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中岳嵩山
相关轨迹:郑州市 徒步
相关轨迹:郑州市 徒步
前言
《徐霞客游记》关于“五岳”,泰山无记、衡山最详尽,华山、恒山侧重山川地理,可读性差点,嵩山记最为细致生动。记开篇“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 此行,徐霞客筹划已久,做了细致的功课。今读游记,常感慨霞客对出游目的地了解之深,以当时的条件,他是如何做到的!当前,户外持续火爆,可事故越来越多,管控越来越严,户外生态甚忧,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点古人精神,户外真不是“有腿就行”的!
1623年仲春初,徐霞客自家乡出发,十九日到郑州界,先游了嵩山外围圣僧池、香炉石、天仙院、石淙道等。二十日下午到中岳庙,赶往观卢岩瀑布。二十一日,自岳庙,舍登山正道自金峰玉女沟上,经天门、高岩至白鹤观,登顶太室主峰(记有真武庙、御井)。然后选西沟悬溜下山,经无极洞(即老君洞)到法王寺(记有金莲花、嵩门待月)。二十二日,参观嵩阳宫(嵩阳书院)、万寿宫、岳庙,经县城、会善寺、郭店到少林寺。二十三,登少室山顶南寨。从少林寺至二祖庵、炼丹台、大峰,至南寨顶(摘星台),下龙潭道(遇险)返少林。二十四日,观初祖洞(达摩洞)后入城,次日急行至龙门。
此次临时起意来嵩山,只有一天半时间。前日半天登太室山,嵩阳书院--老君洞--三皇口--峻极峰--西沟--法王寺;次日少室山,三皇寨、少林寺、达摩洞。基本上都在景区,没上最高连天峰,未完成霞客行迹。
一、嵩阳书院
7月31日,上午匆匆打卡龙门石窟,下午两点赶到嵩山景区。景区年票100元,含嵩阳书院、少林寺、太室山、三皇寨等景点,一年内有效。服务中心10元存包,将多余的物品寄存。其实完全可以轻装上,天气好、景区补给方便。但习惯了户外背包,常备物品、水、食物,包也不轻。
嵩阳书院
书院给围成独立的院落,估计是为管理收费方便,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他的范围应该是更宽广的,至少右侧的 溪河应属其中。可惜溪河几乎没水,少了些灵动。霞客二月下旬来,游记中多处有水景描绘,很生动。可现在此处却难见地表水了,不说三四百年,就这二三十年,自然气候变化都非常明显。
相比白鹿洞书院的清幽,建筑沿溪就势,不拘一格,是江南小院;嵩阳书院显得庄重,建筑中规中矩,有明显的中轴线,似宫庭庙宇。
院内最珍贵的,当属两棵4500多年的将军柏,几乎伴随文明发展。两千年前的汉皇、四百年前霞客,都对它赞叹不已,至今依然苍劲翠绿,真仍奇迹。
当然,还有唐碑。
苍劲的古树、厚重的石碑.、汉唐的盛迹.......这些,都存记在嵩山这座古老的中原山岳。
二、登太室山
嵩山主峰是太室山峻极峰,海拔1492米。这几年兴起的“五岳特种兵”,打卡的就是峻极峰。出嵩阳书院沿右侧溪河边古道上行。这里距登山口两公里,可选择景区摆渡车,但完全没必要。道路平缓,石阶宽阔,两侧绿树成荫,可遥望嵩山山脊。下午,上山游客并不多,偶见户外快走的,应是“特种兵”。
没偶遇搭子,就自己随意走,在景区也很放松,走走拍拍。两边展示的巨石很特别,纹理很深,石质差别极大,没看到有简介。
到检票口,距顶峰峻极峰三公里多,开始陡坡爬升。
依次是老君洞、峻极宫。
道观多在险要处,游人仰视如登天,小块平地仍布局有山门、正殿、钟鼓楼、圣母洞等。
嵩山挑夫。因地质公园保护要求,嵩山(太室山)没索道,更没公路,东西全靠挑上去,物价真是很良心。当然,现在多了无人机运输方式。
相比嵩山,衡山登山步道就差点,指示不清晰,且与公路经常交汇,车多又快,徒步体验感很不好。
