山吃晚饭、吃宵夜。每逢周末,各餐馆、小吃店门口更是排起长龙等待用餐。而从峨眉山坐高铁到乐山非常便捷,出租车也不贵。小伙伴们,爬峨眉山消耗的体能一定要到乐山吃来补回去!

🚕 交通 | 仅供参考

        可提前联系包车,从峨眉城出发到达徒步起点大沟,车程大约20分钟,包车费约80元/8座。
        对于1日行程,徒步到达万佛顶后有三种方式离开:①从万佛顶徒步3公里到达金顶景区(此方式一天返程存在难度,需关注索道及景区大巴末班时间,夏季18:00,淡季17:30,且购买车票时需补买景区门票);②从万佛顶徒步9公里经黑垭口到核桃坝,让包车师傅到核桃坝岗停停车场来接,车程约1小时,包车费约240元/8座,具体以师傅报价为准(此方式需提前联系好,核桃坝无手机信号。该方式虽然路程远,但可以把两条徒步线串连,且目前峨眉后山尝处于开发中,暂无售票处);③登万佛顶后原路返回大沟,该种方式存在难度、强度、危险性与时间性几大问题
        分享包车联系电话:152 + 8336 + 7902

❗️ 温馨提示

        此线有难度,有强度,需备充足饮用水。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全线98%的区域无信号,属户外穿越高风险、高强度线路!【下图黄线为景区大巴线路|约20公里、蓝线为景区徒步环线往返路|约53公里、红线为张沟穿越舍身崖线路|13公里、绿线为大沟穿越万佛顶至核桃坝线路|约17公里】



💕 穿越之缘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秀甲天下。万佛顶、千佛顶、金顶三峰耸立,绝壁临天,是佛家普贤菩萨的道场。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膜拜,而3099米的海拔高地也被朝圣者称为万佛顶。
        10多年前,上峨眉山顶峰的徒步野路有三条,分别是从海拨1400米的苦蒿坪经核桃坝过黑垭口上海拨3099米的万佛顶,单程约16公里;从海拨900米的大沟经丫头崖过老板厂爬大岩脚上海拨3099米的万佛顶,单程约8公里;从海拨700米的张沟经四季坪过三福堂爬舍身崖上海拨3079米的金顶,单程约13公里。每一条野路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耗时均在10小时以上。通常要提前一天到达徒步起点,次日凌晨打手电筒出发,天黑才能登顶。
        我的第一条朝圣路是苦蒿坪上万佛顶,是在2012年元旦,一路趟雪窝,用时10小时完成。第二条朝圣路是张沟上金顶,是在2014年4月,一路赏春色,用时11小时完成。第三条朝圣路因为蛮荒沉寂多年而无人敢问道,我更是连想也不敢想,以为永远也不可能涉足。谁能料到,大沟上万佛顶的路仿佛在一夜之间被热心山民修缮,驴友们蜂拥而至。沿途的路标防范了迷路的风险,优化的路径降低了路途的难度,我也有机会在青山白水、草木葱茏的6月领阅了峨眉山最后一片神秘境地。一路感受绿意昂然,用时10小时完成。至止,峨眉山东壁的三条朝圣路已用脚步一一丈量,实现了一个不敢想的梦。
        随着张沟山民被迫搬迁以及有经验的向导年岁增大,张沟穿越舍身崖野路渐渐成为过去。而苦蒿坪至万佛顶的野路已被开发,台阶从黑垭口修上万佛顶,其间两处设置拦网,公路从苦蒿坪修到黑垭口,处于断道施工状态,禁止民间车辆进入。一座佛国净土,差点再找不到一条原始的登顶路。
        就在这时,大沟穿越万佛顶线路重返历史舞台,终究没给峨眉山的子民留下遗憾。
        本条线的徒步起点大沟位于峨眉山东壁,海拨900米,沟深壑暗,水质清亮,被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列为优质的天然饮用水源地,其矿泉水瓶身上的瀑布图片即取镜于大沟深处。深山老林中,大部分水域人迹罕至,没有手机信号,堪称秘境,是夏季纳凉避暑的绝佳圣地。2017年,我作为领队获得8264平台与诺诗兰品牌联合推出的“NORTHLAND第三季‘徒步涉’”装备赞助,带领15位队友溯溪探源,攀上大沟之心,抵达大沟深处海拨2200米的大瀑布群,领阅了大沟的神、奇、秀、美。
        事隔8年,内心的温柔依旧,对大沟的情义依旧。我再次回来,要从这里起步一步一步爬上峨眉山的最高峰,内心的激动无言以表。
        有朋友说,你才不嫌辛苦呢,半夜就要起床。
        当我们头发半白,还有多少事能激起心底的涟漪?还有多少风景值得我们不畏艰险?作为峨眉之子,这条路一直是我想要走的,而突如其来的机会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碧水滋养青山。这一趟,我以为只是来圆梦,殊不知踏上的是一条古老而神秘的森林之路,目不暇接的奇花异草与千姿百态的树木让我的每一步都充满惊喜,忍不住频频赞叹。它与张沟穿舍身崖的风景不同,上沟后全程在林中攀爬,满眼新绿,浸人心脾。







