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那山、那人 ……贡嘎转山
相关轨迹:2018贡嘎徒步

贡嘎(网络图片)↗
贡嘎 — 蜀山之王 已经太多次的出现在各路神仙的游记里了,自然也就无需再为其传颂了。18年8月走了趟贡嘎传统线,一直没去码字,一来写贡嘎的游记甚多,我也码不出还能对来者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来。二来那次转山在我看来一路平淡,没有八卦、没有路边野花花、未见贡嘎主峰真容,也未遇什么风起云涌的事情可以嘚瑟,所以也就懒得码字整理。 (PS:这里我得批评一下两步路里的残剑兄了,您把贡嘎转山所有的套路都写成国标了,你还叫别人整点啥呀!😂)

原想放张老王的照片,后觉得不妥,换了↗

行程图↗

康定↗

格西草原营地↗

格西草原营地↗
成都出发后车子一路喘着粗气地爬到康定,补充物资后继续赶到老榆林村,老榆林往后就开始正式进入徒步模式。从第一天起小雨就一路伴随,格西草原是第一天的宿营地,老榆林到格西草原也就短短3KM行程,几乎还未热身便到了营地。营地在一个山谷里,两边高山环绕,草场平坦景色宜人。今天同时进山的有好几组商业队,营地上好不热闹,五颜六色的帐篷在草场上绽放着,三五成群的马儿悠哉地吃着小草,一派和谐景象。格西营地海报3400左右,虽然今天没怎么走,但从成都500的海拔直接到3400,拔升还是非常的大,队伍中已经多人出现轻微高反,老王就是其中一个。

航拍格西↗

空中侦查↗
我的无人机航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帮一位马帮大哥找他那跑散的马儿。

营地↗

山↗
躁动的青春总会把大把的时光挥霍,不断地折腾,直到一天突然发觉是该静心做点什么事了,于是掐了烟、关了音乐、清空酒杯、收拾了狗窝、洗洗尿尿躲进被窝,第二天收拾心情整理行装重新上路。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人生,这是从青涩迈向成熟的过程。而每一条徒步线的穿越都如同一出浓缩的人生,如果说昨天是初入山野的兴奋与躁动,那么今天大伙就开始显得淡定了许多,前方还有许多的路要走,许多的河要过,不再嘚瑟,各自低着头赶路。格西营地距离下日乌且营地约 19KM,有点距离,一路爬升。老王昨夜估计是辗转反侧伴灯望月了,今天高反症状并没有消失,走起路来显得有点吃力,没多久就被我拉下了很远。

万花丛中一抹绿↗
我边走边拍,放慢节奏等老王上来,隔壁老王就是隔壁老王,见我时一幅苦瓜脸,各种高反各种不舒服,那生无可恋的样子让你觉得不背着他出山自己都会受到心灵上的谴责。然而见到妹子时立马换了个人,强忍着高反,挤出那对陈酿老酒窝,一副轻松自信俏皮幽默外加有点"邪恶"的嘴脸,戏精一个,他说他是中学里教数学的老师,我怎么看都不像,我猜他应该是中戏毕业的,对!一定是。

出发了老铁↗

红石摊↗

两岔河↗
一天高海拔徒步下来,老王终究还是抵不过高反的摧残,强撑着走到营地后整个人就蔫了,帮他把帐篷搭好后连饭也没吃就爬进帐里了,没多久从帐篷里传出一阵阵的呕吐声,听得出那有多么的痛苦,估计这会老王又要开始思考那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终极问题了:为什么要来爬山?对呀!为啥要来这找虐,做个安静的隔壁老王这是多少人羡慕的职业呀!

下日乌且营地↗
从下日乌且营地到莫溪沟营地是整段贡嘎线的高潮部分,其中要翻越海拔4950的日乌且垭口,也是贡嘎线最高的一个垭口。天气状况依旧,小雨不离不弃,就像前列腺疾病一样尿不干尿不尽,身上的雨衣穿也不是不穿也不是。

日乌且垭口↗

日乌且垭口↗

垭口小歇↗
"山的那一边是大海!"因为这句话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大海前仆后继的勇闯高峰。一生中我们总会经历几座大山,需要我们去跨越,这些高山就是你所面对的一个个困难,你必须越过它们,否则你就达不到应有的目标,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于是有些人 成功的跨过了山巅,有些人在跋涉中迷失了方向,有些人中途放弃了攀登,而有些人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

远山↗

花海↗

莫溪沟↗
翻过垭口后开始一路下降,对面的大山被云雾遮去了山头,你无法知道山到底有多高,山里头到底都住着些什么神仙,几天下来基本上都是这样,分不清是云是雾,总觉得云雾上面藏着十万天兵天将,随时会蹦下来降拿我们这群满山跑的猴子。

生姜水-祛寒、治高反↗
4950的日乌且垭口对大家都是一个考验,老王连滚带爬的总算也过来了,过了垭口后一路下降,高反症状也随之慢慢消失,后半截也不再骑马了。老王说路走多了脚疼,马骑久了蛋疼,两害相权取其轻,保蛋祛足,还是用走的好。大致下午4点左右大家都顺利的到了莫溪沟营地, 这一伙原本互不相识的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没有胡夸四海的兄弟情,只是同行的路上给你加油打气,爬不动的时候给你搭把手,走不动了停下来等你的那份情谊,或许仅此而已,简简单单,而仅此已足矣!