"嵩山运动”(百度),是发生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前寒武纪时期的多阶段构造运动组合,包含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和少林运动三次标志性构造事件。其中嵩阳运动(25亿年前)以洋陆碰撞引发陆壳推覆与花岗岩侵入为特征,中岳运动(19亿年前)形成紧闭褶皱并完成华北古陆聚合,少林运动则表现为重力滑动构造。该构造运动序列在嵩山地区2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暴露多期次不整合界面,完整记录了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造山过程的演化轨迹。
李白到哪都寻仙问道
《赠嵩山焦炼师》: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⑵,凤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中庙神宫,处在峡谷右侧崖壁下,视野极佳,上仰悬壁,下俯封城。
自此登天梯,其后数段台阶甚是陡峭,五六十度。
时见有下山的游客。几个小朋友一路在捡瓶子,兴致很高,说要下去换纪念品,50个瓶子可在服务中心换公仔。为小朋友点赞,也为家长、景区点赞。“无痕山野”从娃娃抓起。
到三皇口,上到山脊。在泰山、衡山等,此处常称“南天门”。往右是卢崖瀑布出口,沿山脊缓坡上顶。行走太室南沟谷顶,南向沟壑千仞、岩峰列阵,东北山势延绵、群峰竞秀。
很快就到顶。相比泰山、衡山,嵩山顶太普通了,就一人工平台和一座现代钢架亭子,没有一点古迹,不见真武庙、御井。
停留约半小时,不等日落,下山。仔细看,山顶下方岩壁似有洞穴(“太室”名由)。距顶不远处有老房子(天爷庙),不是古建文保,没怎么管理,周边是菜地。
沿此处下法王寺。西行数百米,转向沟谷,非常陡峭,猜想应是当年霞客“悬溜下山”的西沟。一路几乎没游客,不时有野猫出没。天色将暗,峡谷幽深、闷热,垃圾蚊子多,两侧岩石破碎,很担心落石,后悔走这里。
快步下山,不到半小时,下到谷底。西向横切,始放下心来。碰到一光膀男独行上山,说喜欢这边幽静,还真是各有所爱。
一会,又看到一个两三百斤的老外。那大肚子,想低头弯腰都难,一步一拐的,极其艰难。年轻的中国向导,拿着4条手杖,在前面等。很好奇他们是如何从刚才陡峭台阶下来的,好在快到法王寺了。
法王寺,是国内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仅稍晚于白马寺。
天已暗,匆匆打卡。没去上面的古塔参观,更没时间“嵩门待月”
门口有摆渡车,看才四五公里,选择徒步。下山已是傍晚。徒步6小时13.6公里,强度还行,就全是景区硬路,脚板有点难受。选择在景区门口食宿,都很实惠。
三、登三皇寨
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未开发,景区只能去到三皇寨。嵩山自然景观最精华的是三皇寨、书册崖,徐霞客诗云“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可看游记,他应没到三皇寨,也没见他对书册崖这种奇特的地理有描述。
连续几天走景区硬路,决定走户外线上山。打车到登山口,不想过了摩崖石刻达摩像处,没去参观。
沿轨迹从村庄小路绕至公路,再往少室寺、永化堂。放大地图,明明有公路直达,要这样绕行,难道是有检查站?
过了少室寺就是山林土路,回到熟悉路况,甚是欢喜。
沿溪谷上行,也几乎没水,有处摩崖石刻。
经小段新修的柏油路,过乳峰寺,转溪右侧上山。
上到山脊,少室山呈现眼前,还真似莲花(少室山负“九鼎莲花”之名)。
这山脊是连接少室山岩峰的一条小岭,比较平缓,虽少见大树,但杂木成荫,时有凉风,走得很舒服。线路很成熟,垃圾也多。一路就遇见一对本地人。快到景区,有人在值守查票。
上到景区,与少林索道(或步行)上山的游客汇流,往三皇寨。栈道全长约5公里,三皇寨没索道,一般游客选择好汉坡上三皇寨,从少林索道下。也有少林索道来回的,就看看书册崖。
书册崖名不虚传,亲临更叹服。
“中岳运动”。
卓剑峰、连天大峡谷。此处看到有户外痕迹,真想试试去登顶,可惜要赶时间。
很远就看到三皇寨建筑群,在半山岩壁上,依山就势,融入山色,跟其他山上庙宇不一样,很有特色。
走近,却只能进三皇殿,无法进禅院。辗转下方,找到人口,竟是在岩壁上开了个小洞。但洞门紧闭,还真是世外高人,望而不及!
