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郑州> 《老家河南》深度体会郑州的文化历史发展:走进博物馆 了解前世今生

《老家河南》深度体会郑州的文化历史发展:走进博物馆 了解前世今生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老家河南》深度体会郑州的文化历史发展:走进博物馆 了解前世今生

2025-01-13 17:55:45 1261

郑州,都说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同时还是河南首府,河南省会。一般人提到郑州,应该会想到它是全国第二大交通枢纽,更是中原腹地。但殊不知郑州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2016年被评为国家新一线发展城市,更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
作为一个外来,目前定居在郑州的河南周口人来说,虽然来到郑州也快10年了,但是对郑州的文化,历史了解的还比较片面,除了几年前打卡过历史悠久的河南博物院,河南地质博物馆等,都是对河南一省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但对郑州的历史文化确知之甚少,今天刚好有空,又借助疫情😷的全面放开,就走进郑州市本土的博物馆,品味历史,了解发展。

一·旅行目的地

时间:2023年2月7日——8日
地点:郑州市
路线:郑州二七塔——郑州博物馆(嵩山馆)——郑州科技馆——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
概括:这条路线是分为两天进行打卡旅行的。其实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但是就路上的设定上和更好的分享给喜欢和想来郑州这座城市游玩的朋友,我就按顺序进行编写了。经过两天的游玩后,我自己认为,结合我路上的时间规划,一天的时间虽然有一丢丢的紧张,但深度游玩几个景点还是没有问题的。文末,我还会给出一天几个景点的时间大概节点和游玩建议。

二·景点详解

No1、郑州二七塔

二七塔为郑州三大地标建筑之一,占地352平方米。郑州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整个塔建筑座西面东,青砖垒砌,尖顶,红瓦屋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纪念性建筑,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而修建的。2006年,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20世纪初,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沿线招募大量工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铁路工人们生存条件恶劣、工作中人身自由被限制、政治地位极低。在这种状态下,中国**深入京汉铁路沿线宣传思想,开导工人觉悟。在长辛店、郑州、江岸等地分别成立工会,组织工人为争取和维护政治与经济利益而斗争。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4日,全路工人遵照总工会命令开始全线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列强的支持下调动两万多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郑州二七广场景区主要包括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均在二七广场周边。由于郑州火车站(老站),郑州汽车总站也在附近,交通的方便也促进了附近的商贸形成。高楼林立,品牌繁多,百花齐放,像亚细亚,国美电器,金博大,北京华联,丹尼斯等大型商场和品牌均在这里绽放过。现在由于郑州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多个商贸中心在东西南北方向开花,但就算发展到今天,这里也是很多品牌和企业相互掣肘的拼杀之地。郑州二七塔整点除了会报时以外,还会演奏《东方红》乐曲。

虽然我到郑州定居也已经快10年了,曾经无数次从这里逛街也好,路过也罢。但从未登上塔过,也没有细细品味二七塔的历史和韵味。二七纪念堂,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曾经浏览过,当时想去二七塔,无奈二七广场要修建地下隧道,暂时关闭修缮,所以上次没能看成。前几天看了新闻后,说二七纪念塔将要开放,刚好今天没什么事情,就去打卡下。

不得不说,修缮完善好的二七纪念塔更漂亮,交通方便,由于快到元宵节的缘故,所以这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早上9点多从家出发,坐地铁🚇到二七广场站,而出了d口就直接到了二七塔的下面了。⬇️侧面的二七塔和地铁d口正对着。

⬆️来到二七塔下,这里是上塔的入口,原来这里没有入口的,入口在现在的出口位置。而经过修缮后,入口搬到了这里,现场要关注公众号并扫码预约,然后查验身份证,就可以上塔了。⬇️来一张塔下抬头仰望的照片。

⬇️进入塔里,首先进去的是序厅。这里概括性的介绍了二七塔的历史及传承,并让郑州这座城市人民深深记下的“二七精神”。

二七塔是10层建筑。⬇️这次修复的二七塔从起源到发展,再到传承和保护,每一层一个主题,向世人展示了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和二七塔的历史融合。

