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面山的初夏

三刷的路线不多,郴州八面山算一个。三是个比较特殊的词,当它不再局限于数学表达式时,比如道家所谓三生万物,就意味着它要跨学科进入抽象的领域了,成为N的起点,这种丝滑的转变对我们来说似乎理所当然。
先上一张初夏的八面山主峰来定个调,主打绿。

第一次来是一年前的5月26日,这次来是5月25日,刚好整一年;半年前的十二月下旬也来过一次。之所以喜欢来八面山,一是海拔高。2051米的顶峰能轻易触碰云海,最新海拔由原来的2042米长高了九米,且名为石牛仙;山脚下的八面山村海拔都有一千米,名副其实的山村,空气十分清新。二是大面积的高山草甸,沟壑纵横,尤其大峡谷尽头的拐弯处经常能偶遇团云飘过,如封面所示。尽头之后是很深的悬崖,更加容易聚集雾汽升腾。三是原始,很多山都有放养牛羊,这本来也没什么,但它们太喜欢随地大小便了,气味上头还招惹蚊虫,烦不胜烦。八面山则没有牛马,只有城里的牛马跑来体验干干净净的纯野性。四是一千八百米高的那个瞭望台,无论哪个方向看过去都很出彩。
下图第一张是凌晨五点不到快登顶亭台时的光影,第二张则是登顶八面山主峰线后再远眺暸望台,万山之中唯我屹立。


之前两次都详细记录过全程了,这次挑些细节展示。
如上所述,该亭台算是比较有特色的点,也能当防寒避暑的临时场所。上次深冬凌晨过来时就被寒风冻的瑟瑟发抖,几十号人全挤在房子里避风。无风下的零度与八级大风的零度,完全是两个世界。
以下是不同时段的远近角度,当然最喜欢的还是上面那张和倒数几张。总体来说,其前后的重峦叠嶂与云雾缭绕皆显其独特,那些都是纯天然,而亭台是纯人工。天地越广阔,人力越珍贵,如画龙点睛;陈子昂所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感亦如此。











节气刚过小满,日子正由初夏直奔盛夏,天亮的早,白日越来越长,各路鲜花自然更是欣欣向荣。俗话说红花还须绿叶衬,却又说红配绿,赛狗屁。因此李清照才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懂大才女细致入微观察体验的小心思了么?
大诗人泰戈尔也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更加凸显了夏花的艺术性。在两千米的高山上看到万绿丛中一点红/黄/白/蓝/紫,本身就是生命张力的极致体现。
清晨的山谷

本意是拍花骨朵,结果拍了个倒反天罡😂

地花与附近的帐篷


大红大绿

一株独秀

本场最佳


密不透风的树叶

最美枝头花

白色的花,花可以五颜六色,而叶子只能绿。每一朵花枝招展的背后都有默默无闻又千篇一律的枯燥+循环付出。

借队友两张,绿意盎然与红黄鲜花相得益彰。


相对而言,夏季户外的天然元素更加丰富。优先看海,其次看花,其次看溪,其下看云。因为云雾云海属于可遇不可求,遇到好的可以极佳,运气不好一旦与之齐平反变成令人沮丧的洗头局,遭遇一次相当于白跑一趟三天睡不着。但花与溪只要你去肯定在盛开、在流淌,等待着你来发现它们的美。这种淘宝式的探寻是一种独属山野的自然美,越是城里过来的越着迷。花在城里还能见着点,溪流那是真没有,有也是假山造的。
当然得为夏花找补一句,山野花非公园里所能比拟的。漫山遍野与一枝独秀并不少见,给人特殊的观感。怎么说,漫山遍野像是自己也融入其中,一株独秀那更像自己了。
下图是爬升段落石区的清泉。此处还有一块巨石,一棵大树,偶尔还能遇着精灵小动物。

下图是在离开瞭望台后进入一段林中路,有块“路滑”的标示牌那拍的,海拔接近一千八。这一带水汽充沛,路面潮湿,溪流清澈无比。

在山顶大峡谷有巨大的溪流,但这次去水量较少,连轰鸣声的没有,没拍到。可以参考一下去年同期拍的一段峡谷内溪流滋养的茂密矮竹林。
下四图是走小环线后半段遇到的山溪。像不像躺着的瀑布