        那是一种爱的滋味,甜在心坎里。那是一份向上的力量,积蓄在心坎里。我知道,这条路我一定还会来,来见一次就开进心坎里的精灵之花。





🦯️ 徒步起点 | 大沟

        今天线路的强度很大,且难度与危险并存,是一条不容易走的野路。
        为了保障途中有充足的时间,大家决定早上六点开始徒步。大沟离峨眉城有30分钟车程,意味着我们五点半就要到达包车点峨眉大厦。
        闹钟设定在三点五十分,迷迷糊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出了门,到达集合地点才五点十分。
        待小伙伴们到齐,一起坐上提前联系好的包车往大沟出发。天太黑,经过农夫山泉厂区时,看不到上方的峨眉山,但我清楚地记得8年前第一次进沟时在这里看到的白云之上的峨眉山的样子,一条祥龙正张牙舞爪飞腾在万佛顶上。
        熟悉的路,熟悉的大沟,还有记忆中庆功宴上的小伙伴们与月色里摇曳的红酒杯。
        包车师傅把我们送到徒步起点时,天已经朦朦亮。队伍中有我认识的朋友,也有不认识的驴友,一番介绍以后,给大家拍下此行的第一张合照。
六点半,一行10人正式出发!
        看看表,显示海拨900米。





        远山如黛,微微显露出轮廓。



        6月的大沟水量略显少,比不上印象中8月的大沟水量,魅力打了几成折扣。



        但蝴蝶石依然以美的姿态跃入眼帘,我的嘴角上扬,面容亲切,是再次见到老朋友般自然而然的表情。



        走过蝴蝶石,要爬一段手抠崖。因为路太陡,山民们在旁边的石壁上凿有一排排小石窝,路人上下行时可用一只手抠住石窝,防止滑坠。







        爬上手抠崖,穿过密林,来到一潭碧水前。一块巨石卧在潭中,貌似犀牛。8年前溯溪经过时,我们戏称这里为犀牛潭。
        蝴蝶石、犀牛潭,太过熟悉的景致,一切恍若初见。
        速度快的小伙伴们已经爬上犀牛石,正好落在我的镜深中。



        今天要专心赶路,没时间玩水,等下次邀上好友再来享这片清凉。 上犀牛石容易,下犀牛石难,队友间团结协作,以防滑坠。



        沿沟而上,抬头间撞见蔚蓝如洗的天空里飘浮着棉花般的白云。



        逮住身边的几个小伙伴,把他们锁进镜深,留下此刻美好。



        白水涓涓,向下奔流,我们与它擦肩而过,是要去寻访它们的来处。



        战战兢兢踏上小断崖处横呈的木梯,还是虚晃了一步,幸好没滑倒。这里长年滴水不断,木梯湿滑无比。



        虽然已是雨季,但丰水期还没有到来。





        每每遇上标志性的石头时,小伙伴们总要爬上去玩耍一番,给行程增添几分野趣。
        巨石很不好爬,上上下下都需谨慎。





        一面小红旗被牢牢固定在悬崖边的枝丫上,给初次到访的驴友一份明确的指引。听说,是大沟的热心山民所为。对大沟到万佛顶全线进行了精心布设,那得背多少面红旗上去?一路固定又是多大一份工作量?
        不得不打心底里谢谢他们。



