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福州> 穿越千年古道(1)--从福州至连江27.7KM

穿越千年古道(1)--从福州至连江27.7KM

冥冥之中,与古道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初心还得从故乡祖先说起,位于八闽西北之端的光泽山头新丰,在清朝嘉庆年间龚氏同门三兄弟联登“进士”、入选翰林、名扬天下。为此,清朝嘉庆帝特赐对联和牌坊以示褒奖,对联“辟五百年之天荒三凤齐飞,冠十八省之豪杰一彪独踞”,横批“三凤齐鸣”。三兄弟中老二龚文炳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同为翰林庶吉士,为同窗同乡,关系甚好;老大龚文焕与林则徐同事江左(江苏省),上下级关系,林则徐担任江苏按察吏时,其为镇江知府;老三龚文煇,年纪最小也最为有才,二甲第一名,相当于现在高考全国第4名哈,因无心官场,便在全国各大书院奔走教书育人。
从小“三龚”的励志故事就在耳边回绕,但又感觉时代太遥远,时至今日,发现去宏扬这段文化,重现这段历史,与自己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拟计划用若干年时间采用间段接驳方式,从福州起程,经老家光泽,沿古道行走至当年祖先们进京赶考和为官的京城-北京。重走祖先路,敬表赤子心。
在古代(清朝以前),福州进京的陆路主要有三条:
北驿道:“福温路”古驿道从城东北出井楼门,陟大北岭,经降虎寨、宦溪、板桥至连江,接罗源,经闽东进入浙江省,进而进入京城。
西驿道:从城内出北门,穿越小北岭,经闽侯县的柯岭、江洋、大湖及古田县水口驿抵南平;或由西门出发,经侯官芋原驿、古田水口驿到南平,经闽北进入浙江省,进而进入京城。
南驿道:从南门出城经万寿桥到达峡北,渡江到方岭,转大田驿,接福清常思铺。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之际,10月1日终于成行古道行第一站,本次选择福州进京的最常走的路---北驿道。
本次古道之行,完全是念起即行,没有任何提前攻略准备,边走边查,边走边问,这种即行即走的走法,也给神秘古道之行增添了不少意外的收获,除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红色景观的景观收获处,还有一种不断在未知,不确定环境中探求调整、再探求再调整的心灵收获。
时间:2020年10月1日
起始点:从福州井楼门出发-->连江潘渡渡口
站点:7站
里程:27.7KM
历时:6小时35分
风景指数:★★★★
人文指数:★★★★
红色指数:★★★★
难度系数:★★★




福州井楼门古城墙位于鼓楼区井大路西侧,至今仍保留一小段古城墙。古代福州的学子和达官贵人要进京大多是从此出发......

(井楼门古城墙)

(闽都古迹-七星井)


从井楼门古址出发约行走8.5KM即到第2站大北岭,即现在所说的状元岭,是古代学子和达官贵人从福州北上京城要登的第一座山岭。
从此道走过的历史名人,他们从此道走出福州、走出福建、走出中国、走进历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状元岭古道的入口处,有一座牌坊,不同于一般牌坊门楣上刻有路名或纪念意义的诗词,这座牌坊空无一字,只是门楣上方形似北宋状元帽檐的石雕造型,仿佛在诉说着这条古道的“身世”。

(通往状元岭之门,即大北岭)
进状元岭,一会儿就看见第一座休息停,命名”三山觉路“亭。“三山”系福州别称,“觉路”可能是佛教用语,意为“觉悟”,喻示北上之人经过此地方能获得觉醒之路。


(三山觉路)
不远处,可看到古道上的第二座休息亭“阶亭”。这座亭子是石木结构,厅内有一座小古庙,庙中间供着无量寿佛,石碑上写着“光绪三年春”,看来,当年这是一条充满佛教色彩的古路。


