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肇庆> 338~339,广东千米山峰第1人,5小时独穿肇庆市石根山和孖竹顶!

338~339,广东千米山峰第1人,5小时独穿肇庆市石根山和孖竹顶!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338~339,广东千米山峰第1人,5小时独穿肇庆市石根山和孖竹顶!

2024-12-24 19:37:33 1049

肇庆石根山,海拔1128米,位于怀集县诗洞镇西部金沙村的西南方向。石根山西南距离封开县第一峰七星岩顶约2.9公里,东北距离诗洞中学约11公里,石根山山顶海拔约1120米处建有一座手机微波站,在山脚下很好辨认。据说自古以来石根山就长有大量的野生茶树, 旧时山下的金沙村村民曾以采茶为生。
肇庆孖竹顶,海拔实测1157米,位于怀集县诗洞镇与封开县河儿口镇交界处。孖竹顶西面山脚下有一个孖竹村,属于封开县河儿口镇,孖竹顶大概是因为这个村而得名。

时间:2024年11月

地点:肇庆怀集县诗洞镇与封开县交界处

坐标:石根山111°58'21"E,23°33'46"N;孖竹顶111°58'04"E,23°33'31"N

海拔:石根山1128米,孖竹顶1157米

路线:

11:50,从诗洞镇坐摩托车到黄石脚村路口
12:13,跟着水泥路徒步经过大罗坪村
12:17,水泥路登山口左拐
13:40,走到海拔约859米的山脊岔路口
14:30,草坡岔路口
14:33,登顶石根山
15:14,登顶孖竹顶
16:07,下陡坡
16:18,经过废弃釆石场
16:23,经过机耕路边的溪流
17:06,跟着机耕路走出来到水泥边登山口

11点05分,几经辗转才从肇庆市坐班车到达怀集县诗洞镇客运站,这里没公交车去石根山山脚下的金沙村,只能坐摩托车了。

11点50分我从诗洞镇坐摩托车到达黄石脚村路口,约15公里路40元路费。站在这里可以望到今天的目标石根山,图片右边的山头可以清楚看到有座微波站就是石根山。

今天是跟着2018年的一条轨迹走,这个方向没有最近三年的新轨迹,心里有点担心路况。

12点03分从黄石脚村路口开始徒步,12点13分走水泥经过大罗坪村。

12点17分走到水泥路边的登山口,这里海拔是534米,跟着别人的轨迹左拐进去。

石根山有村民养牛和釆茶,小路路迹很明显。

需要注意的时这段路有好多岔路口,得注意跟着提前下载的轨迹走。

看网上其他驴友走的轨迹,大多数都是从封开县河口儿镇方向上山。

跨过一条小溪流,后面的路就是开始爬坡了。

这段路就没啥岔路口了,一直跟着小路往上走就是了。

路边的松树,还可以看到多年前割松香的刀痕。

跟着小路往上爬,路迹还是很明显。

13点40分,走到海拔约859米的山脊岔路口。

路况这么好,有点出于我的意料。

山路上偶尔也能看到一点塑料包装袋垃圾,看起来都有好几年了。

树林空旷处,短暂休息一会。

不知不觉中海拔已经上升到了1008米,看了地图山顶已经快到了。

海拔1027米的风景点,可以远远望到诗洞街。

走到这里就不用怎么爬坡了,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起来。

14点30分,走到了海拔约1116米的草坡岔路口。

左边才是石根山的山顶最高点,还差几分钟我就可以登顶了。

前面这块石头这里就是石根山的海拔最高点,远处的山头是海拔1274米的七星岩顶,右边的山头是海拔约1157米的孖竹顶。

14点34分登顶石根山,山顶远望诗洞街。算了一下从水泥路边的登山口爬到石根山山顶,用时约138分钟,全程还算是比较轻松。

今天我的目标是双登石根山和孖竹顶,两座千米山头直线相距不到700米,双登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那边的微波站比山顶这里矮了一点点,走到那边去可以望到山脚我上山方向的金沙村。

