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台州> 国清天台 华顶四峰探路穿越【徐工台州】2025年1月11日

国清天台 华顶四峰探路穿越【徐工台州】2025年1月11日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国清天台 华顶四峰探路穿越【徐工台州】2025年1月11日

2025-01-14 18:58:02 1005

国清天台 华顶四峰探路穿越【徐工台州】

2025年1月11日

04 :

天台山位于“唐诗之路”的核心,主峰华顶更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山,以高山云锦杜鹃花海而著名,拜经台和太白堂,更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珍遗。因为国防建设需要,峰顶被削平,海拔少了20多米,因此现在其东面的二峰学堂岗(学堂前)、柏树岩尖均高于它。尽管各界还是将华顶峰拜经台处作为天台山主峰,但不能登顶的遗憾对驴友来说是非常伤心的。理解**吧,这次就规划走现在的华顶山最高峰和第二高峰穿越到华顶,顺便将第四峰天柱峰也纳入,名“华顶四峰”。

2025年乙巳年首爬,想走一条“青蛇”形的灵应穿越,因为有部分探路段,网上是找不到任何参考的轨迹和驴友的活动记录等参考资料的。学堂岗有驴友从西南登顶往返,上面设有三角架,因此应该是原有正路,柏树岩尖仅仅驴友光明侠的小分队探路登顶过,但是柏树岩尖和学堂岗之间的千米山脊段,是个盲区,能否走通未知。

柏树岩尖~学堂岗 探路成功

现在高铁方便,上海到天台山仅需2个多小时,天台山高铁站到县城中心有夜间专线,末班23:15分,1元。县城去天封的公交班车很早就有,但是这次计划的西段是古道为主,夜里也能走,探路在东段,一旦路走不通抹黑下山麻烦。最终权衡利弊预约了网车直达东端起点,确保白天充足时间探路。2025年1月11日,一早打车过天封、岩头厂,进入外湖坦林区往绿葱岢林区路段,沿途看着差不多就下车探上山口,此时七点十分,天已经很亮了。看样子这条公路拓宽时把原有的林区小路入口挖断截陡了,因此原先有入口找不到了,但柏树岩尖既然有海拔数字,大概率当时是离得最近的大同五村这一侧上去测量的。找了一会发现路边有处人工挖进的部位看似有戏,就直接探上山了,果然,上去找了不到30米就发现了老路的痕迹。此路痕迹应该是通柏树岩尖的,沿途因无人打理而植被较密且带刺较多,因此行走不畅,好在大致路径基本能循。没多久,居然在废弃小道正中遇到一个野猪夹,还比较新,说明此处有人迹。野猪夹设的很友好,只要是人类一眼就能看出,也不带刺,夹中也不容易伤骨头,而且已经闭合了,也就没有破坏,反而心存感激,之后也确实遇到几处野猪窝。尽管路径不清晰,似是而非的支路很多,但总体大方向没问题,往高处走就行。上山约1小时,登顶柏树岩尖,平坦的小山顶散布着黄山松,左手是学堂岗,对面的华顶峰也近在眼前,东南面则是吊船岩岗、牛梗岗头、上湖山和更远的苍山组成的千米峰群,如果华顶峰不搞建设,海拔应该比苍山高,否则古人也不会轻易把它当成天台山之巅,徐霞客游记当年就称为绝顶。下回到垭口位置,改向学堂岗方向探山脊,看出很多年前曾经是有路的,偶尔有采药人留下的一个个挖土坑,旁边碍事的树也有被刀削断的痕迹。这样,尽管路线很扎,但都能走,一直到学堂岗。这段山脊线海拔都在千米以上,没有大的爬升下降,比较平缓,没有断崖,如果有热心人将其清理出来,将是一条非常好的徒步线路。本来最担心这段没路可能走不通,结果走了约一小时就走通了。到学堂岗找铁三脚架,发现三角架已经倒下散落在草丛里,还有一根更早就被破坏横倒的水泥柱,已经风化了。透过灌木回望柏树岩尖,目测高度更高。按我的记录,学堂岗比柏树岩尖(资料1110米)低仅约5米,超过1100米,确实比现在的华顶峰高。有地图标学堂岗为学堂前,因为拜经台下有原李白读书的太白堂,从那里开门往前看便是此山,因此古名学堂前更符合地理位置定义。南面原住村民有说法“一望拜经台,二望学堂岗,三望柏树岩”,说明了此三座山峰之从左往右的顺序,如果加上天柱峰,就是华顶四峰的概念了。

