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香港> 徒步香港第三回:杯灵双渡SOLO,一个人的修行

徒步香港第三回:杯灵双渡SOLO,一个人的修行
相关轨迹:2025-03-23 香港杯灵双渡
3月23,难得一个好日子,天气晴朗,继续徒步香港之旅,这次走的是杯灵双渡。
杯灵双渡,香港四大考牌路线之一、香港三尖之一、港版三水线。
对于我来说,这些不是重点,“杯灵双渡”这个名字才是重点,穿越千年,它背后的故事才是吸引我的理由。这次香港之行一个人独行,是徒步之旅,也是朝圣之旅,更是修行之旅。相比当年的苦行僧,我这一路并不寂寞,路上驴友很多,还有青山相伴、大海相伴,天气暴热,水不够靠捡的一瓶水续命,感谢杯渡大师的恩赐。
“杯灵双渡”背后的故事
香港“杯灵双渡”徒步线路的名称源自两座千年古刹与佛教传说。
“杯”指起点杯渡山(今青山),得名于南朝刘宋时期高僧杯渡禅师——传说他以木杯渡海云游,曾在此山修行,后人建杯渡寺(青山禅院)纪念;“灵”对应终点的灵渡山(圆头山),其山脚下的灵渡寺据传亦与杯渡禅师足迹相关。两座古寺跨越佛道文化,“双渡”既指地理上连接两山的山脊线,又暗含修行者“灵肉双修”的禅意。
据古人的描画,杯渡体型魁梧,肤色黝黑,长着一张方型脸,络腮胡子,双目炯炯有神。坊间相传,杯渡的行为举止,有点像民间故事里的济公和尚,疯疯颠颠,不拘细行,常坐着一只木杯,飞渡大江大海,所以大家叫他“杯渡禅师”。
徒步线路
杯灵双渡这条横跨屯门至元朗的极限路线,全程约15公里,需翻越11座陡峭山峰,香港户外爱好者称为“四大考牌路线”之一,以碎石滑坡、无遮阴暴晒和超长耐力考验著称。

杯灵双渡轨迹记录
因为从深圳而来,莲塘过关坐B9直接到屯门总站,轧马路徒步到青山寺径起点约2公里,出来到灵渡寺后没有公共交通,也要轧马路3公里到天水围地铁站坐车,这样算下来实际的山野徒步全部约10公里。
这条路线亦是历史与自然的交响:青山禅院作为香港最古老佛寺之一,藏有宋代古钟与清代碑刻,李小龙电影《龙争虎斗》曾在此取景;灵渡寺虽仅存三进院落,却以唐代铜佛与千年菩提树延续禅意。
尸罗精舍
青山寺的路口有一个“尸罗精舍”牌坊,里面围了一栋建筑,好像是个佛教义校,背靠青山。

青山寺路口

佛教学校
“尸罗”这两个字乍一看挺吓人的,查了下尸罗(Śīla)是梵语“戒律”的音译,指佛教徒持守的戒行,如五戒、十戒等,代表清净修行。
青山禅院(杯渡寺)内有一处“尸罗窟”,传为杯渡禅师修头陀行时的岩洞禅室,近代重建后曾称“尸罗精舎”,今名“杯渡岩”。
往里走一点,可以眺望下方青山村,再往右,看到有一栋建筑上有“尸罗精舍”匾额,我走进去想一探究竟,忽听上方二楼阳台传来恶狗狂吠,要不是上方栏杆,它几乎要一跃而下,吓得我仓皇而逃。
提醒大家,杯灵双渡路线进出的地方都有狗狗,小心被狗咬,大老远跑过去被香港的狗狗咬下就悲剧了。

尸罗精舍(往里走有狗)
青山禅院(杯渡寺)
离开尸罗精舍,沿青山寺径往里走经过几个人文景点。

青山寺径

安养精舍

至和壇

香海名山牌坊
青山禅院,背靠青山,依山而建,古称杯渡寺(东晋至宋代)、青云观(宋代至清末)、斗姥庙(清末民初过渡期),近代亦有资料简称青山寺,算下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应该是香港最优历史的寺庙建筑了吧。

