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碑林> 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

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

2025-01-23 07:35:48 511
【古韵】半壶纱(钢琴演奏版)

        罔极寺,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关**街49号。该寺是镇国太平公主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为其母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寺名取自《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以德,昊天罔极”。意为父母的养育之恩,难以回报,表达子女对父母无限的孝思。另有说法是,太平公主以公主身份修建这座皇家寺庙是用以彰显自己的政治野心。罔极寺属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之一,其宗教、文化、文物古迹价值在全国都属珍稀。罔极寺以其独特的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大慈恩寺、荐福寺齐名,被誉为唐代长安三大皇家寺院之一。
        罔极寺现存文物古迹有清朝所建金刚殿及明朝碑碣、山门外独角兽(貔貅)、唐朝莲花座等。其中原寺门外左右两侧的一对貔貅为唐代石雕原物,被视为锁寺之宝。明碑上的碑花构思奇特,极为罕见。据《净土圣贤录》载,慧曰法师火化时,“终见莲花在前,状如日轮”。寺内还存有各类碑记六块,其中有明正统八年、清嘉靖四年、乾隆五十四年、道光三十年、民国廿四年重修碑记。1900年慈禧皇太后来西安避难,亲写一笔“虎”字赐予寺内主持。
        罔极寺历史上有数次大规模重修,明正统八年(1443)、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清道光三十年(1850)等均有大规模修葺并存有碑碣。最后一次整修扩建是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
        罔极寺后原有宏伟古朴塔林一处,有舍利塔二座,其是之一为清康熙时所建东院喇嘛塔。塔林是埋葬罔极寺历朝历代高僧大师的墓地,每座塔上都镶嵌一块青石石碑,镌刻着高僧的法号、简历、立石朝代、年、月、日等。由于罔极寺属于敕建寺院,高僧的圆寂塔修筑得十分恢宏,高度均有10数米,形状如北京的北海白塔一般。闻名于世的少林寺塔林都是砖塔,而罔极寺塔林以白石料为主,因此坚固得多,虽逾千年多的塔也完好如初,且比少林寺塔高大雄伟得多,塔顶的日月仍熠熠生辉。罔极寺塔林的塔均为喇嘛白塔,与历史上有名的“长庆会盟”有关。罔极寺塔林的白塔由于修筑的年代、朝代不同,可谓百塔百面各具特点,为集喇嘛塔之大成者也。解放初,豫、冀、鲁等省的外来人在寺后西边空地搭了一些矮房住了下来,形成了庙子巷。1954年,罔极寺尚有土地68亩,遗存有山门、金刚殿、大雄殿、睡佛殿、僧寮、塔院(有历代高僧塔十余座)、放生池等。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庙子巷的居民在东面塔林空地上修了一座“土炼钢炉”,后废弃。接着一些人就开始了瓜分侵占塔林的行动,首先砌墙把塔林圈围分割,先占空地,再拆白塔,私搭乱建。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塔林由此被破坏得荡然无存,形成了一片杂乱无章的棚户区,实为可惜。2007年9月,棚户区改造,已将庙子巷棚户区拆除,现为一片空地。塔林的塔虽遭破坏,但居民自建房地基较浅,对塔林地下遗存破坏较小,许多文物得以保留,除过历代高僧的灵骨外,还有许多陪葬的文物、塔林的塔基、埋入地下的石碑、塔身构件等实物资料。            
       罔极寺盛唐时居于大明宫与兴庆宫之间,在唐皇城内供皇室宫廷朝礼之用。唐开元八年,玄宗命拆兴庆宫和大明宫别殿,对罔极寺进行扩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改寺名为"兴唐寺"。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王朝与吐番立碑修盟,即历史上著名的"长庆会盟",结盟仪式在寺内举行(时名兴唐寺)。现长庆会盟碑仍完好地保留在拉萨大昭寺内,凸显了罔极寺唐皇家寺院的地位。
        历史上,罔极寺高僧倍出,唐净土宗大德,慈愍流派创始人慧日三藏印度留学十八载之后即被玄宗迎请住持罔极寺。其弟子承远再传弟子法照被尊奉为净土宗三祖、四祖、永明延寿的由禅人净、禅净双修思想即承袭慈愍慧日三藏的思想体系,对净土宗影响深远。唐天文学家一行和尚一生多次驻锡罔极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行在华严寺病逝,玄宗昭令将一行和尚灵柩停放罔极寺,葬于铜人原,赐益号"大慧禅师"并命著名画家韩干为一行画像,将一行画像供奉罔极寺内以供瞻礼。神秀禅师高足普寂禅师、律宗道岸律师等都曾驻锡罔极寺。
据《净士圣贤录》载:“唐沙门慧曰:“游印度归住罔极,弘净土宗。”说明罔极寺昔日曾为净土宗道场。开山相师为慧日法师,又名“慈愍三藏”。
        史**载:"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唐三朝著名**姚崇常常寄寓寺内。开元年间,唐玄宗在罔极寺内设立圣容院,安奉其真容画像,供万民朝礼,盛极一时。寺内存有著名画家尉迟乙僧、吴道子、周昉、董谔、杨廷光等明家之作。中和年间,寺内一株牡丹开花一千二百余朵,蔚为奇观。
        明初重修罔极寺后,寺址从原长安城大宁坊东南隅,南移于唐安兴坊内。清初重修后,曾由藏传喇嘛住持,后又改尼庵。1935年,国民政府将罔极寺改为十方尼僧丛林并立有碑碣。罔极寺于2005年曾举办陕西历史第一次“二部僧传戒法会”,影响深远。自能修尼师任主持后,继有圣莲、果仿两任,现由常瑞法师主持。罔极寺现为西安唯一一座佛教尼仲古刹。
        现在的罔极寺规模较小(约占地8亩),其虽处闹市之中,却闹中取静,古朴清幽。寺院内树木葱茏,环境幽静宜人。其布局严谨,鸟语花香,为游客带来宁静的享受,是礼佛参访、潜心修道的好去处。漫步寺内,可以欣赏到雕梁画柱的古建筑,以及一树梅花、数片竹林、四丛石榴和五株老柏的精致景观。寺内饲养的几只孔雀,更是为这片幽静增添了几分生机。