走过来微波塔这边看看,图片左边是金沙村,远处是诗洞镇圩。

石根山、七星岩顶和孖竹顶,三座千米山峰同框。

这边是封开县河口儿镇,它是我等会登顶孖竹顶后下山的方向。

石根山是我在肇庆爬过的第10座千米山峰,前面九座分别是大稠顶、牙鹰山、石台顶、锅盖顶、石猪山、冷瓮顶、罗壳山、老鼎和浪康顶。

从微波塔走回到石根山山顶,这边的山脊好像也有路上开石根山,跟着山脊下去可能是诗洞镇的大江坪村。

今天随便捡了一节竹子当拐杖,质量好像还行。

14点54分,开始往孖竹顶方向走,路上经过风景点双叠石。

过了草坡,跟着一条路迹明显的小山径走。

眼前的山头就是孖竹顶,今天登顶两座千米山峰稳如瓮中捉鳖。

秋高气爽,一年之中我最喜欢的爬山季节就是秋季。

回头望石根山,这段路走得很轻松。

春天的孖竹顶据说开满了杜鹃花,一年之中最美的孖竹顶就是三月和四月份。

这处草坡走到尽头,然后爬坡上去就可以登顶孖竹顶了。

爬坡途中,回头望从石根山山顶走过来的路。

孖竹顶的主峰最高处,是一小块裸露出来的草坡。

15点14分登顶孖竹顶,从石根山山顶走过来,仅仅用时18分钟。

远处的山头是七星岩顶,又名“白崖山”,海拔1274米乃封开县最高峰。据民国五年县志记载:“俗传朔望有灯七盏光明岩谷”,故名。白崖山山体为花岗岩,有“牛一岩”、“王启岩”、“七星岩”等多个石洞、石室,其中“七星岩”岩洞,洞口仅容一人弯腰进去,洞中长达50余米,有多个分岔口。

站在山顶望东北方向的石根山,今天双登这两座千米山峰真的是太轻松了。

由于人气欠缺,所以在石根山和孖竹顶顶峰都几乎看不到人类带上来的塑料袋塑料瓶等垃圾。像这样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山头,我愿意称它们为“人间净土”。

北面远处的山头仿似一幅水墨画,那大片的蓝天就像水墨画中的留白。留白在水墨画中起到了营造意境的作用‌。留白不仅仅是画面中的空白,更是一种意境的延伸。通过留白,画家可以在有限的画面中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使观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去感受和解读画中的意境。例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大面积的留白让人感受到烟波浩渺的水域,尽管画面中只有一叶小舟和一个垂钓的渔翁,但留白却让人仿佛置身于广阔的水面之中。

在孖竹顶山顶停留了大约30分钟,15点42分开始下山。

跟着山脊草坡走了一段,看了手机轨迹发现下山的路口走过了。

往回走一点有条小山径,跟着它走经过一座坟墓。

跟着这条小路走,看了手机和2018年的轨迹对不上,倒是最近两年有人走这条小路。

路迹这么明显,那就跟着它下山吧!

树林中的下坡路,地面上有塑料包装袋看着还挺新的。

陡坡有点陡,但是对我来说难度不大。

从陡坡下来,接上一条山径。

有点像是一条机耕路,路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石头。

仔细看了一下,原来这里曾经是一个釆石场,现在已经废弃了。

釆石场荒废之后,这条运输石头的机耕路也随之荒废了。

机耕路经过一条溪流,在这里换洗了脏衣服。

跟着机耕路走出去,这时我已经将登山鞋换成了拖鞋。

看了别人的轨迹,机耕路拐弯下坡这里也有路上去孖竹顶。

今天爬了石根山和孖竹顶,附近还有七星岩顶和深坑顶,明天爬哪一座呢?

机耕路上的栅栏,这处路面被挖断了,摩托车只能停在栅栏外面。

17点06分,跟着机耕路走出来到水泥边登山口,原来孖竹顶也属于七星岩市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在路口这里想了一下,打算徒步到封开县河儿口镇深六村委会找地方露营,至于明天爬七星岩顶还是深坑顶,晚上再作打算吧!
全文完!

7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广东千米山峰第1人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广东千米山峰第1人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