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天山,乌孙古道行走纪实
相关轨迹:乌孙古道正穿
甘南出山行至兰州,虽已踏上西北地面,新疆仍遥遥在望。对于乌孙古道并无执念,要不要千里跋涉继续入疆呢。抠了抠脚,感觉前趟旅程没走够脚痒,队友张行也是同样感觉,俩人一拍即合决定同行出发互作照应,并临时加入同期AA八人大队。因为是极度商业化的路线,约伴不考虑太多,主打欢乐随缘。
乌孙古道,是汉代西域乌孙国南通龟兹国的交通要道,北衔准葛尔盆地,南控塔里木绿洲,是贯通天山南北的咽喉,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要争夺这块宝地。公元前的汉武帝为了对抗匈奴而与乌孙结盟;隋唐时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统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与突骑施的交好等,都是通过乌孙古道来实现的。
现已发展成为一条成熟的户外徒步线路。晚上大把攻略可查,就不做赘述了。一点点心得做个分享:
1、常规营地吵闹且垃圾多,如队伍人数少可在常规营地前后1-2km扎营,有不少好位置;
2、两个达板海拔不高但天气多变,常有突发性雨雪冰雹,注意防护;
3、最后35km机耕路,无好营地无好风景,建议当日出山回库车,终点毡房可以协助叫车


先抵乌市再向伊宁,钢筋水泥下的异域风情并不明显,商业街风味浓厚但又太过刻意。从白马山顶到红山公园,再到伊犁河畔,越来越晚的日落会提醒你已经地区大变横跨两个时区。遇到的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都很友好,但总是分不清楚。身处城中,除时间外最具特色的还是美食,伊宁这几家铺子一定要去:杨永宝包子,俭朴寨小公鸡,囊皮拉丝烤馕,相亲相爱一把抓,老街外的地摊烧烤。





汇合队友,聚餐购物,准备开干!出发前有一点小小分歧,队友提议卡点到车站接到最后一人后直接出发,这样到达起点琼库什台应该已近傍晚,我有些顾虑,对新队伍的平均体力和夜战能力没底。本着少数服从多数,无明显错误下听从集体决议的原则,还是愉快地通过了。
D1 伊宁市区-琼库什台村2000m-琼库什台河谷营地2460m,徒步10km
一路驱车劳顿,7:30pm到达琼库什台村,8pm整装出发。出村子后靠右贴着琼库什台河前进,再找一缺口切回马道,算是真正踏上了乌孙古道。能看出大家还没适应,整体行进速度并不快,没钻出前2km的树林就已日照金山,好兆头。
树林里走走停停,队伍还算完整。钻出树林时,落日已沉冷风渐起,后队上来后打过招呼便直奔营地不再停留。一路缓缓上行,从山腰到草坡,间歇经过几个牧场。天已大黑,木屋灯火摇曳,犬吠阵阵不息。如果是白天,应该别有一番风光,期待明日。





D2 河谷营地-两河口小木屋-包扎墩达坂(琼达板)3745m-库诺萨伊营地3051m,徒步20km
10:00am拔营,沿河谷继续上行。随着海拔升高视野愈加开阔。青草巨松,涛涛流水,晨雾犹存,层次感十足。峡谷尽头,木屋外马儿甩尾,正驮包欲行;更远方牛羊点点,似山花烂漫。升起的炊烟,袅袅之处与晨雾融为一体,像是要打足气上演一出飞屋环游记。没有壮阔的雪山,没有绚烂的颜色,这画面不会引发惊呼,但处处透着和谐与舒适。



过两河口木桥后开始爬升,向琼达板前进。一路上有2米高的立杆做路标,据说雪大到淹没路迹时全靠它指引。这段风景实在一般,河谷是乱石坡,达板是采石场,全全傻走。早上出发时已有三名壮汉离队降速慢行;还没到达板强驴南瓜受低血糖影响也逐渐掉队,自此队伍仅剩6人。虽然和南瓜沟通好我们先行,过后回想留她一人独行实在不妥,即使是在成熟的乌孙,直到第五天南瓜追上我们,我才完全放下心来。
今日最难是翻达板前的草地。被雨水浸透的草地已经化作沼泽,深一脚浅一脚全靠试探。明星的低帮完全湿透,到了营地和我们回忆,当时脚底板冷到没知觉,全靠毅力撑上达板。琼达板海拔不高但天气绝对够嗨,4pm应该是天气最暖最好的时候,谁知雨夹雪转冰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砸。想起朋友5月来时一夜间落雪堆积竟厚到不能穿越。加速干坡,翻上垭口雨雪已无,遥望远方雪山(临时出发没做功课,不知道是哪峰)凹够造型。乌孙古道雪山接近性非常低,本以为这里才是开始,不曾想已经是巅峰。










玩够沿着库诺萨伊下降,没多久便是营地。对温暖的阳光完全没有抵抗力,中间经过一片草地大家躺平摆烂,使劲儿歇个够。最喜欢这种跟随天气的徒步节奏,随遇而安不赶不急,遇到好风景好天气可驻足,反之就加速。






D3 库诺萨伊营地-科克苏河-溜索-林管站前2km河谷营地1990m,徒步22km
今天的路程以下降为主。踩着日光,库诺萨伊的美景一览无余。行到这个牧场贪恋美景迈不动步,斜倚背包躺在草场,任凭全身被太阳光顾。







