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西安> 走出强大——圆梦重装龙脊

走出强大——圆梦重装龙脊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走出强大——圆梦重装龙脊

2024-08-18 18:53:42 7007

十年一梦

故事大约起源于十年前,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年轻人,初登太白,虽因经验不足,受尽一日四季的摧残,也咬牙吃遍保护区的高价泡面,但自那以后便坚定会有朝再返,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般那样壮阔的景色,也或许他打算一雪前耻,以更从容的状态伫立太白之巅。

造化弄人

成年人的世界总充斥无奈,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像去不到的远方,因种种原因,一别故土,旧梦难寻,牵绊越多,越走不出去,但只看别人书写故事,心中越满是遗憾。年复一年,虽偶有机会,但总觉得不算最好,如此一看,让机会渐行渐远的,不是命运,不是别人。

重拾旧梦

起起伏伏是人生,扶摇直上是剧情。人到中年,牛马失业,不知该说是突发意外,还是算天降良机,又想,人这一生,无论目前处于什么状态,都是过程,因为终点都一样,这样内心也就平静了许多,所以,对于时间上可以说是——正是良机!

相比于二十几岁,现在当然不算体力最好的时候,甚至因缺乏锻炼、熬夜失眠,肚腩起飞,活力不再,我们不再年轻,永远不会比现在更年轻,那此时不去,更待何时呢?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人生不似炒菜,准备完全再下锅。我猜,极少有人能做一些重要的事之前,都觉得已充分满足成功的一切条件,无论是上学时候的考试,后来的就业、考公考编、年度汇报等等,敢于出发,以目标作为导向去准备,成功就已过半。相较于体力这一层面,我相信强中自有强中手,也信弱中还有弱渣渣,说干就干!

这是我第一次准备走一条长线,但是不管第几次,安全永远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其实分解这条路线的危险之处,很容易发现其中所有危险包括高海拔高反引起的并发症、失温、迷路、脱水、野兽袭击、受伤等,这样一来,准备起来就容易多了:做好保暖和防水,规划好路线,组队,重装(带基础物资和应急物资),这样基本就可以避开大部分可以遇见的危险了。有人说过,鳌太线单纯从路线来说其实不过是很平常的山路罢了,体力好的人基本可以通过越野跑的方式实现24小时的速穿,但是如果有一日四季的天气来附魔,那难度就立马被抬升了几个档。

地图上看,鳌太大梁呈现出异于周边群山翠绿的一道灰白色,正是第四纪冰川遗迹造成,这一脉群山海拔冠绝,植被稀少,横切南北,雄伟壮阔,号称中华龙脉,气候上,因分出了中国的南北,山脊上两股气流互相较量,常年呈现出大风气候,有时前一分钟阳光明媚,接着冰雹突降,六月飞雪。这也是造成大梁上徒步风险提升的主要原因。

按照可能一日四季的气候,就带上四季的衣物,如无法及时行进,就扎营观望,于是就带上10天左右的食物,有备无患,山上没网,带点儿娱乐物资以消遣无聊,另外应急物资也是要的,例如常备药物,重要物资均需有多余备份,比如手机线路轨迹,头灯,帐篷配件、修理包等。

DAY1 塘口—盆景园

秀才家打包物资,因背包空间告急,最后啤酒没装完,急也没办法,2人主食包括10个馕、两包挂面,其他有脱水蔬菜、苏伯汤、塑封的牛肉和鸭腿、拌饭酱,还有一些路餐零食,饮料等,四罐气两个炉头。衣物包括贴身打底的速干衣裤,中间保暖的抓绒羽绒,外面防护的软壳硬壳,以及对带几双袜子内裤好换洗。住的包括帐篷、睡袋、睡垫(蛋巢+气垫)。脚蹬一双高帮防水徒步鞋,再带一双营地鞋。所有怕水的物资全部单独做好防水,尤其睡袋,多带塑料袋,雨衣、雪套,缺一不可,注意:硬壳很必要,但不等于雨衣。

3点半,风声哗哗响,摸黑一顿莽。

爬出2里地,肩膀磨破皮。

此时,时间才10点,心里盘算,12点可至盆景园,第一日不过如此。

刚到3000米营地,风雨突至,到盆景园已是疾风骤雨,雨衣被吹的形同摆设,体感温度也是骤降了许多,如没有硬壳作为最后防线或钻进帐篷躲避,一旦湿透,危。

只能躲帐篷,喝热水,盼雨停。


Day2 盆景园—药王庙

鳌太第二天,早起一瓶热红牛!

先说今日结果:原计划天气好一口气赶到2800营地,然后计划营地变成了水窝子,最后变成了药王庙……

因前一天雨雾太大没找到水源,次日11点半才打水吃完饭出发。过了鳌山导航架,进入西跑马梁,风异常猛烈,在满山遍野的大雾中,能见度仅仅几米,不出意外的和队友走散,走散位置在药王庙附近的岔路上,后来会合,大家一合计,这天气翻麦秸岭晚一点要是遇雨怕是凶多吉少,不如就地扎营,坐等天晴。

营地没有避风处,大风肆虐,队友的帐篷终于在晚上10点钟放弃了抵抗,被撕裂了两个洞,情况紧急,只能拆帐和别人挤一起对付,夜半大雨,帐篷内冷凝水浸湿了他们睡袋和几乎所有衣物,情况非常不妙。

DAY3 药王庙—水窝子


进山第三天,终于看出山长啥样!

