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东莞> 探秘野丹霞之美

探秘野丹霞之美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探秘野丹霞之美

2023-01-25 23:52:57 767

        按计划,年初二到初四要去桂林漓江徒步的。年前去4S店检查了一下车子,发现了三个隐患:有个皮带出现了裂纹,年前换了;上次换电瓶,搞坏了一个充电的负极模块,电瓶电压低;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可能烧机油,要做个1000公里的测试。年前到处跑,已经快400公里了,一看到桂林,单程500多公里,临时起意,那就去韶关丹霞山吧。计划不如变化。初一晚上把老婆、孩子送到樟木头车站,顺便把计划三天行程的各种东西收拾了一下放车尾箱,买了三天的保险,睡觉。
        第二天一早醒来,已经8点,起床用电饭锅煮了个饭,洗漱、吃饭,磨磨蹭蹭,9点出发。300多公里,一看导航,1点左右到达。进入惠州的时候,车流量突然多了起来,难道是大家都约好了今天回娘家吗?导航的绿柱上有一小段变得很紫,到达的时间也慢慢地延后1分钟,3分钟。。。。最多的时候竟然延后了30多分钟,提示是左侧车道出了车祸。我有点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出门?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走走停停,过了惠州龙门之后,一路畅通无阻,1点10分左右到达丹霞山停车场,收拾了一个包,开始出发。

(高速堵车)
        沿锦江边上山,没走两步,薄羽绒就挂破了,露出了鹅黄色的羽绒。跟我走过白卡莲银、越城岭都没事,没想到在轻装路线上失守了。山里,到处堆满了白色塑料覆盖的松树段,一堆堆的,开始以为是做香菇的,后来走近看了下,松树线树病虫防治,有毒。讲真,还是有点磕碜,内心想权当是见棺发财吧。后来,天黑下山的时候又看到了,还有黑色的,内心真是麻麻的。

(薄羽绒挂破了。衣服上的脏污洗不掉,所以我干脆当件户外衣用了)
        一会儿就走错了路,只得一手拿手机看轨迹,一手登山杖。丹霞山的野路很多,也算是人类好奇心的驱使,对大自然的探索吧。在户外,会看轨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迷途知返,回头是岸,不要用简单的常识来判断,反正就是这一片区域,差不到哪里去的。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非常适用的,经过一片田园,沿着山脊线上到顶,已经能看见阳元石了。丹霞山最大的好处是:没太多的爬升,反正高点都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

(锦江边上)

(经过的田园)
        很快,进到阳元石后方的主道,沿云崖栈道爬升,很窄,很陡。再换个角度看阳元石,也不是那么形象了。其实古人早有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来,又从左边看了一下,真不是那么回事,这说明,角度很重要,无所谓对错。

(阳元石后面)

(云崖栈道1)

(云崖栈道2)

(阳元石山顶)
        到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到右边去看了一下,有个亭子,没留意名字了,可以俯瞰从锦江过桥到整个阳元石景区,天气不太好,视线跟拍出来的照片一样,灰蒙蒙的。折回来的尽头,是细美寨,下九九天梯,一路上,有人说这边下很难。我想,那边下也很难,可能只是你还没从那边下过而已。为什么叫九九天梯,其实下到半山腰,再回头来看,九九归一。纯属个人瞎想。

(细美寨)

(九九天梯)

(这个角度看,九九归一)
        关于丹霞山为什么那么多的寨子,开始以为是道家高人修建的,但一下对那个矮小的寨门心存疑惑,顺便度了一下,用途各异,有土匪窝、有全村避难场所,还有富绅的单栋别墅。好几个地方,除了能看见断墙残垣之外,还有看到方形蓄水池,肯定是有长期生活的需要。
        玄机台再往下,已经能清晰地看到景区的公交车了,我以为就是沿着马路走出去,结束今天的环线了。拍了一张阳元山的侧面,有个很形象的名字,晒布岩。再往前走了一段,手机提醒:您已偏离航线100米,错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而我们,总觉得自己还走在正确的路上。