        沟石裸露,大部分地方只要轻轻纵身一跃就能通过。





        山谷里的野花开得明艳,开得烂漫。像是被一群花蝴蝶拽住胳膊,我们停下脚步,看它们在无边的绿波里翩然起舞。



        经过一处瀑布,瀑布下插着一排红旗,瀑布边长满藤蔓,一时分不清它是不是我印象中那条。跑过去看,还是看不仔细,只好怏怏地离开,继续追赶前面的队友。


        后来证实,它就是我印象中那条神秘的洞中瀑布。多年前,峨眉驴友梦回大唐就曾在这里拍到一张经典照片:山洞上方凿开一扇天窗,一条瀑布从洞口散落下来,落珠成帘。一束阳光至上而下徐徐铺开,照在洞中一对熟睡的父子身上,画面充满爱与温暖。(下图为峨眉驴友梦回大唐拍摄)



        还没好好欣赏大沟的水,还来不及深入大沟再看看上面的珍珠瀑布、大沟之心与海拨2200米处的大沟瀑布群(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广告图片拍摄地,同时也是我2017年领队溯溪探源大沟到达的最深处,即下图拍摄位置),我们就要拐离大沟了,从大沟的右侧开始向上爬坡。



        算算时间,在沟里只走了1个小时。
        这是一条年代久远的山路,路径依旧清晰。
        想必,最近10来年少有人走跟大沟的山民搬迁有关系,跟荒草蛮长有关系。



        坡道爬了不足20分钟,沟那边群峰林立,在缥缈的薄雾之中若隐若现。



        大家的心情瞬间舒展开来,忘记背心早已被汗水浸泡的不适,拿起手机一阵猛拍,每按动一次快门都是对眼里风景的无限赞叹。



        再向上几步,视野更加开阔,高不可攀的岩壁像一个绿巨人巍然耸立。情绪开始激动,心旷神怡。



        回过头来,开始专心攀爬。



        小扒梯,海拨1350米,距离徒步起点约需1.5小时。



        一段陡上坡以后,经过一处岩腔,丫头崖到了。





        在丫头崖,后我们10分钟出发的另一支队伍追了上来,老远就听到期待与我在路上偶遇的木子姐喊我。嘿嘿,今天她终于有机会亲自了解我的amazfit华米T-rex3户外手表了。从我发布amazfit华米T-rex3测评报告那天起,她就一直想入手同款户外手表,苦于没有看到实物,心里没底,到现在都没敢下单。
        三两分钟也只能看个大概,我决定在下山的路上再给她试戴。事后她说,就是字体略小,如果能够照顾老花眼将字体变大就好了。
        其实,amazfit华米T-rex3已经是1.5英寸大屏,屏占比达到96.7%,在目前的户外手表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我将木子姐的体验反馈给了华米研发部工作人员,期待华米下一代新品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两支队伍相遇在海拨1500米的山坳处,看了一眼,19个人。谁能料想,曾经谈虎色变的大沟穿越万佛顶线路差点变成赶场线路。
        天下驴友本一家,同一天走同一条线是一种缘分,不管熟悉与否,一起来拍一张合影吧。
        今天早上大家都起得早,眼看已经8点多,干脆就在山坳处简单补充一点食物和水。驴友们拿出自己的备用食物,互相分享,气氛非常融洽。
        也许是我们的闹腾声惊扰了山中的猴群,它们怒吼着发出阵阵怪叫,骇人听闻,完全是在向我们示威。



        不敢多停留,继续穿越。





        阳光洒在林间,一路斑驳。





        明明汗流夹背,却又真实感受到山风拂面的清凉。



        走不了多远就要上高步,大家手脚并用,拖,拉,扯,拽,爬,今天要把所有的动作都用遍。







        驴行是一种毒,驴行是一支兴奋剂,驴行路上能跟同频率的友友一路前行是一场愉快的心灵放逐。



        一边爬,一边拍照,每一瞬间都弥足珍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沟穿越万佛顶也许只有一次来的机会。无论难度还是强度,都容不得我们肆意妄为。





