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两楼一堂一古河道三海子两胡同街巷,休闲骑行徒步品美食
两楼一堂一古河道三海子两胡同街巷,休闲骑行徒步品美食

四月中旬手绘线路(非本次实走线路,实走线路见贴尾):前马厂胡同~豆腐池胡同~钟楼湾胡同~钟楼~钟楼广场~鼓楼~地安门外大街~后门桥(万宁桥)~元代镇水兽~帽儿胡同~澄清上闸~东不压桥胡同~澄清中闸~宽街教堂~北河胡同~大运河澄清下闸~玉河公园南园西南岸~大运河玉河古道遗址东城段~后门桥(万宁桥)~金锭桥~敕建火德真君庙~金锭桥南~什刹海(前海、后海、西海)~前海南沿~前海西沿~前海北沿~银锭桥南~后海南沿~小翔凤胡同~大翔凤胡同~毡子胡同~前海西街~恭王府~柳荫街~后海南沿~野鸭岛~西海南沿~郭守敬纪念馆~德胜门西大街辅路~西海北沿~山海楼~三官庙~西海东沿真武庙~德胜桥~后海西沿~后海北沿~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摄政王府马号~望海楼~银锭桥北~小石碑胡同~烟袋斜街西口至东口~辛安里~方砖厂胡同~南下洼子胡同~黑芝麻胡同~南锣鼓巷北向南~地安门东大街~东不压桥胡同~福祥胡同~蓑衣胡同~板厂胡、同(僧王府拉抽屉)~南锣鼓巷北~雨儿胡同(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东不压桥胡同~帽儿胡35-37号(婉容故居)~13号冯国璋故居~ 7-9-11号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园~南锣鼓巷北出口~北锣鼓巷南入口~华丰胡同~豆腐池胡同~前马厂胡同。

考虑到鼓楼附近停车难,手绘时选择前马厂胡同停车,昨天抵达后胡同很窄,车位满满当当。出胡同左右看旧鼓楼大街路边停车位也没空位!无奈向北停靠在鼓楼桥至钟楼北桥之间的桥下停车场,此处车位充足但价格不菲😃。


起点有变化,线路也随之灵活改变,沿着旧鼓楼大街向南,走国旺胡同向东。

北京钟楼返回时再上去看看。


钟楼门票十元,旺季(4月26日~10月25日)开放时间:9:30~17:30,淡季(10月26日~4月25日)开放时间:9:30~16:30。

沿钟楼湾胡同走到钟楼广场。

广场南侧就是北京鼓楼。每天上下午鼓楼都有敲鼓表演。另外五一假期,鼓楼二楼北侧开放,这样可以站在鼓楼看钟楼。

鼓楼门票二十元,开放时间和钟楼同步。

要想吃炒肝,鼓楼一拐弯。鼓楼东门路边就是姚记炒肝。
姚记炒肝店的创始者姚墨先在新中国成立后从哈尔滨来京工作,一直就住在鼓楼前。1989年,看到市民吃早点难的商机,76岁高龄的姚墨先当即由电焊生意转行,开起了早点铺。姚家人都不会做炒肝,当时请了师傅,家里人也跟着学,边学边改进,也形成了自家的特色。随着什刹海地区的旅游火爆,姚记炒肝店也开始名声在外,小店从原来的鼓楼东大街搬到了鼓楼脚下。

姚记炒肝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

这家店之所以网红事出有因😆。2011年某国现任领导人,在此店用餐,当时餐费79元,某领导人掏出一百元买单,示意不找零钱,零钱算小费。

鼓楼姚记炒肝小碗14元,大碗18元。

鼓楼南门。


马凯餐厅位于北中轴线著名景观钟鼓楼之下,始建于1953年。餐厅主营湘菜,擅长煨、焖、炖、烧、炒、熘、煎、熏、腊味等烹饪技法,菜品品种丰富,尤其以熏腊、豆豉、剁椒等系列菜为精彩。东安子鸡、竹荪汤泡肚、酸辣肚尖、酸辣墨鱼、子龙脱袍、豆椒蒸腊盒、红煨蹄筋等菜品独具特色。马凯餐厅开张之时,不仅坐拥钟鼓楼之地利之便。还有烹饪大师王近仁掌勺、京剧大师梅兰芳先先生为其剪彩,得天时地利人和。三湘名肴甲京城,誉满京都数十载。不少名人儒士,为了品尝大师亲自烹制的美味体验坐马凯品湘菜,举目钟楼,遥听晨钟暮鼓的别样意境,纷纷慕名而来。周谷成、董寿平、田汉、齐白石、启功、欧阳予倩、刘雪涛、许姬传等许多社会名家都是其座上佳宾。

