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六十岁重装老弱驴,鏖战珠峰东坡暴雪

六十岁重装老弱驴,鏖战珠峰东坡暴雪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六十岁重装老弱驴,鏖战珠峰东坡暴雪

2025-10-18 21:46:24 7098

一、珠峰东坡纪行


​珠峰东坡,在重装徒步圈顶顶大名,早就向往之。
​今年早在8月初,就在二步路发约伴帖,无奈约不到人,想去8264找一个团参加算了,但问了几个队,都说满员了。无奈,只得自己亲手上了,在快到期时,在8264发约伴帖约人。很顺利,约到了几个人,后期还有人不断的问,但车只能坐7个人。
​本次活动计划29日日喀则集合,30日一早包车前往进山口优帕村进山,重装徒步7天6夜,徒步70多公里,从伦珠林村出山口出山。出山当日包车返回日喀则,结束本次活动。
​开始进程进展的比较顺利,小伙伴们也兴致非常高,早早地就到达拉萨、日喀则,我也于29日下午抵达日喀则。30日6:40包车出发,开始时天气还不错,越接近珠峰东坡,天气越变得糟糕,天上乌云密布。


​13点左右到达曲当乡,在一川菜馆子吃完午饭后,前往优帕村进山口进山。
参与本次活动的各位大侠:从左至右,来自桂林的迪哥、北京的本人骆驼平、湖北的咪兔、湖南的皮哥、西安的大瑞、深圳的清风小弟、西安的小米。值得一提的是:皮哥,刚从希夏邦马北南大穿越回来,立马又参加了我们的珠峰东坡之行,不得不令人佩服!


​D1(30):徒步起点~晓乌措营地。14点左右开始徒步,徒步6公里左右,于晓乌措营地扎营。徒步过程中,天气尚可,虽阴天,但未下雨。但扎营后,天就开始下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一夜。第二天天亮后方停。


​D2(1):晓乌措营地~卓湘营地。9点多拔营出发,开始时天气尚可,还露了会太阳,但很快天就阴了下来。今天开始时计划徒步13公里,翻越4980米的晓乌拉垭口,一路下行到卓湘,再翻上相对高度400多米的错朗垭口,到错朗营地扎营。但无奈上山、下山的路都极其难走,并且从中午后就不断地在下雨,路是泥塘路,得小心翼翼地找高出的石头走。所以最终今天只能走到卓湘营地扎营。卓湘营地今天扎营的人数不下1000人。
​扎营后,照样开始下雨,今天更好,雨下了一夜,到天亮都未停,一直到8:30,雨才停。


​D3(2):卓湘营地~热嘎营地。雨停后,赶紧拔营出发。今天的徒步线路调整为卓湘~巴当营地,实际也因为路不好走,只走到了热嘎营地。今天开始即爬坡,要爬升400多米,翻越4400多米的错朗垭口。由于一夜的雨,再加上大批的牦牛踩踏,上山的路泥泞不堪。没办法,只能慢慢地走。确实也走不快,海拔高,走一步,喘两口,毕竟60岁了。除中间夏浓牧场一段路比较好走外,其他路段全部非常难走。
​晚上,只走到了热嘎营地。热嘎营地不大,并且营地非常湿,营地表面几乎都是一层水。


D4(3):热嘎营地~措学仁玛营地。又是一夜的雨。第二天早上雨停的也比较晚,但因为我折了一根登山杖,借别人的一根登山杖支撑我的塔帐,怕别人走的早,所以硬着头皮,天亮就快速起床、收拾。收拾好后,雨也停了,与其他几个同伴汇合,他们还没收拾好,决定一个人,先往哦嘎出发。
走出一公里后,看里面阴得什么都看不见。因为往前走,这是一个两天的往返路,决定不进去了,直接返回,前往措学仁玛营地住两天等同伴们。
返回热嘎营地后,跟同伴们说好后,自己一个人,开始爬汤湘垭口,前往措学仁玛营地。


4点多到达措学仁玛营地,天气有点要放晴的样子。扎好帐篷,正好晒了一下湿透的装备。
措学仁玛第一天:
但好景不长,一会儿,天又开始下雨。一会儿,措学仁玛营地也变成了大泥塘,极其艰难。去小石屋看了一下,一队人马在里面腐败,饭做的热火朝天。聊了一会儿,人快做好饭了,于是出来,又到另一商队的炊事帐篷里聊了一会儿,天接近6点钟,于是回帐篷里做饭、收拾,睡觉。又是一夜的雨、雪。

