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阿坝> 2025(露营第一季)茂县草坪白龙池小环线徒步

2025(露营第一季)茂县草坪白龙池小环线徒步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2025(露营第一季)茂县草坪白龙池小环线徒步

2025-05-12 22:05:16 4025
浪拉山情(片段)

       等待了一个冬天,春暖花开后,总算可以背上装备进山露营了,考虑刚刚进入初夏,今年的第一次徒步露营还是选择在海拔3000左右位置,随着气温逐步升高,积雪慢慢消融,再考虑上海拔4000米。
      白龙池位于阿坝茂县草坪村海拔3185米的位置,当地人称呼神潭,因为山顶有水池,但是水源无法饮用,所以,上去露营需要备足饮用水,虽然营地附近有水源,也不容易找到。
    白龙池算是270度的观景台,可以近看九顶山的狮子王峰和茂县周边海拔4000+5000米左右的雪山群。由于视野开阔,也是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尤其是这个季节,山上的各色杜鹃花也在竞先开放,美不胜收。

出发前几天,查询好天气情况,预报周末二天都是好天气,只是周六上午会有点阵雨,果然预报的还算是比较准确,到达徒步起点时候,阵雨就来了。
做好计划,约好队友,临行前把放置了大半年的露营装备好好检查了一遍,上次露营还是去年国庆走则尔山的时候了,一晃都八个月了。
这次最初计划是白龙池的来回路线,后来临时决定走个环线,起步时候咨询了下当地老乡,也说曾经是可以走的,只是现在很少有人走了。而且,从地图上也能够看到大部分路迹,应该和整个青坪都划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缘故了,那就试试看能不能把小环线走通。

周六一早,一行三人,自驾成万高速,经绵茂路,3小时车程抵达徒步起点草坪村最里面的农家(海拔1910米),刚到农家停好车,就开始下起了阵雨,简单收拾好装备,和老乡交待好,等阵雨逐渐减缓,上包穿上雨衣,正式开始了2025的第一次徒步露营。

出发走了约一小时左右,雨逐渐停了下来,乌云散去,阳光照射进密林,回头一看,天空中已经是蓝天白云。
刚好也是午时,卸包休息吃路餐,一路上都有网络,现在的通讯越来越好,小山村里的移动信号都这样好,去年修好的村村通路况也挺好的。

又见虾脊兰,百看不厌。

由于此行只有我们三人,体能相当,虽然大半年没有背包露营,走起来也不费力,其中接近七旬刘哥依旧还是一马当先,尤其他的背包还装满了四升备用水。不得不佩服,牛人一个。
随着海拔的升高,一路的植被也有所不同,高山杜鹃也在沿途盛开着,其中一株至少接近千年的杜鹃花树,花朵虽然开始凋谢,可想盛开时候是多么的壮观。

今天路程的海拔爬升接近1300米,原计划用7小时左右到达白龙池营地,行程过半,一看天气很好,而且一路的杜鹃花开的也很艳丽,那就控制好速度节奏,边走边玩了,不用太早时间赶到营地了,估算好抵达时间,合理分配好体能,这样走起来也很舒服。其实,也是越来越佛系户外的缘故。

行走在山脊,杜鹃花林里,遍地鹿耳韭居然没兴趣采些拿来晚饭吃。
穿过杜鹃林,进入草坡,距离白龙池也越来越近了,山顶附近的杜鹃花开的正好,边走边赏花,非常惬意。

时间掌握的非常好,连走带玩和休息,总共用时6小时左右,顺利抵达白龙池,果然和老乡说的一样,龙池的水不能用,因为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不知名藻类,估计也就牛马可以饮用了。
白龙池边没有合适营地,继续绕过山顶,寻得一处适合搭帐篷的位置,营地边上也盛开着杜鹃花,而且还比较避风。

搭好帐篷,烧水做饭,为了节省用水,晚上就以速食米饭和香肠腊肉为主了,别说今天走的还是有点饿了,满满一袋子美味,吃的干干净净。
趁着夜幕降临之前,把辛苦背上来的无人机打开,放飞一会。虽然帐篷外已经开始有点冷了。

山上的温度降的很快,帐篷外面真的有点太冷了,飞了一块电池,赶紧钻进帐篷里,月亮早早挂在天上,犹如白昼一般,看来明天注定是个好天气。
那就早点睡觉,争取明天早起看日出了。