说到北京的桥首屈一指,必须要说的就是后门桥,正名叫万宁桥。在北京城后门桥是北京的起点,是北京的根,北京的桥千百座,排第一的只能是后门桥。后门桥始建于1285年,至今已有约七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它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地安门以北,鼓楼以南的位置,由于地安门在以前就是皇城的后门,所以这里被叫做后门桥,元代也被称为海子桥。

“金锭桥”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地安门桥、后门桥)的西边。它的修筑完全是为了往来行人的方便。不仅如此,站在桥上极目西望,但见什刹海波光潋滟,微风拂来,清新而略带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肺,微波拥来,水声涛涛,岸线蜿蜒,垂柳依依。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2000年,在修复万宁桥的同时于其西增建一座汉白玉三孔石拱桥。中间栏板上镌刻侯仁之教授命名和书写的“金锭桥”三字,煜煜生辉。金锭桥与其北的银锭桥遥相呼应,与对岸的金丝套地区隔“海”相望。

后面桥东侧和西侧,南北岸边各有两只镇水神兽。


2000年,对万宁桥进行整治修缮,将暗沟改为明渠,恢复了两侧的水面。在清理多年河道的淤泥时,意外清理出四只镇水神兽,它们身长将近一米八,身子宽近一米,高约半米,个头着实不小。他们头顶一对鹿角,憋嘴翘鼻圆眼睛,四只爪子,浑身鳞片,还有一条大尾巴。它们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喜好水,所以经常会设在桥洞中央或宫殿的排水处。这几只出土的镇水神兽,不仅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而且还是测量河水深浅的标尺。桥的东侧南北岸上的一组镇水神兽也很珍贵,尤其是桥东侧北岸的一只尤为珍贵。这是一只元代雕刻的石兽,造型古朴苍劲,通体呈墨色,嘴下有虚,四肢及尾部有麟,但头上无角,可惜面部因风化严重而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无论是雕刻风格还是保留现状,和另外三只有天壤之别。除了这一只神兽是元代的以外,其余都是明朝重修万宁桥时补上的。


万宁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长十余米,宽近十米,桥面用石块铺砌,中间围巩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石桥面铺设沥青,桥身的下半部分被掩埋在路基之下。仅存桥两侧的栏板。这座古桥虽然不大,身上却隐藏着一个关乎北京城命运的传说。相传,桥身上曾刻有北京两个字,如果赶上洪涝之年,桥身之下的河水没过了北京这两个字,那就要水淹北京城了,这两个字就相当于北京水平监测仪。然而,如今的北京二字早就不在了。

通惠河的主要干线上修建了24座水闸。从西向东有11个闸名,依次称为广源闸、西城闸、朝宗闸、海子闸、文明闸、魏村闸、籍东闸、郊亭闸、杨尹、通州闸和河门闸。据《元史》记载,其中有些闸在元贞元年被改称。"其西城闸改名会川,海子闸改名澄清,文明闸仍用旧名,魏村闸改名惠河,籍东闸改名庆丰,郊亭闸改名平津,通州闸改名通流,河门闸改名庆利,杨尹闸改名溥济。澄清闸:澄清闸3座,又名海子闸,上闸在后门桥下;中、下闸在东不压桥胡同和北河沿胡同,明初不再使用。澄清上闸作为通惠河澄清闸三闸中最后的一段,它起自位于地安门大街万宁桥西至什刹海边的金锭桥。正如《什刹海志》所记载的那样,澄清闸上闸只留下了遗迹的残存,并没有留下象万宁桥以东的中闸与下闸那样的闸基。又由于此处水源与什刹海相连,也看不到河底闸的基础。唯有此地竖立的国保标志,向游人证明着它的身世。澄清上闸遗址,是大运河的终点~什刹海。

