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万山之王-冈仁波齐

万山之王-冈仁波齐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万山之王-冈仁波齐

2025-08-28 01:19:13 5412
【舒缓】牵连的世界

从西宁出发

车轮碾过青藏线时,屏幕上的数字从2233缓慢攀升

列车经过青海湖时湖在身后退,但我却知她始终在哪里,原来我们所谓的要去的远方,是心里装着不变的坐标

当列车经过格尔木时,耳鸣目眩成了我在火车上的最忠实的粉丝,夜晚的列车经过藏北大草原、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沱沱河、昆仑山脉、可可西里时,我装着文艺青年的样一个人坐在卧铺外的座椅上看着窗外飞逝的乌漆麻黑的风景,我似乎读懂了高原教与我的哲学:那些让我呼吸困难的时刻,往往铺展着最壮阔的生存图景。此刻眼前驶过的不止是群山,而是那个困在城市海拔里的自己

经过一夜的碾转难眠,我终于在早上7点多到达了本次心路旅程的起点拉萨站

此刻站在拉萨站前,肺叶还在适应稀薄的氧气,心里却长出新的高度:人生何尝不是场缓慢爬升的旅程?重要的从不是征服某个海拔数字,而是那些让我们心甘情愿忍受缺氧痛苦的风景和途中遇见的倔强生长的生命。

由于出发前就在找同行的伙伴,所以在收到有同伴拼车前往冈仁波齐时我便顾不上自己是否需要在拉萨调整自己的状态而同意下火车直接拼车前往冈仁波齐转山的起点塔尔钦,期间经历了办理边防证小插曲(在此感谢同学帮忙办理边防证,替我省下不少时间🙏)在此建议后续前往的小伙伴一定要在自己所在地办理好边防证再出发,不然会耽误很多事儿,在之后的20个小时里,我们在商务车跟优秀的司机师傅的加持下,一路不停的从拉萨出发,经过日喀则,萨嘎,玛旁雍错,拉昂错到达塔尔钦,一路的所见所闻,殊不知这20小时的车程已是这场修行的开始……

一路的颠簸在第二天的凌晨5点多到达了塔尔钦,这里有集市,商店和住宿的地方,我在这里买了一些物品(头疼粉,葡萄糖,巧克力,大白兔奶糖,1瓶氧气,隆达,经幡)而且镇上还在大兴土木为明年的藏历马年准备着

2025年8月19日,我们准时开始转山,从塔尔钦到经幡广场的6公里,我们途经了第一个转经筒,遇到了骑马的尼泊尔转山人,遇到了野🐰野驴

感受经幡阵如林的震撼,风吹经幡,摇曳我们的生命,塔尔钦到此处也可选择坐大巴车直达,而我为神山而来,我选择用脚步去感触这片土地

正式开始转山:在这里进行身体苦修与精神觉醒的双重洗涤

对于神山的传说,在藏传**、苯教、印度教等信仰中,转神山是通过肉身行走的轨迹贴近神性,信徒相信绕行神山一圈(约52公里)可洗尽一生罪孽,转满108圈即可肉身成佛。这种将信仰通过具象化为脚步的修行,我认为其本质是以痛苦作为媒介的一种自我净化。而又是什么迫使我来探寻这片圣神的土地呢?

对我而言,转山是逃离现实生存的一个挑战,高原缺氧、昼夜温差、崎岖山路迫使我回归最原始的生存关注——呼吸、步伐、食物、住房和温度等,这种情况下的极端简化触发我对物质依赖与精神自由的重新审视。

第一天的路途中偶遇了叩长头的朝圣者,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身体与大地最亲密的接触——诠释着对神圣的无限向往与臣服,目睹这一场景,不仅是观察一种宗教仪式,更是见证一场震撼人心的精神远征

作为旁观者,最大的敬意就是保持静默的距离,理解其深意,约束自身行为,让信仰的丈量之路在虔诚与尊严中完成,这种用生命长度丈量信仰厚度的行为,本身就是对“何以为人,何以为信仰”最深刻的叩问。

藏族阿爸与他襁褓中的三个月大的孩子,这位年轻的阿爸在路过时还鼓励我们,跟我们互道扎西德勒,我也借此机会问他为什么带这么小的孩子来转山?他说没有为什么,这是她出生以来第一次来转山,所以就来了……很简单的对话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可我与藏族阿爸截然相反,现实的社会常教育我做对才有价值,这将导致找到正确答案与证明自我能力之前,我害怕犯错、害怕被批评,让寻找“正确”变成负担,所以在进行一件事时我将再三确认,反复推敲,畏首畏尾,以至于与它完美错过,在生活感触中往往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认为只有“完美正确”才可接受,这种对“绝对正确”的追求,其本质是我对现实复杂性的抗拒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担忧,现身在这片净土上,我依然不能像他们一样如此坦然的去面对决策这些

寒暑假在祖国各地游历的一家人,他们的松弛感和相互间的包容让我在此刻无比的想念家人,想念儿子,在跟他们的交谈中我一次次的在审视自己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交往中过度的追求“谁对谁错”,引发太多的争执、疏离,却忽略了相互理解、共情和关系本身的价值远高于“正确”……