⬇️在三层“觉醒”层,里面是用旧播放机播放的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短片,大概有2分钟,值得驻足观看,慢慢品读历史。

⬇️4层以“共生”为主题的层,用3d动画和图片展示了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包容。不过进入观看的话,会有点头晕。

不得不说,现在的二七塔修复的,真的很人性化,⬇️台阶过道上还会有灯光打的“打油诗”,很网红和意境化。

⬇️在“”焕新“层,集中用雕刻般,配合灯光,搭建了郑州三大地标建筑和一些知名建筑的模型,我有幸把三大建筑拍进了一张图片中。

⬇️这一层还用了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红词汇,紧贴时代发展。

⬇️在第10层,是一个亿二七塔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商店,看了一圈,那个护照还是值得购买的,也不贵,15一本可以当作纪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带一本回去当作留念。

⬇️在第10层的窗外望去,可以看到二七塔见证了郑州的时代变化和历史进程。并远眺的二七广场——百年德化街,民主和二七路的各大品牌商场,和曾经辉煌过的“亚细亚商场”。不过新的亚细亚正在装修中,不知道这次能否王者归来,让我们一起为它祝福。

⬇️当然每一层都有电梯,我是楼梯爬上去的,然后从9楼直下到一楼的,10层好像没有电梯。

⬇️这行字刻的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时我对最后“起来”两个字有点看不懂,还专门问了工作人员。

⬇️出了电梯厅,就来到了南大门位置,出来就是二七广场了。现在的牌匾是“**”**提的词,1996年,“郑州市二七革命纪念馆”更名为“郑州二七纪念馆”。

⬇️出了二七塔,在广场位置,可以看到郑州市政府建设了以德化街为主题的百年德化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全景图。

No2、郑州美食老三记:蔡记蒸饺

逛完二七塔,本来接着去下一站的,但是一看表就到了中午12点多,就先吃了饭再去吧。正好这里就有郑州人们口中的美食“老三记”,其中之一的:蔡记蒸饺。郑州地处中原,汇聚南北的特色美食,也有自己的老字号,合记烩面、老蔡记蒸饺、葛记焖饼,被称为郑州的“老三记”,其中两家还是百年老字号,没吃过这三种地道的美食,就等于没有来过郑州,“郑州老三记”为:合记烩面,蔡记蒸饺,葛记焖饼。有人说,怎么没有胡辣汤?胡辣汤不是郑州本土的品牌,而且上了时间的胡辣汤要去河南周口逍遥镇,周口太康逊母口镇,河南漯河北舞渡镇追溯历史。

蔡记蒸饺的创始人是河南长垣县蔡士俊先生。蔡老先生早年在北京皇宫里帮厨,辛亥革命之后,蔡士俊流落于北京街头,为了养家糊口,在帮朋友的帮助下,在北京前门外开一小饭店,经营蒸饺、馄饨,生意倒还红火。几年后,蔡士俊携家眷辗转来到郑州。1919年在西二街开店重操旧业,定名为“京都老蔡记馄饨馆”。蔡士俊去世后,其子蔡永泉继承父业,并于1949年迁德化街继续经营,坚持质量第一,薄利多销,因此,蔡记蒸饺、馄饨成为郑州有名的风味品种,近八十年来久卖不衰。 不少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郑州品尝过,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再去蔡记蒸饺的路上,路过德化街街口,拍摄的以火车为主题的建筑,充分说明了:郑州就是座“郑州拉来的城市”。⬇️蔡记蒸饺就在二七广场商圈上,离广场也就50米,在广场上远眺就能看见。

蔡记蒸饺的价格不算贵,也不算便宜。在郑州小吃消费水平上,算中上等;⬇️当然由于时代久远,而且现在又是国营单位,所以服务质量不要抱太高要求,但也不会非常差,只是没有现在连锁餐饮行业服务员的热情。

