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荔枝庄,担柴山,海下湾

荔枝庄,担柴山,海下湾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荔枝庄,担柴山,海下湾

2024-01-02 21:36:49 555
真英雄

荔枝庄,担柴山,海下湾花絮补充,

(担柴山,大埔,西贡交界的一座冷门山)

上山路被灌木遮掩(差点迷路[吃瓜]),野路山;

(丁利华误入结界,一种说法是,他在担柴山[捂脸])


担柴山上能望到石屋山,蚺蛇尖,船湾淡水湖的鬼手;


山下就是荔枝庄(半山腰,看着像“港版望郎归)[奸笑]


荔枝庄还是地质公园(牛艿说,岸边有黑色鹅卵石,纹理石,如月球表面[奸笑])


海下湾有巴士到西贡


英語

Mount Hallowes

別稱

中文:擔柴山、大藍蓋山

英文:Tam Chai Shan

海拔高度(米)

372

副峰海拔高度(米)

361


詳細地理位置

所屬地域/島嶼

新界、 大埔區議會 大埔區、西貢北

東面地區

海下

南面地區

南山洞、白沙澳

西面地區

小塘營

北面地區

牛過路

東南地區

白沙澳下洋

東北地區

牛過路、海下灣

西南地區

南山洞

西北地區

鵝頸咀、赤門


担柴山(Mount Hallowes),中文原稱大藍蓋,別稱擔柴山及大藍蓋山,英文別稱Tam Chai Shan,香港山峰,位於新界 大埔區議會 大埔區西貢北,海下以西,牛過路以南,小塘營以東;高度海拔372米,南面副峰則高海拔361米。


命名


「担柴山」為現今官方名稱,至於原名「大藍蓋」,皆因担柴山及其西南的南山洞均種植俗稱「大藍」的野青樹[1][2],因此得名「大藍蓋」,而南山洞則得名「藍山」[3]。


1902年,新界測繪地圖時,有關人員仍然未錄「大藍蓋」一名,只給予英文名字「Mount Hallowes」。二次大戰後,地圖中的中文名稱則作担柴山,相信是昔日大藍蓋的別名。


然而,現時「大藍蓋」一名仍被部分市**用,甚至衍生出「大藍蓋山」一別稱。


註釋及參考資料


↑ 學名:Indigofera suffruticosa

↑ 野青樹是一種蝴形花科的一年生草本直立植物,能生於平原及坡地,開花前刈伐,浸後可取粉狀染料「靛」,昔日新界不少村落均有種植及加工。

↑ 清嘉慶《新安縣志》,卷二{都里}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下冊)——新界》,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3月,頁403-404,419,I**N 9789882194618


港铁大学站B出口走约800米到马料水码头⛵️

一边是深涌(荔枝庄)、塔门方向;一边是东平洲方向


差点没赶上开船(8点半以前到码头),下一班是12点[捂脸][破涕为笑]


荔枝庄(大埔区 · Lai Chi Chong Geosite ),担柴山Tam Chai Shan



断肠草

gaia上南山(一座冷门山)

西贡码头,海鲜街逛逛

进入荔枝庄

往担柴山的路上

担柴山上山之路

担柴山半山腰,178米

担柴山上看四周群山湖泊, 石屋山(有铁柱),蚺蛇尖(尖尖的),船湾淡水湖(鬼手)一长排海边山

西贡海鲜街

12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一念如故.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一念如故.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