(古道阶亭)
在古道的尽头,崖壁上凿刻着“状元岭”三字,附近还有一处已经有些风化的“南无阿弥陀佛”石刻题字,落款是“鼓山比丘无明留念,康熙九年闽县弟子张仕祯立”,不难看出已有些年头。


(状元岭摩崖石刻)

(无字牌坊)
继续北上,就要先别福州城了。

(回望福州城)

将进入宦溪,我们首先看到了就是这座宋代古桥。
桥上望一路的山水风景,
桥边吟一路的人生画卷。

(宋代古桥)




(古道两侧的残垣断壁)


进入宦溪镇后,古道遗迹断然无存,全部被现代都市的水泥路所覆盖。只能沿着195县道去寻找下一站板桥。




(古代石拱桥)
沿着县道走,在探寻过板桥至下一站古道时,则找不到路了,这时看到路边有一个农民兄在采摘柿子,于是过去问路,这位农民兄是地道的当地村民,从小在此地长大,不但对古道熟悉,而且还很热情,硬要送我几个柿子吃,充分感受到农民身上那种纯朴和善良本性。


继续前行一小段,可以看见一个孔子学院,听说是当地一个孔子后人捐建,不但有孔子学院,还是孔子广场,而且在道路两侧有孔子文化柱,以及在农民房子的墙面上画有孔子文化墙,是我见过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的村落了。

(孔子广场)

(板桥孔子牌坊和学院)
家家户户都有的孔子文化墙,



降虎寨,又名云漈关,相传有一虎中药箭至岭上独觉庵前,若有所诉。僧法诠为其去镞,抚摩。虎去,数日痊愈,复来,遂相随,因以名。
降虎寨为古时福州北面的重要门户。山寨建于明代,明王应山《闽都记》载:“降虎岭有寨,置戍。”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曾率兵破寨,消灭了盘踞寨中的倭寇(一说此寨为戚继光所建)。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士曾在此抗击侵犯福州的日军。民国38年(194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此寨解放福州。





从福州宦溪镇的降虎寨东寨门出山,有一条蜿蜒于山间的下山古驿道就是汤岭古驿道,山脚便是贵安。汤岭古驿道是福州北驿道中的一小段,据连江民国版县志记载:“汤岭,一名云岭,赴省大路。旧属光临里。清光绪间,郑存里砌修,自茶亭至西溪桥上”。它联结福州至连江贵安的通道,全长五公里。
古道相当险峻,当地有民谣形容说“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
沿着先人的足迹,一路上有古道、古树、古桥和古亭之美景,景景入帘;又有水声、风声、鸟语、蝉鸣之美声,声声入耳。
悠悠岁月,汤岭古道上的那一块块磨光了的路石,有诉说不尽的历史沧桑。黑色、灰色、青色、紫色、黄色……古道色彩斑斓。方形、长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石板形状各异。




一路上,既有绿色景观,人文景观,也多了几处红色景观,真可以作为党员示范教育之路,既习古人求学之道,又学当今革命之精神。





行至此,已行走约14KM行程,恰听水声潺潺之声,好不快活,于是停下脚步,一看“红军泉”。
用地道山泉,泡上一壶好茶,味道甘甜可口,回味无穷;微风拂过清凉透爽;再加上水声、鸟鸣声的伴奏,身、耳、口、鼻、舌、声五蕴顿然全开,真乃人间仙境也!



清朝时期的一个石碑,上面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贵安古道驿站)


古代福州北上的第一程陆路到贵安古道驿站则结束了,下一站则要由陆路转水路,从潘渡渡口,沿敖江乘船而下至连江,然后由连江入罗源、宁德、入浙进京。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计划回程过中秋了。

充满疲劳,充实而有意义的一次古道之行到此结束,但这仅是一个开端,后面将择时间步行由闽进京的西驿道,从森林公园穿越小北岭,经闽侯县的柯岭、江洋、大湖及古田县水口驿抵南平,然后行至老家光泽。
大漠
書于2020年10月2日榕城
给文哥探古道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