下降到底便是科克苏河,俯瞰似一条牛乳河,纯白又厚重。落差大流速高水量大,很远就听到浪涛的撞击声。顺流而下前往溜索点,河水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白,变成一条白水河。经过一个大拐弯便到小卖部,这里是开车能到的地方,吃到明星的西瓜,巴适得很。







如今的溜索不再是人力驱动,经过改装靠车轮驱动,200大洋油门到底10秒已至对岸,还没开始爽就已经结束了。对于我这种没经历过的是一种别样体验。据传现在已开始建桥,这点特色也将不存,改造成景区还有什么意思呢。




接下来要过7条河(如果按6天计划,第3/5/6天都需要过河),数量不多但是最难。这一段山高谷深,水量和流速都比较大,加之水冷需要快速通过,比较考验基本功。为安全可以考虑搭建辅绳或者骑马,骑马20元/次,或者可以包天300。渡过最后一条河,林间刚好有足够的空地,太阳一照暖暖的又不想走了,扎营煮茶嗑瓜子晒装备。





D4 河谷营地-科克阿拉皮也沟口-阿克库勒湖(天堂湖)3150m-湖南营地,徒步17km
出发不一会儿便是林管站营地。昨天帮助我们过河的大叔一家住在这里,给队友小华粘了鞋底,粘不住直接送了一只鞋。再向前到达一片拦着的草场准备绕路,被主人叫回搬开栏杆让我们通过。善意的帮助让人倍感温馨,这里的牧民在人来人往中还坚守着一份淳朴,希望变得慢一些呐。




一路草场一路爬升,漫山遍野牛羊成群,到处是行走的人民币。登上科克阿拉皮也沟口,便是一马平川,恰逢正午时分,卸包小睡好不惬意。天堂湖在前方不远,闪闪发光碧蓝如宝石;距离移近可见波光粼粼,云来深邃云去耀眼,转换间凭添几分神秘;来到湖边,涛声阵阵入耳,搭配澄澈透明的水质,仿佛到了海滨。牛儿慵懒俯卧,羊儿悠然吃草,天堂湖比预期更加美好。不是单纯的风景,最难得的是这种感觉。














太阳出来,蓝的湖绿的草黑的牛白的羊,色彩更加明艳。一路走一路拍,根本停不下来。






到达老虎口前乱石滩,远方雪山,湖水在侧,大家决定不走了,集体饮茶摆烂晒太阳。直到太阳低了一大截,才奔向营地。







刚搭好帐篷就来了一群牛,草没几颗背后就是达板的地方牛牛竟然喜欢,看来是真不错。大家都进入帐篷,好奇的牛嘻嘻索索凑近,困意侵袭懒得理会。听得有精力充沛的在拍打帐篷驱赶,一下子惊了牛,只听咔嚓一声,然后就是:”快来帮我!”,迷迷糊糊穿衣帮忙。原来小星的隧道帐被牛踩塌,还好人没事儿。这一激灵牛也对我们也失去了兴趣,被赶远没再回来。


D5 湖南营地-二湖3500m-阿克不拉克达板3900m-博孜克日格河谷2300m-河谷营地,徒步14km
起步就爬升,翻最后一个也是最高的阿克不拉克达板。途径二湖,骤起的大风吹飞了帽子。大风越劲人越劲,虽然都是乱石,翻越垭口竟比预计时间快了1.5个钟。自此开始一路下降,过河次数也多了起来,找了个还算不错的营地,趁时间尚早晒太阳。有能背小伙伴们真好,现在还有零食可以分享。对于明天要不要直接干出山,还没有想好,并不想太赶。



















D6 河谷营地-过河过河过河-黑英山口2000m,徒步35km
今天就是过河过河再过河,大大小小几十次。其实是同一条河,路在河道两侧所以不停穿叉。全部是机耕路,几乎没有风景,还不时有运输队的卡车煞风景,估计要不了多久路就铺到垭口下了,一个服务站形状的大型建筑已经建好。不停留了加速赶路,7小时干出黑英山,结束战斗来个合影。明星又赞助西瓜一个,没山里的甜呐,嘿嘿。
















大部队合影凑不齐了,小队来一张。从左到右,前排依次是:小华,明星,小星;后排:长亚,橡树,张行
时间尚早,大家决定直接回到库车吃肉。国道转独库公路,临近城市没有深入不毛,也能看出南疆的荒凉戈壁与北疆迥然不同。风土任务迥然不同,一毛五一公斤的西瓜,能当水喝;现选现烤的馕坑肉,外焦里嫩;甜甜的皮牙子,车轱辘大的馕,不要钱似的葡萄,回到人间真好。








乌孙古道整体风景一般,天堂湖虽出众但谈不上惊艳。好处是海拔低垭口少难度小,商业化程度高更亲民。当然也败在商业化上,频繁的来往马帮将路面踩的坑洼泥泞,多个地方已经或即将通车令徒步体验大打折扣。还可以飞机直达天堂湖,我没试过也不理解,如果正沉浸在天堂湖美景中却突然听到飞机轰鸣会不会突兀。
写在最后,如果是新手,一定不要听某些APP有脚就行的推文。乌孙确实不难,但也不简单。做好评估,多查攻略,约定靠谱伙伴,才能获得安全的满分的体验。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橡树GZ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