一直在帐篷里躲雨,挨到下午1点,终于雨停雾散,时机已到,即刻拔营赶路。

麦秸岭顶端两军交战,北边的云雾占据上风,缓缓流向南方,远远望去,精彩纷呈,可惜,身处近处,只觉得狂风吹的人呼吸困难,行动艰难。

正确时机!切入麦秸岭腹地,刚好是背风,云开雾散,远处看见两群羚牛,慢慢步入下方林中,正是惬意,话说,要是大雾谁也看不见谁,迎头碰上,那又是另一幅景象了。

麦秸岭下来,对面的顶棚梁形态初现,此时水窝子营地的几顶帐篷星星点点的色彩正逐渐清晰。

一路下到水窝子,回望来路,狂风呼啸一顿惨,才有美景迷人眼!

期盼已久的晚霞,大家也重拾信心。

四队人马,前后几天出发,却因缘(tian)分(qi)齐聚于此!

据说这是一堆烧了4小时才燃起来的火,为所有人筑起希望之光。

前驴烧,后驴烤!

无风,再也不用在狂风暴雨中心惊胆颤了。

Day4 水窝子—2800营地

上鳌山大梁,过星芽纪念碑,翻梁123

同行大神的神农冰川100升背包,里面装着新鲜蔬菜、鸡蛋、腊肉,还有高压锅、炒锅,让人羡慕的伙食,可惜后面每次到营地被拉2小时,想吃也吃不上。更让人绝望的是背着50多斤的背包竟然保持着越野跑选手的速度…本来还想想一想,后来才知道人家是专业领队,越想越没法想了,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山无棱,与天阙。

突然心情沉重,但不敢沉思,风疾,继续赶路。

远看三道梁,近看无数山,爬下爬上,爬上爬下,一路爬!

越过石海时,总被风吹的不住趔趄。

今天天气好,帐篷搭的叼。

为了在风中睡的安稳,帐篷越硬挺,声音越小。

看起来,一切都好。

一个美妙的下午来到了另一个美妙的营地,天边晚霞更加绚丽,或许在预示每一个明天更加灿烂!

Day5 2800营地—东塬

今日任务:过塔123,翻九重石海。

拔营就是一顿爬,管他距离和海拔!

海拔升高,草木渐少。

继续爬升,取而代之的是石海。

塔一

踏上第一波石海,塔一真容浮现,这里是5天以来唯一一处有信号的位置。众人如饿虎扑食,来此位置便焦急的掏出手机,贪婪的搜索信号,然后面露悦色,有人忙着发朋友圈,有人给家人报平安。

左切塔一,塔二左切上顶,塔三右切

天晴,无风,晴空万里,前进中裹不严实可能晒伤。

到西塬回望塔三,山脊两侧分明,浅翠墨色交相辉映。

塔三处,望九重石海,幸好天晴,真容一览无余,如遇到大雾,路难寻,更耗时耗力。

接近九重石海,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喝尽一瓶牛,加油再加油!

翻越石海无技巧,

风吹日晒少不了。

抬头莫怕石头倒,

手脚并用一顿搞。

天气给力,不疾不徐,75分钟顺利拿捏!

过了石海,下去两个缓坡,远处东塬营地的帐篷点点色彩初现,看似很远,其实真正走起来,一点儿也不近…

星空皎若晨昏,无奈手机拍不出美,不过曾感受过,已经够用!

Day6 东塬—明星寺

步入万仙阵,散步东跑马梁,登上拔仙台,再下大爷海,过大文公庙,去明星寺营地。

营地出发一顿拔,来到万仙阵,步入跑马梁,一路向东

以为已登顶,上面还有顶,此乃顶中顶!

二爷海波光粼粼,如碧玉镶嵌在山凹处。

拔仙台远眺通往景区的路。

登顶拔仙台,海拔3767,傲立群峰,伸手触苍穹。

下至大爷海,无人区路尽,有商店有网,可乐25一瓶,泡面35一桶,挂面45一碗,想大快朵颐也不可能,买瓶可乐小口喝吧!

3公里石板路,抵达大文公庙,脉动、牛子25一瓶,矿泉水20!搞?还是不搞?

回望来路,其实从大文公下来只行进1.5公里…今日行程,还差6公里…

山路起起伏伏,石海和土路共进,看起来一直在下降,结果一看海拔原地踏!

终于,日落时分抵达营地。

夕阳无限,夺目,不刺目。

到达明星寺,用时11小时,行径约20公里。

腿脚酸痛,久坐营地,迟迟不想起身,下山并不太废体力,却废腿脚,不好。

Day7 明星寺—鹦鸽镇

看似很简单的下山,不费体力,却是我最痛苦一天,脚底磨出火星,最后换了营地鞋走完最后三公里,也好在顺着河流出山,忍着刺骨河水泡个冰水脚,舒缓许多。

回到市里,得补。

至此,轻舟已过,事必功成。

仍要乘兴而去,尽兴而归,山在,你就在!

2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缺口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缺口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