柏树岩岢•华顶•太白堂•华顶西峰

学堂岗峰顶往下路径就清晰了,也常有驴友走往返登顶的,他们中有的还发表了文章照片。顺着老路(估计最早测量设铁架就是这里往返)就下到岭头,也就是柏树岩岢,有旧称大同岭头,北面是下大同方向的古道,现在也统一改叫柏树岩古道了,往南古道下天封。与古道垂直相交的是林场道,往东南下外湖坦林区,往西通公路双拜线。回望学堂岗,看着很陡,其实中间是有路的。林道西行三百多米到双拜公路,旁是一片黄山松林,也是全国唯一的黄山松母树林基地。双拜公路就是双溪村通拜经台的路,往高处走到驴友能到的最高点,算是登顶华顶峰了吧,友好地和值班人员打了招呼,聊了两句返回茶园入口下小道,经茶园、云锦杜鹃花海,回到双拜线,改走台阶游步道上天台华顶革命历史纪念馆,该处也就是以前的李白读书的学堂旧址地,称太白读书堂。这里往东南方向看群山是吊船岩岗牛梗岗头上湖山和更远的上次去过的苍山。尽管现在苍山是天台山最高峰,但华顶处在四周山峰环绕之地,更像是佛教莲花座之正位,且以前华顶峰是最高峰,即莲华顶,莲花峰,主峰地位卓然。太白堂旁步道往高走,便是华顶西峰,建有自动气象站和瞭望通讯等铁塔。西峰和华顶峰相对应,可看做姐妹峰,海拔低了点,也算登顶了。华顶峰的拜经台,是陈隋时期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与印度来访尊者谈经得知《楞严经》,发出求经之约后,于华顶之巅设拜经台,苦等18年《楞严经》之地,古人追求理想之执着十分感人,而后来《楞严经》更是天竺国般刺密谛尊者得知智者大师之愿而三出天竺,历经磨难,第三次将经文小字书写缝于手臂之中终于传入中国。

鹅字亭•华顶茶庄•天柱峰

华顶西峰往前一点岔口是登拜经台的古正道,岔口往右禁止通行,只能左下,没几步就是鹅字亭,有王羲之的鹅字石碑,华顶山至今还流传这王羲之旅居华顶山习书法得灵墟山白云先生指点的那段历史佳话。步道下一点就进入华顶高山云锦杜鹃的核心区,有一处豪华观景台归云亭。因季节不对,未去杜鹃长廊转圈赏花,直接走华顶茶庄下西茅蓬,回到双拜公路,有小卖部和停车场。华顶茶是日本茶道的起源之地,日本临济宗始祖荣西曾多次上天台,回国时,在天台山华顶采集茶种带回日本,提倡种茶、钦茶,成为日本茶道开始。停车场前面有台阶步道登顶天柱峰,天柱峰顶是很平缓的一处台地,四周有松树,视野非常好。

华顶讲寺•天柱峰庙•双溪村

天柱峰南麓直线距离二百多米就是天柱峰庙,按理说,天柱峰庙和天柱峰,名字都这么起,肯定是有路啊,天柱峰庙历史上还是华顶众多茅蓬中赫赫有名的,出过法眼宗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曾主持建造六和塔)等高僧。但是在此转了一圈,未见有小道痕迹,有驴友往东下切的走法也多描述硬切,因此回到山岔口绕行华顶讲寺。华顶讲寺由禅宗法眼宗二祖德韶法师所建,初名“华顶圆觉道场”,宋改名善兴寺,为天台宗圣地。徐霞客当年也在此留下足迹。过华顶讲寺,就是“霞客古道”,下一段分叉,直行是霞客古道去天封,右行则去天柱峰庙,二选一。天柱峰古路修缮过,来到两个石象把守处,陆续是茅蓬旧院和永庆寺(即天柱峰庙)。庙里有和尚,询问是否有路上天柱峰,答无,这里就是天柱峰。当代浙江著名旅行家蒋叔南《天台山游记》写道“入天柱峰,峰固有名无实也焉,松林中有永庆寺,其入口处风景绝佳”,也说明了天柱峰之名非山形而得。有路无路,皆在心中,这也是天柱峰庙就是天柱峰的含义。之前游登开化石耳山,当地人就是将石耳庙定名石耳山,人文定义,超越了自然。石柱峰庙循古道下行六百多米就到双溪东岢头(现在地名双溪岢头实为双溪西岢头,双溪村位于中间),已经是水泥公路了,下没多远便到茶源•双溪村,这里也是“天台山云雾茶”的源头产地,和华顶山上的葛玄茶圃,是江南最早的人工种植茶场,产的茶因此也叫“华顶茶”,著名的佛茶。

