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3名大学生夜宿箭扣野长城遭雷击 如何防范雷击风险?

3名大学生夜宿箭扣野长城遭雷击 如何防范雷击风险?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3名大学生夜宿箭扣野长城遭雷击 如何防范雷击风险?

2024-05-21 11:42:38 21607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有大学生在箭扣长城景区遭遇雷击。5月1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当地文旅部门获悉,此事属实,3名学生是晚上上山,在长城上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晨天空打雷,三人晕倒后,一人意识到被雷击,遂报警

网友@京西户外活动群 发帖称,箭扣长城有人被雷电击中了,公安、120都有到场,户外有风险,一定要综合考虑。

网友配图系一聊天记录截图,其中有网友表示“今箭扣(长城)有人让雷劈了,我有个队友家在箭扣(长城)下面村里,他说的”,另一网友回复道“一大早那雷,特别响。”还有网友分享了在箭扣长城的附近看到的视频,并称“不是小道消息,医生说情况不妙……”

5月20日上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怀柔区文旅局获悉,此事属实,据描述说,是三名学生前一天上山后,在长城上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晨天气状况不佳,“天空响了一声雷,这几个人全晕了,过了一阵子,其中有一个人可能感觉到被雷劈了,就报警了。”

警方、120先我们到达现场,将伤者拉走了。”暂不清楚伤者情况如何,警方还未反馈具体情况。记者询问,具体那个派出所在处理此事,工作人员表示,系雁栖派出所。

记者联系到雁栖派出所,工作人员说,“我是值班人员,不清楚此事。”

据悉,怀柔区气象台5月19日凌晨3时发布雷电蓝色预警显示,“当前至19日20时,怀柔区有分散性雷阵雨,局地短时雨强较大,伴有短时大风,请注意防范。”

雷击如何发生?哪里多发?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在积雨云中,当云中的电荷分布不均,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放电现象。闪电可分为云闪(主要指发生在云内、云间或云与空气之间的闪电)和地闪(指打到地面上的闪电),总体上云闪与地闪的比例约为3:1。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图源:《气象知识》

雷电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其中6月至8月为高发期。从空间来看,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平均发生6.7次闪电,西部寒旱地区约为1.9次。

中国陆地区域闪电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和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和广西南部、海南岛中北部,最密集的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大约发生31.4次闪电。

△雷暴 图源:世界气象组织

雷击的威力有多大?

雷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闪电。直接雷击时,高达几万到十几万安培的电流直袭人体,电流通过的瞬间就可导致身体组织损伤或致人死亡。雷击伤幸存者常遗留有身体虚弱、头晕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在临床上,雷击伤可分电击伤、电热灼伤和闪电烧伤3种。

· 电击伤:电流通过人体,可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 电热灼伤: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电阻不同,因而受到的烧灼伤严重程度也不同。

· 闪电烧伤:人体被闪电击中后,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烧伤呈网状图案。

发生雷击伤后,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施救者要对雷击伤者进行伤情判定。一旦发现雷击导致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或专业救护人员到场,送医院进一步展开救治。

如何预防雷击?

雷击伤对人的生命安全影响巨大,就算抢救及时,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避免雷击伤,预防是第一位的。大家要谨记以下几点:

野外露营提示

进入夏季,雷暴可能在山区频繁发生,并时常伴有强降雨、阵风和冰雹天气,露营活动面临较大雷击风险。

如果预报有强对流天气发生不要进行露营,另外,露营点不宜设在位置较突出、周围较空旷处。最后,如果露营时真的遇到雷雨天气,请不要触摸帐篷的框架,蜷缩身体、双脚并拢且蹲下。

(综合自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深圳市气象局、健康中国、北京晚报等)

22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青峰侠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青峰侠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