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中山> 300M+户外游记165期【铁炉山顶气象塔】

300M+户外游记165期【铁炉山顶气象塔】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300M+户外游记165期【铁炉山顶气象塔】

2022-10-10 20:41:58 911

【一张图片带来的寄望】壬寅年八月初的一个晚上,在我的手机微信上出现了一张熟悉的图片,发图者咨询我是否知道图片两铁塔的位置在哪里?我的户外登山资历让我具备了“看图识山,一眼辨向”的能力,在300M+户外闲聊的群,偶尔也会有人拿出一些中山境内的山野相片,让我去辨识图片的拍摄位置,通常只要我曾经到过那里,看一眼便能认出那个拍摄的地方。

【铁炉山】一个在中山市南部镇街为人所熟悉的名字,此山近年变化很大,山顶附近增设了气象检测塔台,用于监测南部镇街的天气情况。过去铁炉山顶除了一堆巨石以外,长满了芦草,春季萌芽夏季速长,秋季长成超过膝盖接近1米的高度。直到秋冬季节会因防火需要将芦草割掉,形成另一种近乎秃顶的景象。

2022年9月19日,为了完成夯老师拍摄铁炉山气象塔的心愿,我低调约了几位能够在周一休息登山的朋友前往铁炉山,当中包括一名新认识女成员Kelly(五桂山南桥魔菇部落开心农场的老板娘)。线路参考步升的建议,在同一山峰尽可能走没有走过的线路,既可编织丰富已有的路网足迹,又可以从新线路中观赏不同的景观。

由于出发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在晚上和出发当天的早上,相继收到几名素未谋面的朋友放弃登山退出的消息。这是我预料中的事,本来我也没有打算成群结队地上山,与其带着一群陌生人,倒不如轻装从简和三两个熟悉的朋友进山来得轻松,老朋友能配合我的节奏,更有利于我的进程安排,完成初始计划。

【无人机探路】从坦洲镇鲤鱼山村的山路进入,到达2016年9月25日曾到访探路的沾涌山谷。当年为了探索附近的铁炉山、蕉窝山、五指山、白水林山和竹篙山等山峰的进出山路口,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踩了6个点。时至今日,才正式从铁炉山东南线路上山。混凝土路末端是一片菠萝田,前方的路段受山洪冲夸坍塌了,在不掌握前方路况的情况下,使用了无人机替代了深入探路,这样能高效协助我看清前方路况,还可节省不少体力,是近年来替代我亲身探路的好办法。

【山谷深处的营地】通过无人地的高空图传,我从菠萝田深处发现了一处园地,在山谷里面深藏着仿真直升机和坦克大炮!原来这里还有一个营地,也许从山谷里的另一面,有门口通往这处国防教育培训基地。刚好菠萝田来了一名农户,我向他咨询通往山谷里的方法,他告诉我田园末端的大树下有小径可通往基地。经过商议,我们决定穿越菠萝田,前往这个充满JunShi诱惑的地方。

菠萝田下方是一条小溪,正是这条小溪在雨季形成山洪,侵蚀冲夸弯道上的路基,使混凝土路坍塌报废不能前进。我们小心翼翼地通过被水流冲掉沉积在河床上的混凝土石料残块,到达另一面岸上,再拨开痕迹若现的草丛小道,终于踏上了这个“营地”。

我们在铁棚阴凉处休整片刻后,就急迫不及待地前往那批“仿真道具”上一探究竟。原来这些道具是以1:1的设计制作而成,目前现状尚新,锈蚀并不严重,只是平地上长满了野草,路不明朗,免不了和蛇虫鼠蚁来场遭遇战,大家需要小心前行才能到达器械之上。

用无人机一伦装拍过后已将近中午,因为早上出门等候和前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插曲,浪费了较多时间,以致临近午餐的时间也未能上山。从刚才“碰壁”路被冲毁等情况下,我只能让几位朋友们就地休整进餐。反正此处距停车的地点很近,只需5~10分钟就可以到车上获取水和物质资源的补充,在锌铁棚下提前进餐会比在山里进餐舒适多,而且还能及时到车上补水,无需担心耗水问题。

【路是靠走出来的】每当遇到“险情”和“尚不明朗”的路况时,为了确保同行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刚才的“碰壁”过后,我曾一度想到放弃今天的行程。在他们补给进餐的时段,我正想方设法通过迂迴绕上山顶,地图上是有路通往山上的。接下来的路程有可能遭遇困难险阻,需要征得大家同意,方可继续前往。因为走的是陌生的新路,走错路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再所难免。