途中遇到的藏族爷孙,他们为我展示了这世间的另一份博爱。以下为我与他们在爬升处的对话

爷爷:扎西德勒
我:扎西德勒
小朋友:在爬升处牵着马,马背上坐着一位魁梧的尼泊尔男人,与瘦小的马,压弯脊背的老人,8岁多的小孩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孩一边走,一边哭,这让我很好奇,一路怀揣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路同行着,我们几乎同时抵达补给点,我在补给时给了小孩两颗糖,爷爷教孩子说谢谢,让我惊奇的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孩子居然只会说藏族,不会汉语或普通话……
我:有马儿,为何还把重重的包自己背着?我看其他人把包都给马驮着
爷爷:马驮着人,再驮着包,马也会累
我为自己问出这样愚蠢的问题而感到羞愧……
我:小朋友为啥一直哭着跟着马儿?
爷爷:这是他养的马,第一次出来干活儿,他心疼,舍不得马,太累了

我又一次被热泪盈眶,在这个条件如此艰苦的地方,他们居然能保持着这样的善良,远赴神山是为信仰,此刻我在想:信仰到底是什么?不知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直留在我心里,此刻把它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信仰是一种善良的感觉,一种像河流一样的爱意,永远鲜活、流动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见到我期盼已久的冈仁波齐,此刻的我很兴奋,很激动,也是第一次在朝圣的路上肯定自己,接受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

感恩神山接纳,感恩得以仰望神山全貌

第一天就这样落脚在止热寺附近的刚加客栈,傍晚时刻我突然发烧腹泻,这一切都来的那么突然,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这次我将止步于此了,拨通了家人的号码,告知他们第一天已安全住下,明天是否继续将明天早上再决定,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内心却始终执着与终点的圆满。

深夜的寂静放大了我内心的声音,也放大了对“答案、终点”的渴望,当别人都安然入睡时,我却异常清醒,突然,听到有人在呼叫救援,直到那个高反的人被接走我一直都是在洗手间和住宿的地方之间来来回回的游荡,此刻沉没成本还在牵绊着我,我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希望神山能够眷顾我

反复纠结,过度分析,害怕选错失去机会,这些都持续消耗着我的心理能量,导致我一晚上想的多睡的少,甚至可以说是睡不着,此时没有了在不确定性中安然前行的勇气,但也不甘心适时松开紧握的双手让清风穿过指缝。只是象征性的在心里默默想着,如果早上我的血氧在70以上我就继续后面的路程,生活就是如此的充满戏剧性

清晨我放下对“数据指标”的执念,这里并不是放弃或不负责任,而是选择一种更善待我自己的方式,当我不再被“必须、正确、唯一”的锁链束缚时,我的心灵和身体都获得了真正的轻盈与自由,我想去拥抱生命无限的可能与丰盛,此刻的我跟大部分人一样依然踏上了去往卓玛拉垭口的路

传说中的往生石,我在一本书中看到此处的往生石被称做业之马,相传是**王的坐骑,可为啥被朝圣的人贴了这么多的亲人的照片呢?是某些营销的营销手段?是在世人对已故人的念想?不知到底为何,在此处我也不知自己想表达什么了……

还未翻过垭口,开始有雨夹雪跟冰雹散落,起初我在原有的鞋子上穿了防水鞋,衣服还能用冲锋衣顶着,到后面不得不穿上厚重的雨衣前行

翻过垭口,到达海拔制高点

下山的路大部分是平坦的,能否走到终点就看我的毅力够不够了

最后的20多公里我独自一个人在偌大的神山里行走,这是我迄今为止走过的最难的路了,纵使我想走快点,但已然没有任何力气和激情,想着听天由命,走哪里算哪里,突然窜出一条狗,差点没把我吓傻

一方面一个人行走时反倒什么也不想了,只专注与脚下的泥石流和塌方;另一方面此刻的自己又是如此的胆小怕死,碰到一个个的玛尼堆会想起在天葬台的一幕幕,然后就在5000多的海拔下拔腿就跑,可没跑两步又头痛、呼吸困难等,此刻我在心里默念小时候听妈妈念过的玛尼,为自己也为他人,以前常听说每一位手持转经筒的人念过的经,双手合一许过的愿里都有众生,我不太信这样的博爱,而此刻我不知自己为何又这样做

短短半天时间就经历了大风,暴雨,冰雹,风雪等进入了最后的十公里“此刻能量消耗殆尽,肺部有了灼痛的感觉,头痛欲裂’此时在想,我不需要信仰什么,也不需要给自己贴什么标签,我只需能呼吸即可,呼吸即祈祷’……

赶上了最后的日落,此次转山圆满完成

感恩在转山终点显现的彩虹,感恩跨越艰险后获得神明加持。

家人朋友都不解我为何独自一人去冈仁波齐?
我也说不出答案
但我走出来看到日落、彩虹的那一刻
我就明白了,我没有白走这一趟
终结之处正是我起步的地方🙏

26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艳艳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艳艳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