什刹海东岸万宁桥畔敕建火德真君庙,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元至正六年(1346年),曾进行过大规模修缮。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元代庙址上进行了改建。为了表示皇室对火德真君的崇敬,改覆灰瓦为蓝、绿色琉璃瓦,目前是北京历史最久,规格最高的祭祀火神的庙宇。

原路线计划从聚宝源向东走帽儿胡同,由于前方的木桥年久失修,出于安全临时关闭,我们只好走通惠河玉河南侧拐棒胡同。


元代澄清三闸位置示意图。


雨儿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东不压桥胡同,全长343米。明朝时称雨笼胡同,清朝称雨儿胡同,属镶黄旗。明代属靖恭坊,称“雨笼胡同”;清代属镶黄旗驻地,改称“雨儿胡同”。

澄清中闸位于东不压桥。平安大街北首路旁,见到上面立有古碑、下面遗有水利基石的闸桥,正是东不压桥。2007年后,北京市相关部门经过考古发掘与重建,使南起地安门东大街的东不压桥,北至地安门外大街的万宁桥止这段770米左右的玉河古道,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步粮桥俗称东不压桥,与西压桥相对而言。西压桥正名西步粮桥,“以皇城跨其上”故名“压”。东不压桥在皇城以北,以皇城不跨其上,故名“不压”。


宽街聚会所是北京地方教会的聚会场所,即宽街教堂,1930年由北京地方教会建立。



澄清下闸是元朝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为调节积水潭水位、满足漕船航运需要而建造的重要水工建筑物。该闸初名海子闸,分上,中,下三道闸口。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经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澄清闸”,后将其木质结构改为石材重建,起着调节河道水流不稳控制水位的作用。澄清下闸位于北河胡同东口,经2016年考古发掘面世,主要保存闸口、闸墙,闸槽石、河底石等构件。澄清下闸是大运河重要人文遗产的最好见证。

京杭大运河风物图展。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它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八个省市,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大命脉。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沿岸四座著名的古塔:通州燃灯塔、临清舍利宝塔、杨州文峰塔、六和塔。





春风书院位于南锣鼓巷西侧玉河遗址处,店门口的东不压桥和河床都是古迹。书院也是一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古院落,古香古色,老北京二进四合院,院内绿树遮阴,处处散发着老北京的韵味。经过修缮复建后成为了春风习习品牌的第三家店一一春风书院。大门古旧斑驳,推开院门,院中散落着玉河庵山门、石碑、东西配殿地基遗址。







返回万宁桥,开始骑行🚴♂️环绕什刹海前海~后海~西海。

什刹海是北京中心城区的一个风景区,老北京叫海的地方不少。除了什刹海还有Zhong nan海、北海、后海、西海、前海、南海子等等。因为北京在元朝时就是都城,城里的海是蒙古语海自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北京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亦称太液池,曾是皇家园林。什刹海还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也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故称后三海。关于什刹海,什刹两字的由来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明代建国后,初期首都定在南京,无需漕运,故什刹海渐渐荒废。明朱棣迁都北京,无暇整漕运渡口,改到通州,什刹海湖面渐渐缩减,成了风景区和居住区。随着富贵人家纷纷迁住于此,各种寺庙已修建起来,其中有一个大寺就叫十刹海,该寺位于德胜门内,出名十刹海,后改名什刹海。在佛教中比喻真理广阔无边,推其本意十并非实际数字,而是近似于十善十恶。表示众多刹则成海,有玄机的意味。由于这座寺庙非常有名,逐渐变成了,地名的代称。这种说法倒也看似顺理成章,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在什刹海周围曾建了许多寺庙,尼庵、道观。比如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敕建火德真君庙、广化寺,这些都和什刹海的名称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因为有了什刹九庵一庙的说法,又因为古文中石通什,故这片水域被称为十汊海。什刹海的刹字在北京人嘴里念快了,就跟季字、价字、窖字差不多,因为这个就有活神仙沈万三挖十窖银子的民间传说,相传老北京有个活财神沈万三。人们叫它活财神,并不是因为它有钱,而是因为它知道哪个地方埋着金子。这一年皇上要修北京城,因为国库没钱了,皇帝就派大臣去找沈万三。刚开始他不说金子埋在什么地方,皇帝叫人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无奈之下他就随便指了一块空地,没成想这个地方竟然挖出了十窖银子,银子挖出后那个地方就成了大坑,后来大坑有了水,人们就叫它石窖海。以后慢慢流传就变成了什刹海了。沈万三的传说也许并非是对什刹海的最好解读,然而这个有趣的故事,毕竟寄托了人们对什刹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味的一种探索。如此看来,什刹海的历史中是包含着非常丰富有魅力的历史文化的内容。从这些对什刹海不同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关于什刹海的答案。

