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三亚> 科普(3):海南热带雨林“巨木翅膀”的板根生态

科普(3):海南热带雨林“巨木翅膀”的板根生态
相关轨迹:2025-07-07 06:23五指山市
《巨木之翼》
它们从泥土里升起,
像巨木垂落的翅膀——
不是为了飞翔,
而是为了更沉重地,
托住整座天空。
十米高的拱门,
十米宽的寂静,
在溪流边,在昌化江的源头,
树木用根须写下:
大地的力学,
比翅膀更接近飞翔。
这次在五指山热带雨林登山徒步中,特别是在昌化江源头的溪流中,时时可见高大乔木的板根。
这些板根仿如巨木的翅膀,没有飞向天空,却飞向大地,深入大山的土壤。巨木翅膀虽然没有在天上飞翔,却令巨木高耸入云。
有些板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支撑着一棵棵巨木,令人叹为观止。

热带雨林的“板根现象”是指热带雨林中的一些巨大乔木,在树干的基部延伸出一些形如板墙的翼状结构,即板根。
这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所特有的板状不定根,也可视为一种气生根,由乔木的侧根外向异常次生生长而形成,是高大乔木的一种附加的支撑结构。

板根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热带雨林中,一些具有板根的树木在还是小树时,往往就具有小板根,以后随树木的长高而逐渐加大。

不同树种的板根发育速度是有差异的。例如,四数木的板根从树干基部生出,斜入土中发育成垂直扁平的板状;而印度榕的根系则尽量向土表延伸、扩张,形成地面根并相互愈合成网状。

这些不同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征表明,不同树种在板根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树种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有关。

五指山热带雨林的板根生态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和生态功能。
形态特征:板根是热带木本植物特有的板状不定根,属于气生根,由乔木侧根外向异常次生生长形成。通常辐射生出,数量以3-5条居多,且以负重一侧更为发达。一些巨树的板根可高达十多米,延伸宽度达十多米,形成巨大的侧翼。
形成原因:一方面,热带雨林中的乔木身躯高大粗壮,树冠宽大沉重,需要强大的支撑结构来维持稳定;另一方面,该地区土壤浅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或近饱和状态,根系难以深入深层土壤,且土壤中空气缺乏,板根向地面生长,既能获取氧气,又能在浅薄的土壤中更好地支撑树干。
分布范围:板根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在国内,云南省东南部、海南省五指山山区、台湾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万大山山区的热带沟谷中均有发现。
生态功能:板根可以增强并支持高大乔木的地上部分,避免因树冠宽大、上部沉重而头重脚轻;能够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提高树木的稳定性;还可以扩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吸收土壤表层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


给江湖醉子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