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闸门山重装穿越记

相关活动:【重装露营】阳西闸门山
相关轨迹:2022-09-11 13:53 爬山
相关轨迹:闸~桐2022-9-12
自从2020年第一次重装穿越阳春林洲顶之后,不知不觉中“爱上重装”爬山+露营,总是忘不了行程中的“苦与累”,慢慢地在“煎熬”中完成艰难的旅程,在山上享受山野的宁静与悠闲,从热闹的城市回归到山野的宁静,聆听山野的蛙鸣鸟唱,夜观繁星闪烁,眉月伴着山色倒挂湖中,让人浮想翩翩。爬山或许就是用双脚丈量的过程,爱上爬山,或许是沉浸于某种目标和实现的过程,人生或许也是如此,没有永远的坦途,能从坑坑洼洼的人生道路中走过,或许才是人生最圆满的归宿。每个人的经历和思考,对于户外的理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每一次户外回来,总是有一种择笔而作的冲动,但总是基于个人的文笔拙作而忐忑不安,在矛盾之中,还是忍不住敲起键盘,杂乱无章地记录这次行程,权当是活动记录吧!
近几年,由于个人原因,退出很多户外群,每次几乎都是小范围内约伴,大家较为熟悉,彼此之间相互照应和逗乐。

这一次跟随“花花”约伴的闸门山野营活动,由于我们途经的线路需经过水库对面的水库大坝的管理处扎营,如果水库储水,则需绕路,为此,经队友商议,决定这次行程比以往一次提前了一个多钟,以此应付途中的不确定因素。大约中午12点多到达阳西桐油的一个水电站,也是这次登山的起点。

这一次似乎有点冲动,冲动的原因也许自以为对线路的熟悉,难度不大,路程较短的缘由吧。“闸门山”也属于鹅凰嶂山脉的一部分,我们途经闸门山顶时,尚有残存的居住痕迹,石门槛和石柱最具代表性,目前成为森林地带,大树和杂草覆盖了,卫星图片显示树林我们扎营的地方海拔700多米,扎营地方也是在高山水库,建在高山的水库,枯水期基本是冬季至次年3月,库区没有残存的土屋和枯树枝,有点像是戈壁滩的地貌(我曾在2016年3月徒步经过),因今年(2022年)8、9月都是雨季,该水库的储水情况不明,无形中对此次活动增添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由于对户外的喜爱,对于重装野营活动特别钟爱,故不觉思考就报名参加了,怎知9月的南方还属于夏日炎炎的季节,我们顶着35度的烈日沿着机耕路一路气喘吁吁地爬升,每走几百就要停下来补充能量,特别是饮用水。

我们大约走了将近两公里的机耕路,进入丛林溪谷,鹅凰嶂山脉的植被茂密,杂草丛生,以前溪边的路迹不知踪影,全被疯长的杂草和丛林所覆盖,以前记录的轨迹,走向对面是有石头垫脚,或许是溪水的长年冲刷,早已把石头冲走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再往前走十几米,一棵树倒下横跨溪的两岸,充当桥梁。我们队伍依次小心奕奕地踩着树木跨过对岸。


其实,闸门山的负重爬山前一次是在2021年10月中旬,当时的行程是往返,相对来说,这一次算是故地重游,对线路大概了解,所以这次我就没有作过多的思考和规划,跟着队伍走就是了,这或许是户外小白的普遍心态吧!

穿越了丛林下隐藏的小溪,继续沿着溪边逐渐退失的小路径继续前行,有的路段被丛林和杂草覆盖,茂密的杂草,怕有蛇,开路先锋只能有手持登山杖用力敲击杂草,以此打草惊蛇,又可以拨开一条路迹,就这样,一路攀升到达闸门山的水库边。




当我们到达水库边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多钟了,虽然太阳尚未下山,但被高山阻隔,我们所处的地方也逐渐昏暗了,我们原计划是以为水库储水下降了,可以沿着水库边绕走到达营地的路程大约也是三四百米的,但忽略了因近段时间下雨,水库水位已比以往涨了将近5米,原有的路已被水浸了,无法直达营地。我们所处的位置直线距离营地将近300米,泅水更不可能,且背包无法运输到营地。