据了解,蔡记蒸饺制作颇为讲究,肉馅剁好之后,要边打边加水,使肉馅打上劲,各种调料也要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蒸饺皮用半死半烫面粉,经反复揉搓使面团筋韧,再擀成薄皮,装馅提成柳叶褶,使蒸饺形为弯月,所以蔡记蒸饺具有皮薄微黄、色泽光亮、馅饱透明、造型美观、灌汤流油的特点。由于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传统操作规程,这里每天都会来很多的大爷大妈们前来打卡,而这些常驻的粉丝大爷大妈们都是吃了蔡记蒸饺长大的郑州人。

No3、郑州博物馆(嵩山老馆)

二七纪念堂景区,因为我前几天刚打卡过,就不再过去了,感兴趣的可以看我:前面的郑州的一天的那篇攻略。吃完午饭,就在二七广场上坐地铁,去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博物馆目前有两座。其中嵩山路郑州博物馆,也就是人们口中的“郑州老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综合性城市博物馆,被列入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郑州博物馆原址位于碧沙岗公园内,1999年12月搬迁至嵩山南路168号。2021年4月30日,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两馆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造型,取“鼎立中原”之寓意,配以圆形碟状屋顶,隐喻“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是一座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郑州市博物馆大量文物被移至文翰新馆里,这里嵩山路馆就成了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的专题性展馆了。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中原文明的辉煌璀璨,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轨迹。

郑州博物馆与郑州科学技术馆是一个院落,但有两个大门。整个博物馆共分为三层,其中一层主要介绍了《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二层为南水北调沿线涉及的各个地市的文物发掘工作和文物展览介绍;三层为主题性展馆,不定时展出的内容不一样,主要还是以河南当地的文化古玩,笔墨字画为主,我今天看到的是黑白摄影展。

⬇️到郑州博物馆参观,进了大门先到左边的服务处换取纸质参观票,分为两种方式预约;一种是现场预约,要提供身份证和登记个人信息;一种是公众号提前预约,我是后者。所以直接换了票就进去了。

⬇️这是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沿线城市沙盘。

⬇️这组蜡像,真实还原了文物考古者们的工作场景。

⬇️这件是郑州博物馆嵩山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铭文小口铜鼎,是从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郭家窑的徐家岭墓地出土的。据了解,根据西周礼乐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的规制,推测墓主身份为蓬夫人,相当于大夫级贵族。其墓中出土的这个圆形带盖且有49字的铜鼎,又名“化夫人女嚣铜鼎”,博物馆工作人员昵称其为“太岁鼎”。 该鼎小口、短直领、广肩、鼓腹、圆底、三蹄足,足高20.6厘米。

⬇️这里展出了很多各个时期出土的鼎。

⬇️这件文物应该是装水漏水的器具,为水榭。具有观赏作用,相当于今天的水系文化。

⬇️二楼为南水北调沿线河南段各个城市,出土的文物展览。

⬇️三层为专题主题展览,这次展出的是黑白照片摄影展。

⬇️这是我站在三楼,往下拍的,一楼大厅展出的是《建党100年——光辉的历程》主题展板介绍。

⬇️门口出口拜访的是商王朝的商王贵族像,后面的墙上雕刻的是玄鸟。

No4、郑州科技馆

出了郑州博物馆嵩山馆的出口,就到了郑州科学技术馆,两个馆相连,和我印象中的科技馆还是有些差异的,既然来了,就一起逛了。郑州科学技术馆是郑州市人民政府兴建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于2000年4月29日开放,是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属社会公益性人文风景旅游区。其主馆楼顶部为波浪式造型,寓意科学技术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断前进。北侧圆锥形建筑,高41米,象征现代科技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

郑州科学技术馆共分为4层,涵盖磁电展区、天地自然展区、光学展区、力学展区、声学展区、计算机展区、数学展区、机械展区、创新教育展区、生命科学展区等13个常设展区,拥有各类展品333件,涉及多种门类的基础学科及应用技术学科,还推出了“展品网上展示”,用动漫形式表现展品的操作演示 。同时,郑州科学技术馆影城拥有河南省首家环幕4D影院,在开馆每天的上下午在主馆地下一层放映4D影片,具体时间可看下图播放时间,不过好像是收费的。