【将近荒废的公园】从基地旁的通道绕上山,出现一段土路,看上去应该能通往那条被冲垮的后半段混凝土路。事实告诉我们,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此路确实能接通那条混凝土路。依我推测,多年以前铁炉山应该是模擬大尖山一样,修建起能通小汽车宽阔的混凝土路,只可惜路被冲垮了,从此路上山的人也减少了,公园渐显荒废。大自然拥有人类不可坑力的因素,逃得过人为的破坏,逃不过自然的洗礼。

【似曾相识的铁牌】进入混凝土路后就象带来了希望一样,路好走能让此行省去很多体力。前方斜坡的弯位上出现了一个防火林带铁牌,可能以前没有挖好坑填埋好钢管根部,经长年雨水冲刷后已露出了底座。类似这样的铁牌曾在这附近遇见过,一处在蕉窝山,一处在竹高山,一处在先生地顶。比此更糟糕的还有二望斗,铁牌两侧的钢管已不知所踪,焊接位可能早已锈蚀损坏掉。

“编号:坦防-002神湾径至牛磨潭”防火带起点设在大望斗附近,2016年12月4日从联石湾村上铁炉山至首个坡顶时,对这组铁牌记忆犹新。我们当天与隆都野牛户外俱乐部在此相遇,认识了“红牛”领队,并和他们团队在该防火带牌的“起点”位置合照。如今从东坡山脚下遇见“终点”牌让我了解清楚整段坦防-002号线的分布。通过我的推断,刚才上山前所经过的小山塘也许指的就是那个牛磨潭。

走从未走过的线路总有新的发现,很多细微的东西得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也有一些较大较明显的东西无需认真就能看见。远处另一弯道上出现了一件类似消防设施的东西,从外观目测应该是储水箱一类器具,能用于扑灭初始起火。很可能整条路段下方溪谷处被冲垮后,这里的很多设施缺乏维护保养,渐渐把一条上铁炉的线路毁掉。

【修复】大自然,拥有推翻人类文明收复原状的能力,能在数年间(或更久)将我们建立的任何东西毁掉。虽然我们会感觉到修复期很漫长,但几十年甚至成千上万年对地球来说仅是一眨眼功夫。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把人类建设的文明掩盖掉是件很简单的事。在山坡上的某通道弯位就是个好例子,虽然我们把山中的流水引开,并安上引水渠,可是大自然跟本不买这账,在溪水汇集之地通过长期渗透,冲走掏空混凝土板下方的泥沙,造成架空这里的现状。

【碎石路】如果刚才所走的混凝土路是条千兆宽带,那么从基地进山后的1公里处将会进入传统式的电话线路。前方路面开始出现坑洼,碎石连绵,我们的行进速度随着路况改变而受到改变,保持刚才的配速攀爬已不大可能。原本挂的是5档,现在只能降至3档前进,而速度和体力无法跟上的夯老师,恐怕只能挂上1档拖着脚步慢慢跟上。

进入泥石夾杂的土路对我来说影响不大,但对夯老师却是道体力考验。他背了一整套摄影器材,和水一起约重15公斤,对一个缺乏登山锻炼的普通人来说,劳累再所难免。见他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我还是要主动分担一下,若不出手相助,恐怕他是无法登顶的。就这样,我连同自己身上满载的腰带,把夯老师的背包一并接替下来。我心里清楚,背多个包总比背多个人和包更省力气。

【休息平台】上山不管负重还是轻装,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稍微歇息。整段山路上已忘记休息了多少次,直到遇见山腰上的钢结构亭台,才能迎着轻风坐在亭子内休息。这座亭台位于铁炉山中段山腰的位置,非常适合中途歇息,在山上多修建这类亭子有助于公园的整体规划配套建设。

【公园标识牌】亭子上方约200米处将会和另一条山路汇合,当中还有另一个亭子,在这交汇处树立了一个路口标识牌。标识牌的设立应该有好几年,分别标注了:铁炉山顶、登山主干道、登山步道、瞭望台和出口等方向,有助于初次到来的人员辨别方向。在过去,对于没有安装相关户外App的普通游客来说,在路口位置设立路牌指示非常有用,能避免迷路走失的情况出现。

瞭望台旁边是一条混凝土电塔阶梯路,这是通往铁炉山顶最便捷的线路,我告诉大家这是最近山顶的路,走起来可能有些辛苦,但直线距离是最短的,辛苦一会儿,能迎来好美景。我们从闲聊个别登山人员中,在亭内休整片刻,然后继续踏上路程,这是最后一段考验体能和意志的关键路段。山顶就在前方,队友仍需努力!

