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18福地郴州苏仙岭
据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洞天福地”是道教专用语,其中“洞天”指山中的洞穴,而之所以称之为洞天,是因为道教相信这些洞穴与天空相通。按山洞环境不同,又可以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处,亦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七月中下旬因事回家路过湖南郴州,顺道造访天下十八洞天的南禅寺,徒步苏仙岭。
下午三点钟左右从火车站广场上车直达天下十八福地附近。
这是下车的桥头


桥头走十米左右横过马路,即到福地旁郴州二中,以前深圳的一个同事就在这教过物理(听他曾说过这里在文物字画界非常闻名的三绝碑)。

从左侧闸口刷脸入园(听说以前进这个景区要收费,现在还园于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伟人**关于三绝碑的因缘指示。顺便问一下,有多少人知道三绝碑的请举手!

往上徐行,就步入各种字体的“万福路”,与深圳福永街道的万福广场有得一拼!


缓步上行,左边万福泉,右边是通往橘井的步道。



橘井碑铭背面(诗中苏君即为在此地飞升成仙的苏耽,其母因在郴河洗衣见五色浮萍好奇……吞萍而孕,出生后外婆把他丟弃在桃花洞并对天盟誓说“该成人,七日之后活生生;不成人,七日之内早归阴”,后来探视时发现‘鹤覆鹿哺’……橘井为其母所用……)

橘井碑铭正面

橘井



白鹿洞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作者)之轶事解说


沿着女排郴州集训步道拾级而上



岔道口往右可见三绝碑。郴州人将秦词、苏跋、米书奉若至宝,刻在碑上,史称“三绝碑”。秦少游死后166年,即公元1266年,南宋有个叫邹恭的人调任郴州知军。他平素对苏轼、秦观、米芾极其崇拜,得知秦词、苏跋、米书的“三绝”就在他所任的辖地之内,不胜欣喜,聘用当地最好的金石匠,把“三绝”拓印于纸,放大于壁,錾刻在苏仙岭白鹿洞附近的大石壁上,这就是我们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


秦观铜像




据说苏仙就是在此台胯鹤飞升的,当年他才13岁!


修竹茂林


生仙台上来段小视频
继续往上走,就到女排训练的终点

终点过一50米左右的斜坡前行,就到南禅寺一面外墙

沿外墙从右往左绕行,在寺院外一视野开阔处打卡郴州

打卡处往前十米左右,终于到了天下第十八福地南禅寺正门,这儿也是整座山岭最高处,海拔526米。牌坊上首刻:天下第十八福地,体为章草。两侧有联:云雾岩巉下,乾坤指点间。见到它,你我都有福了!

从南禅寺正门继续往前行,拐过寺院

下行二三十步就到了下山的索道站

索道站墙体上的广告图,图一半条被子

图二军规广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历

出索道站,绕寺院左行,可以看到一颗262年的古树——黄果朴




过古树继续绕左行向东北方拍
绕完南禅寺一周,出来后沿盘山车道下山,到半山腰有一座道观——景星观,曾为唐代著名道士廖法正修道之所,韩愈曾慕名前来寻访,并写下了有名的《送廖道士序》,此文曾得到过清代著名文学家刘大櫆的高度赞扬,曾国藩亦有评论。



在蓬莱在望碰到一对父子,问半山的一岔道通往何处,他们说通往山下另一出口,从这从开始我捡个“小朋友”。他把他父亲扔了,跟着我一路快步下山

从盘山大道下山脚才知道苏仙岭剔名万福山

山下广场小憩喝水,给他来个特写,我们就此道别。哈哈!当年苏眈飞井也就与他一般大小。


广场可见上山的索道及山顶南禅寺

晚霞映照下的郴水

通过运动轨迹截图可见山只不过三百多米高(319m),真的再次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给波哥(健康管理师)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