篝火↗
到营地后,焖一锅白米饭,加上点榨菜,再来三两片腊肉,烧一锅紫菜蛋花汤,完美…… 没有硬菜没有好酒,一锅米饭扫光,填饱了肚子瞬间感觉满足感爆棚,幸福指数飙升,像是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实现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不禁高歌一曲歌颂祖国 ……
大王叫我来巡山,
抓个老王做晚餐。
这山涧的水,
无比的甜,
不羡鸳鸯不羡仙。
山里的夜晚,生一堆篝火,那绝不单是取暖的简单意义,篝火边有酒有故事,有笑声也有哭声。围着噼里啪啦的篝火,肉体和灵魂都能迅速回温。
莫溪沟营地去往贡嘎寺的路基本都在原始森林里穿行,一条羊肠小道经过几天的雨水浸泡再加马匹的踩踏显得格外泥泞,登山杖在此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早晨出发前一杯暖暖的咖啡下肚,给足马力,开始启动四驱模式,换挡给油,走起……一路狂奔,今天状态特别好,一路超车将队友远远甩在身后。

玛尼堆↗

远山↗

远山↗

贡嘎寺的白塔↗
下午2:30左右就到贡嘎寺,我是当天所有的驴中跑得最快的一头,比商业队的马还快,这不,是驴是马拉出来溜一圈就知道了。住宿的客房有贡嘎老寺和一座新建的客栈,所有的房间任我挑选,最终寻得老寺里二楼最靠边的201房,这房最大的卖点一是有插座可以充电,二是人品好的话推窗便能看见贡嘎主峰。楼下的小卖部里仅剩的6瓶可乐全被我以每瓶10元的价格买断,寻思着再以每瓶15元的价格卖给后来的慢驴们,掐指一算,差不多能把住宿的房费给赚回来了。哈!这刚回到一点点的世俗中就暴露了我这奸商的本性,罢了罢了!拉出横幅今天清仓大甩卖,可乐每瓶18元、充电一次5元…(好吧,差点没被打死在寺里)

贡嘎老寺↗

"许愿墙"↗
201房的木板墙上写满了回家生娃,我就纳闷了,你们这是来找观世音菩萨求子的吗?灵验吗?头疼,思想斗争了一个晚上,我到底要不要也写个回家生娃呢?万一实现了呢!反正这面"许愿墙"那是绝对不能让隔壁老王看到的,万一他也来提首诗"回家就去找隔壁老王生个娃!"那不就全乱套了……

大保健↗
走了一天的路,烧壶热水泡个脚,这待遇只有徒步走线的人才知道,讲真,那一刻觉得幸福就是这么的简单。记得回来后跟人说山上一礼拜没洗澡都被笑话,是呀,几天下来我们一身尘土,又脏又臭,可是这些天来我们心里却无比的简单、纯净,至少是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而不是待在那个充满虚假的围城里。

航拍贡嘎寺↗
贡嘎寺到子梅村一路下降,今天我依旧启动开挂模式,一路充当排头兵,以致于过了村子还跟着前方一伙队伍走出了很远,在我发现队友都没跟上来时才意识到不对劲,于是在路边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依旧不见有人上来,无奈我只能折返回去找我的队伍。原来他们早就在村子里找了家客栈准备开始腐败了。此时老王嘴角微扬一脸西门大官人标志性神情,斜靠着客栈大门门框上正和妹纸聊得兴起。见我回来便假猩猩的问道"咦!你今天怎么走得这么慢呀!"里面的人跟着一阵哄笑。好吧!你们开心就好,哥精力旺盛多走走。

牛郎↗
显然这牛对我含情脉脉,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还得回我的大胡建不能留下来陪你吹牛B了。

傻不?↗

子梅垭口↗
下午4点左右包了台车七弯八拐的上了子梅垭口,无奈垭口起大雾,别说贡嘎主峰了就连十米开外的东西都看不清,一路屁颠屁颠滚了回来。不死心,和老王找来了客栈老板约好明天一早5点再上垭口。结果老板估计晚上喝高了,第二天怎么叫也叫不起,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点,于是只好放弃,那么也就意味着此次贡嘎徒步转山就再无缘贡嘎雪山真容了。老王说留点遗憾给我们下次再来的理由,然而他却永远无法再来了……
这不刀山火海的都过来了却在巴王海马失前蹄,一不留神一脚踩入水里,鞋子全湿透,就差一点在巴王海失了身。湿就湿吧,反正今天马上就要出山了。

巴王海↗

巴王海↗
到了徒步终点换乘汽车一路摇摇晃晃来到草科,入住温泉酒店,这个时候再没有比舒舒服服的泡上个温泉来的更惬意的事了。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愣是被老王、老马和我给泡出浓墨重彩的效果,画面太壮观不忍直视,自己都呆不下去了,于是起身换了一池继续泡。
成都是个慢悠悠的城市,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留下来多待几天,无奈我有"要事在身"不能久留,原本计划回到成都的当天就要返厦。老王订的是隔天的票,见我并未提前订票,非要叫我陪他多待一天,我把能找的理由都找了,能扯的都扯了,最终缴械投降,还是斗不过隔壁老王。

锦里腐败↗

和老王吹着牛喝着茶↗
离开成都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行走的汤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