郑州科学技术馆2002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信息化工作优秀基地。如果有节假日的话,可以带着小朋友来这里转转,认识科学原理,体验物理兴趣,是个不错的游玩景点,孩子们来了一定很感兴趣。

⬇️一楼大厅左侧正在展出的是《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从我国古四大发明——蔡伦发明纸张介绍说起,到纸张的应用和发展,再到现代企业和知名大咖的作品介绍。

⬆️在展厅的当代手工纸大咖的介绍这里,到头就是环幕4d影院的位置;⬇️这里就是常设的第一展厅:为磁电展区、天地自然展区等。

⬇️乘坐扶手电梯,到二楼,就到了机械展区、力学展区、数学展区、光学展区、声学展区等。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几个家长领着孩子在这里体验。

⬇️二楼出口的这个位置,设置的有一些好玩的游乐项目,适合年龄小一点的小朋友来玩。

⬇️二口出口位置,就是楼梯,爬着楼梯到了三楼,三楼区域为:创新教育展区、生命科学展区和其它商业机构所设置的科学产品展示区。

⬇️参观完下来,在一楼大厅。入口处有个纪念品商店和超市,带着小朋友在这里玩一天,也不会觉得不方便,里面卖的饮料,面包等应有尽有。我当天去的时候,好像这里下午要来工作检查,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在这里集合。

⬇️出了景区大门,就沿着嵩山路去地铁的路上,可以看到元宵佳节到来之前,路上的灯笼已经就位。

⬇️图片中对面的位置,是郑州青少年宫正在修建,对面是绿城广场,也正在复建修缮,用铁皮挡住了。而且这里郑州市委市政府就在这附近,所以这里交警很多,是严管街。

No5、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

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于2017年开始建设,到2021年五一劳动节时对外开放。位于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也就是郑州西区常西湖片区,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为全国特大型博物馆。建筑外观秉承“中华之中,华夏之冠”的设计理念,从远处看博物馆,如“黄龙聚宝,物博盛天”,彰显郑州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勃发的时代气息。

文翰街馆分为三大区域:规划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厅,其中这三大区域里又分为21个展厅。以“创世王都——郑州历史文物基本陈列”“天地之中——郑州历史文化展”的基本陈列区域,全景式展示郑州的发展历史,引导观众了解千年古都文化,感悟华夏文明魅力;以文物专题和文化专题为主题的专题陈列区域,里面分布着“妙相艺境”,“汉砖意韵”,“刻石隽永”,“翰墨丹青”,“土火造艺”,“翰墨双璧“,“锦绣云霞“,”郑地名人“,“豫声豫调”,“客家根亲”,“千年中医”等展厅,从多角度解读古老的中原文化,突出郑州区域文化特色。

文瀚新馆内出了展览区外,还为公众提供休闲、书吧、餐饮等配套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在馆内参观、休闲一天的需求。现在郑州博物馆老馆的大部分文物都搬到了新馆内,由于我去的是刚过完年,又加上疫情😷年前刚解开,所以在参观的要求上,还是比较严格的,要全程带口罩。文翰新馆是我8号开车🚗自驾过去的,听了两个讲解,基本上把展览全部逛完,共花了4个半小时。场馆很大,也很有看头,值得打卡,如果想要郑州文物的话,了解郑州历史的话,建议来这个新馆。

⬇️参观郑州博观物文翰新馆,也是要提前预约的,流程和郑州博物馆嵩山老馆是一样的。只是这里进去不能带打火机,要过安检。

⬇️进到大厅,就有一个灯光4面的led屏幕,播放动画片,在它的后面是4d播放屏幕,上面播放的是郑州的发展历史,也是郑州博物馆的宣传片。

⬇️这里还有讲解,都是免费义务的,因为我来的时候刚好快9点半,就跟着最早的这场听着讲解看了。听完这场,我又听了10点半的那场。如果没有赶上义务讲解,还可以租设备,进行自己听讲解,逛展览,费用好像是30元。

⬇️穿过中间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汉白玉浮雕墙,上面是河南籍的名人雕像,刻画在整块背景上,很壮观。