        在一段横切山径上,惊闻后面有人头倒栽栽下悬崖,幸而及时被身边的驴友拽住脚拉了上来。据说是因为鞋子不防滑造成的,不知道是哪个队伍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受伤。
        常常听别人议论线路的危险性,我在心里默默认为,其实每一条线都是存在危险的。有些危险要看自身能力能否把控,有些危险则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



        转过弯,一束嫩黄色的柔光斜斜切进山林,将雾气染成淡金色的纱。







        经过一片枫叶林时,满心欢喜。6月的森林绿意盎然,仿佛从叶片上往下滴淌,在植物蜷曲的嫩梢上流动,漾起透明的绿雾,迷蒙了双眼。



        密林中的根须藤蔓结实且牢固,几乎在每一个需要高垮步的地方都能寻到它们,借住它们抓扯拉拽,很容易爬上去。







        走在前面的木子姐对我说:“今天天气不通透,如果是大晴天,可以看到峨眉城,风景好看得很,你一定喜欢。”



        能够让这个长年活跃在峨眉山上的驴子一二再、再二三来爬的线路,一定有着非常的魅力。



        是的,这是木子姐第三次走大沟穿万佛顶了。她说,2020年用17个小时来走了第一趟,因为雨雾天气,什么也没看到。第二回碰到晴空万里,从头到尾走在惊喜中,满脸笑容。你看,她又来了。



        遍地嫩生生的荨麻可不是什么好草,人身一旦触碰,马上就会被毒起一堆麻疹,奇痒无比,疼痛难忍。回来后听说有队友中了草毒,手脚都起了疹子,恼火得很,去医院打了针才好转。也不知道是哪种草这么厉害。



        呀,amazfit华米T-rex3户外手表好抢镜,明明是一件小体积的装备,却是浑身上下最醒目的一个。


        猛然间瞥见树杆上的红标语,显示我们离万佛顶还剩3公里。查看手表,差10分钟到10点,海拨高度1900米。按全程8公里算,我们已经爬了5公里,海拨爬升1000米。



        还有1200米的海拨要爬升,任务还艰巨。









        脚下是一条年代久远的朝山路,路径清晰,石台阶层层叠叠向上延伸。





        藤蔓缠绕的绿林透着一股深不可测的气息,透着几分神秘,又寂静得让人害怕。



        频繁抓扯根藤,不敢再偷懒,赶紧拿出手套戴好。







        大多数时候,勿忘我、木子和我三个人交错在路上,大家都喜欢拍照记录路途,一路上爬得很开心。









        又爬了40分钟,我们才向上爬了0.5公里,离万佛顶还有2.5公里。这速度怎么比重装海拨4600米的勒多曼因还慢呢?





        自从有了华米T-rex3,再也不用频繁掏手机看时间和轨迹了。只需要提前从两步路户外助手下载线路并导入手表,在起步时将导航开启,途中随时抬起手腕就能了解前进的方向、与终点的距离以及实时心率。而华米最暖心的是它有手套模式,在野外恶劣环境下,戴着手套也能操作任意功能键,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而助,它的防水功能和侧边护桥设计更不惧风雨以及泥沙,手套再湿再脏也不怕。





        一路上暗自高兴,今天队伍的行进速度与我边走边拍照的习惯完全契合。


        其实,停下来拍照的间隙何尝不是一次对呼吸、对心率进行调整的机会?







        往山顶的青石板路承载着百年岁月,承载着朝山人的信仰。
        我们脚步徐徐,似闲庭漫步,沉浸其间贪婪地感受这通往秘境的清幽小径。
        既然这是一条不容易来的路,既然来了,既然时间允许,就要好好领阅一番。













        沿途的怪树是天然的路标,它们比盯在树杆上的小红旗有温度,只需一眼便难再忘记。甚至于下次你若再来,见到它们时一种亲切的感觉会油然而生。







        11点,到达下老板厂,手表上显示的剩余里程与路标上标注的剩余里程完全一致,我们离万佛顶主峰还有2公里。
        在海拨2150米的下老板厂,分布着一种神奇的濒危植物,群生,独枝,全身如水晶般洁白,夏季开花,花期3个月左右,花朵如一只朝天的小喇叭。它没有叶,不带一丝绿,像一朵顶着小帽子的白蘑菇,名字叫水晶兰。它还有一个不好的名字,所以就算它是珍稀植物,我也不愿意拍摄它。



