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香港> 港山行(四)——蚺蛇尖

港山行(四)——蚺蛇尖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港山行(四)——蚺蛇尖

2025-07-18 13:26:26 4367

【封面 远眺四湾】

 

这是第八次香港徒步,终于被上了一课,热炸了!!


之前都是至少走两、三条路线才合并发一个游记,概因觉得港山一日行要么强度不高,路程不够,或素材时长不够。这次单发是其既创造了一个视界,又足够的漂亮,比前七次景色都更独特;且时长够,距离也够,场景转换也够,关键是热度更够到上课——不是拼血条的物理攻击,而是久未遇见的魔法伤害,仅在虎牙线遇到过。还有最后一点,当一条线路走完觉得不过瘾时,从另一个层面也印证了以上种种的够其实是在暗示心理补偿机制上的不够。在现代社会的夏季,累倒一个人没那么容易,热倒一个人却没那么难。能去户外运动大概率是不怕累的,个别除外;但大概率是怕热的,个别也除外。


这次就是天气巨热无比,尤其登顶蚺蛇尖后往长咀的路上,无遮无拦,顶着盛夏烈日狂晒,海风虽大却自带湿热导致基本不散热,体温迅速上升直至热爆了。登顶前虽然也热,但总体感觉散热与生热基本持平且略有剩余。最热的是在翻过东湾山后下到底,右拐可去东湾沙滩,直行去长咀。我们选择直行,但很快就发现不对劲。那时候正值午后两点前后,路上的植被稀稀疏疏,一人多高的树根本提供不了树荫作为休息点来实现蛙跳岛模式。感觉散热机制基本失效,身上的皮肤尤其脸是烫的,像呆在锅炉旁一样,唯一能呆的方式是坐下来躲在伞下喝水。另一位小姐姐倒没这个限制,一个人刷刷刷跑前面小山坡上看了一圈回来了。因为前队就我俩人,加上这次少带了一瓶冰水,回撤了,三咀下次再来(就在下图的前面打道回府了)。

以上种种说了这么多拗口的话,多少把心中的一股不服之气吐出来一点了。要是山高路远难度大走累了无话可说,这热晕了肯定不服,影响发挥还没使全力呢。这次是山海路线的大晴天,树少草多,光线充足,拍照明亮,地形地貌场景转换丰富,体验感强,直接上全流程图:

 

落马洲出发


打五座绿的直奔西贡户外知名点,北潭凹。 忘了介绍活动规划:本次前景满分路线是一尖三咀过四湾,标准路线上一尖长咀过四湾,保本路线是一尖N咀过四湾😂(n<1)。

熟悉的角度,左边是上次去黄石-湾仔线,这次右拐去咸田方向。

麦理浩径二段首见蚺蛇尖,躲在山海之后,今日盘它。香港徒步的标配:山海相连,无处不在。

小水泥路一直往前,蓝天白云绿油油,心情美滋滋——当时真就这么想的,尖咀湾一起盘。背包比较沉,带足了水。有多足,白天九小时17多公里消耗近五千大卡灌饱了水的酷热下,晚上回到家清理背包,还有1.2L未开封+约1L几个开了的。至少在水量上能支持去趟长咀。

到达赤径小码头

此处还有村屋,斑驳的墙皮,爬墙的山虎,急匆匆的背包客,都定格于这一瞬间。

下图这一大簇植物长的挺好

丝网

能呆这里打一天渔也是不错的体验,下午收获了再烤鱼啤酒K歌。

赤径大码头,应该有客船定点航线。

绿掩半山海,一栋小洋楼。

海湾很清澈,海风很拂面。

走完全程至少二十公里要赶夜路,于是大家开始赶时间。第一个小时走了四公里起码,结果第二个小时一公里。

到达大浪凹交汇点,直行继续小水泥路是去四湾之一的咸田湾,我们左拐走台阶先去蚺蛇尖。

上图这样钻林子,稍微爬高一点周围植被矮了些,回头看一座绿山扑面而来。看地图叫大门山,也有路线可以刷。

右边是收尾的目标,一个大海湾被分成四个沙滩湾。

前方是第一个目标,蚺蛇尖。三咀目前都在尖后面

握宁!!