⬇️我跟着大厅内的喇叭🎺提示,来到了二楼的“创世王都”展厅,跟着义务讲解,看展览。义务讲解小姐姐很专业,长得也很漂亮。

创世王都展厅主要是郑州各时期发展出土的文物。十万年前,郑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有人类生存;九千年前,这里已形成了聚集部落;五千年前,这里就已筑城修城;四千年前,就已经诞生王权;从古城到古都,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这里清晰明了,包括熟悉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商朝遗址,周朝遗址以及五代十国出土的文物等。当热这个展厅也相比其它展厅很重要,几件镇馆之宝都在这里展现。

⬇️现在北方的房屋建造,在古时期这里就已经出现了雏形。

⬇️下图这个陶罐,我本来以为是放东西用的,然而听了讲解后,才知道是过去为了埋葬夭折的孩子用的。

⬇️这件为镇馆之宝之一,为“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在郑州向阳食品厂挖掘出土发现,商朝时用鼎来祭祀用的,而方鼎是用来祭拜地的,圆鼎是用来祭拜天的。所以今天的“天圆地方”一词就是来自于此。铜在古代称为黄金,而现在看到的绿色是因为时间和风华的原因。整座鼎造型非常精美,佩服古代制鼎的工艺。

⬇️这件也是镇馆之宝之一,为“青釉瓷尊”,看似很普通,也没啥特别之处,但就是这件文物的出土,从这个时期中国便有了瓷器的产生,以前都是用陶土,所以它的出现是分界线的作用。

⬇️下面就是大厅内的商朝时期的遗址和民生生活的展览。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时期的文字,但之前的甲骨,最早是用来卜卦算命用的,因古代在甲骨上刻上了小洞,就是最早文字的雏形。

⬇️这一套编钟也是镇馆之宝之一,当然这个没有湖北博物馆的编钟出名。

⬇️下面这一组鼎是有意义的鼎,过去古代皇宫大臣是用鼎来计算爵位的高低,皇帝才有九鼎之说。而周朝时,位于郑州的统治者就已经用上了九鼎八拐的鼎器,其说明这里已经把自己的地位抬得很高了。

⬇️这是古代战争时的箭头,杀伤力非常大,创伤面很大。

⬇️因为要听讲解,所以就直接来到了“豫声豫调”展厅了,这里展出的是豫剧的文化发展和知名表演艺术家。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俗称“河南梆子”,是我国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以及陕,甘,晋,冀,苏,皖等地区。豫剧以唱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一般分为祥符调,西府调,豫东调,沙河调,高调五个流派。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豫剧大师的展出,像“常香玉”,“申凤梅”等。

⬇️这个3d屏幕很有意思,可以自己按,分为生,末,净,旦,停到哪里就介绍哪个角色。

⬇️这是我在二楼的走廊位置拍摄一楼汉白玉雕刻的名人墙。

锦绣云霞展厅,展出的中国织绣的手工技艺。云肩,是织绣的一个重要门类,华夏民族礼服的一种款式,用于肩部的装饰,这里展出的云肩绣品,多为晚清民国时期藏品,其内容广泛,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展现了中原地区深厚的民俗文化。

⬇️这是走廊墙上雕刻的百工图。

⬇️在文翰新馆,2层和3层大厅内,有很多这种供出来的复刻品,作为装饰,同时也向游览的人提供了藏品意义。

翰墨双壁展厅内,展出的石刻书法,主要展出的是《醉翁亭记》和《鹤鸣》,其鸿文,书法,镌工三者为绝,笔意墨象生动,韵味魅力无穷,堪为书法双壁。

⬇️下图为欧阳修和苏轼共同创作的《醉翁亭记》拓片。

汉砖意韵展厅展出的是郑州出土的汉画像砖,画像砖多砌于古代砖室墓中,兼具建筑和装饰功能,兴于战国,盛于两汉,其制作精良,图案优美,表现内容活灵活现,堪称两千年前中原先民社会生活画卷。

⬇️下面这个汉砖为“羊首劂楼画像砖”,为汉代在郑州出土的,造型精美,制作复杂,也是镇馆之宝之一。

客家根亲展厅展出的我国客家人的发展和渊源,客家是汉族重要的一支民系,随着历史上中原汉人数次南迁而逐渐形成。时至今日,客家人在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繁衍生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影响深远。