        不要小瞧剩下的2公里,来过的队友说,先前上的都是小菜,硬菜还在后头。



        还要爬升900米海拨,其中有700米陡直攀升。出发前看等高线地图时,最后一段陡坡就把自己吓了一跳。





        再陡也不虚,虽然年龄比走张沟穿越舍身崖时大了11岁,但实力好像不减当年,大不了今天又拿11个小时来爬。



        一行10人,5个男生,5个女生。越往上爬,男生的影子越少,跑得只剩徐老师在后面收队。



        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越来越低,幸好路迹还算明显,不容易走偏。





        今天爬大沟上万佛顶的队伍有三只,我们的速度中等,不前不后,一直在中间。



        粉紫色的报春花开在岩壁上,整片岩壁只有它一株,一枝独秀,十分抢眼。



        接近正午,闯进一片原始森林,千姿百态的古树令人眼花缭乱,绿绒绒的苔藓包裹着整个树杆,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好久没去攀岩了,路边的大树勾起了我的攀爬欲,还没爬上去,另外两个岩友也凑了上来,三个人返老还童,在树杈间互相打趣。正是这些与你们自由放逐的瞬间串成了我的又一趟难忘的穿越路。





        在海拨2350米的地方有一块山顶平台,我们决定就在这里吃路餐,这里离峨眉山的鸡公啄不远。
        接下去的路就是今天的‘硬骨头’,陡与险并存。据说,有可能4个小时都啃不下来,需要大家补充能量,全力以赴。



        原本我是不敢在夏天来走大沟穿越万佛顶的,害怕蛇虫,但终究没抵过罗小白拍摄的这棵漂亮的枫树的勾引。满树新枝绿波荡漾,太养眼了。
        大自然魅惑无边,中了它的毒的人总是情难自禁克服重重障碍一趟一趟往山里跑。有时候是为了一颗树,有时候是为了一片花,有时候是为了一汪清泉,有时候是为了一条河谷。





        一上午都在寻觅这棵枫树,谁知道才过了短短数日,它已经变了模样,褪去稚嫩,变得成熟。它就在我们吃路餐的平地附近,我差点没认出来。



        如果能将脚步再放慢些该多好,我们就能驻立片刻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山风在森林中奔跑的声音。





        到鹅颈子了,离万佛顶还剩1.5公里。悄悄告诉你,就是这一步之遥,我们爬了整整4小时。



        鹅颈子是大沟穿万佛顶与张沟穿舍身崖两条线相距最近的一处,但我不清楚舍身崖那条线上的鹅颈子跟这里的鹅颈子是否有关联。



        短短一段下坡路过后,真正的陡坡来了。4小时持续陡直攀升,除了要有一颗雄心,还得有一定体能、经验与技巧。



        有人说,峨眉山是中国最难爬的景区(报国寺经洗象池上金顶),是哟,28公里的连续石台阶上升路专治嘴硬的人,而8公里的大沟穿越万佛顶则治腿短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稍微平展的地方也不敢大意。今天已经爬了6个小时,体能肯定有所下降。



        越过这个石嘴,前面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滑石槽。



        正在这时,天空下起了细雨。本来视线就不好,更担心雨披绊动沟槽里的石块滑下去砸伤队友,大家决定冒雨前行。
        窄仄的沟槽只能容下一个人,等待通行的时候,又逮住一个机会拍摄沟口垂吊的野花。在墨绿色叶片的映衬下,淡粉色的小花也有无比优雅的姿态。



        起步就是一个大大的考验,一人高的岩壁上落脚点不明显,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找准发力点才能一跃而上。


        后来我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的驴友在这个位置向左侧身,抠住石壁轻轻松松就爬上去了,比双手撑住左右岩壁硬上要安全许多。
        看,我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示范,身体转左就对了。