尖的角度正好,这是位大神级。

拍个照的功夫跑出去一大截

蚺蛇尖山脊线明显,从湾那边上来似乎更直接。不过得先花时间过四湾,不划算。

横竖两张再回望,刚刚的绿山一大半已经藏在山线后了,队友走在这绿油油的山林中若隐若现。

右侧依然是四湾远景,只是角度又往前了一点。

林中小路上一个绝佳的休息垭口,凉快的风从垭口底部源源不断涌上来,特适合休息补充,但此时还不算累不算渴也不饿,继续前进。

录一段密林小路

开始出现陡坡

进入比较明显的草木混杂山脊线。

四张右后方向逐步拔高的视角

山尖越来越近,怎么感觉歪了。

间歇性的陡坡时不时发作一下,让人气喘吁吁。

间隙性的山脊路也如此,这俩在这一段交替出现。

左后方的视角更高了,更远处的海岸山峦就是上次去的黄石线。

山尖云也尖,山绿天更蓝。

四湾沙滩。左边伸出去的一条半岛状就是东湾山+长咀,右边伸出去的那块山地叫西湾山。两块半岛山地钳着的海域就是四湾,名字从左至右依次,东湾山下的叫东湾,接着大浪湾,接着咸田湾,有小卖部,最后是西湾山下的西湾沙滩。

定一下相对位置:画红圈是蚺蛇尖,左下赤径是来时的路,右下一点画红线是东湾山,再右下角伸出去的陆地尽头是长咀。另外两咀在蚺蛇尖右上角的深湾附近,上下各两个陆地小突出,所以叫短咀与米粉咀。与东湾山对面的叫西湾山,在下面,更下面是万宜水库东坝,大名鼎鼎的破边洲就在东坝附近。整片区域属于西贡郊野公园,该公园分为东、西两个郊野,上次去的黄石-湾仔线属于西郊野公园,这次走的蚺蛇尖属于东郊野公园,有“香港后花园”之称。

一键三连之远景拉近:后队爬坡走山脊,海湾做背景。

最后冲锋

登顶蚺蛇尖

海拔468米,连阳台山都打不过,但海景无敌,秒了。

下图是去三咀的路。第一个最高小山顶应该叫米粉顶,左拐分别去米粉咀和短咀,第二个偏右一点更远的双小山顶叫东湾山去长咀,都得经过。

拉宽景

下图是北边,远处那个大岛应该就是有名的塔门岛,左边内海湾沿线就是黄石-湾仔线,线上一坨甩出去的半岛就是湾仔营地、码头。最远处的左边一条伸向大海的陆地山线是大鹏半岛,大鹿港线就在大鹏半岛面向香港这边的海岸线,而西涌沙滩在大鹏半岛最右端直面大海。

在山顶休息片刻往前走立马下撤,太晒了,光秃秃的无遮无拦。

回看尖顶

山谷一侧

再回首山尖,应该多在这里停留的,只是当时忙着着树荫。

往前继续,1+3张瞬间。

这段路紫花最多

插播几张后队也途径此段的情景。

再回首,蚺蛇尖已经渐行渐远了。

两张半山腰的鲜花与海天一色

两张应该是米粉顶的中距离观看,沿途蛮漂亮的。绿意盎然,紫花相伴,山峦起伏,就是有点晒。

米粉顶在前方

上该顶,+两张后队也到这里。

登米粉顶

回看蚺蛇尖,一路跌跌撞撞的往下再猛然拔高到米粉顶,当然还是矮了不少。

中距离侧面见四湾,四个灰白色的沙滩,由近及远依次为东湾,大浪湾,咸田湾和西湾。其中东湾与大浪湾之间还要绕一段不短的爬高野山,大浪湾与咸田湾之间也要上一段野山不过比较短。后面两湾也是需要上山绕行不过都有水泥路台阶。

从米粉顶下来,继续前方小山双顶东湾山。长咀在其山后,目前的目标是只去长咀。

左侧应该是短咀

下到半路再看前方的东湾山

再看右侧四湾

拉近看后三湾

追上来一个小伙伴

东湾山特写,等会要翻过去

东湾山和四湾合影

右后侧的山棱

左前侧峡谷外的海

右前侧峡谷外的海

追上来的小伙伴已经撤往四湾去了,我俩继续走缓坡朝着东湾山去。

登顶东湾山

再次回望,蚺蛇尖也已经老远了,米粉顶没那么高隐没在前方的绿色里。那段裸露的碎石坡路很热,也不长植被,长了的也不高,大概是因为海风加持下的蒸发比较大,碎石的泥土少高温下存不住水。