(晒布岩,阳元石的侧面。左边阳元石,右边九九天梯)
        回头,左转,进入旁边的山林径,什么通泰桥、狮子岩、混元洞、海豚石全在里面。先去了通泰桥,又原路折返去狮子岩(其实可以不用原路返回,直接从上面过去,要少一个V形爬升),不过反正是转来转去,先看到了海豚石,我想要是晴天就好了,视野好,拍出来的照片也好看。再往上就是狮子岩,我来回看了两次,都没看出来狮子在哪里?岩下曾经有五个高僧的石棺,现在也仅存几块残石了。
        右边还有两个古石棺墓,也被盗得空空如也,再往前走,是个古庙遗址,只能想像一下当时香火鼎盛的盛况了。可以遥望晒布岩和阳元石。又去左边看了下混元洞,洞是不存在的,只看到了远人生活的痕迹,有方形石块隔出来的房子,也倒蹋得差不多了。
        再折返往海豚石方向,一不小心又走到了通泰桥上,返回,从海豚石垭口穿过去,沿着景区修的路到背后,看了一下丹青岩,再往前,有条右转的路上海豚石,走了几步,想想还是回来了,小命要紧,直溜溜的悬崖,一眼看不到底,一失手足,肯定就交待了。
        远处,是文昌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像个竖起的大拇指,我上去看了看,老样子,寨门、水池,房间。以前,景区的也就修到这里,估计是人迹罕至。

(通泰桥)

(海豚石)

(狮子岩古庙遗址)

(混元洞)

(丹青崖)

(文昌寨,后面那个山上看更形象)

(文昌寨1)

(文昌寨2)
          一路下山,过小溪后,接上了我下的另一条轨迹,才4点多,我想想,如果我脚程过快,是可以走走了,大不了摸点黑,带了头灯。

(这个角度看文昌寨更形象点,应该再上去点拍)
          开始钻过幽暗的树木,那一刻,有天黑了的感觉,伴着犹豫的内心,彷徨地往前走着,并不坚定。没走多远,发现偏离了轨迹,折回来,往山上爬,横切一段小竹林之后,沿着溪谷上升。差点以为要从石头上爬上去了,那一刻,有了想回撤的念头,感觉有点危险,回头往左边一看,那不是现成的路吗,只是没发现而已,天无绝人之路是对的,上去之后,踩着一小段砍断的藤类植物,又进入松树林山脊,翻山越岭,还有4公里到终点,已经5点了。
          下山的途中,又偏离了轨迹,野路太多了,习惯了走宽大而清晰的路径,很容易走错,下到谷底,再继续V上去,爬升不大,行进的速度倒也很快,一个人,不需要瞻前顾后的。在石头的背风面休息了一下,吃了点东西,开始往下走,已经能看到锦江和今天的终点了。

(冒胆爬上去的,下来看着两边光溜溜的,补充了一点能量)
      走了几步,发现没路了,悬崖边上,控着往下一看,心里凉到了底,几十米高,刚下去的一段有根几米长的绳子,再往下,石缝两边有凿出来的台阶痕迹。此时真的进退两难,原路返回吧,一个V加一个下降,然后再钻回幽暗的树林,也不知道几点了。继续往前吧,一不小心真的是交待在这里了,深不见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贴切不过了。来不及多想,把两根登山杖收到背包里,抓绳子扯了扯,感觉是安全的,硬着头皮往下。太考验人了,刚下去,就是滑滑的大石头,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要是没这个绳子,估计就一头栽下去了,绳子的尾部是石壁上长出来的一棵树,可以暂缓一下。离开绳子,这也意味着,安全感彻底消失,听天由命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要乱来。

