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4杭州西湖游玩

两位小公主相约杭州上海暑假之旅……
👫第一站:杭州西湖🤓👯
妃妹子给好多🐠送上了自己的小作品《朋友》😛

航班延误了1小时,凌晨1点才安全到达杭州萧山机场,两位小公主一年多没见了,一路上讨论着考题,一个在画画,一个在刷题,说说笑笑一点累意也没有。😎


乘坐机场大巴,凌晨3点入住酒店

一碗杭帮面拉开了美妙的学习之旅🤓


老坛酸菜牛肉面,杭帮面😍

第一个景点: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是杭州历史悠久、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国十大古刹之一。


作为禅宗五山之首,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公元951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中的精品。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并环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元代的100余尊汉、藏风格的石刻亦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为佛教艺术之鸿宝。
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仅存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最南端一个叫青林洞,洞内有石床、手掌印,传说石床为“济公床”,后掌印为 “济公手掌印”。此外, 还有玉乳洞、龙弘洞、 射旭洞等。









玉乳洞
在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灵隐一带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飞来峰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中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重庆的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飞来峰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千年形成的钟乳石😊

一线天
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












冷泉
飞来峰西麓,天王殿外一线天前,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
唐时冷泉上有5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写得很有意趣。



经过天王殿后的庭院,便进入灵隐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为三层重檐构造,高达33.6米,雄伟庄严。殿内正面为释迦牟尼莲花坐像,该像造于1956年,高达19.6米,连座高24.8米,用香樟木仿唐代佛像雕刻而成,佛像外敷金箔。当时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示,动用了黄金六十多两制成金箔。目前该佛像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木雕佛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
敦煌石室藏唐人书《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灵隐藏品中最古的一件文物。通过端庄严谨而又精熟优美的书法字迹,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佛法的庄严威仪和抄经手娴熟的书写技巧。这卷写经纸张经黄檗染制,历1000余年而依然坚韧完好、轻盈光洁,未受虫蛀。“这是目前所发现的灵隐寺所藏经卷中最古老的一件。在它身上,1000多年的岁月却好像没有痕迹地如云烟一般过去了。俗话说,纸寿千年,但这件作品历经14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完好无损,极其难得。”















《花鸟图》
董建中,清初人,字正度,松江人。董其昌裔孙。山水师董源,花卉宗黄筌。曾以国子生考授中同知。清圣祖南巡,以所绘蟠桃图进呈,旋命画扇称旨,授湖北荆门知州。《娄县志》、《读画辑略》都记载有他的事迹。这一幅花鸟画画法更接近周之冕和陈淳的画法,也杂有一些恽南田的风格,虽然不像记载中所说的学习黄筌,但由于他是董其昌的后人,这件作品也是值得注意的。


明代水陆画
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灵隐寺这批水陆画中的两幅题有“崇祯十三年”款。
描绘的内容有如来像、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地藏菩萨像、诸阿罗汉像、天龙八部众及金刚力士像,等等。有的还题有供养人姓名及诸佛菩萨罗汉名号等。佛菩萨造像端庄典雅,绘画技法高妙,设色古雅;绢素既有典型的明代粗绢,也有几幅质地格外精细的。各幅保存均基本完好。











济公殿门前很多鸽子🐦😄




西湖龙井茶园😍😍😍

东坡肉😂
苏东坡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吃货。 他所贪食的美味都不是所谓的山珍海味。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经过加工,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轰动一时。为此,他还写了一篇《猪肉颂》,讲述了“东坡肉”的烧制过程:“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传说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疏浚西湖,老百姓为了答谢他,送来许多猪肉美酒。他让厨师将
猪肉烧好后,连酒一起送给百姓,厨师把“连酒一起适”错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烧成了带有酒味的红烧肉,却出奇地更加香酥味美。从此“东坡肉”遂广为流传,成为杭州名菜。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是他的首创。






饭后品尝西湖龙井😊


岳王庙……

那天下午倾盆大雨,阴天


西泠桥😁








断桥残雪,走了2公里多的路才到,人山人海😂,只为了感受白蛇传爱情💑故事








西泠印社出品的印章,贼贵😂




看不懂的字,X 相?🙈

有机会再来灵隐寺看看,主要研究山洞里的篆刻😁
待续……
给🐷Chocolate🐷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