        沟槽里全是松散的片石,不敢用力踩踏,双手小心翼翼地趴在脚窝里,一步一步往上爬。







        天晴的时候,滑石沟旁高耸入云的山峰气势磅礴,人在底下仰望,犹如置身魔界一般。可惜今天雨雾迷朦,野草遮蔽,山峰若隐若现,看不明朗。


        雨还在下,交织着汗水,小伙伴们个个一脸倦容。



        下午一点多,爬上老岩脚,距离万佛顶还有1公里。不敢细想,刚才的0.5公里又耗掉我们整整40分钟。



        抬腕看手表,表盘上的信息与路标上的信息完全一致。



        拐离滑石槽,沿右侧的杜鹃林继续往上攀爬。
        修长的杜鹃树向阳而生,密密实实一大片。不知道前期来的驴友们是否遇上了它的花期,它们洁白如雪抑或粉红如霞的模样一定美艳无比。
        心里暗想,也许来年的杜鹃花季我们会再见。







        穿上杜鹃林,横切几步路,斧开石到了。




        据说,在斧开石常常会遇到熊猫的新鲜粪便。



        果然如斧头劈石一般,石缝窄得连我这副仅仅90斤的身板都得奋力才能挤上去。



        挤上斧开石,发现巨石顶端插着一面红旗,上面视野开阔。
        趁后面的队友还没来,三两步爬上斧开石,脚下是茫茫云雾。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头脑里早已浮现日出东方、云海升腾的美丽画卷。



        木子给我看她上次在斧开石上拍的照片,我一眼就找到照片中那根熟悉的石笋。



        虽然时隔11年,但我仍记得张沟穿越舍身崖那天曾数次将它奇特的身影锁进我的镜深。



        当年就是从它的正下方经老崖脚上的金顶,那条路径还历历在目。



        路旁,两棵大树反向生长,从侧面看像极了一个后抬腿的人。拉住徐老师让他站到树旁,比比谁的姿势更帅。



        6月的绿森林遍地野花待放,欣欣向荣,充满勃勃生机。
        一路爬得欢心鼓舞,一次就爱上了大沟至万佛顶的穿越路。
        有人问我:相比张沟穿越舍身崖,你更喜欢哪一条?
        如果让我再走一趟,我会毫不犹豫选择这一条,而且只在草长莺飞的季节来,就为这一路新绿。
        你看,随手一拍就拍到中国特有的珍惜药材岩匙。再过些时日,遍地粉白的岩匙花盛开,绿森林会更加美艳。



        原始森林比图片迷幻数倍,没时间寻找好的角度拍摄,但我还是不停地按动快门,记录路途也是驴行的重要部分。





        木子也是一个爱记录的驴友,她爬山的能力很强,只是为了等我才一路落在后面。



        我很开心今天与木子的偶遇,才有了这许多在路上攀爬的影像。




        下午两点半,来到手扒岩下。
        这是全程比较危险的一处,先是借助路绳垂直攀上接近3米高的崖壁,紧接着要横切悬空悬崖。
        步伐大,跨度高,最怕体能不佳的情况下与崖壁磕碰或者滑坠。







        因为地方窄,队伍长,为了给后面的队友腾地方,爬上陡壁马上进入横切路段,来不及息一口气。



        横切段大约2米多长,大概要跨4大步,中间正好有4个树弯可以踏脚,但完全悬空,视角上令人心虚。
        悬崖上垂挂着一根绳子,仅仅固定了最顶端,处于摇摆状态,不好把握,有甩动的风险。
        横在树杆上的绳索也是松动的,只能稍微借一下力,必须全神贯注,防止滑坠,防止踏空。





        顺利通过手扒岩,给小伙伴们点个赞。




        嘿嘿,不要得意,还有两小时才能上顶,继续加油!