金锭桥上很冷清没有游客。

荷花市场兴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位于什刹海荷花池畔西岸。市场多售卖荷鲜、冰碗等食品摊点。中为荷花池,池外掘有护河,河上架板,板上搭棚演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后开始至八月止。本计划穿荷花市场,今天这里被征用做核酸检测站了。

随机应变,走地安门西大街,路过什刹海体校,这家校园培养出三位华语电影界功夫巨星。

前海西街18号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故居。

荷花市场北门。

会贤堂与京城著名的聚贤堂、福寿堂、天福堂、惠丰堂、福庆堂、同和堂、庆和堂并称“八大堂”,原是清光绪时礼部侍郎斌儒的私第。



对岸就是烤肉季,今天午餐就这里了。

银锭桥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之间的一座单拱白石桥。

关于桥的年代,多数资料说是在明代。传说晚清时候,有位状元在一个万里无云的秋日站在桥上,朝西北方向眺望,竟然透过后海茂密的柳荫。看见了玉泉山,他为这里提了四个字,叫做银锭观山。银锭观山作为小燕京八景之一,的确是名不虚传的。站在桥头向远方望去,后海的水面越来越宽,也越苍茫。在水天极处浮现着一横西山的影子。有时若隐若无,有时清明娟秀。不过银锭桥的大大出名还不在于银锭关山,而有他更主要的原因,当年这座不起眼的小桥是摄政王载沣每天上朝的必经之路。在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汪兆铭、黄树忠、罗世勋三人就在这座桥下埋下炸弹,谋刺载沣。在阴历二月间时在海边上没有游人,冷冷清清。一有行踪可疑的人很容易被巡逻者发现,不久,三人同时被捕,狼当入狱。汪兆铭还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诗,一下子大大的出了名。银锭桥也举世皆知。银锭桥由于桥身中间大两头细。看上去就像倒过来的一只大元宝,桥底用汉白玉大理石砌成,桥体如银,老百姓又管元宝叫做锭,顾得名银锭桥。民间对此处观景之妙,还流传有银锭观山,水倒流的俗语,说的是后海比前海地势低。如果关闭前海东南两岸的两处水闸,水就会由前海通过银锭桥倒流回后海。

站在桥上远眺,天气不给力,观山未遂😂。

小翔凤胡同5号。1989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原)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清恭亲王奕䜣别邸,民国时期曾被称为“止园”。鉴园北临什刹海后海,风景幽美,宁静怡人。鉴园坐北朝南,大门外有外影壁,入院有内影壁。



