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伊犁> 2019-07-16西安冠之队乌孙南北穿越

2019-07-16西安冠之队乌孙南北穿越









由于种种原因当地政府已颁布禁止乌孙古道的穿越活动,所以本次由冠之队组织的16人于7月16日开始进行了乌孙古道的反向穿越,即由南疆拜城县的黑英山乡自南向北最终抵达北疆伊宁的琼库什台村。
15日下午一行16人乘3辆汽车来到黑英山乡,因为事先的沟通乡政府同意办理通行证但必须雇用本乡的马帮(据说是扶贫项目),大家进行了最后一次的物质补充主要是蔬菜和馕,我自己买了一个包菜四个黄瓜四个洋葱六个青辣椒10个鸡蛋,鸡蛋🥚打进塑料袋内,把塑料袋底部剪开个口然后全部灌进空脉动瓶里,脉动瓶可是户外界的一个神器,我还有两个装的大米😽

21点左右车辆行驶到了土路的尽头,此处有一保温彩钢板搭建的白房子和石碑。房子是森林管理局的检查站,出示了乡政府的通行证后顺利过关。而这块石碑上刻着:刘平国治关城诵 石刻遗址。


刘平国(约125~160),东汉著名将领,西域戊校尉、龟兹左将军,因拜城黑英山留有其"治关诵"而名垂青史。刘平国在拜城黑英山建关驻守的目的显然不是纯粹的军事目的,因为关隘的另一端便是乌孙国,乌孙与汉中央基本上属于从属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乌孙还是龟兹都只是汉在西域的一个地方政权,设此关隘,无非为了邮驿和通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都是古人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描写英雄或美女远涉西域的离别感情。在两汉时代人们的理念中,一出这两个关,就算是置身异国。塞外荒凉,颠沛流离,再加上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一旦分离就成为永诀。这一份离别感情自然融入那些朝代的诗中,真真切切,感人肺腑。往 事越千年,刘平国和他属下将士们万里跋涉西域,是何等的壮举。汉王朝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从敦煌向西设立了许多关亭。刘平国驻守的乌孙古道即从现今的德博孜可日格河沟进入,翻过白雪皑皑的天山隘道,到达北疆伊犁等地(古乌孙国故地),这处通道是古时的重要战略关口。著名的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中就记述了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带领孟伯山、狄虎贲、赵当卑等6名秦人(即汉人)和一些羌族将士,在这里凿岩筑亭,稽查过往行人商旅,并在此东边修建关隘的事迹。石刻上虽聊聊数语,却把龟兹左将军刘国平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勾画出来。为保证交通要冲的通畅,过往客商行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刘平国带领所部将军、士兵日夜坚守在塞外边关风餐露宿,笑傲天山雪峰。也是新疆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
这样说来我们此次的穿越并不是所谓的反穿越,因为当年乌孙国也是从这里出发翻越天山后抵达北疆的伊犁地区,而刘平国驻守的关隘也同样在此,所以从南向北应属于正穿。

来到溪流边上大家各自寻找合适的地方开始搭帐露营⛺️。


已经22点多了,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洗漱完就进帐休息了……

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我刚睡着一会儿突然被一阵摩托车声音惊醒,接着就听到几个维族人的说笑声,怎么回事?心里还是有点紧张,而且感觉没有离开的意思,心中虽有疑惑但又不清楚是什么情况,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得安静了下来,我也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清晨醒来后才看清楚是三个身穿森林管理局制服的维族男子,他们只是在一旁看着我们在收拾东西。吃过早餐收拾好东西马帮也到了,一个维族小伙骑一匹黑马牵着两匹马,然后领队冠子通知大家带着身份证去上面的白房子登记。签过字盖上手印核对身份证后就返回营地了。
后来活动结束后才从冠子那里知道本来管理局检查站不愿意让我们露营在那里,后冠子和她新疆的好友阿杜经过与乡书记联系后,管理局派出了那三个维族人保护我们的,哈哈,虚惊一场!

9点半,冠子一声令下上包出发!给自己留个影,走起!

向着乌孙古道的起点出发…!



刚进到博孜克尔格河谷不远就被河水阻拦,我还没来得及想怎么过河,在前方领队的冠子一步不停地直接向河中走去,啊?!这就开始涉水过河了!大家似乎也都反应过来真的开始淌水过河了,好吧!跟着冠子的脚步慢慢向前走进河中,哇噻!好冰冷刺骨的河水!

