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莆田> 石谷解穿越到十八股头【徐工仙游】2024年11月10日
石谷解穿越到十八股头【徐工仙游】2024年11月10日
石谷解穿越到十八股头【徐工仙游】
2024年11月10日
今年春节福建走山行,连续走了黄连盂、梅花山三峰、白石顶,非常喜欢,加上之前从江西开始走武夷山高峰穿越到福建时走过的黄岗山、香炉峰和过风坳,以及浙江走山时走过的山羊尖、双苗尖、香炉尖、白鹤仙岩顶等浙闽界山,福建的千五山峰已经有了大致的概念,植被、地貌、水土以及人文和浙江都是有区别的。但是要拼凑出总体的福建山识还是欠缺太多,于是规划了专门再走一次闽中高山。首站选择的是石谷解穿越到十八股头。



凤山仙水洋
火车到莆田,下来551路15元到仙游公交总站,换仙游663路到凤山仙水洋15元,没找到交通去溪头村,只能就地住宿,再村里联系到一私车明天一早送到溪头村。凤山村民宿很多,村里有红色纪念馆、小庙,参观一下,略作休息,连续舟车劳顿,后面都有点晕车了。




溪头·石谷解
2024年11月10日一早,民宿太早没有早餐,把昨晚老板娘给准备的两个鸡蛋,方便面,和白切馒头,全部下肚,约好的汽车准时出发。溪头自然村属于前溪村,凤山过去也就十多公里路,谁知离村不到2公里了,这时间点前面居然发生堵车堵死事件,原来村里已经人满为患,昨天周六,自驾过来的车都排满了村外的公路,有一辆夜里进来的自私的车停的位置把路堵死了,人估计夜里上山了联系不到。没想到是这样,只能提前下车步行进村,沿途也是很多一早想出村的车出不去,一片骂,有辆运木材的汽车司机更是急得团团转。村里有多家农家院和商店,到处停满了车,看来昨天要是进来的话,也找不到吃住的地方了。石谷解是莆田最高峰,号称“闽中第一峰”(注:海拔排第二,名气比较大),现在是免费的网红地,也被驴友界赞为“福建版武功山”(其实黄连盂更有气势),因溪头村徒步登顶线路友好,强度低,早已成为周末来打卡扎营看星空日出云海的热门地,这次算领教了。
村口有小店,里面不少驴友,沿路很多住宿信息,过桥就是进山口,起步时已经近7点了,要是前面车进村,还能提前二十分钟。之后的古道很好走,走一刻钟后,开始遇到下山的驴友了,随后是越来越多,古道上几乎没有断档的,说有几千人夸张,上千人真有。到了新旧路分叉处赶紧走老路,老路走的人少,后面的汇合点有支路去五雷山,也是石谷解小圈越(福建驴友对环穿的形象叫法)线路或者石谷解五雷山小圈越线路的汇合点。上到山脊后就能感受到特有的高山草甸景色了,干净宽阔的土路,黄黄的草甸,奇特的岩石,非常养眼。从村里开始徒步了一小时四十分钟,登顶石谷解,有巨大的字碑,写“闽中第一峰1803.3米”。










五雷山
石谷解山顶有很平缓的一片台地,还滞留着不少昨晚在此扎营的驴友。有的在放无人机,有的在看云海,摄影,真是户外的天堂。西南面的石牛山诸山,更远处的戴云山诸山,都在云海里露出尖尖,像一座座的仙岛。石谷解顶中央的一块岩石上刻有三角十字点,还有一圆孔,像是以前插标志杆的。朝南望去,五雷山是双峰结构,中间鞍部有不少驴友,在此玩了一会继续向五雷山进发。五雷山鞍部也有不少驴友,有的在做饭。东面的山顶有几块突兀的大石头很有特点,其中一块上也刻有十字三角点,海拔1791米,看石谷解差别不大。