(从树上面的位置沿石缝下来,双腿发颤拍的照片)
        集中精神,最后一次借助树枝的力量,脚踩住了对面的石壁,身体紧紧地靠住了后面石壁,在空中形成支撑,手脚并用,一步一个台阶,说时快,那时慢,根本没有多余的眼光往下面看,下到了一个可以短暂容身的地方,再往下,已经没有路了,要往左边切,我滴乖乖,哪里有路,只看见几个浅浅的凹坑,也不知道哪个大神凿出来的,致敬一下吧。再次小心翼翼地弯腰,压低身体重心,手脚并用一横移了几米。不要心急,一定要确定手抓稳、脚踩实。终于,脚踩到了泥土上,那感觉真好,往上看了一下,感觉双腿发软,头皮发麻。想起来刚才在上面没拍照,咔咔拍了两张,赶紧撤。没走几步,又是一个大写的卧槽,要穿过一段仅容过身的悬崖绝壁,右边,又是10多米的垂直的悬崖,来不及多想,早通过早安全,天黑了危险系数更大。弯腰,迅速通过,过了寨门,写作文的时候才想起,应该是个什么寨子,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要看一下。再往下,一段之字形的小路,旁边又是悬崖,很危险,没法用文字描述,所幸从绝壁上下来,没有遮挡物,能见度好,再次下到树林,天已经黑了,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您已回到轨迹,真是不提醒还好,一提醒,反而响了我一跳。

(绝壁下来穿过这里)

(寨门口回望来时路,总觉得像啥)

(挺雄伟的)
        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刚才穿过的那个悬崖下面突然响起了叫声,一开始我还没注意,后来,发现就在我要经过的上方。停下来听了一下,像野兽困斗的惨叫,总不可能是哪个疯子此时此刻还在山里嗷嗷乱叫吧,停下来听了一下,竟然还有先后有两个石头从上面滚下来,麻了,再一次从脚底麻到头顶,心里凉凉的。脑海里立刻浮现那个易守难攻的场景,敌方的木头、石块突然从天而降,好惨。为了安全通过,我想,还是不要开头灯曝露了自己,毕竟,敌暗我明,一开头灯,那不是告诉敌人攻击目标在哪了?麻着胆子,借着微光,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感觉好像通过了危险地带。我滴妈啊,又是刚进山看到的那种一堆堆的松木,这就尴尬了,白色的塑料薄膜沾着我头灯的余光,那画面感,比白天强多了,唉,宝宝心里当时的苦,没法停下来说,也没人听,虽然你们能看到这篇作文,也体会不了我当时的感觉,不信你试试?
        好在下降的速度相当还是比较快,千难万难,终于到达了机耕路。按我的设想,即使我摸黑也没关系,因为后面有一段沿锦江的小路,就是这一段给了我接着走另一条轨迹的勇气,想想太可怕了,无知者无畏,下那段绝壁,我是临时起间,所以是反穿轨迹,从上而下的危险系数更大。
        机耕路走了几十米,后脑勺又传来了“突突突”的声音,卧槽,地震了,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妖魔鬼怪?还好,冲出了一轮摩托车,虚惊一场。生活处处是惊喜,随时都有反转,就像刚看完的《满江红》,不到最后一刻,根本猜不到结局。
回到桥上,还有稀稀拉拉的行人,停车场也空空荡荡了。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停了车,搭帐篷,生火,煮面。总有种偷偷摸摸的感觉,要么害怕人来赶我,不让搭帐篷,要么说不让生火。可能都是心里的原因吧。

(晚餐)

        半夜睡得不是太好,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今天的经历的恐怖片。快12点才睡着,2点多醒了一次,玩了会手机,5点多又醒了。
差不多7点起床,去洗手间洗漱了一下,顺便用水袋打了一袋水回来,煎了两个鸡蛋,用速干米煮出来的饭,和着两包榨菜做了个蛋炒饭,吃饱喝足,开始第二天的大峡谷穿越。

(早餐)

(昨天徒步的对面)
        差不多9点半,停好车,轻装上阵。看了一下轨迹,今天行程18公里,8小时左右,问题不大。起点就是机耕路,两边还能看到挂果的桔树。上山之前,经过一户人家,有几条狗叫着跑过来了,登山杖还没拿出来。还好,有位阿姨及时出现,喊住了狗,说的是客家话,这是过路的,叫什么叫。再往前,又从屋里出来一位大哥,我问了一句想打破尴尬,请问爬山往哪边走,能看见两条路分别经过他出来的房子左右边,主要是当里轨迹也没看明白,大哥一点回应都没有,让我怀疑刚才的问话是不是前面应该加个尊称:大哥。好在摇了两下手机,是从右边,进入竹林,左拐,过小溪后左转上山、下山,开始沿小溪穿越大峡谷,大概走了几分钟,轨迹上有条右转上山的路,不赶时间,可以上去看看,其实就是沿着丹霞石的边缘来回走走,我是两边都走了一圈,开始以为能走到石头上面去,后面发现,是不可能的。不过,可能站在想对高的位置,视野更好,能看到一些风景,这是我发朋友圈的文字,有惊喜也有遗憾。

