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之黄花城&十八蹬
2019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而这一天的天气真是格外的好,最适合出行不过了。背起背包🎒出发,集合地点公主坟,目的地黄花城。
天刚蒙蒙亮,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地铁里的乘客却是络绎不绝,进站的,出站的,南来北往。鉴于上次,司机卡点儿到的行为,看时间还充裕,在地铁里愣了一会,以免出去挨冻。(◐‿◑)
集合地点的人还真是多,左一撮儿,右一簇,东张西望也没有看到👀熟悉的面孔。呀!平平夫妻俩,上次见面还是在我去大荒地的时候。我俩边聊边琢磨,车怎么还没来,此时,只见问总,低着头,全神贯注地鼓捣着手机,和我们擦肩而过……😓
已经过了集合时间7:00,还不见车🚌的踪影。
“去长城的,换车了。”
晴天霹雳一声“吼”犹如炸雷一般。
“换车了?”
“不知道呀?”
“那就上吧。”
“上。”
我们蜂拥而上,把原本坐在车上🚌的人“赶”了下去,那车的领队上来一看都蒙圈了。😂
不愧是领队,眼疾手快,发信息都是如此的及时迅速。😄



刚刚坐定,看到京B21173的大巴🚌挡在了京AK0081大巴🚌的前边,什么情况呀?“下,下,下,赶紧下。”上了21173总算踏实了,淡定淡定,偶的小心脏呀,大早上的惊魂一刻。😄人数也不用点了,反正迟到的也都到了,出发健德门。

健德门接完人,再到辛庄桥最后一个集合地点,接人,走起。呀!比规定时间7:50提前了两分钟。就因为这区区的两分钟,丢下了喵酱美女。(*☻-☻*)

黄花城野长城十八蹬,箭扣鹰飞倒仰,司马台单边墙,被户外称为长城三险,且是夺命线路。到底险不险,只有走过了才知道。😄
黄花城长城,已经是我第三次来了。第一次是跟商队来的,撞道口上,打往返。第二次是16人的小分队,黄花城桥上,爬完十八蹬,基本也是打往返。此次则是咖们云集的组合,据说有专门探洞的,玩儿绳子的。上周六的一场雪,着实让人兴奋了一把,微信朋友圈是各种晒雪景,虽说市区的雪不大,但山里的雪应该是很大的……不知黄花城长城的雪景如何,去看看就知道了。(⁎⁍̴̛ᴗ⁍̴̛⁎)













将近五十人的队伍,走了两条线,问总带了一部分人从东宫上-到铁矿峪。美美,闲来一聚带了一部分人从黄花城桥上-到铁矿峪,行程相对远一点,就是为了看一下“几”字长城,虽说以前走过,一聚要是不说,还真是不知道。





居高临下的问总,右边便是十八蹬。

长城三险之一的十八蹬,巾帼不让须眉,上!




去往吹风驼,路上的积雪很厚,不过踩上去还是蛮舒服的。





远眺吹风驼就犹如骆驼🐫的驼峰一般,这或许就是吹风驼名字的由来吧。

吹风驼右侧顶相对左侧高一点,标志性的三脚架已经倒掉了。





龙哥“乱涂乱画”的证据,有图有真相。😂

路上偶遇精致的小鸟窝


九宫山,这里有一棵孤树,上边系满了红色的绸条,是祈福吗?不太清楚,向下远眺可以看到一片墓地,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从这里可以提前下撤。


过了九宫山,就到了鲫鱼背。之前去过鲤鱼背,知道因为山形似鲤鱼横卧于山巅而得名,这个真是没有看出来。













鲫鱼背之后的路程感觉不多了,大家都在一起走,走着走着距离就又拉开了,始料未及的是后边还是一个爬升接着一个爬升,虽说都不是很大,但是上上下下,加上积雪路滑,还是万分的小心。






最后的爬升过后,开始下山,最先遭遇的就是一个大陡坡,泥土混着积雪,走过之后,更是格外的滑,需借助两边的树木慢慢地下。陡坡过后的路况也不是很乐观,提醒后边队友加快速度,确保在天黑前下山。
这个坡不仅陡而且滑,左兜右转







掩映在树丛中最后的残楼

这样的路标还是爬山以来第一次见,不止一处,清晰的标记有“请走右侧”“请直行”“请走左侧”。

落日的余晖,层峦叠嶂的山峰,皑皑的白雪,组成一幅宁静的图画!



下山的落叶🍂陡坡速降,踏着积雪的落叶毯,深一脚,浅一脚,终于到了山下的石板路。此时的石板路积满厚厚的白雪,天空中的小月牙已经微微的泛亮,天马上就要黑了……




铁矿峪,一个幽静的小村落,只见三三两两的人在路上溜达,路边的公交站牌很是醒目,末班车18:30还是挺晚的,没走过瘾的,改天可以坐公交过来了。😂


长城走爽了,十八蹬也爬过瘾了,一路的踏雪寻梅,却始终没有寻到……😄不觉遗憾,只有完美。总而言之,不管什么天气,记得随时带上自己的阳光。不管什么遭遇,记得内心装满开心的童话。不管什么艰难险阻,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恬静👑🎀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