罔极寺

山门
门匾上的“罔极寺”三个大字由大书法家茹桂所书。

观音像

鼓楼
寺庙晚上敲响鼓是熄灯休息的信号。

钟楼
寺庙早晨敲响钟是进行早课的信号。

天王殿(韦陀殿)
主尊为弥勒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彩塑。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广目天王手里拿的是蛇而不是常见的龙,这是比较原始的造型。原寺门外左右两侧的一对貔貅也搬移至此,不知是否为唐代石雕原物。

大雄宝殿两侧,路东为客堂,路西是陈列展览室,展览着书法字画,佛像,以及部分佛教的法器。

大雄宝殿
里面供奉的是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侧是药师佛,右侧是弥勒佛。

大雄宝殿

法堂
里面供奉的是千手观音像。

财神殿
面供奉的是武财神关羽。在中国的历史上,佛教和道教都想将关羽这个著物名人融入到自己的宗教体系之中,佛教先下手为强,首先尊称关羽为伽蓝神,这是对关羽的第一次封神,后来在三教合一的情况下,关老爷被被封为护法神,武财神。

法堂

唐罔极寺

大雄宝殿后

西门内侧院饲养有孔雀

石碑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四个字为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先生所题。

天王殿(韦陀殿)
殿后《丹心觉世》匾额,为乾隆年间悬挂。

侧门

天王殿

鼓楼

山门内

钟楼

罔极寺文保碑

罔极寺

罔极寺

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终南三石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终南三石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