青山禅寺
现在有柏油马路直达青山禅院,香火不断,大门庄严而肃穆,这是一个佛、道共存的建筑,里面还有个青云观,搞得人有点蒙,不过这也反应香港明间信仰的多样性吧,佛也好、道也好,只要老百姓信,就有存在的理由。
青山(杯渡山)
青山,即杯渡山,杯灵双渡的第一个山头,海拔583米,是香港西部最高峰之一,这座山不仅以自然景观著称,更因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宗教渊源成为独特地标。
从青山禅院起步,近600米的“之”字陡坡直冲云霄,风化岩壁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被称为“鬼见愁”。登青山的路比较陡峭,一路有石阶而上,山顶有一尖尖的发射塔,另外一边有一微波站,中间有一亭子,旁边还有一巨石和平台。

仰望青山

石阶


近看青山

亭子
登上青山,南面可以远眺香港机场和港珠澳大桥,北边可以远眺深圳湾。

青山发射塔

微波站



青山三角测量站

远眺深圳湾

下来的路

回首青山
20世纪中期大**中,无数泅渡者从深圳湾登陆青山脚下,血迹与泪痕早已被风沙掩埋,唯留山脊线上呼啸的风声诉说往事。行走杯灵双渡,既是挑战体能的“地狱模式”,亦是一场穿越洪荒地貌与岁月烟尘的时空之旅。
青山腹地菠萝山峡谷
杯灵双渡路线登青山后右转,沿山脊一路向北,路况突变,植被稀少,无遮无挡,看起来沟壑纵横,好多路光秃秃的,远看泛出一道道白光,近看又陡又滑,圆头山看起来就在不远处,但这中间的路走起来却不容易。
这里还有一条徒步线路叫青山腹地——菠萝山峡谷,又称“香港大峡谷”或“良景大峡谷”,是近年爆红的自然奇观,以其粗犷的荒漠地貌、壮观的侵蚀沟壑和赭红色岩层,被誉为「港版美国大峡谷」。

远望青山腹地
看过一个吸引眼球的十字星石头就是在青山腹地路线上,我这次无缘。

青山腹地十字星石(此次无缘,来自网络)
圆头山(灵渡山)
圆头山距离青山约5公里,中间要翻过N个沟沟壑壑,这是杯灵双渡路线最难的一段路,真正的渡劫。天气炎热,记得带够水,山脊无遮无挡,沿途裸露山脊寸草不生,沟壑纵横如月球表面,菠萝山风化峡谷与深圳湾碧波形成“港版大漠”奇观。


良田坳,难得有片树荫的地方


乾山


扇形石
这段路确实没啥风景,只有不停回望青山,青山确实挺好看,往前圆头山方向一片荒凉,往后回望青山,每个视角都让人惊喜。
圆头山顶就是个光秃秃的圆圆的土包,有个三角测绘点和一堆红色石头,唯一的风景是可以眺望深圳湾大桥。

回望青山多妩媚

圆头山,最后一坡,小绝望

圆头山顶,正对深圳湾大桥
下圆头山的路很陡峭,几乎90度,不过有人设置了铁链和绳索保护,慢慢下去就好了。


灵渡寺
从圆头山下山,行走约1公里半,到达灵渡寺,杯灵双渡最后一渡,到此算是完成,这里有厕所,有石桌,走完杯灵双渡可以在此小歇一下。灵渡寺仅存三进院落,却以唐代铜佛与千年菩提树延续禅意,我没有进去,里面有个义工在扫地,我站在门前拍了个照片。

灵渡寺
灵渡寺虽然有马路进来,但是地方比较偏僻,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走出去坐地铁还有3公里,经过一片墓园。

墓园
后记
杯灵双渡,灵魂和身体双修的徒步之旅,对于喜欢人文景点的驴友,非常值得一走,风景算不上惊艳,但也还算可以,特别是青山,每个点回望都会给你惊喜。
第一次独自一人走香港,路上碰到不少热情的香港驴友,热心的大姐生怕我走错给我指路,谦虚的老大哥得知我从深圳而来不停大赞,我想大多数香港人还是比较友好的吧,本来到香港的我尽量低调不跟当地人交流,后来发现完全没有必要,**普加白,他们操白加普,交流不成问题,他们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大陆来的人,1000多年前杯渡大师从中原而来,那时都是一家人,如今也是一家人,不过我们要办香港通行证才能进来,想当年像杯渡大师那样踏杯过海那叫非法入境了。
香港人对爬山很是热情,一路看见好多人,他们特点是不怕晒,大都短裤、短袖,有的甚至只穿一条短裤,或许他们以晒黑、晒成咖啡色为美吧,审美跟大陆驴子不一样,大陆来的驴子一个个裹得严严实实的。
费用小结:杯灵双渡耗费人民币65.1,港币43.9,含签注费用15块和吃的费用。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陌岭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