下图是前方,长咀全貌。爬上来这段是背风面,坡比较陡,也没高树遮阴,巨热无比,短短不到百米高歇了几次才上来。

继续朝前,同伴跑到都快没影了,仔细瞧隐约还能看见小路上的一把伞。

下到底,进入长咀路段。但就是在这一段爆热无比,时间大约是下午两点前后,一天中最热的点,直接热炸了。想着前面有几棵高一点的树可以喘口气,跑过去发现没啥用,它连自己都遮不住阴,还没风更加闷热。大概就走到这里掉头回撤沙滩方向去了。

四湾之前一直在右前方,现在掉头变成了左前方。拐进山腰路后植被茂盛,刚好遇到一条小溪救急,不是口渴,是提供了散热的凉快。

这个叫羊角拗,上个月很多公众号科普过,剧毒。

左侧大海湾,海比天还蓝,这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另一个版本吗?

东湾沙滩近在眼前

回首东湾山,绕着你转了一大圈,记住你了!

到达东湾沙滩

下到海边,首先遇见的是溪石流区,还有没去东湾山而直接下来的队员。在此找了棵树下休息良久,应该脱鞋去泡脚的。

在这两块巨石后休息

站在溪流上游看山海交汇

好大一片溪流区

休息够了出发,横穿东湾沙滩。

开始又爬这个山坡,翻越东湾与大浪湾之间的野山。

翻过来大浪湾,四湾里最宽的一个,怕是差不多一公里了。刚下来这里沿着山边一条小溪

老鹰在溜风。

一组大浪湾溜达

流沙河

脚印和猪蹄印

这沙滩太宽了,大家走半天巨热又找山边的林子躲一下。来这玩的游客们真是不怕晒

休息足够,继续前进,翻越大浪湾与咸田湾的小野山。下图是爬上野山坡回看大浪湾沙滩。

翻过来走了一段崎岖的陡坡路,就到了咸田湾小卖部。这里可以休息,补给。下面是过一座临时桥

沙滩伞

咸田湾正面有一对双子岛

此时依然很热的无心欣赏,快速穿过咸田湾,继续爬坡,这里开始是水泥路台阶了。

前方到达最后一个沙滩,西湾。

先要绕过一个更大的溪流区,看轨迹是直穿涉水而过的。然后到达西湾营地,这里游艇海船挺多。

进入西湾村,一些村景。

离开村子,又开始爬坡,路过麦理浩径M030柱。

下图是爬上水泥路的最高交汇点,此处也是个垭口,风大凉快。从万宜水库破边洲过来的麦理浩径二段就是下图绿线,我们是从紫色线上来去往淡蓝色线。

休息完了一口气走完淡蓝色线的剩余段,都是水泥路,直达终点西湾亭。

西湾亭,距离西湾沙滩2.5公里。

在西湾亭休息片刻,想查路线竟然没信号。刚好来了个NR29的中巴车,写着到西贡,不管了先上车,19港币。之后一路查阅,等有信号。到了终点原来是西贡总站附近,查了下地图走过去一百米的总站坐299X双层巴士,直达沙田总站坐东铁线。

落马洲入关福田上四号线,熟悉了。

还是那句话,一尖三咀过四湾全线走完的话,大约27公里,累计爬升一千六,十个小时能走完算快的了,所以必须带足吃喝+头灯。秋冬季节更合适,天气冷少带点东西还没那么累,但又没有夏季绿满山蓝满海的那种纯美空间,夏季又面临负重多易中暑的点,真是两难。有没有那种不热的盛夏💤也许是天上不时飘着巨大的白云遮挡阳光,这种天气不晒风还大,阳光零零散散漏下来一直输出蓝天白云的大背景。对于户外运动而言,天时排第一。

最后总结:

怎么解决夏季户外怕热的问题:

1.防晒圆边帽(偶尔打湿)+防晒服,遮阳伞备用

2.冰冻纯水,多给脖颈、腋窝、大腿根等降温

3.大瓶冻水当冰窟,小冻水裹在头巾里灵活用

4.去的越早越好,带点多甜汁水果,如冰西瓜

5.要么还是在家吹空调吧!

(漂亮的东湾山)

13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万里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万里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