毡子胡同著名的红楼梦“荣国府”东墙外,历史悠久,很有特色。


恭王府就不进去了,游玩这里起码需要3~4小时。

北京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但只有八个五A 景区。其中恭王府是八个五A景区之一。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过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顾名思义是恭王的宅府。那么这个恭王就是恭亲王奕心。这是因为咸丰皇帝将这个宅府赐给了恭亲王奕心,恭王府也因此而得名。但是恭王府是谁兴建的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珅所建。所以恭王府最早的主人是和珅。后来大贪官和珅被嘉庆皇帝定罪,令其自尽之后,将这里赐给了庆郡王。到咸丰元年,恭亲王才成为这里的第三代主人,这是因为当时恭王助慈禧政变有功,被慈禧所赐。于是这个府邸被更名为恭王府。目前,恭王府正殿里的银安殿,有整个恭王府的沙盘。整座恭王府的面积有六万多平米,规模是非常的大,它结合了皇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的清新典雅,总体上是分为两部分,府邸和花园。整个王府的奢华程度甚至不输于故宫。恭王府的建筑分为东路建筑、中路建筑和西路建筑。银安殿和嘉乐堂就是中路建筑的两大建筑。嘉乐堂的后面就是后罩楼,后罩楼是在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它也贯连着东中西三路建筑是一个二层楼。整栋楼长一百八十米,据说有房间一百零八间,也俗称九十九间半。这个后罩楼的各个房间,就是和珅堆放各种宝物的地方。可以说,这里当时的宝贝不计其数。当年和珅被抄家的时候,光搬运,就用了将近半年时间。这里大量的宝物,价值据说能抵上清朝当时十五年的财政收入,真的可以说是富可敌国。目前这里除了原有的一些摆设,还有一些文物展览。后罩楼每个房间布局都不一样,据说后窗户形状也都不一样。这是为了区分收藏不同的宝物。西路的主体建筑有两个,一个是葆光室,一个是锡晋斋。葆光室前是个很大的院子,葆光室相当于和珅和亲王的客厅。葆光室三个字是咸丰皇帝题写的,里面都是金砖。现在的葆光室作为展厅,展示了和珅和恭亲王的一生。我们现在了解的和珅很多都是通过王刚演绎的戏说形式。其实历史上和珅这个人物真的了不起。年纪轻轻就被乾隆赏识,一路高升,获得了很多重要和关键的职位,包括吏部、户部、刑部三部的尚书,还有内务部总管,部军统领等等。几乎相当于半个皇帝了。展室中还介绍了恭亲王奕心的一生,毕竟这里叫恭王府。我们也在很多电影电视里了解过恭亲王的一生。可以说,历史上对恭亲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葆光室后面是锡晋斋。锡晋斋是恭王府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大致可以理解为和珅的卧室,据说是仿故宫的宁寿宫所建。这里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这里面都是由金丝楠木所建,据说现在一根金丝楠木就价值四亿美金,相当于二十六亿人民币。可见这里是世界最奢华的卧室了,可以说现在的世界首富也买不起。所以来恭王府一定要来这个锡晋斋看一看。后罩楼是连接府邸和后花园之间的一座建筑。这个花园也叫翠锦园,占地二点八万平方米。是故宫御花园的两倍还要多。花园的正中是个西洋门,仿造了圆明园的建筑。里面融合了江南园林艺术和北方的建筑格局。也汇合了西洋建筑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穿过假山就是独乐峰,这是一块高达五米高的太湖石。在其中一个角度看这个石头特别像一个女人抱着孩子,所以民间有传说,这叫送子观音。据传和珅有二十多个老婆,生的孩子都是女儿,但自从把这块石头运过来之后,他的大老婆就为他生了唯一的儿子。花园里有福池,形状像个蝙蝠。福池边上种着很多榆树,榆树的叶子也叫榆钱。所以这里又有福又有钱。整个花园非常漂亮。方塘水榭,中间是湖心亭。据说清朝私宅是不允许引入活水的。这个恭王府的后花园是经皇帝特批才引入的活水住宅。后花园有个小山,山上有个望月亭。恭王府也称为万福园,是因为园中处处都有蝙蝠的雕刻和绘画。尤其这里还有号称天下第一福源的福字碑。这个福字碑就在花园的假山下面。据说这个福字是康熙为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写的。孝庄太后得到这个福字后,百病全消,就让工匠将福字刻了石碑成了皇家的宝贝。要知道,康熙留下的字是很少的,所以这个福字是非常难得的。和珅建这个宅院的时候,特意向乾隆要了这个福字碑。这个福字在写法上蕴含了子、田、财、寿、福五个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财、多寿、多福,五福合一。花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建筑。大戏楼,据说这里是霸王别姬的取景地。这个恭王府花园真的比故宫的御花园还要好。府里有一个大型建筑安善堂,是翠景园里最主要的建筑。据红学家周汝昌认为,在和珅的府邸之前,这里曾是曹雪芹的家,也是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当然这只是他的推测,没有史料证明是或者不是。这里面还有周汝昌的纪念馆。恭王府的东路主要是有多福轩和乐道堂,整个东路建筑有好几个院落。多福轩上面的字是慈禧的字,同德延禧这个喜字写的很特别。东路建筑里还有个展厅。是讲恭王府合红楼梦之间的关系的。有不少人认为,恭王府就是曹雪芹红楼梦里荣王府和大观园的前身。可以说,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真的可以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过恭王府途径柳荫街。