【登顶】成功是留给能坚持下来的人最好的激励。登顶后能完成当天的设定目标,是对此行的最好交待。这种感觉从我开始登山时就存在了,每次登顶都会带来心旷神怡的喜悦,那怕是重复攀越的山峰,至今那份感觉依然存在。今天的登顶对夯老师来说意义非凡,这既是他的首登铁炉山,又是他的毅力挑战。从认识夯老师开始算起,应该是他参与的活动以来,攀登的最高山峰。

【存在争议的海拔高度】铁炉山顶上有一块介绍铁炉山的告示牌,内容:「坦洲最高峰~铁炉山」在石岐南24.8公里、镇政府西北8公里处。东侧属坦洲,西侧属神湾镇。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3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74米,为坦洲最高峰。黑云母花岗岩山体,表层为砂质黄壤。山的南麓是新前进沾涌村,西麓是神湾沙岗村。因山形似铁锚,曾称铁锚山,后发现有块大石似铁炉,故改称铁炉山。

据《中山市志》地质地貌资料所示,铁炉山属中山9个山列的竹篙岭山脉,海拔468米,与山顶上告示牌所标注的474米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凭借手机软件和智能运动表(带)上的数据显视,均在463米至467米之间,两组数据结果基本可以否定铁牌上标注的高度。我个人认为铁炉山的实际高度应该在465米左右,位居中山市第4高峰,并非描述上的第2高峰,排在其之上的分别是473米的白水林山、488米的芋子排和531米的五桂山主峰。

【灰霾】一种入秋之后影响视野的天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城市扩散条件不好,冷空气不强,风速不大。这时候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得到及时扩散,并在近地面积聚,若又加上天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小,污染物之间就容易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灰霾。受扬尘层的影响,今天的拍摄无法拍清远处的风景,背上山的摄影器材白费了劲,为了赶回城里,我们没有过多去浪费时间及早下山。

今天,此行的成员七臣还有他设定的个人计划,目标是走完这一带的几座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当中,除了刚到顶的铁炉山,还有同一山脉上的另外两座附属山峰,它们分别是:大望斗和公仔山。过去,我曾一直把大望斗和公仔山合算成同一座山,因为先期的部份地图上在该山峰上分别标注了大望斗和公仔山,从地理位置去分析,一直视为同一座山不同称谓而已。

直到2021年12月12日挑战“坦神八峰”实地考察后,才正式将两山区分开来,实际情况是,大望斗是公仔山的旁系附属,公仔山为主峰,大望斗和二望斗是附属山峰,三峰距离仅在1公里范围内。“四十二峰”的概念早已在2017年12月17日,完成攀登中山境内所有海拔300米以上山峰时界定了,而且在相对较早的民国地图上所标注的仅“大望斗”一山,现在将如此接近的两座山峰并称为一座山峰也能说得过去。

下山进入废弃基地后无意中发现了一株蓖麻,【蓖麻】(拉丁学名:Ricinus communis L.),为双子叶植物纲、金虎尾目、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花柱,深红色。蒴果球形,有软刺,成熟时开裂。

蓖麻有:镇静解痉,祛风散瘀。治破伤风,癫痫,风湿疼痛,跌打瘀痛,瘰疬等药用价值。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可引起中毒。4~7岁小儿服蓖麻子2~7粒可引起中毒、致死。成人20粒可致死,非洲产蓖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死。蓖麻种子含油量50%左右。蓖麻油为重要工业用油,可制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甘油脂 、脂二醇、干性油 、癸二酸、聚合用的稳定剂和增塑剂、泡沫塑料及弹性橡胶等。并是高级润滑油原料。

【体验一把溪流洗衣的乐趣】铁炉山东侧山面拥有数条小溪,最大的溪流是汇聚到铁炉山水库的溪流,而我们今天所经过的溪流是沾涌坳东南面的一段小溪。该溪流从山坳缓缓流下,流经前期修建的混凝土路和菠萝田来到这里。在这种闷热无风的天气里,经历了漫长的下山路后,我们带在身上的水早已耗尽。现在面对清凉的溪水,洗脸、洗手,用水降温是件消暑降温享受休整的事。

我把刚才登山被身上汗水湿透的衣服掏出来,然后在这溪水中体验一把乡间小溪洗衣的乐趣。童年记忆中,我在暑假回乡玩乐,每天弄臟的衣服就会被祖母带到溪流中清洗。当时的农村缺电,而且根本没有洗衣机,村民们要么打井水洗衣,要么就带到溪上清洗,这是我童年亲眼所见的,一邦老妇啊姨拿着一盆盆衣服在河边清洗。清洗完毕后我们穿过那片菠萝田回到车上各自启程回家,结束这期登山活动。

38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無欲則剛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無欲則剛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