国清寺

穿过双溪村来到天培公路上的公交车站,有507路去北站,下午13点和16:10发车路过这里,五元。到国清寺路口下车徒步,就进入了国清寺这座中国名寺。国清寺为按智者大师遗愿所建,定为天台宗祖庭,也是日本韩国等地天台宗的祖庭,曾驻锡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高丽大觉国师义天等高僧,文人墨客更是到者众多。国清寺的隋塔、隋梅都是跨越了千年的传承。踏入国清寺,你才真正体验到佛国的那份清净,没有门票的5A景区,2元就可斋饭,没有算命,没有强制香火费,僧人穿简朴的衣服,个个慈颜善语,自己种地,自力更生,不收信众游客一分钱,真正的遵循先祖遗言“寺落成,国即清”,不为俗世之影响,如果人人都能有此一份安心和信仰,国家何愁不清?

始丰湖公园•如来古洞•天湖景区

国清寺路口离汽车北站步行也就十分钟路程,也有7路车1元回县城中心区和高铁站。天台山的车票一直很紧张,开始买的返程票是第二天晚上保底的无座,后来临出发时看到午后火车票有座了就抢票改签成功,没想到今天走得这么顺利,否则当天夜里就能返回。既来之则安之,第二天规划了干脆县城徒步去火车站,沿途可以打卡几个小众的地点。早上沿始丰溪先徒步到始丰湖公园打卡,穿越到龙山头村,然后就是龙山文化遗址地,如来古洞天湖景区。不过现在景区关闭了,铁门锁了,只能穿过一个隧道,从野山上去,上去才知道根本找不到路,短短的直线距离腾挪反复,好不容易才看到下湖里面的曲桥,有绕行下了半天,穿过两道已经锈烂的铁丝网才下到湖边。你想,古时候人家寻找隐居之地,是旁人从其他地方随便能进去的吗?突然发现旁边草丛里有一块“龙山文物古迹”的碑,然后是巨大的弥勒佛摩崖石像,旁边是财神庙。沿山道上行,有智者大师隐修处等遗址,这里是智者大师最初隐修悟法之地,旁边隐秘处有“如来古洞”,应该比国清寺年代更久,上去经过一处巨大的摩崖石刻,上书两个大字“智雨”,古道曲折转上,是一处新修的水库,也就是以前的“上湖”,前行到龙山顶庙,一座千年古寺,又叫三圣柏树庙,里面供奉着三位北宋辞官在此隐居的“三圣”,当年在此打猎采药行医。因前面进废弃景区山上乱钻花了不少时间,看看离火车发车时间越来越近了,此时庙里的看寺老人告知我一条小路直接下山,果然一会就到了天台山高铁站后面的马路上,不过,还是得绕行去正门,总算没耽误赶火车。

后记

这次天台之行,尽管留有遗憾,未能上到天台山的人文主顶拜经台,但到了驴友能到的离拜经台最近的地方,只是山顶因为建设需要削低了海拔,如今最高点已经旁落,感觉不可逆非常遗憾。国清寺是到天台必到之地,其佛教界地位在全国乃至整个东亚举足轻重,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坚持着清净的佛教修持,完全没有一点铜臭。天湖如来古洞是智者大师初来天台隐修之地,能曲折来此参谒,受了皮肉之苦,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时刻坚持沧桑正道。对于爬山来说,蛇年探路穿越四峰成功,走出了一条灵蛇之路,跨入新的一年。

水土徐徐 复写游记于2025年1月14日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水土徐徐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水土徐徐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