D5(4):措学仁玛营地。
措学仁玛第二天:
第二天早上起来,天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一刻不停。早上,已在地上集了厚厚的一层。
吃完早饭,去小石屋看了看,昨天那些腐败的队员正在收拾,准备下山。一会儿,他们走后,屋内一片狼藉,只剩一个江西的小伙儿在那儿。想搬进来,但又觉得屋里太脏、太潮。犹豫了好长时间。中午时分,后续的人员陆续上来,并且外面的雪没有停的意思。于是决定,先把东西搬进来,占个地方,帐篷留在外还撑着。因为下午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都想进来住,只能一边跟江西那小伙儿聊着天,一边看着自己的位置。到下午6点多,陆续上来好多人,有轻装的,也有重装的,衣服、背包均已湿透,鞋子、袜子全是水,浑身冻的只打哆嗦。我跟江西小伙一边给他们烧热水喝,一边给他们烤湿衣服、鞋子,否则,他们肯定失温。尤其是其中的几个小姑娘,进来时就哭着,并一直不停地哭。他们大多数是商队的,由于驮队还没上来,或还没有搭好帐篷暂时在这个避难。
人一批一批地进来,少事暖和,有的出去到自己帐篷中了,有的看有地方就留了下来。但小石屋,地方有限,天将黑时已挤满了人。但还是有不断的人流上来,烧水、暖和、出去搭帐篷...。
那天晚上,雪下得越来越大,外面不断传来敲打帐篷的声音。一会儿,又不断传来人在找铁锹等东西的声音。有的帐篷被埋了,有的帐篷已被压塌了...
人不断挤进小石屋,开始时后来者是坐着,后来,还有人进来,实在没地方,就站着。
晚上,天还一直在下着大雪,到4、5点时,天开始不断地打雷...
一晚终于过去,天亮后,雪终于停了。地上是膝盖深的雪,有的帐篷被埋在雪下,只露出出入口,有点帐篷已被压塌被埋于雪下。


我留在外面的帐篷,因为是塔帐,支撑力不够,已在中午时分被压塌,已收回小石屋中。

D6(5):措学仁玛~出山。9点半多,开始有商队准备下山,但没漆深的大雪,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开始时,有一两个商队的向导,在前面开路,一会儿,就累得开不到了。
今天,在措学仁玛营地的人非常多,人流一个接一个地排着队走着,从垭口直达营地。


开路还有一个问题,大雪覆盖下的大地、陡坡,人根本不知该从那里走。
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只黑色的小狗,从远处跑来,一直跑到队伍的前面,先给大家指引路线,再由向导轮流开路。
只到快到第一个垭口时,牦牛队才上来。由牦牛队开路,省了大家非常大的开路力气。
下到山下时,曲当乡已做好了应急救援的准备。

二、保命干货


​这次东坡之行,遭遇了我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滑铁卢,从进山到出山,6天5夜,全程在阴雨、暴雪中度过,这也打破了我『旱魔』的称号。但是,虽全程阴雨,营地潮湿,但全程睡袋干爽,衣物未湿,甚至我全程都未穿雨衣。怎么做到的呢?
1)宿营物品配置:防潮垫+充气垫或蛋槽+睡袋+睡袋防潮罩;
2)做法:睡袋等露营贴身装备一定要装防水袋或塑料袋中!要做到干湿分离!因为不可避免的,帐篷等暴露在外的物品,会被雨水、露水等打湿,早上又不可能把这些物品弄干,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早起第一件事先收睡袋,装防水袋中,第二件事收睡袋防潮罩,第三件事收充气垫,收好后把这些物品收纳于重装包中;
3)帐篷选择的重要性:对于帐篷,现在重装普遍倾向于选择轻量化的帐篷,但是,轻量化在收获轻量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一般来说,轻量会导致抗压的能力不够。在去往高海拔、长距离的线路时,还是应该选择传统的、独立支撑的帐篷,这样在遇到大风、暴雨、暴雪的情况下,能有个避难的空间,不至于因在户外帐篷这一唯一的避难所都存在问题,那生命就存在了很大风险!
4)其他物品的重要性:防水鞋、防水冲锋衣、雨裤、雪套、冰爪、羽绒袜,这些东西都非常重要,它会保证你长时间在雨中行走时,身上衣物的干燥性,不会因衣物湿,得不到更换而导致的失温!这点也非常重要。

三、算不上美景的照片

​因为连日的阴雨天气,也没有特别亮眼的照片,凑合着看吧。

拉萨的定妆照:


回程时的拉萨:


藏北草原:

唐古拉山:

四、曲当乡应急救援中心


在国庆假期,​在接待能力很差的偏远藏区,以一个人口不足千人乡镇的接待能力,能快速组织起这么一个应急救援中心,让在寒冷中下山的驴友们,在湿鞋、湿衣服的情况下,能有一个温暖的住宿环境,能有免费的热菜热饭热水,足矣!
​必须为曲当乡点赞,必须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by 骆驼🐫平
                                            2025-10-18

10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骆驼🐫平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骆驼🐫平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