(停车的对面,非起点。起点在面对界碑左手边150米左右)

(在这户人家后面碰到了狗)
        下来之后,继续往前,好像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声音,以为产生了幻觉,再走几步,又听到了声音,这回确定是有人。后来走了一段,在一个小山头追上了领队,聊了几句,是一个本地的领队,带着几个队友和家属出来,去玉面屏风石。

(峡谷轨迹右转上山的风景1)

(峡谷轨迹右转上山的风景2)
      说来也巧,这个山头正好是望郞归的最佳观景点,拍了两张照片,心想着今天还有10多公里的路程,招呼也没打,就走了好多叉路,往下,可以进入长老峰景区,我想走过去看看,穿行了一段,感觉有点费时间,而且,丛林之中,啥也看不到,不是我想的那样,就招摇折返跟着轨迹走了,也是挺幸运的,正好碰到本地那队从望郎归下来,去玉面屏风石,其实我也不知道就是我轨迹上的一段,但是没有标识,上去之后,吃了个苹果,又听到了他们上来的声音,心想,再坐一会,让他们帮忙拍个照片也好。唯一的人像照,也就分别在这里拍的。

(望郎归。左1玉面屏风石,2天柱石,3蜡烛台)
      从玉面屏风石下来,去到对面的石头,这回,能清晰地看到丹霞山的主要景点了,对面的望郎归,怎么看也不像了。前面,离玉面屏风石最近的天柱石、蜡烛台,再远处,书童石,观日亭。更远处,姐妹峰、茶壶石、巴寨,侧过身来看到的叫天门关,一开始,我以为旁边那个小石头叫长老峰,看起来很像个头戴斗篷的人啊。让本地领队朋友帮忙拍了几张照片,匆匆地道了个别,走了,还有13公里多好像。

(天门关)

(侧面看望郎归,一点也不像了)

(玉面屏风石上面)

(本地领队)

(玉面屏风石左边,最佳观景点1)

(还魂草)

(玉面屏风石左边,最佳观景点2。远处姐妹峰,茶壶石,巴寨都看得清,右手边可见的观日亭。小小的书童石没拍进去)

(望郎归那片)
        后面,全程都是在峡谷中穿行,没有太大的难度,也没有太好的风景。值得一表的是评公石寨大峡谷,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下在峡谷中的感觉,在寨门口拍了张照片,进入寨子,反过来拍了张寨门,又听到了说话的声音,真的是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还好,反应过来之后互相打了个招呼,是几个本地人。评公石寨下来后,贴着石壁从下面的峡谷中折返,在一个垭口上拍到这下面这张风景照。

(这张很像人面石,挺拔的鼻梁)

(峡谷风景1)

(古道)

(夫妻树,我给起的名字。深长的峡谷之间,吸收少量的阳光雨露,依然顽强生长)

(评公石寨)

(评公石寨下来后右转上去的野路,到次折返回轨迹)

(最后一个垭口左手边石台上拍的)

(近焦特写,神龟还是羊驼,评论区回复一下)

(最后一个垭口右转上山,拍的天门关。还有野路往上去,没走了)
        基本告别了主要景区,出来,经过一大片桔林,挂满了果,再接着一公里多的水泥路到终点。国道旁边打车,等了几分钟没人接单,又走了两公里多,回到起点,煮了包酸辣粉,泡茶,顺便导航了一下芙蓉顶,金子山。

(桔子林)

(最后一张)
        原计划是连夜赶到芙蓉顶,夜徒上山,山顶扎营,看完日出下山,再缆车上金子山,实现一脚踏三省,一日游两山的。导航了一下,从丹霞山去芙蓉顶比回东莞还要远几十公里,虽然春运期间,能省下高速费,但前面说的,车子还有两个隐患未消除,晚上七点四十回到家里。
                         给生活留点念想吧。

1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云在天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云在天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