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洛阳赴开封府
【离洛阳赴开封】
——洛阳站:
在洛阳站候车时,发现大型壁画。查资料,洛阳车站始建于1908年,原名为河南府车站,洛汴铁路向西延伸后,于1912年将金谷园车站改为洛阳车站。现站房于1992年4月正式开通使用,站前建有宽阔的广场和前站台,一座高63米的钟塔矗立在主站房的东南角,成为洛阳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室内外配有以《文明摇篮》《先祖瑰宝》《天中春秋》等为主题的大型壁画,以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学相结合的手法,以宏观角度反映了洛阳这个十三朝古都的历史风貌,展示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化,为“古都窗口”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开封府:
位于开封市鼓楼区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据史料记载,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历代的官府中,以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地位非常显赫。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没当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并且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在此任职,不仅树立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也形成了以“廉政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开封府也以因此深得民心、名垂青史,成为四海文明的中国古代官衙。直到1913年废府。
2002年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宝馆等50余座大小店堂。
——州桥及汴河遗址:
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年-783年),后又历经五代、宋、金、元、明五朝。五代称“汴桥”,宋代改称“天汉桥”,因“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百姓惯称之“州桥”。后经金、元、明修缮、改建使用。明末**十五年(1642年),州桥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从此消失在开封人的视野中。州桥见证了开封如何从一个县城上升为王朝的都城,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考古人员在古今重叠型城址中寻找到千年州桥,让深埋于黄沙之下的州桥遗址“重见天日”。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太极(金成吉)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