袁满囤(1961—1982),河北邢台县晏家屯镇北盖宗村人,北京卫戍区某部驻柳荫街连队战士。1982年2月24日晚,两名夜班工人不慎落入什刹海冰窟中,正在值勤的警卫战士袁满囤听到呼救声,立即飞奔过去,来到海边,看到两个黑影在冰窟中一起一伏他来不及多想,脱去棉衣,踏着薄薄的冰层奔上去,没走几步就陷进水里。湖水刺骨的冰寒但他早已无心顾及,只是奋力破冰向前,抓住落水人拼命游到岸边。这时闻讯赶来的战友、工友、居民都要下水救人,袁满囤见水深危险,让大家在岸上接应,自己只身返回水中,经过十几次推拉,才把另一个落水者救上来,袁满囤反复两次在水中拼搏近40分钟,脸上、手上被冰凌划破十多处,等大家把他拉上岸,他已完全昏迷,后经医院紧急抢救,终因冰冻、呛水严重,献出了年仅21岁年轻的生命。徐帅闻讯后,亲笔为他题词“优秀警卫战士”。




望海楼是什刹海风景规划区内启动的第一个整治项目,位于后海半岛上,是一组三面环水、具有典型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景区,楼高二层,阁高三层,工程总面积达7839平方米,绿地增加到4000多平方米,景区内灰色方砖铺地,建有亭台楼阁、码头、折桥、花木栈道及遍植绿竹的广场。除楼内可以开辟出大面积的经营、休憩场所外,半岛上开敞的场地还可以作为露天吧厅、烧烤野炊、情侣幽会、亲友团聚的所在。不过室内装修尚未完成,真正对外开放、投入运营,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后海野鸭🦆岛位于什刹海后海西端,小岛上的假山绿荫和芦苇草坪,渐渐成为北京城一道不可缺的风景。岛上共有六座鸭舍,这些鸭舍分为三种,平房、二层和三层楼房,给野鸭们创造一个惬意的生活环境。就像是流浪的人有一个栖息的港湾。


西海水闸。


西海,是北京西城什刹海中以德胜门内大街为分界线西边的水潭,也叫积水潭。



德胜桥。

德胜桥建于明初,桥将积水潭一分为二,桥西称积水潭(又称西海),桥东称什刹海。桥面原为拱形,1919年改为平缓的桥面,并增设步行道。

宋庆龄同志故居。







大藏龙华寺始建于明朝。清朝道光年间曾更名为“心华寺”,为拈花寺之下院,又名“小龙华寺”。清朝末年,为摄政王载洋的家庙。该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1949年,在此开办了竞业小学。后来改为后海幼儿园。现在由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托儿分部使用。


骑行返回银锭桥。

烤肉季饭庄原名“潞泉居”,因店主姓季,俗称“烤肉季”。北京城专卖烤肉的有三大家,即“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现在,只有烤肉宛和烤肉季仍保持着老字号的传统优势,成为驰名中外的北京清真风味特色饭馆。烤肉季位于坐落北京著名的什刹海风景区“银锭桥观山”的银锭桥畔。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经营的烤羊肉久负盛名。

烤肉季分文武两吃,武吃,说的是自烤而食的架势、吃法。惟其“武”是说过去的“爷们儿们”吃烤肉时人人手执尺二长的“六道木”,在烤肉炙子旁,一脚蹬在长条板凳上,自己将腌制好的肉,摊在松香缭绕的烤肉炙子上翻而炙熟。自烤时,自己取料,掌把火候。边烤边饮酒,烤者人人“屠门大嚼”,在酣畅淋漓中体味武吃乐趣。文吃相对武吃而言,文吃比较斯文,是指由后厨房厨师将烤好的肉由服务员送到餐桌上品尝。在配有炒菜或凉菜。食客可坐在窗边,边食边赏什刹海美景,好不惬意。有词人曾经盛赞道: “银锭品味烤肉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似天仙楼上坐,酒阑人醉语丝丝。”
武吃房间独此一间,需要提前预订,最低消费六盘肉。

