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外活动过河技术
山区徒步穿越,难免遇到河流或季节性溪流,个别情况下湍急,且冰冷,对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研。过河往往是户外的难点和高危点,不少山难都来自于河流。因此,这里来探讨一下本人四十多年的户外活动中遇到必须要过河的情况下如何可靠过河。
首先说说过河几个原则:
1、能绕行,不涉水。
2、可欺山,不欺水。
充分重视水流的危险和难度!
3、就宽不就窄。
除非水窄的地方有巨石连接可跨过,否则宁可找更宽更浅的地方过河。
4、稳妥原则。
宁可湿鞋,不冒险跳跃,跳跃的冲力可能让你在起跳点或落脚点滑倒从而跌进湍急的水流。
把握不足,不轻易过河!宁可等待水位降低再过河。
独行SOLO由于缺少同伴帮助,没有救援,难度阈值应降低,确保稳妥。
关于是否应该SOLO,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和观点有极大不同,这也是东西方对于风险的最大观点碰撞。求同存异吧,这里不争论这个问题。我是赞成SOLO的事实上这几十年来,90%的线路都是我一个人独自走完的,那种极度的自由和放松是组团无法相比的。
下面探讨过河技术:
A、SOLO或团体过河,在河水淹没低于膝盖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登山杖(最好是双杖!),2-3人一组搀扶过河,遇到河底状态不好,或水流过激,应稳妥退回来,考虑其他过河方式。
B、淹没过膝盖,或团队中有较弱、恐水、矮个队员,应借助绳索过河,或原路返回放弃过河。
如果评估后,觉得风险可控,装备够用,可以渡河,应按照以下步骤涉水渡河——
首先,绳索先在己岸寻找锚点固定绳索,另一头系在首渡者腰间,由同伴保持绳索始终拉直,摆渡过河。需要注意绳索长度应大于河宽!

首渡者到达对岸后根据地形水势寻找锚点固定绳索。然后己岸在上游寻找锚点拉紧绳索搭建绳桥,绳桥应斜向搭建,水流向夹角小于45度,从上游往下游渡河。这样万一滑倒,水流可将渡河者冲回岸边。若彼岸没有合适锚点,其余同伴拉回绳索按首渡者同法过河。渡河者应系腰绳,并用快挂或绳套连接绳桥,不能仅靠手握。

若过河者摔倒,保护者尽快将过河者拉回己岸。
最后一个渡河者过河前需解开此岸锚点捆绑腰间,由彼岸同伴锚点固定绳索并准备保护,摆渡过河。

注意:若情况不允许斜向设置绳桥必须垂直于流水方向搭建绳桥,必须设置拉绳绑缚于渡河者腰间,若不慎摔倒,由同伴拉回(消防队应对急流通常用这种办法,但他们人多且个个训练有素,而且绳索结实又粗,对于普通驴友尽量不要用两岸锚点,因为应急方案始终有欠缺)。
最后一名渡河者可取下绳桥己岸锚点,绑缚腰间,有对岸同伴保护,按首渡者方法反向过河。

需要注意的是:1、任何人不允许在没腰间保护绳时渡河(包含首渡者和最后一名)。2、保护绳、拉升和绳桥,末端都必须可靠锚住固定物,不能仅靠手拉。3、如绳索长度足够,最好双绳做绳桥便于抽绳。4、渡河时因受水流冲击,不能用辅绳拉绳的抽绳方式。

如情况不允许斜向设置绳桥,一定避免直接横向搭建绳索又不设置拉绳!这样容易形成死亡V!!


万一死亡V已形成,应快速取掉或用刀割断己岸锚点,并在同伴协助下快速在绳头绑上快挂或其他物品,这样大概率能挂住落水者,由对岸同伴拉上岸。即时没拉住,顺水漂下去,还有生机。

过河前用一小段伞绳连接背包提手,另一端系腰间。过河前应解开背包胸带和腰带扣,以防落水后背包浮力导致口鼻朝下溺水。一旦落水,迅速弃包,脚朝下游方向缓冲碰撞,并尽快用伞绳拉回背包充当漂浮物。
C、水流过激过深,但宽度不太宽时,可借助可靠长杆在河心寻找支撑点跳远过去。
D、尽量不要弃绳,除非收绳难度极大且确定后续不需要绳索。
E、充分且正确使用双杖辅助过河
面向来水方向,两脚分开,双杖并拢,两手上下握紧,支撑形成三角支撑点。平移两脚,走螃蟹步,不要交叉两脚。
关于收绳:
多人摆渡法过河,可用死结或快挂,不存在收绳难题。
单人SOLO和两岸锚点,则要考虑收绳方法,常用三种方法:
一、双绳抽绳法:
有时候抽绳困难需要弃用一段绳索或一个快挂,因为绳索只有穿过快挂或光滑的绳环才能够顺利抽绳。
这种收绳法最稳妥,但需要较长的绳索。
二、7字钩法:
7字钢钩挂住绳端钢环,用完后大幅度抖甩即可松脱收绳。
注意:
1、7字钩一定要挂在硬环上不能挂在绳套上,否则不容易抖落;
2、7字钩要固定在离绳头60-80cm处,不要在绳头,否则抖落后还可能挂住锚点或其他树枝上导致收绳失败;
3、此法不适用绳索超过10米的长绳。用此种收绳法,绳索一直要处于受力拉紧状态以防脱落。
三、辅绳收绳法:
主绳用短棒闩住,辅绳连接短棒并在主绳上打一个活结,收绳时先使劲拉辅绳,然后收主绳。
用此收绳法需要一直注意辅绳保护活结是否松脱,条件允许时尽量让辅绳离开主绳一大步的距离。
注意:渡河情况下因水流影响,不允许采用此法收绳!
给明月朗星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