千年中医展厅,展出的是中医的发展和知名的中医名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城市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等治法,使用针,灸,按跷,导引,中草药,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康复健康。

土火造艺展厅展出的是郑州出土的陶瓷,郑州位居中原腹地,自一万年前出现制陶技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陶瓷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彩陶珍品;商城出土的原始青瓷;汉晋到北朝时期的釉陶和单色釉瓷器;唐宋时期的三彩,白瓷等;两宋至明清时期的皇家陶瓷精品。

中原象踪展厅展出的是,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左右的第四纪更新世,史前巨兽纳玛象在郑州地区出没。通过化石,可以想象其庞大的身躯,了解远古时期郑州一带的生态环境。直至商朝时期,考古资料还证实了“商人服象”的传说,这也是河南简称“豫”的原因。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象群南迁不复。

⬇️不得不说,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很多设施都很完善,标识也很清楚,而且楼层之间还有多部扶梯和直达电梯,很方便。

天地之中分为两个展厅,其中天地之中(一)展厅,展出的郑州各朝代,各时期的变化已经郑州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各类战争。天地之中(二)展厅中,展出的是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腹地的概念。郑州,位于九州之中,地控八方之枢,多元文化在这里汇集交融。“天地之中”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观念。以嵩山为中心,夏,商,周三代建都在这里,在民族文化课下了天地之中的深深印记,称为华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

郑地名人展出的是郑州这片土地上出现的一大批先贤豪杰,使郑州在长期的社会进程中,开创者中国文化发展的先河,谱写了亮丽的时代华章。

⬇️博物馆还有供游人休息的区域,中午这里还有简餐和吃饭的地方,在这里逛一天,一点也不会觉得累。

妙相艺境展出的是大海寺,开元寺出土的石刻造像,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在这里还碰见了郑州某所美术大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讲解一边讨论,很认真。

城市之光展厅,展出的各个城市博物馆的集合展品和以新时代文物保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和特色礼品。

⬇️这是看完城市之光展厅出口的,墙上雕刻的是河南的古代建筑和国之瑰宝。

⬇️一楼大厅内,有两个用铁艺筑城的莲壶形状的造型,旁边有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感兴趣的可以买走,留作纪念。

⬇️出了博物馆大门,正对的就是一个大的公园,有几个市民正在山坡上散步和放风筝🪁。

⬇️远处望去,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的外形十分震撼,博大无穷。

⬇️就是这里停车是个问题,博物馆院子里的停车场不对外开放,我来的时候,还是就几辆车,等我逛完,出来的时候,这已经停了好几排的车辆。

三·花销总结

出行路线:
第一天的路线是地铁出行,地铁到二七广场——郑州市博物馆嵩山老馆。
第二天是自驾前往。
博物馆门口就有地铁,而且郑州公交,地铁都很方便,跟着导航走,都能到达。

开放时间:
二七纪念塔:9:00—17:30(17:00停止入馆)
郑州博物馆嵩山馆:夏季:9:00—17:30(17:00停止入场)冬季:9:00—17:00(16:30停止入场)
每周二闭馆。
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9:00—17:00(15:50停止预约,16:00停止入馆),周二(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

费用:都不要门票,但是记得带上身份证。

补充建议:
关于游玩路线,从我的经验来说,一天时间足以,上午可以先到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然后把车停到地铁口的位置,然后坐到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或者直接自驾到嵩山路馆;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中午在郑州老三记的:葛记焖饼就餐;下午参观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下午4点左右赶往郑州二七纪念塔,把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一起打卡。晚上可以吃蔡记蒸饺,逛逛二七广场,欣赏夜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郑州博物馆文翰新馆:我逛了4个半小时,基本上除了三四个没有开放的场馆,其它全部逛完了。
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1—2个小时足矣,还可以顺便打卡旁边的郑州科技馆,不带小朋友的话,1—2个小时。
郑州二七塔:1—2个小时可以详细的看完。

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康康大叔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康康大叔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