此时,天空逐渐昏暗,往回走吧,又怕夜晚蛇虫鼠蚁出动,特别是这个季节,蛇最活跃的阶段。就地扎营吧,四周全是参天大树,且树下全是茂密的草丛,大家观察周边地形之后,离营地最近的地方也有四五十米远距离,也要泅水到营地,且比按原计划泅水更安全,但需开路绕着水库边的密林穿越,为此,经大伙商议,一致开路。“金色””主动放下背包,一个人前往探路,大约走了将近100米左右,认为可以拨开细小的树枝和竹子,可以开出一条路出来,并指挥我们按他开出的路迹前行,紧着接“白金”和“白牙”接替“金色”继续开路,“金色”返回拿背包,短短有五六百米路程,耗掉了将近两个多小时才抵达与营地相隔的地方。当我们全部汇合后,“白金”放下背包,第一个泅水到对面的营地,看看是否有可承载的树木或到水库管理处找找是否有船,当“白金告知我们没有找到树木或船时候,我们从希望到失望,彼此的心情一片灰暗。之后,“白金”走到水库大坝时,发现被丢弃的建筑用的竹排一条,大约三四米长吧,我们欣喜若狂,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其实竹排不可载人,但能解决我们的背包,这也是天助人愿,最起码背包不用被水灌湿。
“白金”托着竹排游到我们所处的位置,大家将背包用雨衣包裹背包,防止被水灌湿。“白牙”和“口水威”两个也帮忙用竹排往返多次,将每人的背包一个一个送到对面(因竹排的承载力最多是一个背包),之后大家一起泅水到对面营地。

到达营地已是晚上八点左右了,大家冲完凉,扎好帐篷,“白金”已弄好了丰盛的晚餐-特色“羊肉煲、猪肚笠鸡、水煮牛肉、清煲大白菜”等,热气腾腾的饭菜,伴着一杯小酒,行程中的苦与累荡然无存,更多的欢声笑语畅谈当天的趣事奇闻……,又是一次值得终身回味无穷的户外活动,也是一次经典的野外求生体验活动。

饮酒,泡茶,谈天说地中度过愉快的晚上。

清晨,薄雾在水库犹如轻纱冉冉升起,随着太阳显露而逐渐退散,水库两岸青山倒影,有的队友因夜睡而未起床,两个女队友早早起床,在水库边展现婀娜多姿的倩影,自个拍个不停。




随着太阳的升起,闷热的天气,把队伍轰出帐篷。“白金”洗漱之后忙着煮早餐,我们也赶着收纳装备。

原路返程已不可能,我们只好通过户外助手搜索周边轨迹,选择一条环线,但路程约13多公里(因记录自转多了几公里)。


大家收拾好行装,背起登山包,拍合照。这个水库



走了大约4公里的机耕路和排水渠的路,缓缓上升。




开始进入丛林路段,海拔不断上升,大约1公里左右,爬升海拔约200米,之后沿着丛林下被水冲刷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小路 径下撤,大树庇荫,空气清新,充足的氧离子,尽情地呼吸,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当我们下撤到一条流水的溪时,“白金”建议在溪边休息,用山泉水泡茶,一边开炉煮白粥,解决午餐,我们的队伍有着最暖心的大厨,着实让人羡慕。其实,每一次重装活动,我第一时间就是问问“白金”是否也参加,如果他说参加,我也不考虑就跟着报名。

休息一个多钟后,我们起包继续下撤,当走出丛林的时候,接着踏上沿着山边而建储水导流用于发电的水渠,大约走不足一公里左右就要下撤至荒废的机耕路,由于荒废的机耕路年久失修,已被雨水在路的中间冲刷一条深沟,目测最少达七八米深,且深沟又被长长的杂草覆盖,如果不小心肯定掉下深沟去,况且深沟又是松土,可想而知,非常危险。金色和白牙曾在去年走过这条线路,知道路线危险,所以特别提醒我们,一定要小心,用登山杖拨开杂草看清楚路面而行,他俩也在前面开路,叫我们踩着他开出的路迹,免得掉下深沟。建议如有驴友走这条线路时,务必小心!!。

大约下午3点左右,我们安全抵达“桐油驿站”,由于车停在登山口的地方距离这里大约四五公里,如果徒步去大约要1个多钟,且全程是混凝土硬底路,穿着登山鞋走这样的路是很痛苦的事情。于是,向水电站的看护人员借一辆摩托车,载着两人去取车。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或视频部分来自队友,如有存在隐私或侵权的,请联系删除,但不承担法律责任。
有时我在想,玩户外,首要是熟悉线路,向领队了解相关情况,装备配置和使用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或应对,尽量事前做好预案,确保安全。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但愿继续编写我们的户外故事……。
非常感谢我的好友表哥,送给我的一本自著的游记《延伸的大地》,这本书带给我对探索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也是促使我涉足户外的动力源泉……。



谨以此,记录我的户外时光……。
给悠游山水间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