北京烤肉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食物。原始的烤肉方法是游牧民用猎刀切肉,再用马粪烤烤熟。到公元六世纪烤肉的方法有了改进并诸于文字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到“腩炙”,据考证就是当时的烤肉。明代,皇宫内“每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经过上百年的历史发展烤肉季将烤肉口味、品种不断完善。在传承了传统烤羊肉的技法基础上,又相继创新出鹿肉、牛肉、精品肥牛等适合年轻人及外国友人口味的特色烤肉产品。烤肉季的烤肉材料是讲究的。首先是肉,所选用的都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天然草场三岁左右、体重百斤以上的绵羊上脑和后腿部位肉。燃料,烤肉所用的木料160多年来一直是选用北京北部地区枣木。因这种木头燃烧起来,烟很小,并且燃烧时会赋予烤肉一种独特的香味。独特的烤肉工具~烤肉炙子。

麻豆腐。

我们几人吃不了六盘,还是踏踏实实文吃吧。

羊上脑一份。

芥末墩。

羊后腿一份。

醋木。

烧饼夹烤肉解馋。


光盘行动😆。


烟袋斜街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烟袋斜街内的一座道教宫观。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



向北走一段过马路在向南。

进入辛安里胡同。


辛安里三二巷子。



黑芝麻胡同,这和电视剧芝麻胡同没有关联。




有上马石,不是一般人家。

南锣鼓巷万庆当铺。

清末民初京城五大当铺之一的万庆当铺。据说这当铺原为铁门把守,铁门完好,只是被封在这墙体里面。



童工?

原来是机器人。
帽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明朝时候,称为梓潼庙文昌宫,清朝时称为帽儿胡同。文昌宫是供奉文昌帝的地方,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文运的神仙。建在文昌宫的基址之上的是帽儿胡同小学。帽儿胡同的9号和11号是可园,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这条胡同还住过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






可园是清末光绪年间(1871-1908年)大学士文煜的宅第花园,该园落成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始建时仿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园主将其命名为“可园”,建成后文煜命其侄兵部尚书志和撰文勒碑以记其事。



最近刷胡同比较热,婉容故居内的住户把墙上的文物牌用胶带粘上了。



再次途径雨儿胡同牌楼。

胡同29号30号在2014年出了名。这里不方便展开,各位自己去查询吧。


凭着最近串胡同看过很多对联,这户人家门上的对联应该是:德义渊闳,履禄绥厚。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元南锣鼓巷图1代,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东侧地区属昭回坊,西侧地区属靖恭坊。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属内五区。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又如同一条“蜈蚣”。因此,南锣鼓巷也称为“蜈蚣巷”。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她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15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齐白石故居位于北京雨儿胡同中部,东邻南锣鼓巷,它是一个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四棵高大的石榴树中央立着白石老人的雕像。




南锣鼓巷南入口牌楼。北侧出口没有牌楼。南锣鼓巷中无数家类似于这样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现今南锣鼓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


北锣鼓巷,呈南北走向。北起安定门西大街,南止鼓楼东大街,东与花园北巷、花园前巷、车辇店胡同、谢家胡同、分司厅胡同、北下洼子胡同、大经厂胡同、大经厂西巷相通,西与东绦胡同、千福巷、朗家胡同、纱络胡同、净土胡同、琉璃寺胡同、华丰胡同相通,全长866米,宽7米。

北锣鼓巷比较乱,来来往往的汽车很多。




华丰胡同。

豆腐池胡同13号鼓楼中医医院。

豆腐池胡同15号杨昌济故居,杨昌济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人,伦理学家,教育家。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后求学于岳麓书院,拥护康梁变法主张,参加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先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


宏恩观坐北朝南,南起豆腐池胡同,北至张旺胡同,由西路殿宇和东路僧房两部分组成。地势高旷,人称“龙尾之要”。宏恩观的所在地本是元代千佛寺旧址,明代改称清净寺,数百年来兴废更替,到了清末已是摧残朽落。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天,一个叫刘诚印的道士云游至此,见“庙貌倾颓,美林尚存”,遂出重金重修。


返回钟楼广场,有钟楼必有鼓楼,晨钟暮鼓是古时报时的方式。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登鼓楼须爬60级楼梯+9级石阶。登钟楼须爬75级石阶。

站在鼓楼二层,正南方就是中轴线,隐约可见景山。

鼓楼二层内原有主鼓一面,群鼓二十四面,现仅存一面主鼓,内之鼓高2.22米,长2.25米,腰径1.71米,鼓面直径1.40米,已残破不堪,并在鼓皮上留有侵华日军用刺刀捅破的刀痕;有木制鼓座,鼓座为红油漆上雕云纹,高1.8米,长2米,宽1.9米。1988年依据旧主鼓复制两面新鼓;后又依据清嘉庆年间的史料记载仿制主鼓一面,鼓高2.40米,鼓面直径1.60米,群鼓二十四面,鼓高1.60米,鼓面直径1.12米。供展览之用。

