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岬咀之尖
24年的夏天,和徒友小新逛完蠄蟝坑,本来计划顺道游走罾棚角咀,终因时间偏晚,在睇鱼岩顶下毅然下撤:户外活动,绝不把自已置于风险之中。但也和小新许了愿:择日漫游游。
30号是个阴天,最高气温才16,又是大潮日,对全程无荫的海岸线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流感刚愈,尚在咳嗽,故特意去问了下医生。医生拗不过我倔,又特开了点药。我告诉小新,次日成行。又在2步路发了个AA,算是给小新找个伴一一一万一我意外了。。。。。。
濛濛细雨中在北潭涌等了一小时9A,在10点半到了东坝。风大,穿过东坝,零落地有几队徒者。整理下行囊,便走上麦二。




大潮日,浪茄湾非常的平静。细浪白沙。穿过沙滩,在尽头的岩上,开始了上攀。一一因为身体缘故,没有使用过往轨迹,特意规划了近海岸线行走,减少攀爬的辛苦。在无高大灌木草丛的岸坡,路径有无穷的选择。当然,户外经验不足的徒者,还是用轨迹导航为佳。山腰绕行,欣赏浪茄的海景中,就转到了首站浪茄仔沙滩。
浪茄仔在两个长咀的夹峙之间,静若处子。这儿人迹罕至,细细一弯,海水轻漾。此时的海水浅绿深蓝,亦如透光的绿玉,有种别样的视觉感触。海风哨过,有些凛冽。




由浪茄仔上攀,便是长岩顶。本想沿岸腰去咀尖,但三人谈笑间,却上攀到长岩顶山腰了。话多误事了。也不下退,就直上翻过长岩顶,罾棚角咀和饭甑岛便一览无遗。
长岩顶向南,犹如一个荒芜的极地,冬日草原。知母草青黄相间,花蕊指天,水毛茛一丛丛一簇簇,蓬蓬松松,却如远古的遗植,微绿中的一点焦黄,尽显岁月沧桑。更远的海崖一排排岬岩,有些粗犷,和青绿的海水相互影彰,反复翔腾,白浪便是岬崖的白色银边。









置身荒野。环顾,沧海无边,山峦起伏。亿万年地壳的运动,亿万年海潮的冲刷,亿万年风雨的洗礼,造就了这一份雄伟壮阔。



由此向南,下角咀。
角咀有三峡。右峡狭而陡,中峡高却短,左峡陡而宽。右峡最为壮观,直面饭甑岛灯塔。右峡右侧,有海沟,海水起落翻涌,蔚为振憾。同时远眺浪茄仔,浪茄,破边洲和糧船湾那海蚀海岸,青色的山,灰黄的岸,洁白的浪花,碧绿的海水,辉映相融。。。。。






复登中峡,饭甑岛卧如饭团。崖底汹涌。复徒左峡,惊涛拍岸,潮起如雪。
小新说,这不就是三个破边洲么?




从罾棚角咀左绕,又是海岸荒原,在香港海岸,是难得见的。再向上,便是长岩顶。又见海蚀海岸。排列的海蚀岩洞,有点獠牙的样子,也千奇百态。
阴霾的天空下,海水蓝绿白相间相融。空旷的山野,犹显深远与广阔。心中有点诗意,却无法表达成文字









复又上山,草莽逐渐茂盛。芦苇齐腰齐肩。睇鱼岩顶,西贡三尖之一,突兀在其中。这一段,极少人来,野径没入草丛,拔草寻路,多处已藤枝蔓生,只有改道而行,虽有野趣,却颇为辛苦。待登上山尖,远望咸田湾,大浪湾和东湾,与蚺蛇尖遥相呼应。海阔而单调,风啸刺面,莫敢久留。





由尖而下,在草莽山谷中穿行转攀西湾山。实说而言,睇鱼岩顶攀爬辛苦却无啥风景可言,倒不如由长岩顶转浪茄谷少一份辛苦。
由西湾山循麦二返东坝,夕光风凉,沙漫如野。



行程:
东坝一一浪茄沙滩一一滩岩右上一一浪茄仔沙滩→滩岩上右走→罾棚角咀→左上长岩顶→右下海岸→睇鱼岩顶→西湾山→浪茄湾→东坝
难度,3星,强度:3.5星,风景:4星,用时:7
(建议从长岩顶直返浪茄湾,睇鱼岩顶风景欠佳)
交通:
落马洲地铁→沙田A3→289R→北潭涌站→9A
回程同上反向
用时:2.5小时(9A可能待车1小时),费用:6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独行者JacK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