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白露”紫乌头开,登天梯走古道,“浩天”援手度关!
“白露”紫乌头开,登天梯走古道,“浩天”援手度关!

“白露”时节,北京迎来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外子精心选择一条登高线路:丁家滩~小华山天梯~牛角岭~九龙泉~东落坡村后山泉水~小狗之家~刺玫花坨~峰口庵~玉河古道天梯~圈门,我们出发。


丁家滩:丁家滩村位于妙峰山镇西南部,东距109国道和水担公路100米,铁路从村里通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以永定河河心为界,东临担礼、陇驾庄村,南靠九龙山南岩,以山顶峰为界与水峪嘴村、韭园村接壤,西以永定河河心为界与下苇甸村相邻,北以大北坨后孙才南坡为界与下苇甸村连接。永定河呈几字形将村环绕,地势为南北高,东西低,南北连接为山坡地,东西为河滩地,海拔130-490米。




小华山天梯:“小华山”实为峰头岭,位于丁家滩和西落坡两村之间,京西古道九龙山牛角岭关城北边的山上;险峻刺激,一面立崖断壁,一面70-80度陡坡;有几处近乎直立的岩石;让人爬着心惊胆颤,其险峻程度堪比西岳华山,被驴友们誉为京西小华山。小华山最高海拔470米,全长2公里,登顶耗时1小时。而天梯高约50米,低处403米,高处463米。小华山由山脊棱线加石台阶组成,山上没有树木,只有矮草。自古华山一条路,那是因为华山山高路险。小华山和华山的“苍龙岭、千尺幢、百尺峡、鹞子翻身”等景观对照,还真有些神似。行走于狭窄突兀的山脊线,完全没树木挡住视线,两侧风光尽收眼底。




牛角岭:为牛角岭关城,其位于王平镇韭园村东的山岭上,属京西最古老的“西山大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城建在两山坡对峙之处,扼守着古道之要冲。牛角岭关城坐东朝西,砖石结构,在山石上直接用石块垒砌,青砖券边,青石做腿。关城门洞高7米,进深9.3米,横宽4.3米,体量甚大。关城附近遗存石碑二方,一通为“永远免夫交界碑”,立于清乾隆42年(1777年),是清康乾盛世时期“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政策的产物。碑文记述了自古以来,京西乡村“石厚田薄,里人走窑度日。一应夫差,家中每叹糊口之艰。距京遥远,往返不堪征途之苦。”雍正8年,王平口巡检司官员阮公将乡民疾苦呈报县官,县官上奏朝廷允准免除这里的夫役,得到皇上恩准。王平、齐家、石港三司夫役全部豁免;另一通为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所立“重修西山大路碑”。碑文中记载了同治10年,暴雨成灾,冲毁道路,民间举善重修道路的情况,两碑是研究京西古道及牛角岭关城极为重要的史料文物。



九龙泉:位于王平镇的韭园村,是4个自然村组成,即韭园村、东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桥耳涧村。韭园村处于九龙山脉的环抱之中,其成村于辽金时期,村内古庙遗址较多,如关帝庙、观音庙、龙王庙、菩萨庙等,查《门头沟政区通览》,龙王庙所建年代不详。庙檐前的廊柱上写有一幅对联:“癸未清明的韭园,泉头清白明如镜:寺中饱饮九龙泉,园外濁流去不还”。庙院门前有一眼泉水,泉水顺小石槽流到三个大石槽里,专供村里人、过往行人和驮队牲畜饮用,所以又叫“水槽庙”。从《京畿重地王平镇》获知:龙泉寺改为龙王庙。每次外子与我徒步京西古道,必饱饮九龙泉,遍尝适季水果,与村民交谈,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甜蜜美满。




小狗之家:海拔697米,位于九龙山“圣母元后庙”遗址。圣母元后庙是明末由周边一带窑主出资兴建,处于山峰平旷地带,方园达百余亩。山南为龙泉镇,山北为王平村,有多条古道可往来。圣母元后庙在清代至民国每年的五月初一所举办的大型庙会,是京西一带以煤业窑主及村民敬香的重要场所。“圣母元后庙”遗址现为九龙山林场值守人员居所,因散养着一群可爱的黑白小狗被驴友命名。每有登山者经过,它们都睁着萌萌的大眼睛围观,耳朵耷拉稍显紧张,一旦给它们投喂食物,便快速吃完。外子说:周末是小狗们的节日!而我们,因小狗的“存在”而不寂寞。小狗之家旁,立有一块“修道碑”,记载康熙20年宣武门内长安街信众朝山走会事,其额题“源流老会”,碑阴刻“正香首”、“副香首”、“信官”等126人姓名,并清晰地看到“宣武门”等刻字。

刺玫花坨:位于九龙山最高处,海拔998米,因初夏一路盛开的刺玫花而署名。其步道分为上下两条,上原为防火道,林荫遮蔽,一般5-10月对徒步者开放;下为古道。两条步道路程基本一致,坡度较缓,比较好走。





峰口庵:峰口庵古道位于九龙山脉,海拔801米,是玉河古道的一部分。因其穿越门头沟九龙山峰口庵关城,故称其为峰口庵古道。峰口庵是沟通门头沟、房山及京城各地的枢纽咽喉,是京西物流的主要通衢。明迁都北京后,对煤炭等物资的需求量大,于是官办、民办的煤矿纷纷落户门头沟,煤窑曾多达数百座,所产煤炭多经峰口庵运至各处,使峰口庵成为西山大路中的“岭上通衢”。




玉河古道天梯:高约13米,几近垂直的峭壁上,存有多个供登山者攀爬的石窝;峭壁连接着一处约45度的山崖。崖壁上凿出了近20级石阶,石阶窄约半足宽,其被岁月打磨得油光水亮,我们是第二次徘徊于天梯上方不敢下行。第一次,疫情期间,满山无人,外子与我站在峭壁上,往下不知如何迈步,故退出另寻它路下山。这次,幸遇“浩天”救援队微信名为“神六”的先生和另一位先生出手相助,将外子与我帮扶接下。其实,在去天梯之前的一段路,我们曾偶遇小断崖,“浩天”救援队的一位先生就曾在山崖下指导下山,没想到,在天梯上又见他们,真的是福气运气。感谢“浩天”!

另外,从九龙泉去往小狗之家的山路上,见到一片紫色艳丽的“乌头花”,它们一丛丛,带着小头盔,点缀着郁郁葱葱的步道。据查,乌头花是药材,具有很大的价值,不当使用会引起中毒。它这种既可救人又可能伤人的特征,其花语被称为“不高兴看人”。实际上,它还有另一个花语:“我们来看看吧”。



本次登高徒步,无论是在小狗之家、刺梅花坨,还是在峰口庵、国砚山庄,处处见鲜红丝带路标飘扬,仔细一看,知是第二天将举办“京西古道之玉河古道徒步大会”,热闹非凡。在国砚山庄小栖时,见有驴友背大包快步走来,问我:是参加大会的吗?真的是无地自容。为何?因为,看情形,他定是“强驴老将”,而外子与我都是“弱驴新兵”,我们休闲登山,依托的是“寻幽探秘”,所以2公里/小时匀速,而“强驴”们达6公里/小时。真心地祝福驴友并自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小明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