出发前关于过河大家在群里讨论分享了很多,必须穿冲锋裤和溯溪鞋,弋哥以经验之谈建议穿防水袜,队友也有买的,有高筒的也有矮腰的,我没太注意也就没有准备,只能光脚穿鞋过河了。
大家开始小心翼翼地慢慢摸索着向河对岸走去……



互相搀扶…


这时遇到了水流湍急处,冠子站在冰冷的河水中等戴维拿出绳子站在水中另一端拉起一条保护线,紧跟着平淡、弋哥也纷纷走进河中撑起保护绳,这样大家就陆陆续续平安的淌过这已漫过膝盖的河…,看到这一切真心的佩服,有如此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向你们致敬!



经过几趟的过河,大家的自信心也逐渐加强,过河也更加自如了。


看来已完全消除了之前对过河的担忧

今天的主题就是过河、过河、再过河…
虽然现在已完全不怕过河了,但对于我来说又遇到新问题,因为没有穿袜子,湍急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细沙和碎石,很容易进到溯溪鞋里,结果上岸一走路把脚几处给磨破了,非常痛苦😖


脚伤也影响了前进的步伐……

左手河对岸是不是像个守护神在注视着我们

12点半左右,在石凿出的山路上休息路餐。我今天最大的失误就是把大保温桶打进驮包里随马帮走了,所以喝的水明显不够,加上太阳当头,还是比较热的。越缺水就越想喝水…,所以也就只吃了一根黄瓜和几片饼干。

队友化雨专门在太阳底下晒晒湿透的袜子

13:30匆匆吃过路餐又继续上路了


这里的河水比较平缓,我就边走边拍下了小片
弋哥是队中的老大哥,但装备却非常齐备和先进,背包上就是背负的太阳能电池。

冠子在前带路

偶遇一群小毛驴

下午3点左右在阴凉地休息片刻

遇到牧民在赶大批羊儿过河,场景就像动物世界中的大迁移一般。






烈日炎炎,我的水已经喝完了,口渴口干…

大约19点左右已接近第一天的露营地,左前方的那片草地就是D1

据有心的队友统计今天过河近50次,脚面的河忽略不计,徒步行走超过20公里,用时10个多小时。
今天严重缺水、缺水,晚饭什么也不想吃,只想喝水,可是越喝口越干,估计有点儿脱水现象。最后还是煮了一大锅稀粥,米汤灌进保温桶里明天路上喝,所以喝了点儿粥就早早的睡了。

大约7点左右大家就陆陆续续起来了,一片忙碌的景象,我也赶紧起来洗漱完毕,把昨晚的大米粥热了加上鸡蛋和酱油(这是小时候的味道)吃的很舒服😌。




硕大的羊犄角残骸,据随行新疆老弟的介绍这个应该是北山羊🐐的犄角,照理它不会下到这里,很可能是雪豹的猎物丢弃在此了。




轮年龄弋哥是队中老大,大孟姐(比我大了半岁)排行老二 ,我又是个老叁😊

遇河架桥!




由于昨天的脱水导致身体严重不适中午依然不想吃东西,还是只吃了一根黄瓜几片饼干。到了下午体力完全不够了,实在走不动了😰,我只好对冠队说你们先走吧,到了营地让马帮来接我一下。大孟姐把她的一条能量棒留给了我,她们就走了。

我一人坐下休息了一会儿,喝了不少水,把能量棒吃了,忽然摸到口袋里有一包新疆队友阿杜给的每日坚果,也把它吃完了,正在歇息突然发现从山坡上跑下来一个人,走近了看清是一维族小伙儿,四周就我一人所以还是提高了戒备以防不测。靠近后我主动友善的和他打招呼🙋🏻♂️,"你在放羊🐑呢?","嗯,是的!","你养了多少羊🐑?","一千","哇!你很厉害👍",他腼腆地笑笑就一路小跑的离开了😄。这时我感觉身体好了很多,也有力气了,就背起背包向队友们的方向走去。正走着刚才那个维族小伙一边吃着馕一边赶了过来,他看着我问:你这个背包多重?我说大概10多公斤吧,他给我竖个大拇指👍说到你也很厉害😄。

我继续一人摸索着寻找着队友们留下的痕迹沿河边行走。来到这条比较宽的河边,四处搜寻有没有可以淌水过河的地方,都不行,只有这里河面最宽,河道越宽河水就会越浅容易趟过,所以我就准备换鞋从这里过河,忽然发现远处有人骑马牵着一匹马过来了,噢😯,是来接我的啦!

到营地了

今日行程约10个小时,路程20公里左右。

早上7点开始大家照例陆陆续续的起来洗漱吃早餐了,我把昨晚的汤面热一下泡点馕饼,吃的还好。随着昨天加晚上和今天清晨不停大量的补水,现在明显感觉到身体状况逐渐好转。9点左右拔营出发!

