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太原> 再访耄仁寺

再访耄仁寺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再访耄仁寺

2018-05-08 17:24:35 957

相关轨迹:2018-05-06 07:17

繁忙的工地

新修的机耕路

老虎姜

听闻耄仁寺修缮,2018年5月6日早满怀欣喜骑公交自行车于六点前赶到胜利桥东坐上开往杨家井方向的833路公交车,在晋机偶遇去往摸钱洞方问的阿玉、云朵,七点整公交车到达东关口牌楼,司机说要调头不去杨家井,无奈只好下车徒步东关口,七点十分到达杨家将驻守的天门关,与阿玉、云朵分手后起步龙窝,山路蜿蜒,站隘口远现耄仁寺柴门依旧,草如茵,松如盖,心顿时静了下来,一路上不时有野鸡、野兔出突,伴我左右,为静谧的山林增添一份刮躁。          慕云山原名耄仁山,相传公元九年一批西汉官员为避莽乱逃到此山,光武帝为了表彰他们的赤胆忠心,赐名此山为耄仁山,此寺即为耄仁寺。耄仁寺坐落在慕云山腹地,耄仁寺周围的山脉形似莲花,故慕云山又有莲花山之别称。整座寺庙就居于“莲花”的中央,环境十分幽雅。该寺在汉光武帝和唐太宗时曾一度上升为国寺。李唐王朝对耄仁寺喜爱有加,唐太宗钦点重臣尉迟恭亲临耄仁寺监工修造。其后,历朝历代屡修屡毁。据史料记载,耄仁寺始建于汉朝,盛于唐朝,宋、元、明、清历朝屡有毁建,民国期间塌毁,但寺院大体规模仍在,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上寺、下寺、龙王庙、关帝庙、观音殿。耄仁寺现存的石佛实属国内石刻中的珍品。佛祖殿中释迦牟尼佛高8米有余,整体依山凿就,山佛连成一体,石佛威严端坐,神态安详,雕刻粗犷、凝重,属罕见的汉代艺术珍品。现存较完好的碑刻分属正德、天启、崇祯、乾隆、嘉庆几个时期。明正德《淮宗源碑》仍然完好地矗立在石佛之侧,虽经风雨剥蚀字迹斑驳,但碑中陈述犹可辨认。略云:耄仁寺成名于汉光武帝御封。缘自汉室遗老在耄仁寺避莽乱,18年后有幸还朝面圣之故。因该地占尽天象地脉形胜之极,且诸老均已八九十高龄故名之。耄仁寺的南面是窦大夫祠和历史名人傅山的故里,北面是凌井沟,东边是杨家将驻守的天门关。      耄仁寺一派繁忙,佛祖殿后山新开了一条路不知通往何处,石佛前香案也撤了,少做逗留缓行南山北坡直上慕云山,希望不久的将来耄仁寺不断完善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旅游度假,假日徒步消遣胜地,十点下到中北大学候835支返回胜利桥东✌

15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Tungse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Tungse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