5.11号,
今天是母亲节,山顶营地的手机信号非常好,月光照射下的夜空犹如白昼,昨晚入睡前提前定好的闹钟也响了,打开帐篷一看,天边已经有点泛红,日出稳了,就是山谷的云海没戏,也就无所谓了。
吆喝二位哥老官抓紧起来去看日出,昨晚打霜了,帐篷上厚厚的一层霜,是说后半夜有点冷,还好也就这样凑合过来了。


距离日出还有十多分钟,穿好衣服,钻出帐篷,爬到山顶,寻找最佳机位。
清晨的白龙池山顶上,确实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就是今朝的这风也不小,延时摄影的日出是没戏了,还好无人机能够起飞,到了空中也是警报提醒风力较大,注意安全飞行,那就稳当些,尽量就在头顶上飞着,严格控制好高度和距离,万一掉下来,也能找的到。
白龙池的日出…

守候日出是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就是这过程太短暂,回头一瞬间,太阳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升上了空中,庆幸三个人的手机抓拍到了几张,只是风太大,延时摄影的日出算是黄了。
日出,雪山,山谷,还有盛开的杜鹃花,清晨山上的风景还是比较nice…

阳光洒在帐篷上,收拾好机器,开火做早餐,为了节约用水,早餐也比较简单,牛奶麦片鸡蛋和点心,刚好剩一瓶水下山用。
吃好早饭,趁时间还早,也刚好把帐篷晒下,营地周围再继续拍会照,毕竟下次再来也不知道何年何月了,关键是难得遇到如此好的天气,刚好山顶的杜鹃花也正值花期。

帐篷也晒干了,也玩尽兴了,那就收拾好装备,准备下山。
看着天气好,时间也很早,如果原路返回,也就三个小时左右就到了老乡家,那就临时决定,去探寻下走个环线,从青坪的药厂出山,只是前路的路况略知一二,中间一段在之前电脑上就很难看到路迹,果然后面情况也如预料一样,非常不好走。
主要是部分道路比较荒废,稍不注意,就偏离了路迹,尤其是密密的箭竹林,钻起来很痛苦,主要是路上意外收获太大,背包里的鹿耳韭塞的鼓鼓嬢嬢,庆幸总体路迹也还是能够看到。
还好三人小分队都比较沉着冷静,经验丰富,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最终成功顺利的穿越出来。

出发,
迎着朝阳,雪山群伴随,顺着牧道走,前面的路况还是非常的好,尤其是刚刚没走多远,就发现了国宝们的便便,一路下来,至少发现了10处左右。看来这一带的大熊猫还不少。

今天下山的路,走的比上山路还长不说,时间也增加不少,主要是中间一大段都在寻找路迹和箭竹林艰难钻的缘故。
一路上杜鹃花和雪山的相伴,风景还是不错,尤其是遍地鹿耳韭,让人最终还是没有忍住,说好了不采,结果二位哥老官卸下背,就一头扎进了和菜园子一样的鹿耳韭地里,索性我也放下背包,原本已经很轻的背包,一路下来足足增加了至少10斤的重量,加上外挂的可能有13.4斤的鹿耳韭。结果还没有下山,就被一抢而空气。
话说这路上的鹿耳韭,从大号到特大号,再到小号,绵延几公里,杜鹃花树下和箭竹林里长满了。另外,石杆菜也是很多。可惜,完全没兴趣再采了。

今天的收获,满山遍野鹿耳韭…

树上也长着鹿耳韭

当然,还有不削一顾的石杆菜,也是开满了山野。

打野菜的快乐和满载而归的结果就是,回家后背包里和身上全是树叶和树枝,真正的痛并快乐!
尤其是最后三公里的机耕路,走的让人更酸爽,尤其是在烈日炎炎下,更郁闷的是就差了一分钟,和打笋子老乡的三轮车擦肩而过,还好,最后经过她家时候,居然幸运的找到她们车,花了50元把我们送到徒步起点老乡家取车,要不然今天就会很苦逼了,哈哈,吉人自有天相。

竹林里的笋子也遍地都是,可惜完全没心思再去采了,一心就想着尽快走出箭竹林。

不愧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途中的大熊猫粑粑很新鲜,可惜还是未见芳容。

早上八点出发,经过辛苦的采野菜和探路,下午接近三点,顺利抵达出山口的第一户人家,运气还是不错,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车子,谈好价钱,取车返程回家,再见白龙池,感谢同行友友,小分队克服困难,
比较圆满的完成了2025的第一次背包出行。

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勇敢的心~唐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勇敢的心~唐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