仙游山
有驴友自五雷山往东北下山了,走环线回溪头村,我返回鞍部朝西南登顶五雷山二峰转南顺脊行走。路况还是很清晰的,局部稍有点陡,一直到第一个垭口,呼鼻隔北,这里是走石谷解五雷山中环线下溪头的垭口,也是德化乾头村通溪头的翻山垭口。之后路径稍荒凉些,但总体大方向容易辨识,同方向有支线,只要是路基本都会汇合往山脊延伸方向。中间追上了两支小队伍,看来这条线走的人还是不少的,到呼鼻隔南,也有明显的岔口路下溪头,应该是可以走石谷解五雷山大环线的。10:29分,抵达仙游山岔口,这里常规路线都是下德化乾头南沟的机耕道再回磨石岭垭口的磨兜隔亭的,不经过仙游山。看时间允许,而且一路走过来路况都还行,没有浙江有些地方那种一没路就是荆棘和茂密灌木,举步维艰的感觉,于是决定走山脊探路登顶仙游山,毕竟此山以县名命名,肯定有其道理。开始有明显路,走百多米后路是横切的(后面下山见到知道此路是去一片山间湿地的),直行山顶无路了,路口松树上挂了一个装了垃圾的仙游县百货塑料袋。来都来了,就探路登顶吧,总之看似没路,又好似以前有路,总能顺脊行走,有段还似乎是人工在两侧种的松树林,最后绕过一处大石头阵,经过一处野猪窝,终于登顶仙游山顶,海拔与地图标1522米接近。令人奇怪的是,山顶像是人工垒的小工事或者小烽火台的遗址,中间是个坑,两侧下面有巨石阵。年代肯定是非常非常久远了。会不会是古时候拱卫磨石岭关寨的瞭望台?下面隘口即是古时的**,北侧曾建磨石寨。





磨石岭·磨兜隔亭
想起刚才的野猪窝,此地不宜久留,下山一侧开始也是一个野猪窝,松林间就像是一条久远的路,不难走,不久下到一处湿地。说湿地实际更是一块台地。不知道和以前的关隘有啥关系,不过之后往前过小岗,路没了,但是有明显的路往西北,估计是下到磨石岭古道德化一侧,或者磨石寨的,现在应该是机耕道。接着上小岗探路,居然发现了一处红色的路条,就在没路的地方,前方是竹林,看来是有人探路走过的。心想有人走过就能走,顺着路条钻竹林,真能看出以前柴刀砍断的竹茬子,也估计得有至少十年左右了,因为竹林又重新长密了。随后又发现一处路条,于是激起了我的探路欲望,按方向判断前人探路的思维,应该就是直着去磨石岭垭口的。尽管很难走,但是不久又下到了一处大石头阵前,有路了,而且也是往右下德化方向的,不管他继续翻上大石头阵(总感觉上面有人工刻画的痕迹)直切,下一点就到宽阔的磨石岭垭口了。这里中间有一块巨大的莲花石,很有特色,旁边还有人工关石的垒砌遗迹,紧靠崖壁有一处路亭,应该就是磨兜亭,也叫磨兜隔亭,朝德化乾头村方向机耕路很宽。





十八股头·皇冠石
在这里转悠一圈,没看见摩崖石刻(实际应该朝德化方向走约200米找才行)。小路朝十八股头继续进发,走到这里时间来不及的话直接机耕道下南埔底去凤顶就行。尽管之后到十八股头的路基本有路,还不时有路条,总感觉以前古人应该不是这么直着走陡脊的,德化的鲤鱼朝天一侧和凤顶南埔一侧都应该有绕行路线。最后在下十八股头北湿地的大石头阵时还绕行几十米完全不是路。估计之前驴友是跳大石头走的。中间再过一处高山湿地,开始能见到形状各异的大石头了,有一处神龟石,旁边看又是二龙夺珠或者双牛戏珠,之后路径非常成熟了,一会就到了皇冠石,也就是十八股头标注点。因十八股头这一带的山也叫皇冠山,就是这块像皇冠的石头命名。当然,有说法是这里山脉有十八股,所以叫十八股。十八股头还是反清复明红花会,南少林练武“拳打卧牛之地”遗址,也有“贼营”之称。







无尘塔·九座寺
十八股头开始陆续看到当地的登山客在大石头上嘚瑟了,因惦记着下山赶公交,其他一些大石头阵也没去参观,贼营前的分叉口看前面有几人就追上去选择西侧的山道下山了,其中有一位七十多岁老者,是慕名来登十八股头,东线上来的,走得还挺快。下山路很好走,中间经过一处奇石,像钢琴或者肋骨一般,看有驴友说是十八根龙骨,数数还真差不多。在此处遇到本地的几位老驴,聊了几句。由于下午返回县城的车是16点多的,因此下到凤顶村时有足够时间逛逛古迹。先是去了千年古塔无尘塔,全国文保单位,又去了九座寺,也就是唐代智广祖师创建的少林南派古寺,被尊为南少林祖庭之一。







约16:15分,在凤顶街上等到回县城的仙游663路,14元。到县汽车站工作人员早已经都下班了,自动售票机也不开。只能明天来买票去德化,进行下一站计划。
整个线路仙游山顶段难走,宜绕切走,磨兜亭至神龟石段稍荒,其余是成熟路。
水土徐徐 复写游记与2024年11月16日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水土徐徐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