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行(7一12)
西岳华山行7:东峰(朝阳峰)
【东峰】又名朝阳峰,海拔2096.2米,因位置居东得名。东峰东面临深谷,山壁如刀削一般直立,西面为缓坡,长满高大松桧,浓荫密布,遮天蔽日,穿行林间小道,风行林间,松涛阵阵,鸟声婉转。东峰最高处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叫朝阳台,这里也是华山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之一。
【鹞子翻身】位于华山南峰西侧,是一处悬崖峭壁上的险峻攀爬路线。需要手脚并用,攀爬陡峭的石壁,才能够完成。现在走鹞子翻身需网上预约。
【下棋亭】东峰下棋亭,三面绝壑,一面经鹞子翻身与东峰相通。亭为四柱两层翘檐式结构,全部用白色花岗岩构成,玲珑精巧,造型优美。
西岳华山行8:中峰(玉女峰)
【中峰】又名玉女峰,海拔2037.8米,居于东、西、南三峰中央。据说春秋时期,有一位年轻的**高手名叫萧史,他的萧声能引来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两人因萧声相遇,相爱并决定私奔。后来,萧史在华山修炼成仙,而弄玉也放弃了荣华富贵,与夫君一同来华山隐居,最终在中峰修炼成仙。因此,中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西岳华山行9:金锁关-五云峰-华山龙脉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
【五云峰】位于华山北峰和中锋之间,是一处景色壮美且地势险要的区域。它的海拔高度适中,在登山路线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五云峰之名得于其云海景观。在这里,云雾缭绕的景象十分常见。当云雾涌起时,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仙境。云雾变化多端,时而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将群山淹没;时而如轻柔的薄纱,给山峦披上一层朦胧的外衣。这种云海奇观为华山增添了奇幻的色彩。
五云峰的山峰形态各异。其山体多由花岗岩构成,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了奇特的形状。有的山峰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巨兽蹲伏在山间,还有的似仙人对弈的棋盘,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五云峰周围,植被分布也较为丰富。由于其海拔和气候条件的因素,这里有耐寒的针叶林,如华山松等。华山松高大挺拔,树干笔直,树冠呈塔形,它们生长在陡峭的山坡和山岩之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还有一些灌木丛点缀其中,如黄栌等,在秋季时,黄栌的叶子会变成鲜艳的红色,为五云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站在五云峰上,可以眺望北峰的雄伟和中锋的秀丽,还能看到远处东峰、南峰和西峰的大致轮廓,为登山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俯瞰华山的视角,让人们对华山的全貌有更直观的认识。
西岳华山行10:苍龙岭-登天云梯
【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处于华山北峰和其他主峰之间,是连接北峰与东南西三主峰的重要通道,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而得名。苍龙岭如一条刃形山脊,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坡度在45°以上,行走其上,如置云端,心惊胆战。这里的岩石多为花岗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形状和纹理,有的像鳞片,有的像龙爪,增添了苍龙岭的神秘色彩和观赏价值。当山间云雾涌起时,苍龙岭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条腾飞的巨龙,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相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并给家里人写信诀别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后派人把他抬下山,此后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典故,也为苍龙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题刻和诗句,如清代李柏曾赋诗“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这些作品丰富了苍龙岭的文化内涵。
过去徒步登山者从华山玉泉院出发,途径千尺幢、百尺峡、北峰、擦耳崖、天梯等景点后,即可到达苍龙岭,这是徒步登山体验苍龙岭的常见路线。
西岳华山行11:擦耳崖-北峰(云台峰)
【擦耳崖】位于华山北峰,是登山路上的一处险要之地,它处于北峰往苍龙岭的必经之路上,其名字形象地描绘了此处的地势特征。山路狭窄,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的山壁紧贴着人的耳朵,行人经过时身体几乎要贴在崖壁上,故而得名。
【北峰】又名云台峰,海拔1614米,因位置居北而名。又因其四面悬空,独秀云表,有若云台,所以又叫“云台峰”。北峰极顶是遥望“天外三峰”的最佳位置。北峰山势险峻,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条山岭通往南面的山岭。
北峰平台前建有六角攒顶、飞檐斗拱的花岗岩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华山纪念碑,这里是八勇士智取华山的英雄事迹发生地,也是华山红色教育的地点。
西岳华山行12:北峰索道
【北峰索道】全称华山北峰三特索道,位于华山风景名胜区内的黄甫峪瓦庙沟,乘坐此索道可直接抵达华山北峰。1994年破土动工,1996年建成运营。由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加坡高技术公司等合作成立的中外合作陕西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全套设备从奥地利索贝玛尔公司引进,全长1524.9米,落差755米,单向客运量每小时1000人次,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5-10 分钟可往返一次,被称为 “亚洲第一索”。(2024-10-1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太极(金成吉)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