此处风景极佳。“猴子观云海,石林朝青天”
近处竖立的书册崖与远处横卧的山峦,展示着山川巨变,大自然的神奇。
南天门(中岳南天门在此处,也有道理,险峻如登天)
往下绝望坡。坡度是真陡,不过路程不远。
四、少林寺
下山,摆渡车20再打车20,赶往少林寺。刚好赶上下午两点的武术表演。
下午三点,到少林寺。说实话还很期待的。
每位70后都有一个“少林”梦。年少时梦想翻山越岭,学得武林秘笈,负剑走天涯。如今,给生活磨没了棱角,那个“少年”早已隐藏,只能偶尔纵情山野。
可实际,少林寺不在山上。寺前溪河断流已久,不复电影中的场景。
千年古银杏树,树上小孔据说的武僧练功留下的。(少时也曾学着用手插谷子,几个月也才磨出一点点米)
大铁锅,煮饭练功两不误
金庸武侠碑
现代少林寺,因电影、武侠小说而爆火,抛开武术,也就是禅宗祖庭,跟其他寺院差不多。
正赶上释“方丈”热点,但除方丈室围闭外,其他都正常开放。现如今,缺了谁不行,没必要夸大个人的作用。
出寺,右侧是少林药局
往达摩洞,才1.7公里,不曾想又要爬一座山。
初祖殿(古建)
六祖柏(六祖来过少林?印象中惠能自黄梅得法南归后再没返北)
开始登山,一天没好好吃东西,实在顶不住了,就着干粮胡乱对付。户外十年,还没找到很好的路餐补给方式。
半山亭,龟背石
经过几段“绝望”台阶,终于到达摩洞。
达摩洞(碑文还是原方丈题的,看来还没顾上这里)
游客不多,在洞内坐了会。经看护居士允许并指点拍照,以下据传为:达摩手脚印,二祖断臂。洞前影像石。
(读游记,总猜想霞客应是好武之人,也意志极为坚定。在此处,不知当初他会想什么)
稍往上,到五乳峰顶,立了座高大的达摩像。
遥看太室、少室二山,还真是“两室相望如双眉”
再过半山亭,一直坐这的中年人说要赠我两言,一声道谢却不停留。以前景区常见看相算命的,现在少了。这次来得正好,少林寺内所有的收费、认捐项目都没了。
下到初祖殿,有群学生在户外拓展,正在跟随武僧习武摆拍。
赶往塔林,已过六点。
塔林,是自唐以来历代高僧的墓地。最近一座,是前代方丈的,雕刻着飞机汽车等现代东西,感觉怪怪的,估计经现“方丈”一事,这应该是最后一座了。
塔林,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当然也不可能再有电影“刀光剑影”场景。
塔林对面就是索道,也一可步行,往上是二祖殿。徐霞客当年登山应大体是这个方向,这次没时间去了。
出寺,旁边少林武校学生正在操练
出景区大门,已快七点,顺风车司机一直在催促。一天没热食,在门口匆匆吃碗面,赶往郑州,回程,
后记
1.关于行迹。《徐霞客游记》嵩山记记载很详细,虽时隔数百年,仍可作行山攻略。既有志于“霞客行”,本应大体循其足迹。回来复盘,霞客嵩山五日(实为四日),依现在的便利,安排三日可行:
第一日:登太室山顶(峻极峰),自卢崖瀑布上--白鹤观--峻极峰顶--三皇口--老君洞---法王寺下,景区道路与户外线路结合。第二日,参观山下人文景,地质公园、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等,登达摩洞。第三日,登少室山顶(连天峰),自三皇寨景区上--连天大峡谷--连天峰--二祖庵--龙潭沟,景区与户外线,户外线为主。网上查攻略,嵩山户外线很丰富,下次来找机会再来。
关于探险,这是户外资深玩家的专属。徐霞客显然如此,无奇无险不喜。在嵩山,他专选险峻路线,不听别人劝阻,多次遇险。这种情形在游记多有记载,如冰雪黄山、雁荡绝壁等。这本户外大忌,但对霞客而言,却实属正常。一是其志如此,虽死无悔;二是其能甚强,绝对是资深玩家;三是不鲁莽,野径险路常请向导。寻奇探险是户外乐趣之一,但我们常人也就玩玩,不要轻易涉足,特别是户外小白,一定细作攻略、充分准备、循序渐进。
2.关于风景。乐山乐水。山景不多说,嵩山记关于水景描绘生动细致,几乎占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这很不多见。一方面,霞客自江南家乡出发,历经“陆海”十数日后方见水,倍感亲切故;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嵩山一带水景确实引胜。如:石淙(“石淙会饮”),“水行其中,石峙于上,为态为色,为肤为骨,备极妍丽。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卢岩瀑布,“溯流造寺后,峡底矗崖,环如半规即半圆,上覆下削。飞泉随空而下,舞绡曳练,霏微散满一谷,可当武彝之水帘。盖此中以得水为奇,而水复得石,石复能助水,不尼阻止水,又能令水飞行,则比武彝为尤胜也,徘徊其下”。少林瀑布,“珠帘”,“流泉喷薄其中,崖石之阴森崭嶻jié山高状者,俱散成霞绮。峡夹涧转,两崖静室如峰房燕垒。凡五里,一龙潭沉涵疑碧,深不可规测量以丈”。
据说电影《少林寺》水景瀑布是在天台山拍的。我这次两日经太少室两山多条河谷,山下山下,几乎都没水,卢崖瀑布也要下大雨后才有。前几日在太行山,当地人说现在的水比二三十年前少了很多。
几百年不说,就最近三四十年,我们也亲历周边环境的巨大变化。小时候,山中溪谷和山下泉眼,常年有水,旱季也有;而现在,一段时间不下雨,溪谷就断流了,可现在植被比当年好多了。发生这种变化,固有气候变化的原因,更和人类活动相关,特别是大规模的穿山和引调项目。希望多有这方面的关注与研究。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舟子zz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