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号的山才是好山之冰山梁
相关轨迹:2025-08-16 13:45:19
不知如何下笔。
走过荒漠,走过草甸,枯燥的生活填补了些空白,回头看不像每周一山的人。
预计行程20公里,累计爬升1000,新弱勿报。领队多次强调,下午五点半必须下山集合,说一次“必须”,我打一次退堂鼓,强调一次时间,我退一步。到达起点已是十一点半,心里盘算了下,正常不爬升基本配速也要达到一小时四公里,再扣除开始700米爬升2小时,剩下得跑。跑,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想起西南灵、白谷查这种中级路线,最终都是坐山民车到集合点的,乖乖选择12公里的备选线,与小孩姐为伍。
选定路线后,随大巴车直达山顶。冰山梁原是景区,2024年7月,景区遭遇暴雨,多处道路损毁,不具备通行条件,且有滑坡风险,暂时关闭,无关人员不得入内。说道路损毁不假,我们此次还涉水两次,河水漫过道路,冲刷着砂石,不像是短时间形成的。查了下,2025年8月当地旅游局又以同样的文字发了一遍通知。所以,损毁是事实,超过一年未修复。严禁无关人员入内的提示显然没用,除了我们,还有很多私家车在山上露营。
山顶平坦宽阔,覆盖着一望无际的石头。冰山梁是冰蚀夷平面,证明远古时期京西有冰川活动。夷平面是夷为平面的意思,指受外力侵蚀削峰填谷而形成的平面,外力可以是水流、风力或者冰川等,这种作用的时间很长,可能得有几百万年。我对时间的理解有限,对自然物理的理解更肤浅,比如,我理解不了,为什么现在看到的星星是几百万年前发出的光,所以上万前的山石摆在眼前,也理解不了。
关于石头的来历,资料是这样解释的。冰山梁的石头主要来源于古冰川遗迹。在第四纪冰川时期,该地区曾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冰川的流动和侵蚀作用塑造了独特的地形地貌。随着冰川消融,大量岩石被搬运、堆积,形成了如今冰山梁上形态各异的石头景观,如石海、风动石、石臼等。后期的风蚀作用进一步塑造了石头的形态,使其呈现出千奇百怪的造型。冰蚀及风蚀过的石头全都没有棱角,那么一大片,铺满山顶,形成石海,相互之间或交错,或独立,部分巨石相互交叠形成独特造型,有蟾蜍型,有仙女型。自然的神力就这么摆在眼前,又是沧海桑田的变幻,不得不说对自然的无知。山顶上排列着风力发电机组,人们用现代方式继续对山进行着改造,叶片在风中转,海拔在2000米往上,已经不是夏天的风了,镇得心凉。
我们是反穿,所以石海是此行的高潮,本来还有长城的,在起点爬升处,由于改了路线,没能遇见。过了石海还有10公里,没走几步就与正穿先锋碰上,他们走了8.5公里,剩下全是石子路,而我们才走2公里,剩下全是密林及下降。当下即预言,很难说我们能早于A队到达终点。
果不其然,我们为了赶时间改变了备选路线,直接下切进了密林,从此直至六点半才彻底走出,这条路线不推荐。密林是鲜有人走的路,除了牛粪就是带刺的灌木,两个小孩姐随时做的牛粪预警把人逗笑。约略走了两小时,终于走出密林到了草甸。最后越过一条一米多宽的湍急河流到达公路,又坐上专属三蹦子到达大巴。此时A队在起点处已经等了一个小时。
回程,膝盖像被扎了冰破银针一般。这个夏天,东灵山为腿上色,白谷查山在胸前留下痕迹,没见过流星(专家说那是那是卫星轨迹),也没有辜负。可我仍觉得亏欠,也没有找到答案。假如哪天戛然而止,可能是找到了想要的意义。是为记。
是晴天呀 2025年8月17日
烈风劲草冰山梁,黄林世界花天堂,天下第一玄石阵,迷者成寇悟者王。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是晴天呀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