        绕过峭壁,闯入又一片迷雾森林。抑止不住嘴角上扬,满脸欢喜。



        青苔松松软软地趴在树杆上,泛着柔和的微光。



        像是被爱滋养,老树精神焕发,朝着太阳的方向越伸越长,越探越高。



        整片森林寂静无声,只有风的轻吟。



        林下的山径疏松柔软,双脚踩在上面舒适无比。



        不是每一天都有机会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尽管脚开始乏力,还是希望时间跑得再慢一点,好让我们在森林中多停留片刻。





        张开双臂,与大自然尽情拥抱,无以言表的情绪满腔。



        这一天,身心自由自在,远离尘事,放空所有,在大自然中随意裁取画卷,吸收森林原气,感受森林之美。



        钻出森林,瞥见一头栩栩如生的石犀牛端端地望着万佛顶的方向。



        终于看到万佛顶了,悬崖之上露出红色一隅。



        最后一公里我们已经爬了两个小时,眼见三点已过,离最高峰还有200米。



        徐老师说,考验毅力的时候到了,最后200米就是一个又一个10米数着爬。



        来到又一个陡壁处,岩友徐老师不准我借力绳索,让我自己想办法。
        卸下背包,左右两边观察,惦起脚在左侧摸到一个若小的手点,轻松爬了上去。


        嘿嘿,徐老师背上背着一个包,手臂上还挎着我刚扔下的背包。



        看似短短的一个坡,其实有四五米高,相当费体力。



        海拨临近3000米,背心汗湿,有些发凉。木子不敢久等,加快速度往顶峰冲刺。勿忘我身体出现不适,我边走边等她,顺便又拍了一些沿途风景照。







        看着手表里的里程还剩下最后100米,我也加快了步伐,一心想知道到底在哪个位置与万佛顶的石台阶相逢。







        还剩92米,答案马上就要揭晓了,心越来越急切。



        还剩87米,猛一抬头,撞见万佛顶的石台阶。一种失落感莫名涌上心头,失声喊道:“哎呀,怎么就到了?”



        哎呀,真的到了。



        还没缓过神来,人已经站在万佛顶的石台阶上。



        还没缓过神来,已经来到万佛楼阁下。



        径直往万佛顶最高峰的海拨标牌处走,马上就到了。25米、15米、5米......



        走到海拨标示牌处,手表剩余里程精准地显示为0米。



        海拨高度也与实际一致,上升2200米。

🚩 万佛顶

        2025年6月28日,大沟穿越万佛顶,到此刻顺利登顶!


        下午四点半,两支队伍19人齐聚海拨3099米的万佛顶,实现各自心中又一个梦。



        顶峰的天气不好,一阵风来,倍感阴冷。
        按照计划,我们还有9公里下山路要走,海拨下降1200米。对于已经爬了10小时的我们来说,接下来的路有一定强度。
        今天的队伍中有一个人是我的表哥,他的速度快,全程走下来,我只能在起点、万佛顶和终点看到他的身影。虽然我们两兄妹都热爱户外,但同行的机会不多。
        找了个地方快速换好干衣服,拉住哥哥拍下此行合影。



        万佛顶至核桃坝原本也是一条经典穿越路,10多年前走的时候还需要请向导带路。因为景色好,里程适中,深受乐山驴友的喜爱,从核桃坝上过万佛顶的驴友不计其数。
        如今,已经处于开发状态,石台阶从黑垭口修上了万佛顶,而核桃坝到黑垭口更是修了公路。
        森林还是这片森林,只因为野道变成了台阶,怎么走在上面竟感觉无滋无味了?



        中途设置了两道拦门,上面绕了一圈铁丝网,我们要从侧面找地方绕行才能通过。



        等走到第二道拦门时,就到了海拨2400米的黑垭口。不久前,私家车还能开上黑垭口来,如今,在核桃坝设了花杆和岗亭,断道施工,不让私家车进。

♀️ 徒步终点 | 核桃坝

        3个小时从万佛顶跑下核桃坝,担心的暴雨还没有落下来。
        在核桃坝坐上包车,结束一趟难忘的驴行。

❣️ 结语 

        峨眉山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与乐山大佛联合评定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高等植物多达3000多种,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
        境内的徒步路线数不胜数,春季杜鹃满山,夏季森林葱茏,秋季红枫似火,冬季白雪皑皑。冬季赏雪,夏季纳凉,四季兼宜。
        看不完的景,爬不完的山,秀甲天下,雄居峨眉。
        日出、云海、佛光、流星雨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奇景观!
        再次警示,该线路属于未开发区域,存在高风险、高强度,特别是毒蛇、滚石、滑坠等风险。一旦出现意外,无法实施救援!




120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色影驴途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色影驴途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