随着海拔下降,山溪变成了溪河

山民修建的溪流水渠

离开水渠后马上进入一段正在拓宽的施工山路,左边山壁被凿成垂直面。下图是垂直岩壁层里冒出的一股清泉,特凉爽。看起来脏兮兮的泥石却涌出干净透亮的泉水,这比艺术性还艺术。

下图是站在拓宽路上看右边高坡下白花花的溪流

下图是横跨另一个方向来的溪流,正在修桥。

下图两张是到达山溪水电站附近


公路旁看到的溪流

路边临时成立的溪流

曲面流

石头溪。此等溪流颇为特色,按这河道的宽度,水量充沛时变成一条小江也不在话下。

这里登山口海拔也有一千米,因此上图宽大的石头溪其实也在千米之上,夏季绝佳的避暑胜地。
夏季植被茂盛,山石往往不太明显,其低调的灰色也经常被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所掩饰。但爬山的本色就是走过大大小小岩石的历程,也可以说,山石是地球岩石圈层在地表的凸起。泥土植被属于石头粉末的附带,动物则更是附带之附带了。
人中龙凤,山中小山

大石头和它的众多小兄弟

遍地灰石


一颗方石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八面山的石墙!

山顶石窝堆

如画石

风化石

滴泉的石墙

惊悚的石壁


碎落石


登山必有路,大伙的每一步都踏在路上,却从来没人把它当过主角——配角也没有。它一直存在而无存在感,很少听到有人说这条山路好美啊!当然路是当作工具之用,我们对鬼斧神工或浑然天成惊叹不已,而对工具则难以上升到艺术欣赏的方向。强扭的瓜不甜,偶尔扭一扭更健康,仅此记录。
登山口的台阶路,开个好头。

路边的提示。这也是块季节性的牌子,冬天看不以为然,夏天看则神经兮兮的东张西望。

路上捡的搭子,聊天才发现竟然是车上坐旁边的队友。这次夜登的队伍好几个,光大巴车就停了四台,湘ABCD等等的小车停满了。所以一进山就发现人员混杂,黑咕隆咚的更是不辨生疏。

八面山在森林路段基本是台阶+水泥修整路面,各种提示、长凳、垃圾桶等一应俱全。到达瞭望台之前都是这种好路


凌晨五点不到离开森林,进入空旷的石头路。只是天色尚暗,头灯照到哪哪就空旷。

这里是从瞭望台下来后,先下一个百米大坡,路过路滑标示牌,然后在诸多小山头之间穿梭。山路时上时下,七弯八拐的,全程就这一段略有危险。下降到垭口后再爬升二百米上大山脉线。



后队走的也是七零八落,有的在山头,有的还远在大山坡路上。


我的位置已经上一千九的山脊线了


对面开路三人组

山顶的边路

远看原八面山主峰,现在叫石牛仙。山谷内帐篷遍地,主峰坡小路众多。

山顶由三座山峰组成,上次来详细介绍过。众山顶是一大片区域,中间夹着一个露营山谷。



两张转角遇到云


三张看对面半山腰的小路



也走过来山腰


下撤追上大部队

进入小环线的林中路


下图也是本场最佳



跨水路

石壁路

山路崎岖,也十八弯。在山路行走的速度并不慢,这就造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就是在山里走一天二十公里也没啥事,而在城里大马路走二百米都觉得累,走两公里?那不存在的。
有山必有云,云山雾罩是个成语,也是写实。白色的云徜徉在绿色的山中,高则行云流水,低则翻山越岭。山峦起伏,无云也美,群山沟壑,尽收眼底。
三张小图,后面皆为横竖大图。



鱼要吃鲜,图要看大。













再记录一些同路的别人他物,第一张刚出发。

偶遇一只野兔,海拔一千八。

山顶的飞鸟

仔细观察后这是新鲜的苔藓,附着在这块岩石的低洼处。在富地竞争不过其他植物,就跑去其他植物无法生存的石头上落脚,算不算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植物版本。

海拔2051米的石牛仙与原海拔2042米的八面山


红绿飘驴


森林防火

野生动物第一行的三只,幸好是下山后看到的😨

最后,八面山是一座值得在夏冬两季各去折腾一次的高山,两千多米的海拔也位列湖南第四。其中冬季要走大环,不赶时间慢摇,摇出后半段的精髓来。至于那条念念不忘的夏季巨溪,斜獺水——欣赏去年拍的三张清溪图——山中美景只属于肯抬脚的人,撤了!



相关帖子:郴州狮子口、八面山两日连登
相关帖子:八面山的冷晴
给万里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