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南京乌龙潭
乌龙潭公园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东麓,北门面广州路,西门面虎踞路,乌龙潭风景优美,潭岸亭台楼阁错落,花木挟疏,一派诗情画意,西城之冠乌龙潭,南京西湖美名传。
三国时,乌龙潭名为清水大塘、芙蓉池。晋代传说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以后,每年乌龙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若干年后四泉眼相继匿迹,乌龙亦不再现,然乌龙潭依旧风景优美。


谁下中华枰上棋?隔潭我试比高低。





镇潭神石石高555厘米,重5吨,形如观音,系1988年以万元从宜兴深山购得,立于此处,以示护潭之神,取名镇潭神石。

唐乾元二年(759年),颜真卿于乌龙潭设江宁放生池。颜真卿亲笔为乌龙潭放生池撰书《放生池碑记》。[2]元和年间(806~820),后人于潭西建放生庵,以祀颜鲁公。宋、明、清历代曾几经修缮。太平天国时期庵毁,同治年间,江宁知府涂宗瀛于庵址建颜鲁公祠,祠内刻有多块古碑与一口放生井。

颜杲卿 ,是颜真卿的堂兄弟,天宝十四载(755年),代理常山太守,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颜杲卿向王承业求救未果,只得昼夜防守,拼死作战,正月八日,城池陷落,颜杲卿、袁履谦被叛军俘获,送到洛阳。安禄山命人绑颜杲卿于天津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颜杲卿骂不绝口,叛贼钩断了他的舌头,说:“看你还能骂吗?”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遇害,时年六十五岁。乾元元年(758年)五月,肃宗追赠颜杲卿为太子太保,定谥号为忠节,追封其妻崔氏为清河郡夫人。



道光十二年(1832年),魏源来到南京即相中地处城西清凉山下乌龙潭边,史称"诗巷"的龙蟠里东侧购地建3进草堂,初始魏源为爱屋起名“湖子草堂”后改名“小卷阿”。并在潭边浅水处建有“宛在亭”。魏源后半生,长年居住此处,其名著《海国图志》即在此处撰写完成。其间,他与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往来甚密。

放生庵于1988年建,面积仅10余平方米,汉白玉门额“放生庵”系唐宋古物。

曲径牵桥挽榭容,曾经碧水戏乌龙。


位于龟山西麓,红花岗岩制作,高2.5米,底座高约1米,底座正面镌“曹雪芹像”4字,系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书题。塑像坐姿,身着长袍,手持文卷,气宇轩昂,饱含文豪神韵。南京艺术学院谌硕人、陵雍崇设计创作。此地拟建红学大观园。







谭元春,别号蓑翁。燕子矶、莫愁湖、玄武湖,谭远传唯独对乌龙潭情有独钟,三游乌龙潭,乘筏游潭,张灯行酒,并且写记三篇《初游乌龙潭记》《再游乌龙潭记》《三游乌龙潭记》。










一个夜晚,魏源与陶澍在乌龙潭泛舟赏月。陶澍看着青山绿水,感叹“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不禁答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沁蓝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