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宗乃出“群英”之地
潮宗街过去因临城门潮宗门而名,地处于长沙开福区,是迄今仅存的四条麻石(即花岗石)大街之一,长500余米。潮宗街原为朝宗街,朝宗寓意为朝拜祖宗。但旧时街口聚居着许多挑河水卖的脚夫,终日街头淌满河水,“朝”遂演化成“潮”。
现今的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北起营盘路及寿星街北端,南至中山西路;东起黄兴北路(原北正街),西至湘江路(原沿江大道),是长沙市继太平街后公布的第二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的两条麻石老街潮宗街和连升街,2004年就公布为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潮宗街十字交叉的北南向长街寿星街、永清巷、三贵街为长沙历史步道的示范地段。
据资料,潮宗街自汉代起就位于长沙古城的中心。潮宗街又名草场门正街,明清时是长沙县署和临湘驿站所在地,行人往来,车水马龙,因而旅馆业也特别发达。街中部有一小巷,名梓园,今保留有一处民国旅馆及戏台。
潮宗街是出朝宗门达湘江河运码头的必经之道,是米业、堆栈业的集中之地,曾有10多家粮栈、米厂,尤以米市闻名于世。
潮宗街地区又是人文荟萃之区。从明代开始,有史可查的许多文化名人,或世居于此,或寓居于此,或供职于此,或过往于此,为街区平添无限光采。如:
清末**大臣瞿鸿禨宅第位于此街,人称“瞿相府”。
1897年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时务学堂在这里诞生。
1904年中国最早的民主革命团体华兴会机关设在这里。
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在这里创办。
1920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迁走后,其校舍曾为**等创办的文化书社的社址。
1923年,民国开国功臣、著名女权**唐群英(1871-1937)在这里创办复陶女子中学。
其后又有湖南省孤儿院、韩国临时政府活动旧址、厚生会计讲习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等驻扎于此,其领导人均名声远播,谓之“潮宗群英”,实不为过。(2023-4-16)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太极(金成吉)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