今天的行程应该是景色高潮起伏的一天,现在我们需要奋力向前向高处挺进,然后就是进入神秘缥缈的天堂湖…。

还是先脚踏实地的翻越3800的达坂吧!

奋力追赶前方的队友…!仔细看正前方的红点点,那就是队友们。云雾弥漫开来,天气也开始变冷,走着走着下起雨了,赶紧穿上雨衣。也许是海拔较高了,感觉心跳加快了,我就采取每呼吸20次就停下休息呼吸10次后再接着往前走……,按照这样的节奏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

回头望,马帮也逐渐赶上来了。


已隐约看到前方的队友抵达达坂了

终于登上天山南疆北疆分水岭之一海拔3844(也有3866之说)的阿克布拉克达坂了!透过云层向远处望去,啊!两片湖水已清晰可见,那就是天堂湖。

此处风大温度低不宜久留,所以拍了几张照片后就沿着下山的路下撤。坡陡路滑需要非常小心,马帮在前方等着我们下去后,才会往下走,马儿驮着重物下山更加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马失前蹄翻滚下去…

小兴奋一下,打个卡💪😽

前方的队友已在山下一处平台集结





再集体打个卡

继续下撤,奔向小天堂湖


各种姿势、各种摆拍


从翻越达坂处看第一个湖边的人,目测海拔落差也足有900到1000米,对比这冷峻苍茫高耸云霄的磅礴大山,人的身躯是那样的渺小而微不足道,可人类的生命力却又是如此的顽强和伟大!

视频中马帮爬坡的场景冲击着我们的视觉
细看湖边好像多了一些人,原来是对面走来了一支穿越的队伍,一个领队看见我们的包罩上写的西安冠之队就说我叫……(实在不好意思我忘记你说的名字啦🥵)和你们的钢妹儿是好朋友👭!

这就是天作之品:一幅凝固的油画



这个造型是不是很应景儿呢😸😝

线条优美流畅

向大天堂湖疾驶

打卡照

前队已经抵达天堂湖的小岛上了,加快脚步👣,可是这美丽的风景画卷一直拖慢着我的步伐……

非常喜欢这个意境,谢谢队友香香🙏🌹💐







沿着前人在石壁上开凿出的栈道继续前行,今天的营地在湖的对面。


网红打卡照 老虎嘴


沿着湖岸不同的角度拍摄天堂湖的壮美风光,天堂湖的水就像一硕大的琥珀泛着晶莹剔透的蓝色和绿色,它镶嵌在这原始粗犷、雄奇挺拔、巍巍连绵的天山深处,在清澈纯净的蓝天白云和远处皑皑雪山的映衬下,彰显着柔美与狂野、内敛优雅与放荡不羁的冲击美!





由于天气不再炎热,水分消耗不大,加上景美心情舒畅很多,所以晚饭就炒了个洋葱配青辣椒,然后下一碗挂面,美美儿地吃了一顿素拌面🍜,美!



吃完早饭准备好中午的路餐,9点左右就拔营出发了。

前队沿着马道向地势较低的大草坪斜插走去,而走在队尾的我们4人跟着冠子保持当前高度直线前行翻越山梁,走出一条适合拍景的路线。

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心灵被这天物至极、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震撼荡涤着…



队友们已快抵达坡顶,我得加快脚步了……




翻过山坡已经看见前队友们顺草地的马道绕过山坡向下行走

忽然发现最下方的草地上已经有前队队员了,拉近一看应该是戴维

他们依然沿着马道在草地中从左侧绕过乱石山,我们则从乱石山右侧斜插进去。

沿草地从左侧绕过来的队友们和我们这一路在山下的一小木屋前汇合了。

稍事休憩后就沿着牧草场一路下行



远处传来阵阵牧羊犬的叫声,刚转过弯儿迎面走来一大羊群,三只牧羊犬一边护着羊群一边冲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狂吠,生怕我们偷袭它们的羊儿,也算是尽职尽责,直到我们远远离去,狗儿们这才一步三回头的追赶羊群去了。


此处绿草茵茵鲜花绽放,让女队友们无法移动前行的脚步了,要和花花草草拍照…







沿着河谷继续前进,接下来又淌水过河5、6次终于来到科克苏河旁。



滚滚汹涌的科克苏河裹挟着大量的石粉呈马奶色自西天山奔腾而过流向西方,河面宽阔足有5、60米以上,水深超过两米以上,根本无法淌水过河,这里的牧民专门搭起了一条溜索,溜索上挂一铁筐依靠两岸的人拉扯绳索过河,当然这是要收费的,具体多少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安全过河就好。

就以这样的方式大家陆陆续续的溜过河去,然后向左手方向前进200米左右就来到一户牧民家的院子外,这里就是今晚的营地了。牧民有提供食物和饮料最重要的是可以吃到新鲜的羊肉



经过统计大约有10个人要吃羊肉,所以牧民就上山围抓了一只不大的小羊,虽然我拍了围抓的视频,但还是不发为好……。羊肉鲜美甜嫩,极大的满足了对肉的渴望也是极好的能量补充,感觉我已满血复活!