清代划每夜为五节,每节为两小时,晚7时至9时(戌时)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9时至11时(亥时)曰二更;11时至此次01时(子时)曰三更;1时至3时(丑时)曰四更;3时至5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

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重建钟鼓楼。

登钟楼。近期受疫情影响,登钟楼鼓楼的人很少。


铸钟娘娘的传说,古时关于铸造这口铜钟,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当年建造钟楼时,为给京城报时,皇帝下令铸一口大铜钟,召集天下的工匠来京铸钟。久铸未成,皇帝大怒,限期铸成大钟,否则便将全体工匠处斩。眼看限期将近,铸钟屡屡失败,老铜匠华严心急如焚。女儿华仙也思索着:此次铸钟如此艰难,莫非是缺少点“灵性”?于是向爹爹恳求到铸钟现场看看。铸钟这天,朝廷命官、大小工匠头领都已到齐,只见铜水在炉中翻腾。几次取样,华严师傅都摇头。眼看最后一炉铜水又要失败,全体工匠即将被斩。正在这时,华仙姑娘冲到炉边,对爹爹说:“您看那天上是什么?”华师傅抬头望去,只见天上正飘来一朵朵彩云。此时,华仙纵身跳入炉中。老铜匠一把没抓住,只抓下一只绣花鞋。刹那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华师傅忍痛发出呼号:“铸钟……!”工匠一齐努力,大钟终于铸成了。为了纪念华仙姑娘,在小黑虎胡同24号特修建了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现仍有遗址可寻。


钟楼可以绕一圈看大钟,然后需要折返走。


古钟之王,该报时铜钟铸于明永乐年间,钟通高7.02米,钟体高5.55米,下沿直径3.4米,壁厚为0.12-0.245米,重63吨,堪称“古钟之王”。




钟楼广场娱乐设施华容道(横刀立马)。




收工完活返回鼓楼桥至钟楼北桥之间的桥下停车场。因线路调整,本次全程20.6公里。

实走线路:鼓楼桥与钟楼北桥间桥下停车场~旧鼓楼大街~国旺胡同~赵府街~豆腐池胡同~东侧钟楼湾胡同~钟楼~钟楼广场~鼓楼~姚记炒肝~地安门外大街~后门桥(万宁桥)~澄清上闸~敕建火德真君庙~元代镇水兽~拐棒胡同~澄清中闸~通惠河玉河遗址~东坡桥街~北河胡同~大运河澄清下闸~宽街教堂~北河胡同~玉河公园南园西南岸 ~后门桥(万宁桥)~金锭桥南~什刹海(前海、后海、西海)~前海南沿~前海西沿~地安门西大街什刹海体校~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前海北沿~荷花市场北门~银锭桥南~后海南沿~大翔凤胡同~小翔凤胡同~毡子胡同~前海西街~恭王府~柳荫街袁满囤烈士纪念碑~后海南沿~野鸭岛~德胜桥~西海南沿~德胜门西大街辅路~西海北沿~西海东沿~德胜桥~后海西沿~后海北沿~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摄政王府马号~大藏龙华寺~银锭桥北~烤肉季午餐~烟袋斜街西口至东口~地安门外大街向北过街向南~辛安里~方砖厂胡同~南下洼子胡同~黑芝麻胡同~南锣鼓巷北向南~帽儿胡35-37号(婉容故居)~13号冯国璋故居~ 7-9-11号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园~东不压桥胡同~雨儿胡同(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南锣鼓巷南口牌楼~南锣鼓巷北口~北锣鼓巷南入口~华丰胡同~豆腐池胡同~西侧钟楼湾胡同~钟楼~钟楼广场~鼓楼~豆腐池胡同~旧鼓楼大街~鼓楼桥与钟楼北桥间桥下停车场。


哦 走什刹海途中山友约酒,顺利回到通州,今天走山滴和串胡同滴朋友相聚尽兴开心的喝了一局。


给燕巴虎🐯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