该户人家还可提供各种餐食,昨晚统计了几个人要吃早餐,所以今天的早饭就是一碗羊肉汤面,哇哦!真舒服!



行走了一个小时左右,即开始了急剧的拔高,其实是走着走着发现走到线路的下方了。


河两岸竞显北疆秀丽风光



好不容易拔爬了近400m高,又一头向下直到沟底,索性休息路餐,有昨天羊肉的垫底又买了牧民家新鲜的馕,所以此时的路餐吃的很香,大约一点半左右继续向前。

出发时说好可能只过一两次小河,没想到在沟底开始不停反复的过河了,而溯溪鞋已经打进驮包里没法儿拿,只能穿着登山鞋过河了。有几个地方整个鞋子都没进河水里了……。在过一个树木独木桥时不小心把一个登山杖掉进河里了。大概统计了一下,今天过河12、3次。

淌完最后一趟河就开始真正的拔高了,在铺满鲜花绿草的山坡上沿着马道蜿蜒上行,趁大家伙儿还在休息,我就自己一人先行了,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着。



远处上方的山是目标,营地位于山的左后方,哇!路程还很遥远啊……




随着跋涉的高度上升,景色也愈加迷人,此时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是苍白的,无法描述这大自然赐予的美好…







大约19点左右我又是最后一个爬上营地,回首望记下了这一难忘的雪山黄昏。

今日累计拔高大约有1600m,路程不到二十公里,营地的海拔高度约3200m。我们扎营在一户哈萨克牧民的屋前,他放养的羊🐑、牛🐂和马🐎都在两侧的山坡上。时不时可以听到牧羊犬的叫声。

晚上喝了一杯红糖姜茶,又冲了一碗五仁油茶就早早的睡了…

也不知是几点,天还没有亮,被阵阵的雨声和呼呼的风声吵醒,一看手机才6点20左右,一转身又迷迷糊糊睡去…。

大约12点多,天空放亮,冠队一声令下吃饭准备拔营出发。

今天首先要翻越3700m的琼达坂,它就在前方的云雾之中。

也许是吃的有点多也许是在海拔3000m以上攀爬,总之感觉非常不好,走不了几步就喘的不行,没有力气。队友们都已经匆匆赶在前面去了,我落在了最后,弋哥在我前面给我加油并安慰我不着急陪我一起慢慢走,内心充满感激!





我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着,周边已无他人,我在寻思着今天清晨出现了狼群,我这样落单是很危险的,虽然弋哥还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但距离却至少在500m开外,万一有情况也是来不及的。正在这时一哈萨克牧民骑着马带着狗狗从身后上来了,我就问他能不能带我上达坂?他说可以的,我问他多少钱,10块?20块?他说20块,好吧。就这样我和他两人骑着这匹强壮的马儿赶上了大部队来到了琼达坂顶,我付了他50块钱并表示了感谢🙏!



翻越海拔3700m的琼达坂

留影……

下达坂的路已不能称之为路,完全是雪水冲刷着的碎石道,淌着水踩着碎石子,一步一滑的向下滑溜。

翻过达坂后苍苍莽莽的河滩


回首眺望走过的"路"

前行追赶…

在这荒芜的河滩地里,隔不远就能看见竖立的钢管,这就是牧民栽下的路标,沿着路标才能走出这茫茫的河滩。




天气时好时坏,此时刚露出阳光,转眼雷声隆隆乌云压顶,正下着小雨又忽然转成了冰雹,马道也变得越来越泥泞湿滑。一个不小心身体失去平衡受到重包的影响前趴了下去额头还撞上了石头!还好不严重,只能告诫自己小心再小心,结果事与愿违,又滑了一跤这回是后仰,心情坏到了极点……!



过了这个小木桥大概还有10多公里路,我实在不想这样走下去了,回头正好看见马帮赶上来了,我就决定放弃最后这一段徒步,骑马到目的地。







这样大约在晚上十点左右到达终点琼库什台村,完成了近130公里的乌孙古道穿越!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乔之庸」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